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上海网化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上海网化化工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08年,是一家专注于专用化学品免费撮合交易的互联网公司。成立初期,公司主要从事医药中间体研发、生产及进出口贸易。2010年,公司成功转型成为互联网公司,确立了专用化学品全品类免费撮合交易的商业模式。2015年,秉承着“大数据、开放、分享”的理念,上海网化化工科技有限公司正式对外发布其主营品牌——网化商城。网化商城专注于专用化学品全品类免费撮合交易的B2B平台,致力于提高化学品流通效率,助力企业研发成功。
上海网化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2021-02-01
蓬莱禄昊化工机械有限公司
蓬莱禄昊化工机械有限公司成立于1993年,公司注册资金1000万元,自2002以来先后取得一二三类压力容器设计、制造许可证及ISO90001企业管理体系认证,2007年取得企业自主进出口权许可证。是蓬莱市一家取得三类容器设计、制造许可证的厂家,公司占地100余亩,现有职工100余人,各类工程技术人员45人,其中具有中、高级职称的工程师20人。 公司主要产品分为反应釜、储存、换热、分离、塔器等设备、低温储罐、膜分离氢气回收装置、制氮机、膜分离水处理系统、溶剂回收装置和溶解乙炔生产装置,具备承接整套项目设备的能力,其中反应釜从试验室用的小至0.5升大至上百立方搅拌设备均有设计、制造经验,换热设备方面公司具备双管板换热器设计制造的成熟工艺,在塔器的设计制造方面公司为阳煤集团烟台巨力化肥设计制作的400立方脱硫塔直径4.2米,总高度35米,设备净重120吨,该设备整体制作整体运输,填补了烟台地区大型设备整体制作整体运输的空白。 公司自2003年从美国整体引进普里森膜分离整套技术,该技术主要用于气体分离提纯行业,先后承接了南京惠生甲醇合成氢回收项目、上海焦化甲醇合成氢回收项目,及天津碱厂甲醇合成氢氢回收项目,中国较大的一氧化碳纯化项目华鲁恒升一氧化碳纯化项目也是由我公司设计制作的,还有具有战略意义的神华包头煤制烯烃项目中氢回收装置等等,受到用户的高度评价。 公司2005年对传统的磁力密封搅拌器进行了研发和更新改制,经改制后的磁力密封反应釜操作更加简单,密封性能更加稳定,日常维护更加方便,一经投入使用,收到用户的高度评价;公司在2007年为烟台世缘橡胶化工厂改良橡胶项目设计制作20立方聚合釜,一次开车成功,为企业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同时为公司赢得了良好的声誉。 在精馏提纯方面,我们先后和天津大学精馏中心、北京化工大学、烟台大学、山东工业大学、燕山石化北京玉龙石化设计院、山东齐鲁石化设计院、山东省化工规划设计院、中石化洛阳设计院、中国航天六院等大中专院校及各大设计院保持良好的沟通,相互交流,取得了比较良好的成绩,先后为中国科工集团航天六院硝酸脂项目提供从小试到大生产的蒸馏提纯整套装置,运行稳定,指标超出预先设计3个百分点,受到航天六院的高度评价。 公司和美国AP公司建立起了良好的合作关系,自2005年起长期为其供货,设备远销到挪威、台湾、韩国、欧洲、东南亚、美国等国家和地区,公司和英国豪顿华工程公司自2008年起建立起良好的合作关系,为豪顿华工程公司配套供应的缓冲、储存设备远销到法国、英国、巴西等国家,成为豪顿集团全球合格供应商中的一员。 为了适应市场的需求,公司聘用了低温界的权威专家和相关的工程技术人员,对传统的低温储罐做了进一步的技术革新,新设备在静态蒸发率上的指标远远优于同行业相关指标,保证设备的长期使用,新产品已经成为美国AP公司预约供货商。 公司将继续秉承质量第一、信誉至上的方针,继续努力、开拓进取,在技术和质量上勇上新台阶,同时也正和越来越多的客户建立起良好的合作关系,热忱欢迎国内外有识之士、科研团体、各大院校与我们携手参与、合作共赢!
