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禽蛋新型加工与副产物利用关键技术创新及产业化
中试阶段/n该项目公开了一种从鸡蛋清中联合提取多种蛋白质的方法,通过聚乙二醇8000分级沉淀蛋白质,然后采用Q?Sepharose?FF阴离子交换层析进行分离,可以一次性获得卵粘蛋白、溶菌酶、卵转铁蛋白、卵清蛋白和卵黄素蛋白,且蛋白质产品纯度高,回收率较好,该方法仅需常用层析填料即可进行,大幅度缩减了生产成本,为蛋清中蛋白质提取的大规模工业生产提供了有利条件。
华中农业大学 2021-01-12
禽蛋新型加工与副产物利用关键技术创新及产业化
禽蛋蛋白质种类多,在攻克13种功能成分分离纯化的基础上,实现了溶菌酶、卵转铁蛋白等五种蛋白质的联合纯化。采用合适离子强度打开卵粘蛋白与其它蛋清蛋白质的结合,规避了溶菌酶和卵转铁蛋白与卵粘蛋白易结合特点,实现5种成分高提取率与高纯度,同时保持了蛋白质的分子结构与生物活性;操作简便快捷,缩短纯化周期1/3;所用填料支持快流速,适合大规模生产;实现了功能蛋白、剩余蛋清以及环境“三方面”无损害的绿色技术。卵转铁蛋白补铁剂使我国补铁食品由无机铁、有机铁、卟啉铁发展到蛋白铁时代。攻克以水为介质的壳膜高效环保分离技术,避免了媒介对壳、膜有效成分损害及环境二次污染。发明蛋壳钙生物发酵与转化乳酸钙、丙酸钙、柠檬酸钙、乙酸钙的技术方法;突破不溶性胶原蛋白转化成可溶性胶原蛋白等技术难题,开发出碱性蛋白酶酶解鸡蛋壳膜蛋白制备抗氧化肽技术,实现了蛋壳膜资源的高附加值利用。合成所用复合金属氧化物催化剂具有环境友好和重复利用性,并开发出了乳化和油溶性涂膜保鲜剂。 利用禽蛋中丰富的蛋白质开发功能性产品,具有十分广阔的前景。 (注:本项目发布于2019年)
华中农业大学 2021-01-12
一种基于植物氮肥施用量优化的栽培方法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植物氮肥施用量优化的栽培方法,该栽培方法基于一栽培装置,包括支架,支架的上部设有营养液箱,中部设有栽培箱,栽培箱内盛放陶粒砂;植物氮肥施用量优化的步骤如下:1)准备N15标记氮素含量依次增加的多组营养液;2)将其中一组营养液注入储液箱,利用营养液对各栽培箱种的植物进行培养,并定时对营养液充氧和更新;3)待植物生长至特定时间或生长期时,测得剩余和残留的营养液中的氮素质量a,陶粒砂吸收的氮素质量b,植株内的氮素质量c,计算对植物施用氮肥中总的氮素质量m;4)依次应用剩余的各组不同氮素含量营养液,得到各组营养液对应的a、b、c和m,通过比较分析确定植物氮肥施用量。
浙江大学 2021-04-13
机插稻精确定量栽培三维动画系统
本研究运用机插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原理与方法,基于 Maya 2012 等软件,研发了机插稻精确定量栽培三维动画系统,可以依托电视、电脑、智能手机等平台实现即时即地播放,利于增强先进适用技术的三维展示效果,促进机插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的推广应用。该系统主要包含基本苗确定、机插要素、专题试验、精确施肥、精确灌溉、无人机作业、机械收获等内容的三维可视化表达,具有三维可视化、沉浸感、生动性与想像性及易于使用、易于理解等特点。
扬州大学 2021-04-14
富硒双孢蘑菇有机硒栽培基质生产技术
本技术通过梯次发酵工艺,有效完成基质发酵过程无机硒有机化,克服了基质中无机硒对菌丝生长的影响,进而有利于双孢蘑菇的生产,并且富硒效果显著。栽培基质发酵过程有机硒转化率达 50-75%,双孢蘑菇产量为 13.5~17.5kg/m2,鲜双孢蘑菇有机硒含量为 1.9-2.8 mg/kg。
扬州大学 2021-04-14
“伏芹 1 号”水芹夏季遮阳网覆盖栽培技术
该成果获 2014 年获中国商业科技一等奖。 “伏芹 1 号”水芹新品种由扬州大学水生蔬菜研究室育成, 2010 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鉴定。该品种耐热性和耐抽薹性强,平均亩产高,是目前为止选育的第一个可用于夏季栽培的水芹品种。夏季遮阳网覆盖条件下,植株田间生长势较强,一致性好,抗逆性中等偏强,尤其耐热性较强。
扬州大学 2021-04-14
甜柿优良品种及其配套栽培和商品化技术
可以量产/n成果简介:1995年以来,华中农业大学一直致力于日本甜柿品种引进、筛选、栽培示范和推广工作,筛选出系列综合性状优良、熟期配套的完全甜柿品种:‘早秋’、‘阳丰’和‘太秋’;选育出具自主知识产权的完全甜柿新品种‘鄂柿1号’。其中,‘阳丰’原产日本,系富有×次郎杂交而成(1991年11月登记),果实10月中下旬成熟(武汉),单果重250克,糖度16-17%;单性结实能力强(一般不需配置授粉树),生理落果少,适宜在长江流域及其附近地区规模推广;‘早秋’成熟早(武汉地区8月底上市),‘太秋’食用品
华中农业大学 2021-01-12
陕西经济管理职业技术学院
