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综合
项目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用于运动伪影校正的空间光谱
编码
并行OCT系统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运动伪影校正的空间光谱编码并行OCT系统。本实用新型在宽带光源和并行OCT系统之间加入了空间光谱编码模块,该模块沿光束扫描方向对宽带光源出射的宽带光谱进行空间光谱编码;本实用新型利用相邻两步扫描过程中,两个矩形照明区域的重叠区域所对应的数据进行基于互相关算法的运动伪影校正,来计算和补偿相邻次扫描过程中样品的随机运动量。利用相邻多步扫描过程所获得的多幅干涉光谱中对同一位置的不同编码光谱,拼接出该位置的完整光谱,完成空间光谱解码,从而恢复并行OCT系统的理论横向分辨率和轴向分辨率。本实用新型能够在保证原有并行OCT系统分辨率的同时,提供高精度、高准确度的样品随机运动量校正。
浙江大学
2021-04-13
一种基于RGB‐IR相机的声音
编码
交互系统
本发明以辅助视觉障碍人士对外界场景的理解为目的,提供一种基于RGB‐IR相机的声音编码交互系统,该系统通过实时获取两台RGB‐IR相机的RGB彩色图像和IR红外图像,在传统双目视觉的基础上结合红外激光笔,实时获得三维深度信息,再将三维图像转化为声音编码,通过耳机传输给使用者,使视觉障碍人士可以通过听觉感受到场景中的物体分布和方位。
浙江大学
2021-04-13
基于光学环镜的超宽带脉冲
编码
调制装置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光学环镜的超宽带脉冲编码调制装置, 包括高非线性光纤、延时干涉仪和两个光纤耦合器,延时干涉仪包括 探测光输入口、探测光输出口、两个输出端口、第一耦合器、第二耦 合器、以及从第一耦合器延伸到第二耦合器的上臂和下臂,上臂和下 臂均置于一个温度控制装置中;高非线性光纤连接在两个输出端口之 间,两个光纤耦合器均设置在高非线性光纤上,用于分别引入外部的 信号泵浦光脉冲和辅助泵浦光脉冲。本发明采用光学非线性延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一种针对 RS
编码
存储集群的存储扩容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针对 RS 码存储集群的高效存储扩容方法,涉 及数据重新分布和校验更新两个过程。具体包括:增加Δk 个数据节 点,并按照转置式数据布局重新分布旧数据,其中原始数据分块只在 旧数据节点和新数据节点之间迁移,新数据分块直接填充到迁移后所 空出区域;完成数据重新分布时,需要进行相应校验分块的更新操作。 上述数据重新分布支持多次扩容并保持数据分布的均匀性。由于数据 重新分布采用转置式数据布局,校验分块更新时,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蔚海视讯/videohigh HE2020C 广电
编码
器
产品详细介绍 1.1产品简介 HE2020C高清编码器是北京蔚海视讯基于Cortex-A9多核处理器设计、研发的广播级高清视频编码设备,具有集成度高、功耗低、处理性能强的显著特点,可完成多路1080P高清视频的H.264压缩,是高清视频会议、IPTV、数字电视、教育录播、远程医疗等领域首选的新一代高清视频压缩产品。 1.2 功能概述 u 实时视频浏览 采用H.264视频压缩标准,可实时进行视频浏览。无需安装浏览器插件,支持在视频浏览时,对画面的亮度、对比度、饱和度和色度进行调节。 u 多路音视频输入接口 支持2路HDMI带内嵌音频输入,2路SDI带内嵌音频输入,2路CVBS标清视频输入,2路LINEIN音频输入。以上接口都是独立的,可任选以上接口的音频和视频组成一种编码。 u 多码流支持 可支持2路编码,每路编码支持高中低3路不同分辨率的码流同时输出。共有2×3=6路码流。 u 85Hz高清无闪烁编码输出 用于安检等行业,对无闪烁要求高的场景。 u 多协议支持 同时支持RTMP和RTSP传输协议,支持多达上百路的连接。 u 多码流RTMP直播 可将所有码流(6路)推送到流媒体服务器实现远程直播功能。 第二章 产品参数 2.1 产品外观 图2-1 正面板 前面板从左到右分别是指示灯、液晶屏和控制按键。 图2-2 后面板 2.2 规格参数 2.2.1视频参数 输入接口 HDMI,SDI,CVBS 压缩格式 H.264 分辨率 1080P、1080i、720P、FULL D1、VGA、CIF、QVGA、QCIF 帧率 25fps、30fps、60fps 码率 64kbps ~12Mbps 2.2.2音频参数 输入接口 HDMI,SDI,LINEIN 压缩格式 AAC 声道 立体声/单声道 采样率 16KHz、24KHz、32KHz、44.1kHz、48KHz 码率 32kbps ~ 256kbps 2.2.3其他接口 以太网口 2路RJ45,10M/100M/1000M自适应
北京蔚海视讯技术有限公司
2021-08-23
新型冠状病毒的
基因
组序列
2020年2月4日上海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张永振团队在《自然》杂志发表了与中国呼吸道疾病爆发相关的病毒的基因组序列,该病毒基因组从就职于出现首批患者的海鲜市场的一名病人身上获得。基因组分析显示,该病毒与此前在中国蝙蝠体内找到的一组SARS样冠状病毒密切相关。 张永振及同事研究了一名41岁的男性海鲜市场工人,其于2019年12月26日在武汉一家医院住院,表现出呼吸系统疾病症状,包括发烧、胸闷和咳嗽。联合使用抗生素、抗病毒药和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但患者表现出呼吸衰竭,治疗三天后病情无改善。团队对从患者收集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肺分泌物)进行了基因组测序。他们鉴定出了一种新型病毒,并发现该病毒基因组与蝙蝠体内发现的SARS样冠状病毒有89.1%的核苷酸相似性。尽管从单个患者的分析中不可能得出该冠状病毒是当前疫情爆发原因的结论,不过团队的这些发现已被针对其他患者的独立调查研究证实。
