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一种平顶脉冲磁场产生装置及平顶脉冲电流产生装置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平顶脉冲磁场产生装置及平顶脉冲电流产生 装置,其中平顶脉冲磁场产生装置包括变压器,由变压器的原边线圈、第一电容器、第一开关和磁体依次串联构成的第一回路,以及由变压 器的副边线圈、第二电容器和第二开关依次串联构成的第二回路;第 一回路还包括并联在第一电容器两端的第一续流回路;第二回路还包 括并联在第二电容器两端的第二续流回路。第一续流回路包括依次连 接在第一电容器两端的第一电阻和第一单向导通元件。第二续流回路 包括依次连接在第二电容器两端的第二电阻和第二单向导通元件。本 发明通过电压器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基于胶体金标记技术的转铁蛋白和血红蛋白双指标同时检 测新技术建立及便血检测产品研发
成果简介:便隐血是指消化道出血量少,肉眼不见血色,少 量红细胞被消化分解,以至在显微镜下也无从发现的出血。正 常人便隐血检验为阴性,而阳性结果常见于肠癌、消化道炎症 或出血性疾病等患者粪便检测,便隐血检测对诊断消化道出血 具有重要意义,也是目前进行消化道肿瘤普查、初筛和监测的 有效手段,是临床上诊断消化道出血的重要依据。 目前,便隐血检测的主要指标为转铁蛋白和血红蛋白,且
合肥工业大学 2021-04-14
一种免固定生物传感电极的制备及其在免标记均相光致电化学农残检测与癌症诊断中的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免固定生物传感电极的制备及其在免标记均相光致电化学农残检测与癌症诊断中的应用。它是采用电还原的方式,将含负电基团的苯基重氮盐与不含负电基团的苯基重氮盐共同修饰在基础电极表面。该电极只吸附单链DNA而不吸附双链DNA,稳定性与重现性高。该电极可用于免标记均相光致电化学生物传感方法中,该方法包含一个目标分子触发的生化反应回路,其含有无标记DNA发卡(DNA‑1)与单链(DNA‑2)。无目标分子时,DNA‑1和DNA‑2均可吸附到电极表面;此时卟啉可借助DNA‑1与DNA‑2吸附到电极表面,产生光致电化学信号响应;有目标分子时,DNA‑1可与DNA‑2相互杂交,在聚合酶的作用下将大量的DNA‑1和DNA‑2转变为长双链DNA,导致DNA‑1与DNA‑2在电极表面吸附量的减少及卟啉光致电化学响应的降低。
青岛农业大学 2021-04-13
一种溶体磁纺丝装置及使用该装置制备微纳米纤维的方法
该发明公开了一种熔体磁纺丝装置及利用该装置制备微纳米纤维的方法,该装置包括可控制给料速率可加热的给料装置,纺丝喷头,喷头驱动机构和纺丝接收装置,接收装置为水平圆盘,与无刷电机联动,表面有多个竖直支柱,一个为永磁铁。该设备以磁场力代替电场力,整个过程无需高压电作用,有效降低生产成本和安全隐患,同时可批量连续生产微纳米纤维,且制得的纤维排布有序,产量高适合大规模生产,所得纤维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青岛大学 2021-04-13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高参数流式细胞仪采购项目公开招标公告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高参数流式细胞仪采购项目 招标项目的潜在投标人应在在疫情防控特殊时期,采取网络报名方式将报名资料发送至zgjxmgl@163.com邮箱,并同时拨打代理机构电话进行资料收到确认获取招标文件获取招标文件,并于2022年06月13日 09点00分(北京时间)前递交投标文件。
吉林大学 2022-05-27
天然产物Symplostatin4衍生物及其在制备抗癌症干细胞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天然产物Symplostatin4的衍生物及其在制备抗癌症干细胞药物中的应用,该衍生物的结构通式为:本发明所述的天然产物Symplostatin4衍生物可有效抑制多种癌症细胞增殖,可应用于抗癌药物中。
南开大学 2021-04-10
一种用于调控细胞核膜通透性的纳米试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调控细胞核膜通透性的纳米试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纳米试剂由多面体低聚倍半硅氧烷为核心,接枝一定数量的聚乙二醇分子以及光敏剂孟加拉玫瑰红构成。该试剂可以通过疏水自组装形成纳米颗粒,实现大量且快速的细胞内吞,光促溶酶体逃逸以及细胞核膜通透性调节,从而促进细胞核对小分子药物及纳米颗粒的摄取。该试剂安全性良好,结构稳定,普适性好,有望成为一种普适性的的细胞核药物递送平台。