陕西经济管理职业技术学院是陕西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由省政府领导的正厅级全日制公办普通高等职业院校,与陕西省行政学院为一套机构。院长由省政府秘书长兼任。 学院历史悠久,其前身最早为1949年9月成立的西北党校二部,建校已60余年。学院主要以培养应用型现代经济管理,特别是财经类专门人才为主,面向全国10多个省区招生,现有全日制高职在校生3600人,已累计培养毕业生2万余人。与香港公开大学联办的研究生(MBA)教育在册人数100多人。学院设有基础理论教研部、公共管理系、工商管理系、经济系、财务管理系、计算机应用系、外语教研部、电子设备与信息管理处、图书馆、对外合作办公室、干部教育培训研究中心、公共管理与改革研究所、陕西经济研究所等32个处级建制部门。学院学科涵盖经济管理、电子政务、工商管理、财务管理、公共管理、旅游管理、计算机应用等领域,并有财务管理、物流管理、旅游管理、物业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多媒体设计与制作等23个专业。学院主办的《学报》面向全国公开发行。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学院已在许多领域培养出自己的学科带头人,建立了一支门类齐全,符合高等教育的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430人,其中专职教师170人,副高级职称以上近100人,“双师型”教师71人,并有享受国务院和省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聘有一批相对稳定,实践经验丰富、具有较高学术水平的兼职指导教师。 学院秉持“敬人敬业,求是求新”的校训,坚持“以职业为根本,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树品牌,以创新促发展”的办学理念,设有国家级、校级等多种奖、助学金,并对特困生提供多种助学保障,为学生成才创造有利条件。学院发挥与省行政学院两校一体的优势,大力推行与行业、企业合作,院内学习与社会学习相结合的开放式办学模式,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积极探索“工学交替”、“订单式培养”育人模式,采用课堂教学与职场训练相结合、职业技能培训与职业资格鉴定相结合、课业考核与岗位考核相结合的“三结合”教学方式,建立了24个校外实训基地,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过硬职业技能、较高文化素养和创新精神的职业人才,近年来毕业生就业率一直稳定在85%以上,许多毕业生已成为各级政府、企业的主要领导、部门主管和业务骨干。 学院坐落于13朝古都西安,共有校本部、北校区和南区三个校区,校园占地面积约180亩,校舍建筑面积11万平方米,校园内教学楼功能完备,学生公寓温馨舒适。院图书馆馆藏图书近25万册,各种期刊资料1000余种,外文刊物24种。建有设备先进、覆盖全面的校园网络和计算机实验中心、各种专业实验室、多媒体室、电子阅览室、语音室等各种现代化教学设施。校园环境优雅,是一个学习、生活的理想场所。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陕西经济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全体师生正在努力创建省级示范高职院校,致力于把学院建设成“专业特色鲜明,培养模式科学,院企合作紧密,就业前景广阔,社会声誉良好”的高素质高技能型专门人才培养基地,为陕西建设西部强省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陕西经济管理职业技术学院 2021-02-01
中国参与国际经济治理的对策研究
课题组对中国在国际经济治理中的定位,参与国际经济治理战略模式选择,参与国际景致里的主体选择等方面,提出了具有较强针对性和创新性的对策建议,对财政部相关四局的实际工作有较好的借鉴作用和应用价值。
中央财经大学 2021-02-01
广州涉外经济职业技术学院
外语、外经、外贸特色鲜明的高职院校高职院校和本科高校三二分段协同育人试点院校教育部备案中外合作办学单位(3+1本科直通)毕业生就业率达99%以上广州市区,交通便捷 广州涉外经济职业技术学院是经广东省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省属全日民办普通高职院校。学校坐落在风景秀丽的广州市白云区白云山麓,空气清新,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是一所 “外语、外经、外贸”特色鲜明的高职院校。学校开设44个专业,在校生12000多人。近年来先后获得“广东省高等教育(民办)院校竞争力十强”、“最具特色民办教育高职院校”、“全国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特色办学示范性高校”、“全国教育改革创新示范(院)校”等多项荣誉。学校占地面积1096亩,分南北两区,建筑面积20多万平方米,图书馆藏书90多万册,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4412.9万元,校内实训室90多个,多媒体课室、语音室226间,校外实训基地近300家。全天满足学生宿舍24小时使用空调的需求,宿舍有纯净水及热水供应,每位学生配有书桌、衣柜及独立的高速上网端口、光纤等;公共场所(如图书馆)WI—FI全覆盖。
广州涉外经济职业技术学院 2021-02-0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9 20 21
  • ...
  • 375 376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