蓬莱禄昊化工机械有限公司 2021-06-18
星皇亚太企业(博罗)化工有限公司
星皇亚太企业(博罗)化工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高端化妆品专业企业,坐落于风景秀丽的南国海滨城市——广东惠州,所处的工业区交通发达,环境优美,周边良好的生态环境有利于化妆品的研发和生产。 (主要产 品包括:美容护肤、洗护发、面膜、彩妆、香水等)。本企业作风严谨、正直,在原材料的选择上严格要求,坚决杜绝了防腐剂和添加剂等存在安全隐患的成分原料。 10万级GMP制药标准的无菌化妆品生产车间、全自动电加热真空乳化锅、多条现代化的生产包装和自动灌装线等先进硬件设置的配备,连同研发实验室严格按照美国CTFA和欧盟COLIPA标准进行检测和管理,使得企业在设备清洁、生产操作、现场品管、质量检测、卫生安全等各个方面均建立起一整套严格的标准操作流程及制度。为求产 品达到安全无害、品质优良、效果优异,企业保证每个单品在上市前均会进行一系列检验分析,最终带给消费者舒心的使用过程、靓丽的肌肤和愉快的心情。 星皇亚太企业(博罗)化工有限公司拥有强大的技术实力、先进的硬件设备、尽心的服务团队、优质的管理系统,秉持信任诚实和富有责任感的经营理念,必定能为消费者和客户提供最放心的优质产 品。 工厂前台 我们秉承“为合作伙伴创造价值”的核心价值观,并以“诚实、宽容、创新、服务”为企业精神,通过自主创新和真诚合作为电子商务及信息服务行业创造价值。   
星皇亚太企业(博罗)化工有限公司 2021-11-01
山东鲁南瑞虹化工仪器有限公司
山东鲁南瑞虹化工仪器有限公司(原山东鲁南化工仪器厂),始建于1969年9月,是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理事单位、中国色谱学会理事、原化工部定点大型精密分析仪器专业生产厂,是色谱仪三大生产厂家之一,是山东省第一批高新技术企业,2014年被评为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公司研发中心是山东省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山东省色谱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能够独立承担各类大型分析仪器的设计开发、应用创新及分析方法的建立;健全了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和安全管理体系,通过了GB/T 19001-2016、 GB/T14001-2016国际质量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公司产品于2002年、2005年、2008年、2011年及2016年连续五届荣获“山东名牌”称号。 公司集产品设计、开发、生产、销售、服务于一体,制定了长期经营战略方针,有优质的人力资源和丰厚的物质及财力资源,公司拥有员工五百余人,具有高级职称的工程技术人员占公司员工总数的三分之一以上,售后服务网点覆盖全国省、市、自治区,对服务需求及时响应。公司科研实力雄厚,分别在公司总部、北京、上海、合肥设立研发中心,独立研制的SP-502型气相色谱仪曾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和“全国科学大会奖”,被化工部列为替代进口产品。SP-6890型、SP-2000型、SP-7890型、SP-7820型气相色谱仪、LC-1000D液相色谱仪及RZF-3000型热解组分地化仪曾被列为“国家级重点新产品项目”,荣获省级、市级科技进步奖,多次获国家科技创新基金支持,“一种热导池检测器”2018年被授予国家发明专利。环境在线色谱(工业防爆)、便携式色谱(车载)、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全电子流量、电子压力控制的GC-8850,GC-8860型高性能色谱仪(EPC)已批量生产,目前生产实验室色谱、在线色谱及各类专业色谱六大系列共计20余个品种。 公司生产线设备精良,工艺先进,检验设备精密、全面、准确,操作人员技术精湛。产品质量优良、性能稳定,赢得了广大用户的信赖,具有广泛的品牌知名度及完美的产品美誉度,受到国内色谱界专业人士的一致称赞。 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并部分出口到俄罗斯、东南亚及中东地区。广泛应用于各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及医药、化工、石油、电力、农药、矿井、商检、公安、环保、疾控、酿造及食品残留检验等各个领域。
山东鲁南瑞虹化工仪器有限公司 2021-12-07
济宁康德瑞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济宁康德瑞化工科技有限公司坐落在风景优美的孔孟之乡、运河之都-山东省济宁市,是嘉兴市向阳化工厂在济宁市化学工业开发区内投资新建的股份制企业。新建项目总投资13232万元,占地面积为33400m2,建筑物占地面积为8996m2。主要生产二乙基羟胺、异丙基羟胺、二氟乙酸系列及磺化系列产品。生产规模为年产羟胺橡胶助剂系列10000 吨,二氟乙酸系列1200吨,对甲苯磺酰胺系列3500吨。 企业极为重视企业管理、新产品开发、技术人才的培养。在企业管理上,从生产、销售、供应、财务、人员等方面初步建立了现代化管理体系。产品质量检验通过三级质量检验认证。通过ISO 9001:2008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和ISO14001:2004 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已取得《安全生产标准化》证书。产品《N-异丙基羟胺》获得了国家专利证书。企业不断致力于向社会推广和提供优质的产品及完美的服务;公司设有专业技术部门和品质监管部门,拥有设备完善的实验室,公司还与嘉兴学院等多所高校及科研部门建立长期的互助关系,共同研究探讨技术与产品质量上的问题,以确保能为合作单位提供高性价比的产品和技术服务。    