东南大学 2021-04-11
当归饮子对复合型慢性荨麻疹致敏小鼠模型细胞因子的影响
目的:研究当归饮子对气血两虚型慢性荨麻疹治疗机理。 方法:KM小鼠,雌雄各半,采用利血平+乙酰苯肼,联合IV型变态反应模拟荨麻疹模型,选择模型制作成功的动物,随机分为模型组、氯雷他定组、当归饮子加减方高剂量组、中剂量组和低剂量组,每组8只动物,另取8只作为空白对照组。实验结束时,各组动物眼眶取血,分离血清,光镜检测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EOS)变化;采用双抗夹心ELISA法测试血清IgE含量;剖取血管壁组织,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血管壁组织中IL-4、IFN-γ表达量。 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当归饮子各剂量组可显著降低动物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P<0.01);降低血清IgE含量(P<0.01);降低血管壁组织IL-4(P<0.01),升高IFN-γ(P<0.01)。 结论:当归饮子可通过干预T细胞异常分泌相关细胞因子抑制荨麻疹发病。 文章发表于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年3月第29卷第2期。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5-05-14
作为细胞周期阻断剂和抗肿瘤活性药物的化合物合成技术
化合物 6,8-二甲基-7,4ʹ-二甲氧基-5-羟基黄烷(HDF)由天然黄酮 类化合物鹃花醇结构改造获得,研究发现具有细胞毒性,能诱导细胞 凋亡和细胞周期阻断于 G2/M 期,特别醒目的是,细胞经 HDF 处理 后变圆、变大,呈典型的周期阻断表现。作用类似于临床上广泛应用 的具有干扰微管作用机制的药物长春新碱和紫杉醇;在细胞周期阻滞 方面与紫杉醇的作用更接近,因此可能对卵巢癌、乳腺癌、非小细胞 肺癌(NSCLC)、头颈癌、食管癌、精原细胞瘤、复发非何
兰州大学 2021-04-14
集电化学、光谱和质谱方法于一体的单细胞成像仪
世界上首台有机融合电化学、光谱学和质谱技术的优势于一体的“单细胞时空分辨分子动态分析系统” 一、项目分类 重大科学前沿创新 二、成果简介 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陈洪渊院士领衔的科研团队,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科研仪器专项支持下,联合清华大学、东南大学、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的研究人员,攻克了单个细胞内分子反应动力学过程高时空分辨和微弱信号精准测量的技术瓶颈,研制成世界上首台有机融合电化学、光谱学和质谱技术的优势于一体的“单细胞时空分辨分子动态分析系统”。 首次阐明单细胞内溶酶体中生物催化反应机制;创建了胞内不同空域热传导系数的准确测量,阐明胞内热量产生与耗散机制以及胞内“出汗”与机体“出汗”散热的生命整体一致性;研制成的极紫外(VUV)质谱成像,摆脱了MALDI技术对电离介质的依赖,极大地降低了二次离子质谱(SIMS)的电离碎片,从而降低了重构分子结构的难度,显著提升了我国生命与健康领域高端科研仪器的国际竞争力。 本项目迄今已发表研究论文逾百篇。包括PNAS 4篇,NatureComm. 2篇,Science Adv.1篇,JACS 6篇,Angew. Chem. Int. Ed. 6篇,Anal. Chem. 49篇等。申请了国内专利41件,国际专利1件,授权18件。项目组成员获得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以及2018年度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分会“朱良漪分析仪器青年创新奖”;所研发的“单细胞活性分析仪”获“2018年度科学仪器行业优秀新产品奖”及“2021年度日内瓦发明金奖”。
南京大学 2022-08-12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57 58 59
  • ...
  • 299 300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