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综合
项目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纳米硬质涂材料制备
和
应用
模具是现代工业中不可缺少的关键装备之一,市场潜力巨大。为避免模具过早失效,模具型腔及相对运动件表面必须具有高硬度及自润性,以达到耐磨、减磨、耐蚀及抗疲劳的作用。因此,表面强化技术是充分发挥模具潜力、提高其使用寿命的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它是国内外模具工业与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为此,东南大学研究了镀液配方中主盐、还原剂、络合剂、稳定剂、分散剂等对模具表面镀层的硬度、耐磨性、结合力、表面光洁度、耐腐蚀性等的影响规律,优化的纳米改性层硬度为HV900以上,纳米改性层与模具基体结合力大于150MPa,处理后表面光洁度不低于处理前;处理前后表面厚度变化小于30mm;纳米改性后塑料成型模次提高30%以上。 /line此外,采用先进的反应磁控溅射离子镀方法,研究开发了Ti-Al-C-N系纳米复合硬质涂层,系统研究了碳含量,铝含量,氮流量,沉积温度和偏压对涂层微观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涂层的性能与微观纳米结构密切相关,通过工艺参数优化后的纳米复合TiAlCN涂层具有HV2400的显微硬度,同时具有0.2的低摩擦系数,并且具有良好的膜基结合性能和抗氧化性能。
南京大学
2021-04-10
激光标识
和
激光防伪
应用
激光打标机和激光整形机可应用于产品商标制作及激光防伪应用,也可应用于薄材质的切割,在各种金属材料、有色塑料、晶体管、集成电路及各种工具、刃具上刻蚀各种字符、汉字和图形。可用于硅、锗、砷化镓和其他半导体衬底材料的划片与切割。提供产品标签和防伪条形码的设计和制作。同时,也用于对有机玻璃、胶合板、皮革、纸板等材料进行图文切割,也可以在各种金属薄膜上进行图文切割。例如,我们利用该机器在各种厚度的硅片上进行了打孔,最小孔径达100微米;最大(厚度)深度为500微米。激光刻蚀技术应
南开大学
2021-04-14
猪骨骼肌生长
和
脂肪发育及分布相关功能
基因
和
调控元件的筛选、鉴定
和
育种价值评估
项目阶段:在研
四川农业大学
2021-04-10
猪骨骼肌生长
和
脂肪发育及分布相关功能
基因
和
调控元件的筛选、鉴定
和
育种价值评估
四川农业大学
2021-02-01
一种小麦抗穗发芽
基因
TaZFP18及其
应用
项目成果/简介: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小麦抗穗发芽基因TaZFP18,所述基因包含如SEQ?ID?NO.1所示的核苷酸序列,或包含与SEQ?ID?NO.1序列互补的核苷酸序列,该基因编码CCCH型锌指蛋白18,可作为小麦穗发芽抗感品种的分子标记基因.该小麦抗穗发芽基因TaZFP18为一种新的小麦抗穗发芽主效基因,利用其开发分子标记,可以迅速鉴定小麦是否为穗发芽抗性品种,也为小麦穗发芽抗性育种提供了新的基因资源.
安徽农业大学
2021-04-10
一种小麦抗穗发芽
基因
TaZFP18及其
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小麦抗穗发芽基因TaZFP18,所述基因包含如SEQ?ID?NO.1所示的核苷酸序列,或包含与SEQ?ID?NO.1序列互补的核苷酸序列,该基因编码CCCH型锌指蛋白18,可作为小麦穗发芽抗感品种的分子标记基因.该小麦抗穗发芽基因TaZFP18为一种新的小麦抗穗发芽主效基因,利用其开发分子标记,可以迅速鉴定小麦是否为穗发芽抗性品种,也为小麦穗发芽抗性育种提供了新的基因资源.