济宁康德瑞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2021-09-08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是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学校始建于1960年,应新中国国家战略和国民经济建设需求而生,隶属中央(军委)气象局,前身为南京大学气象学院,1963年独立建校为南京气象学院,1978年列入全国重点大学,2004年更名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7年以来,先后实现了江苏省人民政府、中国气象局、教育部、国家海洋局的多方共建。现为以江苏省管理为主的中央与地方共建高校。 学校坐落于南京江北新区,校园占地面积约两千亩。现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3万余名、硕博研究生近4000名、留学生1500余名。学校办学特色鲜明,大气科学学科在教育部一级学科评估中两次蝉联全国第一、获评A+等级,气象学为国家重点学科,气象装备、环境工程、通信工程等8个学科获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立项,地球科学、工程学、计算机科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4个学科跻身ESI学科排名全球前1%。拥有大气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数学、科学技术史6个一级学科博士点,22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3个专业学位硕士点,60个本科专业分布于理、工、文、管、经、法、农、艺8个学科领域,学校还设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现有大气科学学院、应用气象学院、大气物理学院、地理科学学院、遥感与测绘工程学院、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学院、海洋科学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自动化学院、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与软件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法政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管理工程学院、商学院、文学院、传媒与艺术学院等19个专业学院,拥有雷丁学院(中英合作)、长望学院(拔尖培养)、应用技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藕舫学院(创新创业)、滨江学院(独立学院)等高水平办学机构。 学校拥有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1600多人,其中中科院院士2人、海外院士8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国家杰青4人、国家千人计划9人、万人计划领军人才1人、国家“973”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11人、百千万人才工程4人、“四青”人才15人,各类国家级人才工程共50多人,省部级人才工程、教学名师共440多人次,拥有首批黄大年式教师团队、长江创新团队、江苏双创团队等省部级以上教学科研团队25个,专任教师具有博士学位达80%、具有一年以上境外研修经历达53%。 学校坚持科教融合理念,教学科研资源丰富,建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中心、国家级众创空间、集群计算机中心等27个实践教学平台,拥有一批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和国家级规划教材;建有气候与环境变化国际联合实验室、国家技术转移中心、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气象局大气物理与大气环境重点开放实验室、中国制造业发展研究院、省重点智库气候与环境治理研究院、江北新区发展研究院等20多个省部级以上科研平台,设有气候与气象灾害协同创新中心、大气环境与装备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创办有《大气科学学报》(中文核心)、《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阅江学刊》三份学术期刊。图书馆馆藏纸质文献216万余册,数据库总量40余种,累计中外电子图书总量为168万种,电子期刊1.9万种,年订阅纸质中外期刊1056种,是国内大气科学类文献最齐全的高校图书馆。 学校秉承“艰苦朴素、勤奋好学”的优良校风,恪守“明德格物、立己达人”的校训,坚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以培养拔尖精英人才、创新创业人才、国际化人才为导向,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构建了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体系。学校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取得优秀,获得全国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入选国家级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校。学生获得首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唯一特等奖“高教社杯”、“挑战杯”竞赛全国特等奖、英语竞赛特等奖,在大学生电子设计、机器人、智能车等全国竞赛中均获得一等奖以上佳绩,连续三年获国际计算机视觉与模式识别大会算法竞赛冠军,大学生男排获得全国联赛总冠军。