复旦大学
2021-04-10
便携式病原体
基因
检测技术
本技术成果通过整合电化学、微机电和自动化控制技术,开发了一套适合于 出入境口岸动物疫病等的现场快速检测设备 便携式动物疫病现场检测仪。检 测仪在结构上不同于现有的进口浊度仪,采用自主开发的微机电加热技术保证疫 病基因的高效等温扩增,同时集成可视化微型紫外检测模块使得结果的观察和判 断更为方便。该仪器具备稳定的温度控制电路、便捷的结果检测方式,体积小方 便携带,且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避免了使用价格昂贵,且不便携带的实时浊度仪、 PCR仪或水浴锅,适合于出入境口岸对动物疫病等进行现场的快速诊断或筛查。实验样机采用链置换聚合酶引导下的环介导等温扩增反应生成大量焦磷酸 镁沉淀和DNA产物的原理,包括四路并行的单色激光器和二极管阵列光电检测 器,实现对样本中的生物基因(DNA)进行实时检测和分析。同时,利用磁珠 法提取核酸的基本理论,研制了手持式核酸提取装置,对细胞中的核酸(DNA 和RNA)完成纯化和提取,完成的样本前处理工作,整个过程不需要离心机,单 个提取时间不超过30分钟。从样本前处理到后续的基因检测,完成单个样本检 测的平均时间不超过60分钟,可以实现对食品、农产品、肉制品、水产品中各类 病原微生物的快速检测和现场查验。
重庆大学
2021-04-11
水稻侧根控制
基因
OsIAA11及其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稻侧根控制基因OsIAA11编码的蛋白质,其具有SEQ?ID?NO:2所示的氨基酸序列。本发明还同时公开了编码上述蛋白质的基因,该基因具有SEQ?ID?NO:1所示的核苷酸序列。本发明的基因能用于构建具有水稻侧根控制功能的转基因水稻。由于侧根的正常发生发育对维持水稻生长发育以及高产稳产是必不可少的,而且该基因仅影响侧根发生发育,因此在分子育种中存在较大的应用潜力。
浙江大学
2021-04-11
发现放射性脑损伤易感
基因
通过对个体全基因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信息与疾病表型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以及两阶段独立人群验证,最终在2942例鼻咽癌患者中发现了位于14号染色体上CEP128 基因启动子区的变异位点rs17111237与放射性脑损伤的发生存在显著关联,携带危险型等位基因的个体CEP128基因的表达水平显著较低。特别地,联合临床危险因素,携带危险基因型的高危鼻咽癌患者放射性脑损伤五年发病风险为携带保护基因型的低危患者的3倍。CEP128基因编码中心体蛋白,在纤毛形成和细胞周期调控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研究表明,CEP128可通过与CASK、CEP72等蛋白相互作用,维持纤毛的功能并调节细胞对射线等外界刺激的反应。我们进一步以放射性脑损伤的主要靶细胞——神经胶质细胞为模型探究了CEP128基因的功能,通过克隆形成实验发现敲减CEP128基因的表达显著增加了神经胶质细胞的放射敏感性。
中山大学
2021-04-13
多功能
基因
编辑纳米载体研究进展
开发了一种还原敏感的多功能载体材料,载体的疏水性嵌段包载抗肿瘤光动力药物Ce6,携带NTA基团的嵌段则通过NTA和Cas9蛋白末端His标签之间的特异性结合高效负载Cas9蛋白/sgRNA复合物,然后通过静电组装在外层引入靶向肿瘤组织的iRGD分子。这样的载体结构设计和药物联合输送为实现肿瘤组织特异性的基因编辑和联合治疗提供了可行性。纳米药物靶向输送至肿瘤细胞后,在近红外光的辐照下,Ce6产生的活性氧使溶酶体破裂,使纳米药物从溶酶体中逃逸出来,NTA和载体聚合物之间的二硫键可响应胞质内的谷胱甘肽等还原剂而断裂,从而将Cas9蛋白/sgRNA复合物从载体上释放出来,执行基因编辑功能。在正常的组织中,由于没有近红外光的辐照,Cas9蛋白/sgRNA复合物难以从溶酶体中逃逸,无法执行基因编辑的功能。通过红外光辐照和还原敏感设计实现了肿瘤组织特异的基因编辑。此外,肿瘤细胞在受到Ce6所生成活性氧攻击时,会上调Nrf2(一种活性氧代谢的关键蛋白)的表达,提高肿瘤细胞对活性氧的耐受性。使用靶向Nrf2基因的sgRNA,可以通过联合输送的Cas9蛋白/sgRNA复合物使Nrf2基因失活,提高肿瘤细胞对活性氧的敏感性。总而言之,通过多功能载体联合输送Ce6和Cas9蛋白/sgRNA复合物,一方面实现了肿瘤特异性的基因编辑,另一方面也实现了基因编辑和光动力治疗的联合治疗,协同提高了基因编辑的特异性和治疗效果,为基因编辑技术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方向。
中山大学
2021-04-13
首页
上一页
1
2
...
10
11
12
...
32
33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高校实验室分级分类管理平台
2
云上展厅已成功吸引1万余家企业入驻!
3
第62届高博会圆满落幕,明年春天相约春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