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牡蛎壳规模化综合开发利用技术
可以量产/n牡蛎是一种著名的海产经济贝类,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且资源丰富,产量在贝类中居首位。大量牡蛎加工厂和人们对牡蛎的直接食用都会产生大量牡蛎壳,这些牡蛎壳占牡蛎总重的70%以上,牡蛎壳随地丢弃,堆积如山,既污染环境,又造成了资源浪费。牡蛎壳成份中90%以上是碳酸钙、多种微量元素及少量有机质,在医药、医疗保健品开发和制备各种添加剂等方面具有很大应用价值。本项目对牡蛎壳进行规模化高值开发利用,对现有的牡蛎壳大规模利用技术进行集成和更深入的开发。以牡蛎壳为主要原料,针对海岸带盐碱地,开发盐碱土壤修复
中国科学院大学 2021-01-12
废水电解脱盐及其综合利用技术
化工、冶金、制药、印染、采油、热电、生物发酵等行业在生产过程都会产生大量的含盐废水。含盐废水直接排放不仅成严重的水体污染,而且浪费了大量可再利用的资源,也降低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和资源的利用率。随着国家对三废排放要求越来越严格,以及日益凸显出来的环境污染问题,如何处理这一类型的废水一直是企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难题。 针对此难题,我们开发出高效的电脱盐器,不需要耗费大量蒸汽将其蒸发浓缩结晶制成低价值或无价值的固体盐,而是将回收的浓盐水直接通过离子膜电解生产出较高价值的液体酸和液体碱。实现含盐废水处理技术由单纯无效益投入转为有效益产出,让企业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提高企业处理废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例如某冶炼企业原废水中含有约70g/L的Na2SO4和约20g/L的NaCl。我们首先除杂净化废水,净化水进入电脱盐器,脱盐后淡水中盐含量小于5g/L返还车间再用,富集浓水中盐含量达到200g/L后送入电解槽制备的25%硫酸和25%烧碱,硫酸和烧碱产品质量达到工业级指标。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4-13
巷道掘进含水异常体电磁综合超前探测技术
本方法利用直流电法和瞬变电磁法两种方法综合,对巷道前方地质异常体实施探测,预报和判断其位置及特征。通过两种方法的电性剖面综合对比与分析,可进一步提高对目标异常体的预报准确率。针对不同探测条件可选择单一或两种方法组合,其操作方便快捷,适应性强。对于长距离掘进巷道可实施连续跟踪探测,即每一次探测控制前方距离 100m,根据探测情况可掘进 80m,当达到 80m 位置时再进行下一次探测与预报,如此循环,向前延伸完成整条巷道的掘进保障任务。
安徽理工大学 2021-04-13
MXY8001光电技术应用开发综合实验平台
一、 产品介绍   MXY8001光电技术应用开发综合实验平台是针对高校关于导轨式光学实验需求设计的一款实验平台。由光学导轨、数字仪表及电子元器件平台、线/面阵CCD相机的原理与应用及数据采集输入输出端口和线/面阵CCD相机数据采集软件等部分构成,仪器配备各种电源接口及0-200V 高压可调电源和0-12V低压可调电源,可为学生搭建各种实验电路提供电源。学生能够利用平台自行搭建各种光学系统、光电传感器的变换及处理电路,完成各种关于光电技术方面的应用开发设计,从各方面提高学生的动脑动手能力及创新意识,帮助高校培养光电技术人才。  1、光学导轨     可利用导轨滑块自行调节光学配件的距离,配合电子元器件搭建出几何光学、物理光学、光电检测与光电控制等系统,并与仪器内部的数据采集系统相结合完成各种实验系统。 2、数字仪表、电子元器件平台     平台提供2块数字电压表(四位半),2块数字电流表(四位半)和1块自动更换量程的数字照度计,这些数字仪表可以应用在电路中进行各种电路参数的测量。此平台还配备各种电阻、电容、可调电位器、二极管、三极管、集成运算放大器、光电耦合器件和现场可编程逻辑器件(CPLD)等。 