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一种抗疟剂药物中间体材料的制备及合成工艺
青蒿素是目前为止最热门的抗疟疾特效药,由于它速效和低毒的用药特点,现已作为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药品。青蒿素从植物的花蕾和叶子中分离提取,但近来因为青蒿素的大肆提取,生态平衡遭到破坏,资源枯竭,所以不宜长久提取;此外,由于患者大多为贫苦地区的人民,购买力低下,承受不起青蒿素高昂的价格。对此,科学家们开始研究新的药物,希望能降低治疗的成本,也可以减少青蒿素的用量,保护生态环境。 在研发新药物的过程中,研究工作者发现一类含 trioxolane 单元的分子药物对于疟疾的抗击有着很好的效果。通过对药物进行改造研究,研究人员得到了药物性能优异的类似物 OZ439。通过口服,OZ439能完全消灭人体当中的寄生虫,现如今 OZ439 的合成已在瑞士进行了中试生产。 本项目是通过廉价的反应材料,经过催化转化制备合成 OZ439的所需重要中间体 HPCH。目前实验室已完成了催化剂的筛选和合成工作,所制备的催化剂在温和的反应条件下可以获得较高收率的 HPCH,其生产成本低于国外药企的要求。 开发计划:催化剂的放大制备及反应工艺的放大研究及优化,催化剂的循环利用和产品的分离及纯化。本项目初期一直与国外药企进行沟通合作,工艺优化后即可进入产业化阶段。 所需条件支持:希望能获得 100 万经费支持与 100m2 实验室支持,用于购置反应评价及催化剂放大制备设备。 
南开大学 2021-04-13
一种钴掺杂MgAl-LDH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涉及一种钴掺杂MgAl‑LDH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利用沉淀法使硝酸钴、硝酸铝和硝酸镁反应制得钴掺杂MgAl‑LDH吸附剂,其中,控制硝酸钴、硝酸铝和硝酸镁按照Co<supgt;2+</supgt;:Al<supgt;3+</supgt;:Mg<supgt;2+</supgt;的摩尔比为0.1~0.5:1:2~4进行投料。本发明的钴掺杂MgAl‑LDH吸附剂具有制备方法简单、成本低,具有适宜吸附孔雀石绿的比表面积、孔体积以及孔径等结构,从而对孔雀石绿的吸附效果好,吸附量高,在水处理技术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1-12
一种制冷剂液滴的可视化测量装置和方法
本发明属于制冷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制冷剂液滴的可视化测量装置和方法,装置包括:液滴进样系统,进样仓通过进样阀连接沿重力方向设置的毛细针管;高压可视化系统,毛细针管伸入与进样仓连通的观测仓;可视窗口设于观测仓相对侧壁,观测平台固定于观测仓内且在可视窗口间、毛细针管下方,热电效应半导体设于观测平台上;压力控制系统,电加热模块和半导体制冷片设于进样仓上,压力微控制单元与两者电联;光学成像系统,高速摄像机和光源设于可视窗口外,计算机与两者电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解决现有技术需高成本、操作复杂的高压进样设备且仅能测量液滴接触角。本方案通过液体工质的重力作用,实现高压环境下进样,不需高压进样设备。
上海理工大学 2021-01-12
固体催化剂非均相催化合成生物柴油(脂肪酸甲酯)
目前生物柴油的制备方法一般是通过酯交换反应生产。酯交换法主要有酸催化酯交换、碱催化酯交换、酶法催化酯交换、多相催化酯交换、均相体系催化酯交换和超临界酯交换。传统的化学法通常采用强酸(硫酸)或强碱(KOH 和 NaOH)作催化剂,是均相催化反应过程,反应条件相对温和,反应速率快,但这些催化剂具有强腐蚀性,反应结束后需对它们进行中和和分离等后续处理,工艺流程长,生产成本增加,还存在废水和废渣排放等环境污染问题,因此采用非均相催化技术制备生物柴油势在必行。
江南大学 2021-04-13
开关型染发剂---染发中间体选择性进入头皮和头发
氧化型染发剂色牢度好,颜色漂亮,但是染发中间体容易进入人体体液,引起人体过敏或中毒。本项目通过一定的材料,使得染发剂在头皮上和头发上发生不同的变化,在头发上成液态,可以染发;在头皮上被封闭起来,不容易通过头皮进入人体血液。在保证染色效果的同时,保护了人体健康。
