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混凝土坝弹性波CT测试系统及方法
本发明涉及水利工程无损检测技术领域,旨在提供一种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混凝土坝弹性波CT测试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人工振源模块、振动信号采集模块和无线传感器模块。振动信号采集模块包括分别与计算机相连的无线传感器传输组件、信号调理仪和信号采集仪;无线传感器模块由多个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组成,均包括:分别与控制单元相连的三分量加速度传感器、GPS一机多天线定位组件和无线传感器传输组件;人工振源模块或振动信号采集模块中设置GPS一机多天线定位组件。本发明测试安全性高,振源激发操作简便;测点定位更加准确和智能化;避免了现场测试时的大量连线作业;能够实现测试过程中的“一发多收”,可大大提高测试效率。
浙江大学 2021-04-11
双边LCC网络的WPT系统恒流恒压输出可调的参数设置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双边LCC网络的WPT系统恒流恒压输出可调的参数设置方法,属于无线电能传输的技术领域。该方法通过设置一组LCC补偿网络参数和输入电压值,在给定变压器参数情况下,无需改变电路结构和参数,调整不同的工作频率即可实现所需的恒流输出或恒压输出,满足电池充电需求,系统无论恒流输出还是恒压输出一直能够实现输入近似零无功功率,减小器件应力,同时实现开关器件软开关,提高传输效率,输出恒流或恒压可调,灵活性高,减少对变压器参数的依赖,避免后级变换器的二次调压或调流,简化系统结构,进一步提高效率。
东南大学 2021-04-11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可重构类脑计算芯片及支撑系统研发
研发阶段/n主要研究支持神经网络芯片的设计自动化工具及FPGA验证系统,设计自动化工 具本身针对ASIC和FPGA都适用。 项目主要研究:(1)研究基于模型层的设计空间探索方法;(2)研究可重构 神经网络硬件单元抽象和归约方法;(3)开发面向嵌入式、功耗约束下的FPGA神 经网络芯片系统,突破神经网络芯片设计小型化遇到的关键难题。本项目提出的自 动综合工具至少支持CNN 等两类不同神经网络拓扑,支持Caffe配置文件prototex 拓扑描述语言,生成的FPGA芯片,性能比CPU快1个数量级,能效比
中国科学院大学 2021-01-12
一种跨设备跨协议的 EPON 网络中的网元管理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跨设备跨协议的 EPON 网络中的网元管理系统,本发明创建的系统,实现对异构 EPON 网络的统一监控和管理;提出 EPON 网元元数据模型,实现异构 EPON 网络设备、接口和协议的 统一描述;提出分布式 EPON 网络中的网元性能和状态并行轮询方法,对大规模分布式 EPON 网络性能 和网元状态实现快速、高效查询;建立异构 EPON 设备的统一配置系统,实现对不同设备、不同北向接 口协议的统一配置;建立大规模、分布式 EPO
武汉大学 2021-04-14
一种遥控水下作业系统通信网络及其调度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遥控水下作业系统通信网络及其调度方法。系统包括主要由水上主、从控制器构成的水上子网络,以及主要由水下主、从控制器构成的水下子网络,将控制功能下放到各控制器,以提高系统的可扩展性和容错能力。调度包括水上主控制器调度和水下主控制器二部分,均包括主循环过程和定时中断服务过程。调度方法采用双主从并发调度方法使交换机内不存在端口报文发送冲突,提高控制系统通信的确定性和实时性;并嵌入完备的通信错误检测机制,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宽频智能化长周期大地电磁测量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宽频智能化长周期大地电磁测量系统,相比现有的大地电磁测量系统具有宽频带、低噪声、智能化的优势。采用磁通门传感器与感应式磁传感器结合实现100000s——1000Hz频率范围的磁场信号观测,拓展系统观测带宽;采用斩波放大技术实现对电场信号的低噪声放大、抑制低频1/f噪声,提高低频段信噪比;采用低功耗技术、外接多块大容量锂电池组、扩展太阳能充电板、远程仪器状态查询技术提高仪器的智能化水平。为实现数月时间的MT信号长周期野外观测提供仪器支撑。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1-02-01
生态农业智慧化信息系统的示范应用
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参见图1): (1) 数据、视频实时数据采集和无线传输; (2) 基于上位机的远程控制和数据显示、追溯及分析等; (3) 基于手机客户端的移动APP线上线下销售; (4) 基于WiFi的手持终端定位、导航和跟踪; (5) 信息融合和专家决策支持系统; 应用领域包括:温室环境智能控制、智能家居、农田生产(四情)监测、旅游景区的人流量统计及大数据分析、大型商场智能监控、地下停车场定位等。 项目特色:和有机农业的行业领导者紧密结合,解决现有农业物联网系统中有线系统中的布线复杂、成本高且功能单一的难题;在TCP和UDP协议下都可实现毫秒级延时的实时控制;集数据采集、传输、远程控制及终端定位、导航和监控于一体;系统可完成基于手机APP和上位机软件的多种控制方式;只要满足有WiFi,Internet,移动网络其中的任意一个即可进行远程控制。 先进性:国内首个集数据采集传输、视频监控、终端导航、定位与跟踪与一体的农业信息化平台,利用手机APP实现对农作物的线下生产、线上销售、长势跟踪等一体的多功能农业信息化智能平台; 技术指标:电源输入(DC 2.0~3.6V);控制延时<30ms;误码率< ;无线节点续传距离>=150m;无线AP覆盖范围>30X30 ;定位精度<1.5m;可用信道数15个;支持点对点、点对多点、对等和Mesh网络 能为产业解决的关键问题: 可解决传统农业中的粗放式种植、经验型种植及人工参与度高等问题,在降低农业生产成本的同时,提高农业生产、销售、追溯等环节的智能化水平。基于WiFi获取的现场后台大数据挖掘将解决现代农业的专家知识匮乏问题,形成可信度高的知识库指导农业生产。 实施后取得的效果: 推动当地农业智能化水平进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减少农业生产成本,促进规模化种植、最终形成行业标准。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4-10
