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灵草素
【项目来源】1、江苏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龙芝藻治疗恶性肿瘤的临床和实验研究”,编号96054;2、江苏省基础研究计划(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资助项目“抗肿瘤中药有效物质与作用机制研究”,编号BK2002201;3、江苏省中医药局中医药科学技术研究专项项目“补虚化毒方对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浆代谢物组学的影响”,编号:H05162。 【成果鉴定】经江苏省科技厅组织专家鉴定,达到国内领先水平;2000年获江苏省中医药科技进步二等奖。 【类    别】中药新药六(2)类。 【剂    型】微丸胶囊剂。 【处方来源】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内科学资深专家教授经验方。处方特色:根据“养正积自消”的中医理论,创新性提出“补精抗癌”的中医理论观点,确立以补益精气为主、以化毒通络为辅的抗癌治疗大法,研制成新的抗癌辅助治疗中药微丸制剂灵草素。 【处方组成】冬虫夏草菌丝等4味中药扶正抗癌有效组分。 【功能主治】补益精气、化毒通络、抗癌止痛。主治肝癌、肺癌等。 【主要技术指标】 1、    临床疗效: ①治疗原发性肝癌100例,癌灶瘤体近期稳定率73%;生存质量有效稳定率79%;癌痛总缓解率89%;生存期有效率84%;无骨髓抑制及消化道不良反应,无药物过敏。②治疗肺癌等恶性肿瘤50例,癌灶近期部分缓解率8%,瘤体稳定率82.0%;生存质量有效稳定率90%;临床证候有效改善率85%;临床无骨髓抑制及消化道不良反应,无药物过敏。③治疗消化道肿瘤化疗毒副反应30例,对化疗细胞免疫功能降低的治疗有效率为90%;对化疗周围血白细胞减少的治疗有效率为93%;对化疗肝功能损害的治疗有效率为93%。  2、抗癌活性: 灵草素对小鼠肿瘤S180的抑制率可达53.34%;灵草素对小鼠肝癌H22的抑制率可达54.02%;灵草素对小鼠移植性肿瘤Heps的生长抑制率可达49.98%,其疗效优于平消胶囊。 3、药物毒性: 急性毒性试验表明,灵草素经口给药的小鼠最大给药量为48g/kg。如按临床成人每日口服4.8g/50kg计算,则该药小鼠1日灌胃给药量为临床成人1日口服量的500倍。    【推广应用前景】 灵草素具有明显的抗癌、保肝、补精血、增强免疫、止痛等作用,是辅助抗癌治疗,延缓癌症发展,改善癌症患者生存质量的理想药物。由于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很高,所以灵草素具有非常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进展情况】已完成临床前部分研究工作;已获发明专利证书。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4-13
消补素
【项目来源】 1、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番荔枝植物抗癌化学成分的分离及抗肿瘤作用的研究”(项目编号BK97115);2、江苏省基础研究计划(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资助项目“抗肿瘤中药有效物质与作用机制研究”(项目编号BK2002201)。 【成果鉴定】经江苏省科技厅组织专家鉴定,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类    别】中药新药六(2)类。 【剂    型】微丸胶囊剂。 【处方来源】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内科学资深专家教授经验方。处方特色:根据张景岳治疗积症用“消”、“补”的中医理论,创新性提出“消补抗癌”的中医理论观点,确立消积扶正的抗癌治疗大法,研制成新的抗癌治疗微丸制剂消补素。处方组成:林檎子等3味中药抗癌扶正有效组分。 【功能主治】化毒消积、补益精气、抗癌。主治肝癌、乳腺癌、肺癌等。 【主要技术指标】 1、抗癌活性: ①体内抗癌活性:消补素对 HepS移植性肝癌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其体内抗肝癌活性是化疗药5-Fu的1.5倍以上。 ②体外抗癌活性:应用血清药理学方法体外抗癌试验表明,消补素对HepsⅡ、SMMC-7721等人肝癌细胞生长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2、药物毒性: 经过灌胃给药途径,初步摸索出消补素对小鼠的半数致死量(LD50)1.25g/㎏,明显降低了林檎子内酯提取物的毒性。 【推广应用前景】 消补素具有显著的化毒消积、补益精气、抗癌等作用,抗癌活性高、毒性低。由于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很高,所以消补素具有非常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进展情况】已完成临床前部分研究工作;已申请发明专利。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4-13