学生技能竞赛获奖率达40%,本科生高质量就业率达98.66%、升学率达31.85%。建校以来,已培养各类毕业生10万人,校友中涌现出一批两院院士、部委领导、央企高管、战略专家、国际组织官员等杰出人才,众多校友成为中国乃至世界气象行业的业务骨干和科研精英,学校被誉为“气象人才的摇篮”。 学校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引领,“十二五”期间,承担了包括国家“973”计划项目、“863”计划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等2900多项,获授权专利1800余项。2017年,获批立项国家级科研项目140项,其中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3项、课题3项,获批国家社科基金10项,其中重大1项,全年科技到账经费达3亿元。学校教师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江苏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海洋科学技术奖二等奖、教育部人文社科二等奖等国家级和省部级科技奖百余项,学校教师还获得卡尔·古斯塔夫·罗斯贝奖章、美国地球物理学会霍尔顿青年科学家奖等国际性大奖多项,多项研究成果刊发于《Nature》《Science》等国际顶尖学术期刊。 学校积极推动海内外合作共建,着力汇聚办学资源、拓展办学空间,与全国各省市区气象局,与中国科学院大学,中科院大气所、海洋所、遥感所、自动化所,中船重工724所,江苏省社科院等建立了全面合作关系,建有无锡、苏州等校地联合研究院和研究生院。学校国际化办学特色鲜明,与美国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威斯康辛大学、夏威夷大学、佛罗里达州立大学,英国剑桥大学、曼彻斯特大学,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德国汉堡大学,台湾大学、东华大学等50多所著名高校建立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的合作关系。学校与英国雷丁大学合作创办雷丁学院,是首批“江苏—英国高水平大学20+20联盟”高校;建有国际教育学院,拥有中国政府、国家汉办、江苏省政府茉莉花奖学金等招收来华留学生资格;创办巴哈马大学“孔子学院”;设在我校的“联合国世界气象组织区域培训中心”及“亚太经合组织台风委员会培训中心”,已为156个国家和地区培养了3500余名高级气象科技人员和管理者,成为全球培训规模最大、质量名列前茅的培训中心,受到世界气象组织的高度评价和特别嘉奖。 在新的发展时期,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将聚焦“一流特色高水平大学”战略目标,坚持“开放、协同、特色”发展理念,厚植大学精神,笃行以生为本,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升服务国家气象事业和社会经济发展能力,推进各项事业又好又快发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1-02-01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是四川省和中国气象局共建、四川省重点发展的省属普通本科院校。学校创建于1951年,前身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南空军气象干部训练大队;1954年转为地方建制,更名为中央气象局成都气象干部学校;1956年,学校改制为中央气象局成都气象学校;1978年,学校升格为本科院校——成都气象学院;2000年,学校由中国气象局划转四川省,更名为成都信息工程学院;2001年,原隶属国家统计局的四川统计学校整体并入;2015年,学校更名为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学校是国家中西部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国家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院校、四川省首批“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四川省新增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建设高校。 学校现有航空港、龙泉两个校区,占地面积2000余亩。学校拥有馆藏丰富的图书馆和设施齐备的现代化体育场馆,校园环境幽雅,景色宜人,是读书治学的理想场所。 学校致力于为国家培养具有健康心智体魄、良好人文素质、系统理论知识、扎实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人才培养成效显著。现设有17个学院,55个本科专业,有20000余名全日制在校本科生和2000余名研究生,有6个国家级和省级教学团队、13名省级优秀教师和教学名师,有8个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和9个省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近两届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3项。学校借鉴国际CDIO工程教育理念,大力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是中国西部高校唯一的国际CDIO组织正式成员。 学校全面加强学科建设,学科特色与优势日益凸显。学校以信息学科和大气学科为重点,以学科交叉为特色,以工学、理学、管理学为主要学科门类,工、理、管、经、文、法、艺多学科协调融合发展。