安徽农业大学
2021-04-29
VvSUC27
基因
在促进植物摄取外界蔗糖中的
应用
本发明涉及基因工程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VvSUC27基因(GenBank登录号:AF021810)在促进植物摄取外界蔗糖中的应用以及其在促进植物生长(尤其是在弱光环境或无光环境中生长)中的应用。本发明通过过表达VvSUC27基因,促进了植物摄取外界蔗糖,同时可使转基因植物出现快速生长的表型,并且可以在微光甚至使无光下快速生长,证实了该基因的一个新的功能应用。VvSUC27基因的克隆和转基因的应用,有望应用于肉质根或块根植物及花卉等植物的培育中,使得植物即使在无光下也能快速生长,有利于节约光能减少能源的浪费。
中国农业大学
2021-04-11
HPSE
基因
做为猪免疫性状相关的分子标记及其
应用
研发阶段/n这是免疫性状相关基因专利,通过本专利的应用,在猪育种中可以提高猪的免疫力和抗病力,节约医药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华中农业大学
2021-01-12
一种端粒酶启动
基因
表达方法及其
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端粒酶启动基因表达方法(Telomerase?Activating gene Expression,Tage)及其应用,该表达方法基于端粒酶可结合并延长DNA分子末端的端粒酶识别序列,合成新的端粒重复序列的特性,将端粒酶特有的生物学功能与人工转录因子调控细胞基因表达技术相结合,发展了Tage新方法。Tage技术在细胞中可以有效发生,人工转录因子可激活效应基因在端粒酶阳性细胞中的表达,效应基因的表达产物可有效杀灭肿瘤细胞,本发明证明Tage技术可用于杀灭肿瘤细胞,而对无端粒酶活性的细胞
东南大学
2021-01-12
基于CRISPR/Cas9
基因
编辑系统的载体组合及其
应用
01.成果简介 CRISPR/Cas9是细菌在长期演化过程中形成的一种适应性免疫防御系统。其工作原理是crRNA通过碱基配对与tracrRNA结合形成tracrRNA/crRNA复合物,此复合物引导核酸酶cas9蛋白在与crRNA配对的序列靶位点剪切双链DNA。经过研究,通过人工设计tracrRNA/crRNA,改造形成具有引导作用的sgRNA,可以引导Cas9蛋白在多种细胞的特定基因组位点上进行切割、修饰,并最终实现基因突变、插入或缺失。因此,CRISPR/Cas9系统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基因编辑技术领域。 近年来,CRISPR/Cas9基因编辑系统在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大肠杆菌等革兰氏阴性菌中,用一个载体表达cas9基因,同时由于革兰氏阴性菌重组效率低,需要在这个载体上表达λ-RED重组酶;在另一个载体中表达sgRNA和用于同源重组的同源臂序列。两个载体都转入大肠杆菌中时,sgRNA介导Cas9蛋白切割基因组上特定序列,形成双链断裂,刺激同源重组的发生,从而实现基因编辑。 本项成果构建了适用于盐单胞菌的基于CRISPR/Cas9的基因编辑系统。该系统由两个载体组成:第一个载体表达Cas9基因,且不需要表达λ-RED重组酶,实际操作中不再需要诱导λ-RED重组酶的表达,简化了步骤流程;第二个载体表达sgRNA,并含有用于同源重组的同源臂序列。从而实现了基因编辑。本项成果的技术优势包括: (1)基因编辑时间由原有的20余天缩短到7-8天; (2)N个基因编辑时间由原有的N个月缩短到3+5N天; (3)无需表达λ-RED重组酶。 图1 盐单胞菌TD01进行基因编辑的流程示意图02.应用前景 本项成果可作为CRISPR/Cas9基因编辑系统的载体,广泛应用于基因编辑领域。03.知识产权 本项成果已申请1项发明专利。04.团队介绍 本项目为多团队合作项目,其中一个团队的负责人为清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主要研究方向为合成生物学、微生物代谢工程、生物材料、工业生物技术。已发表国内外高水平学术论文数十篇,申请专利70余项。05.合作方式 投融资。06.联系方式邮箱:zhangxinrui@tsinghua.edu.cn
清华大学
2021-04-13
首页
上一页
1
2
...
5
6
7
...
395
396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高校实验室分级分类管理平台
2
云上展厅已成功吸引1万余家企业入驻!
3
第62届高博会圆满落幕,明年春天相约春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