林酯素
【项目来源】1、南京市科技局项目“酶亲合超滤筛选圆滑番荔枝抗癌活性成分与产品开发”,编号:220401091;2、江苏省科技厅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抗肿瘤中药有效物质与作用机制研究”,编号:2002201;3、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番荔枝植物抗癌化学成分的分离及抗肿瘤作用的研究”,编号BK97115;4、南京中医药大学风险基金资助项目“抗癌药林酯素的研制”,编号CX200601。 【成果鉴定】经江苏省科技厅组织专家鉴定,达到国际先进、国内领先水平。2003年获江苏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005年被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评议为优等项目。 【类    别】中药新药一类和五类两种。 【剂    型】脂质体注射剂。 【处方来源】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药学资探专家教授研究发明方。处方特色:创新性提出气滞、血瘀、痰湿、热毒、正虚均可生成“毒”而致癌的中医理论,确立解毒化毒抗癌的治疗大法,研制成新的靶向抗癌中药制剂林酯素脂质体注射剂,提高了药物生物利用度,降低了药物毒性,达到强抗癌活性物质与先进靶向制剂的完美结合。处方组成:林酯素A的组成成分(98%以上)为番荔枝内酯单体AS;林酯素B的组成成分(90%以上)为番荔枝内酯活性部位,其中主要单体成分(50%以上)为AD、AA、AE等几种。 【功能主治】解毒化毒、抗癌。主治肝癌、乳腺癌、肺癌等。 【主要技术指标】 1、抗癌活性 (1)林酯素A的组分AS的体内抗肝癌活性:极小剂量AS每天腹腔注射一次,连用7天,即能显著抑制小鼠肿瘤的生长(P<0.01),其平均体内抗癌活性是化疗药5-氟脲嘧啶(5-FU)的540倍,(2)林酯素B的主要组分AD、AA、AE的体内抗肝癌活性:极小剂量即能显著抑制小鼠肿瘤的生长(P<0.01),其平均体内抗癌活性是化疗药5-氟脲嘧啶(5-FU)的449倍,(3)林酯素A和B组分有超过某些化疗药的强抗肿瘤活性,其抗癌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控癌细胞凋亡的相关基因表达、影响癌细胞信号传导有关。 2、药物毒性 药物组分经过灌胃给药途径,初步摸索出药物组分对小鼠的半数致死量(LD50)为137.97mg/㎏。 【推广应用前景】 癌症是危害人类健康的杀手,据卫生部统计,我国每年新增癌症病人200多万人,死亡130多万人,目前全国癌症病人总数约为450万人,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抗癌药物市场。抗癌药林酯素的研制,将会产生较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番荔枝植物在我国资源丰富,番荔枝种子价格低廉,本项目将带动番荔枝相关产业的发展,是一个造福于社会经济发展的非常有意义的项目。 【进展情况】 已完成临床前部分研究工作;已申请4项发明专利。将继续按照“《药品注册管理办法》“中药、天然药物注册分类及申报资料要求”中1类和5类新药的技术要求,完善药学药剂学和药效毒理学研究、申报临床批件。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4-13
麦花素
【项目来源】 1、江苏省科技厅社会发展项目“麦贞花治疗冠心病及其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编号:BS98065。 2、江苏省教育厅“麦贞花治疗冠心病心肾阴虚瘀阻脉络证的研究”,编号:JW97085。    【成果鉴定】经江苏省科技厅组织专家鉴定,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类    别】中药新药六(2)类。    【剂    型】颗粒剂。 【处方来源】 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临床资深专家治疗冠心病心肌缺血的经验方。处方特色:创新性提出“从肾治心”、“养阴化瘀”治疗冠心病心肌缺血的中医理论,确立补养心肾,化瘀通络治疗冠心病心肌缺血的治疗大法,研制成新的治疗冠心病心肌缺血的中药制剂麦花素颗粒。处方组成:从麦冬等3味中药中提取有效组分研制而成。    【功能主治】补养心肾、化瘀通络。主治冠心病心肌缺血。 【主要技术指标】 1、临床疗效:(1)治疗冠心病42例,心绞痛显效率为73.8%,总有效率为95.2%;中医证候显效率为71.4%,总有效率为97.6%;心电图显效率为31.0%,总有效率为66.7%;硝酸甘油停减率为93.5%。