现有5个省级重点学科,11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6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形成了大气、信息、经济管理三大学科群。 学校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开展科学研究,科研水平和服务社会能力持续攀升。现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12个(含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哲社重点研究基地、协同创新中心)、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和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1个。近五年学校承担了国家科技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等国家级项目171项;获省部级及以上科研奖76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5项。 学校大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师资力量不断壮大。现有专任教师1200余人,其中博士420余人,高级职称550余人,有全国“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等80余人,聘有100余名院士、长江、杰青等高层次专家为我校兼职教授。本校教师担任校外兼职博士生导师20余人,比较有影响力的主要学术兼职46项。 学校认真贯彻国家新时期教育对外开放工作及“一带一路”对教育国际化的要求,坚持开放办学。与美国、英国、德国、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国的40余所知名高校和科研机构签署合作协议,与美国科罗拉多州立大学等国外知名高校合作建立国际联合实验室(联合研究院),在教学、科研以及人才培养等领域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学校教育国际化水平不断提高。 面向未来,学校将继续秉承“成于大气,信达天下”的大学精神,以人为本,追求卓越,努力为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多更大贡献。航空港校区地址:成都市西南航空港经济开发区学府路一段24号;邮编:610225;电话:028-85966502;传真:028-85966503。 龙泉校区地址:成都市龙泉驿区阳光城幸福路10号;邮编:610103;电话:028-84833333;传真:028-84833333。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2021-02-01
工程风险分析技术
工程风险分析与能源、安全相关联,是近年新兴的技术,被列入国际公认的21世纪闪光技术。尤其是在化工、石油化工行业,控制风险进行管理,对延长设备运转周期,提高企业效益有着显著的作用。我校在八十年代初就率先开展了化工装备可靠性的研究,并在此基础上于九十年代后期又率先提出《风险工程学》学科体系,在工程风险分析技术方向上承担了以下重大科研项目:“863”项目-典型石化装置动态风险分析技术研究 中石化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杭州湾海底管道安全运行与风险控制技术研究 中石化科技发展计划项目-金陵扬子原料油互供管道风险分析技术研究中石化科技发展计划项目-石化装置风险可接受准则研究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4-13
工程风险分析技术
工程风险分析与能源、安全相关联,是近年新兴的技术,被列入国际公认的21世纪闪光技术。尤其是在化工、石油化工行业,对控制风险进行管理,对延长设备运转周期,提高企业效益有着显著的作用。我校在八十年代初就率先开展了化工装备可靠性的研究,并在此基础上于九十年代后期又率先提出《风险工程学》学科体系,在工程风险分析技术方向上承担了以下重大科研项目(部分): “863”项目-典型石化装置动态风险分析技术研究 中石化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杭州湾海底管道安全运行与风险控制技术研究 中石化科技发展计划项目-金陵扬子原料油互供管道风险分析技术研究 中石化科技发展计划项目-石化装置风险可接受准则研究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1-12
人工攀岩整体工程
产品详细介绍 一、攀岩的历史来源     登山运动起源于欧洲的阿尔卑斯山,攀岩技术的出现,迄今已有近140年的历史。关于攀岩运动的历史来源还曾有过一个美丽的传说。在欧洲阿尔卑斯山区悬崖峭壁的绝顶上,生长着一种珍奇的高山玫瑰,相传只要拥有这种玫瑰,就能获得美满的爱情。于是,勇敢的小伙子便争相攀岩,摘取花朵献给心爱的人。 二、人工攀岩材料 1、我公司生产的仿真岩壁,岩板仿真效果佳,表面凸凹及纹理,手感均与天然岩石极其接近。 2、岩点采用专用联接系统,强度好,精度高,安装操作极为简便。 3、岩点造型尺寸多样,更好的满足攀爬的需求。 4、指力板:多种造型指力训练板。 三、人工攀岩整体工程 1、降低了野外攀爬天然岩场落石、坠落等各种危险,可以在完全没有外在危险的仿真状况下体验攀岩快    感,挑战自我极限。 2、不受气候,时间影响,全年皆可使用,室内、室外安装均可,在没有天然岩场的地区,亦可享受攀岩    的乐趣。 3、对于现代都市忙碌的工作人群,时间就是金钱,人工攀岩场的建设,可以节省大量的旅途时间,让喜    欢冒险的人随时体验惊险,刺激。
广州市奥力生体育设施有限公司 2021-08-23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7 18 19
  • ...
  • 215 216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