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过渡金属催化的不对称环异构化
成功发展了Rh(I)-SegPhos-PCy3催化体系,首次实现1,6-联烯-炔不对称环异构化反应,该反应通过新颖的5-exo-dig环化,可高效、高选择性制备一类具有氮杂5/6环系产物。值得一提的是,该反应也可适应于联烯末端含环状片段的底物,可一步制备高度挑战性的5/6/6或5/6/5环系产物,在复杂天然产物和药物合成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在此基础上,他们对该反应机理进行了系统的理论计算研究。结果表明,该反应经过一条不同寻常的环化途径,即Rh正离子作为π酸活化炔基,经5-exo-dig环化形成5/3并环Rh卡宾中间体,随后经一系列扩环、Rh辅助的C-H键活化/烯基异构化、C-C键活化、还原消除等过程完成催化循环,得到目标产物。在该过程中C-H键活化/烯基异构化过程是决速步骤,同位素标记实验也证实了这一点。该研究不仅首次实现了Rh(I)催化的不对称联烯-炔环异构化反应,展现了Rh(I)独特的催化活性和应用价值,理论计算研究也为此类反应提供了新的认识,为新的催化体系的设计提供了依据。
南方科技大学 2021-04-13
一种用于烯烃氧化的催化体系及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烯烃氧化的催化体系,属于有机催化领域,其为钯盐、非氧化还原活性金属盐溶于溶剂中形成的溶液,所述溶剂为有机溶剂和水形成的混合液;所述溶液中,钯盐与非氧化还原活性金属盐的摩尔比为1︰2~10,且钯盐的浓度为1毫摩尔/升~10毫摩尔/升。本发明还提供了采用如上所述的催化体系进行烯烃催化氧化的方法。本发明中催化体系能使反应体系简单、易于实现、原子利用率高、污染小,并且其反应效率高、成本低廉。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1-12
环境友好型聚酯用钛系催化剂
环境友好型聚酯用钛系催化剂系列产品包括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BS(聚丁二酸丁二醇酯)、聚酯多元醇(己二酸或对苯二甲酸基)、粉末涂料用聚酯等多个聚酯品种生产所需的催化剂。上述钛系催化剂外观均为浅黄色至无色透明液体,具有常温不水解、不含重金属元素、活性高、选择性高、添加量少、使用成本低、不属易燃易爆危险品等优点,是取代现有重金属(锑系和锡系)催化剂以及钛酸酯类催化剂的新一代环境友好型催化剂。该系列钛系催化剂产品由超细粉末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自主开发,均已实现批量生产,并在大型聚酯生产装置(20万吨/年PET装置、1万吨/年PBS装置等)成功得到应用。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4-13
乳酸乙酯催化合成丙酮酸乙酯
目前工业上生产丙酮酸乙酯的工艺是以乳酸乙酯为原料,经高锰酸钾氧化合成丙酮酸乙酯。该工艺虽然反应温度温和、成本低,但是该过程中高锰酸钾的使用量很大,高锰酸钾价格较贵,投加过量会引起出厂水色度升高,长期过量投加,反应产物水含二氧化锰易使滤料板结。且高锰酸钾与皮肤接触可腐蚀皮肤产生棕色染色,粉末散布于空气中有强烈刺激性,环境污染严重。现有专利技术则多采用氮氧化合物和碱催化乳酸乙酯制备丙酮酸乙酯。但这些方法催化剂会污染环境,含氯氧化剂有毒,难储存运输,对工业生产安全存在一定威胁且溶剂难于回收。 本成果采用负载型金属催化剂,分子氧为氧化剂,在低温、低压条件下即可实现乳酸乙酯到丙酮酸乙酯的高产率合成。 技术特点: 1.以氧气氧化实现乳酸乙酯到丙酮酸乙酯的有效转化; 2.乳酸乙酯来源广、价格低,是理想的原料; 3.氧气是最常见的气体,性质稳定,使用安全,易于控制,具有绿色化学优势,是氧化反应中最理想的氧源; 4.采用负载型金属催化剂,在优化反应条件下,乳酸乙酯的转化率100.0%,丙酮酸乙酯的选择性99%以上,催化剂与溶剂可重复使用。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1-12
异硬脂酸催化合成关键技术
C18饱和支链脂肪酸(异硬脂酸)是一种具有支链结构的长链饱和脂肪酸,分子式与硬脂酸相同,但是常温下呈液态。异硬脂酸及其酯在合成润滑油、液压油、燃料添加剂、高档化妆品、高分子材料、表面活性剂、纺织、涂料和医药等工农业生产的许多行业以及军事、航空等方面都有广泛的应用。异硬脂酸的生产只局限在欧洲的少数几个规模较大的油脂化工企业,如英国Corda、比利时 Oleon 等。在国内,一方面尚无企业掌握异硬脂酸生产技术,另一方面异硬脂酸产品需求逐年增长,2016 年我国进口异硬脂酸产品超过 10000吨。这样的局面造成异硬脂酸产品市场的供求严重失衡,价格居高不下。尤其在国内,该产品是典型的卖方市场,2019 年异硬脂酸国内的市场价格达到 6.5 万人民币/吨,利润惊人! 近年来,江南大学自主研发了异硬脂酸合成工艺,以廉价的工业油酸为原料,经催化异构化、氢化合成异硬脂酸产品,可将异硬脂酸的生产成本控制在 1.5 万人民币/吨以内,同时产品质量达到 Corda 和 Oleon 的现有水平,发展前景广阔。 技术指标: 拥有低成本、高活性催化剂制备的核心技术; 掌握催化异构化、氢化关键技术参数; 掌握产品纯化分离技术; 催化合成异硬脂酸的收率超过 70%; 在小试基础上,开展 1000 倍工艺放大实验,效果良好。 项目成熟度: 1)小试成熟; 2)工艺放大:已经成功完成 1000 倍工艺放大实验; 3)产品成本:采用江南大学自主研发的合成工艺生产异硬脂酸,生产成本低于 1.5 万人民币/吨。 