(2)麦花素治疗前后冠心病TC、TG、LDL-C、LP(d)脂质代谢明显下降,HDL-C明显升高,说明其具有良好的改善脂质代谢和抗动脉粥样硬化(AS)的作用。(3)麦花素治疗前后血GMP-140、血小板最大聚集率、D-二聚体均有明显下降,提示其具有良好的抗凝、抗血栓形成作用。(4)麦花素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异常指标均有明显改善,表现为红细胞聚集指数、纤维蛋白原含量下降,红细胞变形能力增强,血液粘度降低,从而使心脏供血供氧增加,表明其具有明显改善血液流变作用。 2、药理药效:(1)麦花素对大鼠实验性心肌缺血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对心肌缺血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疗效优于复方丹参片。(2)麦花素有明显改善脂质代谢和抗AS的作用,其疗效优于月见草油;麦花素具有良好的改善血液流变作用。 3、毒理研究:急性毒性试验表明,麦花素经口给药的小鼠最大给药量为72g/kg。如按临床成人每日口服10g/50kg计算,则该药小鼠1日灌胃给药量为临床成人1日口服量的360倍。 【推广应用前景】 麦花素源于临床经验方,疗效确切,具有抗心绞痛、抗心肌缺血、抗心律失常、营养心肌、降血脂、抗动脉粥样硬化等作用,从多环节上改善冠心病心肌缺血的病理状态。冠心病心肌缺血发病率高,麦花素具有推广应用的广阔前景。    【进展情况】已完成临床前部分研究工作;已获发明专利证书。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4-13
高活性纳豆胶囊
纳豆是由黄豆通过纳豆菌(枯草杆菌)发酵制成,高活性纳豆是通过筛选菌株,得到一株高效的纳豆芽孢杆菌,利用生物发酵和真空干燥等技术研发出的具有高活性的纳豆胶囊,对三高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现已取得生产资质,也是师鼎堂品牌系列中的重要产品。
江苏师范大学 2021-04-11
银蜊桑叶颗粒(胶囊)
【项目来源】科技部863计划“基于海洋传统药源生物的中药新药开发”、南京中医药大学科技创新风险基金项目。 【知识产权】已获发明专利1项:一种具有治疗糖尿病作用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类    别】保健食品。 【剂    型】颗粒剂、胶囊剂。 【保健功能】具有辅助降血糖功能。适应于Ⅱ型糖尿病患者。 【处方来源】基于传统中医药理论,四角蛤蜊有润五脏、止消渴等功效。《本草经疏》记载:“蛤蜊其性滋润而助津液,故能润五脏,止消渴,开胃也。其味咸能入肾,可滋阴补肾,以治下消”;其性寒能清热,以清肺胃之燥热,桑叶能疏热散风,清肺润燥,清肝明目,与蛤蜊配伍可加强清肺胃,生津液之效,以治上、中消。《本草纲目》中记载:桑叶“汁煎代茗,能止消渴”;“灸熟煎饮,代茶止渴”。对桑叶中提取出的生物碱和黄酮类物质作为桑叶提取物与四角蛤蜊粗多糖进行配伍,以四角蛤蜊为君药,桑叶为臣药,两者共同组方,共奏清热生津、止消渴之功效。 【主要技术指标】 1.确定了四角蛤蜊与桑叶提取工艺,并通过均匀设计筛选确定了桑叶提取物和四角蛤蜊粗多糖提取物的最佳降糖作用配比,研究确定了“银桑降糖颗粒”制剂工艺。 2.完成桑叶提取物及四角蛤蜊粗多糖中试研究,制成“银桑降糖颗粒”中试样品。 3.完成“银桑降糖颗粒”质量标准研究,对“银桑降糖颗粒”的原料、中间体及制剂进行了质量标准研究。 4.进行“银桑降糖颗粒”的初步稳定性研究,对三批中试产品进行了3个月的加速稳定性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三批制剂在考察期间稳定性良好。 5.完成“银桑降糖颗粒”安全性初步评价研究。 6.完成“银桑降糖颗粒”药效学研究,①能显著降低四氧嘧啶诱导的糖尿病小鼠的血糖值,降低糖尿病小鼠的死亡率;对血脂有较好的调节作用。②能够降低高脂饲料联合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糖尿病小鼠的血糖值,能够显著降低糖化血清蛋白(GSP)、糖化血红蛋白(HbAlc)的含量,能够增加血清胰岛素的含量,能够降低TCH、TG的含量,表现出较好的调节血糖、血脂代谢的作用。③能够显著降低db/db小鼠的血糖值,给药2周后,即表现出显著的降低血糖的作用。 【推广应用前景】蛤蜊与桑叶均为药食两用来源,将两者配伍安全性好,降糖作用确切。避免化药的不良反应。蛤蜊与桑叶的原料价格较低,“银桑降糖颗粒”工艺简单,成本可控。具有较好的市场前景。    【进展情况】已获一项发明专利。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4-13
强效眩痛停胶囊