微波/超声波复合智能化系统及其应用
项目简介: 本项目是通过跨学科合作,开展在化学领域应用电子学新技术的 研究。 大多数化学实验室采用传统的加热方法,即利用传导的方式加热。 微波/超声波相结合的技术与传统加热方法相比具有很多优点,可以大大降低加热时间,省溶剂(可较常规方法少 50%~90%)、节约能源、 减少废物的产生,同时可以提高回收率和提取物的纯度。另一方面利 于环境保护,无污染,属于绿色工程,它是一种具有广阔发展前途的 新技术。 微波/超声波复合智能化系统可应用于合成化学、药物有效成分 的提取及分析样品预处理领域,设计并研制出新型微波和超声波相结 合的复合多功能智能化仪器装置,研究其对化学反应、药物提取及环 境污染物萃取的促进作用,为合成化学、药物有效成分的提取及分析 样品预处理提供了新的实验手段和方法。 本项目成果可为加大环境污染物的监测的力度,使其样品分析摆 脱耗费大量的有毒的有机试剂,程序繁琐,工作量大的现况,为其分 析样品预处理,拓展一种高效的实验手段和方法。如对加标土壤样品 (土壤样品中的多溴代联苯醚)进行复合萃取,分别采用微波辅助萃 取、超声波辅助萃取、微波-超声波复合萃取方法,得到的实验数据 是:在相同萃取 20 分钟时间内,使用微波辅助萃取和超声波辅助萃 取,其萃取效率分别为 42-75%、45-86%而采用微波-超声波复合 萃取体系时萃取效率则可提高到 92-114%。和常规的索氏提取相比, 微波-超声波复合萃取使用的溶剂量降至原来的 10%左右,萃取时 间降低至原来的 5%左右。可见复合萃取对萃取效率有较大的增强效 果。这一实验结果预示着:本项目成果推广应用,进一步完善,可为 分析样品预处理提供一种新的高效的实验手段和方法。另外,对兔疫 球蛋白 lgG 生物制品等的灭菌也开始进行有益的应用探讨,受到相关 企业的关注。 技术指标及特色: 1. 样机技术性能:◆微波功率从 0~1000W 连续可调,微波频率 f=2450MHz; ◆温度范围:室温~300 度; ◆研制出 38KHz 超声波发射系统,功率从 0 至满负荷连续可调, 在控温系统中超声波功率也随之改变; ◆消解/萃取瓶体积:50~1000 毫升。 2.专利申请七项。 3. 三项技术创新为产业化与拓展应用领城打下基础: (1)将微波场与超声波场两种不同性质的场施加于同一反应物 体,充分发挥各自的长处、协同作用,为在化学、生物以及医学领域 的应用研究提供了新的实验手段和方法,在课题中解决了超声波高效 耦合问题; (2)实现了微波/超声波协同作用下反应物的控温算法,采用可 扩展标记语言 XML 来存储和表示模糊控制算法,并用面向对象的设 计思想结合 C++对该算法进行了实现,利用 Labview(图形化编程语 言)可视化技术建立良好的人机界面; (3)具有在线实时检测和显示微波泄漏量,当超过国家标准时, 自动切断系统的电源,保证操作人员的安全。 微波/超声波复合智能化管道流动式反应装置已完成小试,正在 进行中试研究。
南开大学 2021-04-11
矿山开采沉陷环境资源损害可视化评价系统
地下矿物资源(如煤炭)被采出后,开采区域周围岩体原始的应力平衡状态遭到破坏,使得应力重新分布并达到新的平衡,在此过程中,岩体和地表将产生移动和变形,这种现象称为“开采沉陷”。开采沉陷是典型的人类活动所诱发的环境灾害,导致矿区及其周边自然环境的污染和资源的破坏。因地下开采所引起或诱发的矿区建筑物损坏、地表沉陷、地表开裂以及山体滑坡、水资源枯竭等各种地质环境灾害,已经成为危害矿区人们生产和生活的主要灾害来源,给各矿区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失。据不完全统计,我国仅采煤塌陷就以 200 平方千米的速度逐年增加,这对矿区的自然环境构成了严重威胁。因此,开采沉陷区的环境资源损害评价、环境保护及治理问题,直接关系到矿区的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同时也关系到矿区的可持续发展,是我国各大矿区正面临的严峻的问题。       基于此,多年来,团队广泛运用开采沉陷学、环境经济学、计算机科学、信息技术等学科理论构建了一套科学、合理的开采沉陷区环境资源损害评价理论体系,结合矿区实际,本着灵活性、实用性的原则抽象出评价系统执行体系,并引入三维数据场及地理信息系统(GIS)可视化技术,开发了矿山开采沉陷环境资源损害可视化评价系统,实现了开采沉陷与环境资源损害评价一体化研究。研究成果获得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1 项。
青岛理工大学 2021-04-22
生态农业智慧化信息系统的示范应用
自动化系统,可解决传统农业中的粗放式种植、经验型种植及人工参与度高等问题,在降低农业生产成本的同时,提高农业生产、销售、追溯等环节的智能化水平。基于WiFi获取的现场后台大数据挖掘将解决现代农业的专家知识匮乏问题,形成可信度高的知识库指导农业生产。推动当地农业智能化水平进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减少农业生产成本,促进规模化种植、最终形成行业标准。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4-10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58 59 60
  • ...
  • 867 868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