3、线/面阵CCD相机的原理与应用及数据采集输入输出端口     平台面板上安装有线/面阵CCD相机的原理与应用及数据采集输入/输出端口,输入端口与平台内部的线阵CCD相机的数据采集卡与面阵CCD图像传感器的数据采集卡构成一整套数据采集系统,通过USB总线接入计算机,完成各种测量、振动、扫描及各种图像采集与处理等功能软件的开发与设计工作。输出端口提供线/面阵相机的数字驱动信号及模拟输出信号,学生可以通过示波器对这些信号进行观察,从而了解线/面阵CCD的工作原理与应用,进而通过CPLD进行开发设计,提高学生动脑能力。 4、计算机功能软件 平台配备有各种功能软件,包括线阵CCD尺寸测量、角度测量、位移测量、条码识别、图像扫描软件,面阵CCD边缘与轮廓检测、物体的尺寸测量、图像的点运算、图像的几何变换、图像采集与参数设置、投影与差影图像分析、图像的滤波与增强、形态学处理、旋转与缩放、颜色识别与变换等图像处理软件。不但提供DEMO演示软件还提供SDK软件开发包,供学生进行二次开发。 外形尺寸:700mm(长)×400mm(宽)×150mm(高)   重量:9.5 kg 二、教学目的 1、了解并掌握各种光学配件及其实验的原理和应用; 2、了解并掌握各种光电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变换电路、处理电路; 3、了解并掌握线阵CCD的原理及其应用; 4、了解并掌握面阵CCD的原理及其应用; 5、了解CPLD的应用开发技术; 6、培养学生动脑动手能力及创新意识; 三、配置内容  1、平台电子元器件    ① 光电二极管2只;   ② 光电三极管2只;   ③ 光敏电阻2只;   ④ 硅光电池1只;   ⑤ 发光二极管R、G、B、W四色各1只;2、平台实验装置   ① LED点光源装置1支;    ② 光电器件安装装置2件;   ③ 热释电实验装置1件;   ④ PSD实验装置1件;   ⑤ 光栅莫尔条纹实验装置1件;    ⑥ 线阵CCD相机及夹持器1套;       ⑦ 线阵CCD数据采集卡1块;    ⑧ 50mm相机镜头1个;       ⑨ 尺寸测量实验装置1件;    ⑩ 倾角测量实验装置1件;    ⑾ 条形码识别实验装置1件;    ⑿ 52单片机开发系统装置; 3、光源配置   ① 白色远心照明光源1只;   ② 650nm点型3mw半导体激光器1只;    ③ 650nm线型3mw半导体激光器1只; 4、夹持器具配置   ① 导轨固定底座4个;    ② 导轨底座支撑杆4个;   ③ 一维调整架1个;    ④ 二维调整架1个;    ⑤ 三维调整架1个; 5、连接线配置   ① 300mm连接线40颗;    ② 500mm连接线10颗;    ③ 线阵CCD相机连接电缆线1颗; 6、光学元器件    ① 15mm焦距双凸透镜1只;    ② 50mm焦距双凸透镜1只;    ③ 70mm焦距双凸透镜1只;    ④ 100mm焦距双凸透镜1只;    ⑤ 150mm焦距双凸透镜1只;    ⑥ -60mm焦距透镜1只;    ⑦ 20×20×20mm色散棱镜1只;    ⑧ φ36×4半透半反镜2只;    ⑨ 物屏、像屏及支架1个;    ⑩ 分划板1支;    ⑾ 10×目镜1支    ⑿ 多孔板架1个;      ⒀ 可调宽度狭缝1个;    ⒁ 600l/mm光栅及支撑调整架1个;      ⒂ 色散棱镜支架1台;    ⒃ 多缝板1只;    ⒄ 光偏振实验装置1件;       ⒅ 扩束镜1个;    ⒆ 刀片1片;       ⒇ 干板架1个; 四、能够完成下述实验内容: 光电传感器件原理与特性的实验 1、光源发光光谱特性实验; 2、光度辐射度参数测量的实验; 3、光敏电阻特性参数及其测量; 4、光敏电阻伏安特性实验; 5、光敏电阻的变换电路; 6、光敏电阻时间响应特性; 7、光电二极管光照灵敏度的测量; 8、光电二极管伏安特性的测量; 9、光电二极管时间响应特性的测量; 10、硅光电池在不同偏置状态下的特性参数及其测量; 11、测量硅光电池在反向偏置下的时间响应; 12、光电三极管光照灵敏度的测量; 13、光电三极管伏安特性的测量; 14、光电三极管时间响应的测量; 15、光电三极管光谱特性的测量; 16、光电耦合器电流传输比的测量; 17、光电耦合器件伏安特性的测量; 18、光电耦合器件时间相应的测量; 19、热释电器件基本原理实验; 20、热释电器件光谱响应的测试实验; 21、PSD位移传感器特性参数的测量; 光电检测技术实验 1、线阵CCD原理与驱动实验; 2、线阵CCD尺寸测量实验; 