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一种植入风电杆塔的海水淡化装置
本发明涉及一种植入风电杆塔的海水淡化装置,属于海水淡化领域。包括蒸发器,多孔隔板将蒸发 器分隔成上部的蒸汽腔和下部的海水腔,所述多孔隔板是亲水性隔热多孔介质,其内部孔径为微米孔, 且多孔隔板上侧涂有吸热涂层;蒸汽腔依次与冷凝器、冷凝罐和淡水罐通过管路相连,海水腔一端与海 水管线相连进水,另一端与盐水管线相连出水,海水管线和盐水管线经过热交换器换热,盐水管线出口 连接活塞式抽水机抽出盐水;其中多孔隔板和冷凝罐中心距离海平面高度为 10 米。本发明不依靠外部 动力和电力的输入便可实现
武汉大学 2021-04-14
一种植物型气相铜缓蚀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植物型气相铜缓蚀剂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缓蚀剂其挥发物含有5wt%-20wt%的二丙烯基三硫醚、2wt%-10wt%的二丙烯基二硫醚、2wt%-10wt%的1-氧-4,6-二氮杂环辛烷-5-硫酮以及30wt%-50wt%的桉叶油醇。其为大蒜提取液与香叶提取液按照重量比3:1复配的混合物。本发明提供的植物型气相铜缓蚀剂,缓蚀效果明显,制备方法简单,安全无毒,环境友好。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1-12
关于组织开展2023年度北京市科技企业孵化器认定工作的通知
根据《北京市科技企业孵化器认定管理办法》(京科发〔2020〕13号,以下简称《管理办法》),现组织开展2023年度北京市科技企业孵化器认定工作,有关事项通知
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 2024-01-08
多孔组织工程材料灌注装置
本项目开发的多孔组织工程材料 灌注装置,采用循环灌注模式进行营 养物质/凝胶对去细胞神经材料或其他 多孔神经修复材料进行灌注,可充分 提供营养物质的生物利用度,更加快 捷有效实现营养物质在多孔组织工程 材料中的负载及分布
中山大学 2021-04-10
组织工程化人工角膜
三维结构和细胞外基质构成支架材料的微环境,关系到产品体内 移植后的命运与转归。脱细胞组织支架材料很好地保留了组织原有的 三维结构,能满足正常组织的生理需求,是构建工程组织和器官的更 适宜载体。本技术成果以“脱细胞角膜基质”为基础,拥有一整套自 主知识产权,已获得6项国家发明专利授权和3项PCT优先权,申请美 国和欧盟专利各1项,3项国内发明专利正在进行实质审查;按照企业 标准(YZB/粤0120-2009)制备的样品已经通过中国药品与生物制品 检定所检测(检测报告编号QZ201006553和QZ201101046),获得SFDA 的临床试验许可。去细胞异种角膜基质经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伦理 委员会批准(中山眼科中心伦理审查批件编号2011KYNL001),已开 展临床试验。
中山大学 2021-04-10
大型活动交通组织模拟系统
我校开发的“大型活动交通组织模拟系统”在“十运会”的交通保障工作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大型活动交通组织模拟系统是一个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的交通模拟信息系统,该系统可可确定车队运行线路、车队线路分组、车队运行时间,具备线路自动生成与手工快速生成编辑、突发事件处理等功能,可实现多车队运行模拟、人流车流消散模拟以及动态显示等功能。“十运会”期间实测数据显示,模拟结果与实际情况吻合很好,证明了模拟系统的精度与可靠度。由于交通组织方案科学,现场指挥有力,保证了开幕式散场秩序井然,8万人在45分钟内疏散完毕。
东南大学 2021-04-10
组织工程皮肤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新的组织工程皮肤。本发明公开了组织工程皮肤及其制备方法,其中所述组织工程皮肤由种子细胞和支架组成,所述种子细胞种植于所述支架表面,所述种子细胞为真皮干细胞和表皮干细胞的混合物。
清华大学 2021-04-10
组织器官智能分割关键技术
在人工智能、图像处理前沿算法进行深入研究,开发了组织器官智能分 割技术,可快速、准确的对肝、脾、肾等腹部器官及其血管、病灶进行分割、结 构化、可视化,并构建三维智能解剖结构系统。借助该系统,医生可对器官及病 灶进行三维立体定量评估,辅助医生进行临床诊断及手术治疗。
重庆大学 2021-04-11
工业厂房 组织排放及除尘方案
局部排风:就地快速捕集大部分污染物 全面通风:将剩余污染物转移至厂房上部排出
东南大学 2021-04-11
无组织排放智能控制系统
1.痛点问题 近年来,钢铁企业无组织颗粒物排放表现为排放点多且贯穿于全工艺流程,具有排放短时无序、排放位置不固定、排放量不稳定等特点,在超低排放无组织改造过程中,以前的仅靠人工干预的无组织管控治系统建设,无法全面有效顾及点多面广量大的无组织颗粒物排放源。因此,如何实现无组织的智能化管控,是实现颗粒物无组织管控的核心问题,也是目前无组织颗粒物管控的瓶颈。 2.解决方案 本技术是一款对无组织排放的颗粒物进行监测与控制的智能化控制管理及自适应系统技术,可真正有效的实现对大气污染源排放中的无组织排放进行智能控制,直击企业痛点难点问题,从而有效控制无组织的颗粒物排放,减少企业的能耗、水耗,改善空气质量。 用户通过该系统对颗粒物进行在线监测管理,通过深度学习等手段对监测数据进行训练,形成智能化的排放精准管控,触发控制管理操作;并基于大数据融合技术,产生颗粒物监测报表,并可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比对。系统可广泛应用于城市环境空气网格化监控管理中心;施工工地等工业,道路等环境监测场所。 合作需求 寻求资源对接。期待与第三方大气环境治理服务供应商进行深度合作,包括但不限于工业企业大数据、人工智能以及物联网等技术平台;企业环境治理系统及项目设计、施工和运营商等。特别欢迎无组织粉尘污染的重点行业,例如钢铁、水泥等行业环境治理或大数据监控企业进行合作对接。
清华大学 2022-06-07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7 8 9
  • ...
  • 348 349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