江南大学 2021-04-13
开关型染发剂---染发中间体选择性进入头皮和头发
氧化型染发剂色牢度好,颜色漂亮,但是染发中间体容易进入人体体液,引起人体过敏或中毒。本项目通过一定的材料,使得染发剂在头皮上和头发上发生不同的变化,在头发上成液态,可以染发;在头皮上被封闭起来,不容易通过头皮进入人体血液。在保证染色效果的同时,保护了人体健康。 关键技术:染发中间体进入人体体液变少,对人体健康有重要意义。 获得成果: 1、染发剂方向获商业联合会科技进步一等奖; 2、染发剂方向授权专利 7 项; 3、染发剂方向文章 5 篇
江南大学 2021-04-13
我国科学家揭示TET2通过调控自噬参与破骨细胞活化的新机制
TET甲基胞嘧啶双加氧酶2是一种具有调节细胞功能和分化潜能的DNA去甲基化酶。巨自噬/自噬通过重复利用不必要的和损坏的细胞器来维持细胞内稳态。
科技部生物中心 2022-04-14
一种高灵敏度的利用基因突变酵母细胞筛选抗朊病毒药物的方法
本发明(小试阶段)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将野生型酿酒酵母细胞内的分子伴侣SSA1基因编码的第483位亮氨酸突变为色氨酸,得到基因突变型SSA1-YS1酵母细胞;然后经SSA1-YS1酵母细胞的活化;初始OD值的调试;制备筛选待测药物检测溶液;从第一天起,隔天提取适量SSA1-YS1酵母细胞悬液稀释后平板涂布;置于24℃恒温培养箱中培养3天,再转入4℃冰箱中培养7天,观察SSA1-YS1酵母细胞的颜色。 将野生型酿酒酵母细胞内的分子伴侣SSA1基因编码的第483位亮氨酸突变为色氨酸,得到基因突变型SSA1-YS1酵母细胞;然后经SSA1-YS1酵母细胞的活化;初始OD值的调试;制备筛选待测药物检测溶液;从第一天起,隔天提取适量SSA1-YS1酵母细胞悬液稀释后平板涂布;置于24℃恒温培养箱中培养3天,再转入4℃冰箱中培养7天,观察SSA1-YS1酵母细胞的颜色。
辽宁大学 2021-04-11
华中科技大学智能超灵敏活细胞超分辨显微镜采购项目公开招标公告
华中科技大学智能超灵敏活细胞超分辨显微镜采购项目招标项目的潜在投标人应在线上方式获取,无须现场领购获取招标文件,并于2022年07月11日14点30分(北京时间)前递交投标文件。
华中科技大学 2022-06-21
食品学院博士生在《PNAS》上发表细胞内和活体中两种miRNA同时检测新成果
miRNA是一类高度保守的内源性单链非编码核苷酸片段,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miRNA的异常表达与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存在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因此,实现活体内多种miRNA的定量检测,对于疾病的早期诊断和监测具有重要意义。 我校食品学院匡华教授团队博士生瞿爱华采用构筑了“核-卫星”样纳米结构,实现了细胞及活体内两种肿瘤标志物miR-21和miR-200b的同时定量检测,检测限达到3.2 zmol/ngRNA和10.3 zmol/ngRNA。 基于核-卫星样组装结构的miR-21和miR-200b的同时检测思路;(B)组装结构在细胞内的随时间荧光动态变化;(C)细胞内miR-21和miR-200b的同时定量测定。 研究人员利用DNA可控自组装技术,构筑了金纳米棒(GNR)与上转换纳米粒子(UCNP)的“核-卫星”样组装结构。其中,端面的UCNP修饰TAMRA荧光分子,能够识别miR-21,侧面的UCNP修饰TAMRA荧光分子,识别miR-200b。形成核-卫星状组装结构后,由于UCNP的发射光被猝灭,当遇到目标物miR-21或miR-200b时,UCNP从GNR表面解离,上转换发光恢复,TAMRA和Cy5.5的荧光激发峰与UCNP的发射峰部分重叠,产生上转换发光共振能量转移,通过监测588nm和736nm处的荧光强度,可实现细胞内miR-21和miR-200b的同时定量检测以及活体荧光成像。
江南大学 2021-02-0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98 99 100
  • ...
  • 126 127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