3、光栅与莫尔条纹实验; 4、线阵CCD角度测量实验; 5、利用线阵CCD识别条形码; 6、利用夫琅和费衍射进行的测量; 现代光学实验 1、用远心照明光源测量薄凸透镜的焦距; 2、位移法测量薄凸透镜的焦距; 3、组装显微镜系统; 4、组装透射式幻灯机; 5、双缝干涉原理与现象; 6、夫琅和费单缝衍射原理与现象; 7、夫琅和费圆孔衍射原理与现象; 8、菲涅耳直边衍射实验 9、光的偏振实验; 二次开发实验 CPLD应用技术方面的实验 1、编写与设计时钟逻辑电路实验; 2、编写与设计2160像元的线阵CCD驱动电路实验; 3、编写与设计线阵CCD二值化数据采集系统逻辑电路; 4、编写与设计流水线上测量通过某一工位工件数量的系统; 五、 平台配套文件资料 1、实验指导书1本; 2、软件:平台软、硬件使用手册等内容; 3、实验录像光盘1套                                              备注:客户自行配置计算机及示波器。
天津梦祥原科技有限公司 2021-12-17
MXY8002光电技术应用开发综合实验平台
一、产品介绍        MXY8002光电技术应用开发综合实验平台针对光电器件应用开发而设计,由光学平台、数字仪表及电子元器件平台、线/面阵CCD相机的原理与应用及数据采集输入输出端口、计算机系统、线/面阵CCD相机数据采集软件等部分构成,平台配备各种电源接口及0-200V高压可调电源和0-12V 低压可调电源,可为学生搭建各种实验电路提供电源。学生能够利用平台自行搭建各种光学系统、光电传感器的变换及处理电路,完成各种关于光电技术方面的应用开发设计,从各方面提高学生的动脑动手能力及创新意识,帮助高校培养光电技术人才。  1、光学平台 光学平台为导磁材料,可利用磁性底座与光学配件及电子元器件搭建出几何光学、物理光学、光电检测与光电控制等系统,并与仪器内部的数据采集系统相结合完成各种实验系统。 2、数字仪表、电子元器件平台 平台提供2块数字电压表(四位半),2块数字电流表(四位半)和1块自动更换量程的数字照度计,这些数字仪表可以应用在电路中进行各种电路参数的测量。此平台还配备各种电阻、电容、可调电位器、二极管、三极管、集成运算放大器、光电耦合器件和现场可编程逻辑器件(CPLD)等。 3、线/面阵CCD相机的原理与应用及数据采集输入输出端口 平台面板上安装有线/面阵CCD相机的原理与应用及数据采集输入/输出端口,输入端口与平台内部的线阵CCD相机的数据采集卡与面阵CCD图像传感器的数据采集卡构成一整套数据采集系统,通过USB总线接入计算机,完成各种测量、振动、扫描及各种图像采集与处理等功能软件的开发与设计工作。输出端口提供线/面阵相机的数字驱动信号及模拟输出信号,学生可以通过示波器对这些信号进行观察,从而了解线/面阵CCD的工作原理与应用,进而通过CPLD进行开发设计,提高学生动脑能力。 4、计算机功能软件 平台配备有各种功能软件,包括线阵CCD尺寸测量、角度测量、位移测量、条码识别、图像扫描软件,面阵CCD边缘与轮廓检测、物体的尺寸测量、图像的点运算、图像的几何变换、图像采集与参数设置、投影与差影图像分析、图像的滤波与增强、形态学处理、旋转与缩放、颜色识别与变换等图像处理软件。不但提供DEMO演示软件还提供SDK软件开发包,供学生进行二次开发。 外形尺寸:680mm(长)×550mm(宽)×230mm(高)    重量:25kg 二、教学目的 1、了解并掌握各种光学配件及其实验的原理和应用; 2、了解并掌握各种光电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变换电路、处理电路; 3、了解并掌握线阵CCD的原理及其应用; 4、了解并掌握面阵CCD的原理及其应用; 5、了解CPLD的应用开发技术; 6、培养学生动脑动手能力及创新意识; 三、配置内容  1、平台电子元器件    ① 光电二极管2只;   ② 光电三极管2只;   ③ 光敏电阻2只;   ④ 硅光电池1只;    ⑤ 发光二极管R、G、B、W四色各1只;    ⑥ PIN光电二极管1只;    ⑦ 雪崩光电二极管(APD)1只; 2、平台实验装置   ① LED点光源装置1支;    ② 光电器件安装装置2件;   ③ 热释电实验装置1件;   ④ PSD实验装置1件;   ⑤ 光栅莫尔条纹实验装置1件;    ⑥ 线阵CCD相机及夹持器1套;       ⑦ 线阵CCD数据采集卡1块;    ⑧ 50mm相机镜头1个;       ⑨ 尺寸测量实验装置1件;    ⑩ 倾角测量实验装置1件;    ⑾ 条形码识别实验装置1件; 3、光源配置   ① 白色远心照明光源1只;   ② 650nm点型3mw半导体激光器1只;    ③ 650nm线型3mw半导体激光器1只; 4、夹持器具配置   ① 磁性底座4个;    ② 底座支撑杆6个;   ③ 一维调整架1个;    ④ 二维调整架1个;    ⑤ 三维调整架1个; 5、连接线配置   ① 300mm连接线40颗;    ② 500mm连接线10颗;    ③ 线阵CCD相机连接电缆线1颗; 6、光学元器件    ① 15mm焦距双凸透镜1只;    ② 50mm焦距双凸透镜1只;    ③ 70mm焦距双凸透镜1只;    ④ 100mm焦距双凸透镜1只;    ⑤ 150mm焦距双凸透镜1只;    ⑥ -60mm焦距透镜1只;    ⑦ 20×20×20mm色散棱镜1只;    ⑧ φ36×4半透半反镜2只;    ⑨ 物屏、像屏及支架1个;    ⑩ 分划板1支;    ⑾ 10×目镜1支    ⑿ 多孔板架1个;      ⒀ 可调宽度狭缝1个;    ⒁ 600l/mm光栅及支撑调整架1个;      ⒂ 色散棱镜支架1台;    ⒃ 多缝板1只;    ⒄ 光偏振实验装置1件;       ⒅ 扩束镜1个;    ⒆ 刀片1片;       ⒇ 干板架1个; 四、能够完成下述实验内容: 光电传感器件原理与特性的实验 1、光源发光光谱特性实验; 2、光度辐射度参数测量的实验; 3、光敏电阻特性参数及其测量; 4、光敏电阻伏安特性实验; 5、光敏电阻的变换电路; 6、光敏电阻时间响应特性; 7、光电二极管光照灵敏度的测量; 8、光电二极管伏安特性的测量; 9、光电二极管时间响应特性的测量; 10、硅光电池在不同偏置状态下的特性参数及其测量; 11、测量硅光电池在反向偏置下的时间响应; 12、光电三极管光照灵敏度的测量; 13、光电三极管伏安特性的测量; 14、光电三极管时间响应的测量; 15、光电三极管光谱特性的测量; 16、光电耦合器电流传输比的测量; 17、光电耦合器件伏安特性的测量; 18、光电耦合器件时间相应的测量; 19、热释电器件基本原理实验; 20、热释电器件光谱响应的测试实验; 21、PSD位移传感器特性参数的测量; 22、雪崩光电二极管(APD)特性实验; 23、PIN光电二极管特性实验; 光电检测技术实验 1、线阵CCD原理与驱动实验; 2、线阵CCD尺寸测量实验; 3、光栅与莫尔条纹实验; 4、线阵CCD角度测量实验; 5、利用线阵CCD识别条形码; 6、利用夫琅和费衍射进行的测量; 现代光学实验 1、用远心照明光源测量薄凸透镜的焦距; 2、位移法测量薄凸透镜的焦距; 3、组装显微镜系统; 4、组装透射式幻灯机; 5、双缝干涉原理与现象; 6、夫琅和费单缝衍射原理与现象; 7、夫琅和费圆孔衍射原理与现象; 8、菲涅耳直边衍射实验 9、光的偏振实验; 二次开发实验 CPLD应用技术方面的实验 1、编写与设计时钟逻辑电路实验; 2、编写与设计2160像元的线阵CCD驱动电路实验; 3、编写与设计线阵CCD二值化数据采集系统逻辑电路; 4、编写与设计流水线上测量通过某一工位工件数量的系统; 六、 平台配套文件资料 1、实验指导书1本; 2、软件:平台软、硬件使用手册等内容; 3、实验录像光盘1套 ;                                                  备注:客户自行配置示波器。
天津梦祥原科技有限公司 2021-12-17
关于征集“未来工业互联网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重大研究计划2022年度项目指南建议的通知
未来工业互联网是新一代信息通信网络技术与工业制造深度融合的全新工业生态、关键基础设施和新型应用模式,通过人机物的安全可靠智联,实现生产全要素、全产业链、全价值链的全面连接,推动制造业生产方式和企业形态根本性变革,形成全新的工业生产制造和服务体系,显著提升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水平。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2021-12-23
云-端融合系统的资源反射机制及高效互操作技术