江南大学 2021-04-13
关于征集《2022年山东省绿色低碳技术成果目录》的通知
为进一步强化科技创新在绿色低碳领域的支撑作用,落实《科技引领产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文件要求,加快绿色低碳先进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应用,助力我省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推动我省生态环保产业高质量发展,经研究,拟面向全省公开征集《2022年山东省绿色低碳技术成果目录》。
山东省科技厅 2022-05-09
丁香醛与3,4,5-三甲氧基苯甲醛绿色合成技术
丁香醛与3,4,5-三甲氧基苯甲醛是通用药物中间体,它们最主要的用途是用于合成经典抗 菌剂——甲氧苄啶,每年全球生产量达5千吨左右,中国是主产国。目前丁香醛与3,4,5-三甲氧 基苯甲醛的生产路线为对甲酚四溴化-水解制得二溴醛、二溴醛甲氧基化得丁香醛、再进行甲 基化制得3,4,5-三甲氧基苯甲醛。这条传统路线的主要缺陷是溴素的消耗极大,后续副产大量 的溴化氢,必须设立耗溴的溴代烷烃工厂。因此丁香醛与3,4,5-三甲氧基苯甲醛的生产需依赖 溴素原产地,副产衍生化过长,生产成本较高。随着中国溴素资源的枯竭逐步显现,当前丁香 醛与3,4,5-三甲氧基苯甲醛产业亟需产业升级换代,开发使用新的低溴、绿色的合成技术。这条路线的优点在于: 1. 在溴化反应制备二溴酚中,使用洁净溴化技术,无副产溴化氢,溴素消耗量最小,实现 溴素资源的循环利用,摆脱丁香醛与3,4,5-三甲氧基苯甲醛生产对溴素资源原产地的一类,并 且该步反应几乎无废水排放。 2. 在甲氧基化反应制备二甲氧基对甲酚中,使用定量甲氧基化技术,可以直接回收精甲醇 用于循环生产甲醇钠。与此同时通过回收溴化钠进行循环利用,无废水排放。 3. 在氧化反应制备丁香醛中,使用本课题组开发的高效氧化技术,安全、高产、分离简 便,仅有少量中和废水。 4. 这是一项低碳、低溴耗、循环经济、低污染的绿色洁净合成路线,生产成本较老工艺有 较大幅度下降,为产业更新升级所急需。并且该条路线可以联产中间体三甲氧基甲苯,形成合 理的产业链条。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4-11
一种负电性蓝绿色固体荧光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一种负电性蓝绿色荧光材料,是由四苯乙烯四苄溴和磺化杯[4]芳烃交联而成的一种无规聚合物,其构筑基元为四苯乙烯‑磺化杯[4]芳烃聚合物。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技术分析和存在问题,提供一种负电性蓝绿色荧光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该负电性蓝绿色荧光材料对于4-(4-(二甲基氨基)苯乙烯)-N-甲基吡啶鎓碘盐分子有着极佳的吸附性能、四苯乙烯-磺化杯[4]芳烃聚合物不仅能限制4-(4-(二甲基氨基)苯乙烯)-N-甲基吡啶阳离子的分子内扭转并且可以和其发生高效的固态荧光共振能量传递,随着被吸附4-(4-(二甲基氨基)苯乙烯)-N-甲基吡啶阳离子的量的改变,在365nm紫外光照射条件下,荧光颜色由蓝绿色渐变为黄色至橙红色。
南开大学 2021-04-10
新一代绿色农药制剂—4.5%高效氯氰菊酯微乳剂
目前高效氯氰菊酯在国内外常用的剂型是乳油,存在缺点是耗用大量有机溶剂、气味大、易燃、污染严重等。我校科研人员经过多年研究,开发成功的4.5%高效氯氰菊酯微乳剂是以廉价水代替昂贵的有机溶剂,使高效氯氰菊酯油性农药在水相中形成透明稳定体系,每吨制剂可节省有机溶剂700kg,降低原材料生产成本,减少易燃性和刺激性,降低毒性,减轻环境污染,提高制剂的精细化水平和商品价值,当前被称为环保型“绿色农药”制剂。
南开大学 2021-04-10
高值精细化工中间体环己烯酮绿色合成技术
本技术以廉价易得的丙烯醛、2-甲氧基丙烯为原料,在不使用氧化剂、卤代试剂的前提下,通过两步反应,实现了环己烯酮的高产率合成。 一、项目分类 关键核心技术突破 二、成果简介 环己烯酮又称2-环己烯-1-酮,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中间体,主要用于化工制药。传统生产环己烯酮方法不仅品质低,环境污染大,而且步骤长、产物分离困难。规模化生产环己烯酮的技术已被淘汰,因此订单大量外移。本技术以2-甲氧基丙烯和丙烯醛为原料,在温和条件下实现了环己烯酮的创新合成。该方法所需原料廉价易得,条件温和,操作简单,产品质量好,目前已做过200升试验,可为后续工业化安全生产提供充足保障。 本技术以廉价易得的丙烯醛、2-甲氧基丙烯为原料,在不使用氧化剂、卤代试剂的前提下,通过两步反应,实现了环己烯酮的高产率合成。本技术具有原料廉价易得、产物分离简单、设备兼容性高、成本低、便于放大等特点,为环己烯酮类化合物的合成提供了技术与经济上均可行的绿色新方法。
华中科技大学 2022-07-26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32 33 34
  • ...
  • 70 71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