【项目来源】江苏省中医药局项目“强效眩痛停治疗偏头痛作用机理研究”,编号:9928。 【成果鉴定】经江苏省科技厅组织专家鉴定,达到国内领先水平。2004年获江苏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类    别】中药新药六(2)类。 【剂    型】胶囊剂。 【处方来源】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资深专家临床有效经验方。强效眩痛停是根据中医“活血化瘀、祛风止痛、化痰通络”理论,以川芎等四味药组方,用以治疗偏头痛。 【功能主治】活血化瘀,祛风止痛,化痰通络。主治偏头痛、头晕、头痛等。 【主要技术指标】 1.工艺研究: 以药理实验为筛选依据,反复分离、纯化、精制,获得精制有效组分。 2.药效学研究:从整体、离体、细胞等三个水平探讨血管与神经的关系,5-HT、ET、NO及Ca2+之间的相关性及其在治疗偏头痛中所发挥的作用。结果表明,强效眩痛停具有镇痛、抗血小板粘附聚集、促进脑血液循环、调节脑血管收缩功能和5-HT、ET、NO等神经递质的释放,并对谷氨酸和NO所致的神经元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推广应用前景】在偏头痛的治疗和预防方面,西医治疗以对症为主,治疗上常用的药物有镇痛药与止吐药、麦角碱类药物、非甾体类抗炎药、5-HT受体激动剂、多巴胺拮抗剂和皮质类固醇。虽然西医治疗在症状缓解方面有其独到之处,但不可否认其在治疗疼痛的同时也对机体产生了一定的毒副作用,有些还很严重。中医药治疗偏头痛临床效果显著,毒副作用较少,反复发作次数少。目前,中药制剂开发用于治疗偏头痛的还很少,本项目从强效眩痛停组方中单味有效成分的作用机制以及目前国内外对偏头痛发病机制的新认识等诸多方面考虑,从整体、离体、细胞等不同水平、从不同层面及其相关因素及这些因素的内在联系等多方面探讨强效眩痛停治疗偏头痛的作用机制,结果显示强效眩痛停的作用机制是多方面的,这与一般的西药治疗途径单一、副作用多形成了明显的差别,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前景。【进展情况】已完成临床前主要研究工作。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4-13
兰豆护肝胶囊
【项目来源】江苏省中医药局项目“兰豆护肝胶囊治疗肝炎后肝硬化的临床和实验研究”。 【项目类型】中药新药三类。 【剂    型】胶囊剂。 【处方来源】南京中医药大学资深中医肝病专家、江苏省中医院名老中医邹良材教授治疗肝肾阴虚型臌胀的经验方。 【功能主治】补益肝肾、活血利湿,清热退黄。主治肝炎后肝硬化(失代偿期)。 【主要技术指标】 1.药学研究:按中药三类新药要求开展有关药学研究,研究制定胶囊制剂工艺和质量控制标准,进行初步稳定性试验。 2.药效学和毒理学研究:本品能明显降低四氯化碳诱导的大、小鼠升高的血清ALT、AST等指标;各用药组肝脏指数有不同程度的降低,脾脏和胸腺指数无差异;通过抑制TIMP-1基因的表达,减少细胞外基质(ECM)的沉积,能预防、治疗肝纤维化。最大给药量试验表明该药安全、无毒副作用。 3.临床研究:治疗组基本治愈25%,好转56%,无效9%,总有效率81%。对照组(以西医综合治疗为主,加服肝得健)基本治愈8%,好转33%,无效58%,总有效率42%。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经卡方检验有显著性差异。 【推广应用前景】兰豆护肝胶囊对肝硬化有综合调理治疗的作用,可用于各种肝炎后肝硬化、肝硬化失代偿期、早期肝肾综合症患者。本课题研究成果可以为众多肝硬化患者提供一种新的有效方法,进一步提高中医药治疗肝硬化的临床效果,保护社会生产力,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且本品价格低廉,服用方便,毒副反应少,原药材来源丰富,具有广泛的开发前景。【进展情况】已完成临床前主要研究工作。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4-13
解酒养生多高胶囊(产品)
成果简介: 功能性食品,“多高”胶囊,以野生水果为原料经现代工艺制成, 不含任何食品添加剂,既服用方便,又完全保留了鲜果的营养成分和解酒功能。本品源自西双版纳热带雨林,营养成分丰富,是傣族人民用于解酒、醒酒、消除酒后不适的传统水果,使用历史悠久,具有浓郁的傣医药特色。含有 14 种氨基酸,五种人体必需氨基酸,异亮氨酸、苏氨酸、苯丙氨酸、赖氨酸、缬氨酸分别占整个氨基酸的 4.58%、13.41%、2.79
北京理工大学 2021-04-14
微胶囊油溶性茶多酚
项目研究内容 :通过微胶囊技术,减轻环境因素对茶多酚的破坏,大 大提高其储存期,防止其功能性受到破坏;同时通过微胶囊技术,控制茶 多酚在食品中释放速度和其被人体摄入后在肠道中的释放速度。 通过对壁 材的优化配比,可使产品成为油溶性茶多酚,扩大其应用范围。 技术特点 :通过微胶囊技术得到的产品茶多酚含量达 35%,茶多酚包 埋率达 72%,该产品能均匀分散于油中,并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效果,为茶
南昌大学 2021-04-14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7 8 9
  • ...
  • 60 61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