该成果提出了"黑盒"式互操作方法和技术,颠覆了传统"白盒"路线,将信息孤岛开放效率平均提升2个数量级,应用于国家大数据战略、国家安全和国防等重大工程,成为支撑我国大数据产业生态发展的一项共性关键技术。
北京大学 2021-02-22
一种基于虚拟化技术的数控系统及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数控系统,包括设置在本地的数控装置以及设置在远程的服务端,其与本地的数控装置网络互连,用于处理非实时性任务,包括 G 代码编程、译码、加工仿真,同时可实现加值功能;其中,所述服务端与数控装置通过安装在所述数控装置上的客户端实现互连,该客户端运行在数控装置系统上,其通过利用虚拟技术在数控装置的人交互设备上对服务器进行虚拟操作,实现在本地数控装置上对服务端的操作控制,进而两者完成协调配合实现数控加工控制。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针对该系统的控制方法。本发明可实现整个数控系统功能的多样化、弹性化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网格资源管理与优化的虚拟超市技术及其应用
网格技术是高性能计算与互联网技术结合的产物,旨在将分布的计算资源通过高速 网络链接起来,为高性能计算提供资源。项目“网格资源管理与优化的虚拟超市技术及 其应用”借鉴超市运营模式,创新性地提出了一整套网格资源组织与管理的符合网格特 征的全新模型与方法,促进了动态的、多机构虚拟组织中的协同资源共享与问题求解, 推进了网格资源管理与优化技术及其应用的研究。 本项目借鉴超市管理模式提出了基于虚拟超市模型的资源管理与优化的隐代理模式, 弱化传统网格代理的作用,为用户任务提供了统一的资源视图,突破了传统代理模式造 成的资源管理、访问的瓶颈,显著的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和网格的工作效率。借鉴超市 销售模式,发明了基于资源推介视图的网格任务自主调度技术。增强网格资源服务流程 的异步并发性,建立面向任务的资源优化配置的自适应调整机制。借鉴超市结算模式, 发明了基于 QoS 的网格资源服务的多队列优选通道技术。构建网格资源服务流程的优化 选择机制。借鉴超市导购模式,发明了语法和语义相分离的插桩模板库;发明了基于通 用类型系统的交互式调试和可视化分析技术。本项目基于虚拟超市技术,发明了全局路 网动态交通流负载均衡模型及诱导方法。实现了全局性、实时性、动态性和优化性的交 通导航。 以上研究成果在取得 4 项专利授权、2 项软件著作权的同时,成功地应用于交通信 息网格中,在上海、北京、山东、江苏等地区取得了广泛的应用并产生了良好的社会、 经济效益。另外交通网格还得到国外网格权威机构、知名公司及科研院所的肯定和认可, 开展了多项国际合作。
同济大学 2021-04-11
环形交叉口时空优化设计与信号控制技术
传统无信号控制环形交叉口适应于流量较小的交叉口,当流量增加时,往往成为城 市交通拥阻的主要发生地之一,国内大量环形交叉口面临改造问题。 本成果基于杨晓光教授首先提出并践行的“环形交叉口左转二次控制理论”,对环 形交叉口在空间上和时间上形成了优化设计技术,包括机动车交通和慢行交通空间设计 与信号控制技术,以及非常规环形交叉口的布局设计;以及信号控制中的主要参数相位 相序、绿灯时间、相位损失时间的计算方法。 成果给出了信号控制环形交叉口通行能力关键影响因素间的定量关系,可以最佳确 定绿灯间隔时间、环道左转容量等参数。并提出了信号控制环形交叉口直行与左转通行 能力的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可计算分析信号周期、中心岛半径与环形交叉口通行能 力的最佳组合。 本成果的应用将规范各类环形交叉口的交通秩序,改善城市交通面貌;极大地提高 环形交叉口的通行效率,缓解城市道路交通压力;避免对环形交叉口进行无谓改造,节 省城市建设资金,减少对城市环境等的破坏。
同济大学 2021-04-13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09 110 111
  • ...
  • 999 1000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