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工装设计与信息管理系统
Ø  成果简介:针对机械加工与装配中使用的工装夹具,通过参数化、基于实例等方法对Pro/ENGINEER进行二次开发,并通过分类编码、按产品检索等查询方式, 输出工装夹具的相关信息,人机交互式地对其信息进行相应的操作,并在数据库中存储修改结果。系统可以实现加工刀具、夹具、专用工具、量具与辅具的参数化设计与管理功能。同时提供了与VAPP(可视化装配工艺规划及其信息管理系统)、PDM、CAD、CAPP的接口,进行数据间的相互传递,从而大大缩短工装夹具的设计周期,减少了工艺人
北京理工大学 2021-04-14
环境与灾害监测预警信息传输系统
成果简介: (1)主要功能和应用领域 本成果面向环境与灾害监测预警需求,可在地形复杂、通信条件受限、运营维护困难的复杂环境下,建立监测预警信息传输系统,实现监测预警工作的持续、可靠运行,解决现有监测预警网络中的覆盖面受限、长期持续监测难度高、信息传输可靠性低等问题。 本成果可应用于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与应急处理、各种类型的环境监测等领域。 (2)特色及先进性 基于三大核心(新型组网架构、高效节能机制、可靠传输保障)机制,设计八项创新技术。提出了基于监测事件预测的节能机制和能量均衡消耗机制,设计了支持中继转发、双信道汇聚式接入的组网架构,研发了集自动重传、自适应传输、机会通信于一体的滑坡泥石流监测预警可靠传输技术,提升了监测预警网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本成果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0余项,除正在受理部分,目前已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8项。 (3)技术指标 本成果已示范应用于龙门山地震带小流域滑坡泥石流灾害监测预警技术研究与示范系统。根据示范系统运行效果,本成果与灾害监测传统方式技术参数相比,可达到如下技术指标: ? 丢失/出错数据恢复率提高约30%,现场通信质量越差,优势越明显; ? 视频和图像传输实时性可提高约1/3; ? 传感节点能耗10%-50%,监测系统有效工作时间延长20-30%; ? 网络故障对监测预警影响极大降低,网络故障带来的数据时延趋向于0。 (4)解决问题与实施效果 当前问题 解决方案与效果 技术状态 监测点部署受限于区域通信条件 中继转发技术: 采用中继转发技术,可在无信号覆盖区域建设监测点,通过中继转发技术将监测数据转移到具备GPRS/3G/卫星信号的位置。 示范系统应用 监测点的信息传输存在数据丢失、甚至意外中断的风险 集自动重传、自适应传输、机会通信于一体的传输保障技术: (1)研发低开销、高能效自动重传技术,恢复丢失数据,较传统方式的丢失/出错数据恢复率提高约30%,现场通信质量越差,优势越明显; (2)研发视频与图像自适应传输方法,提高视频、图像传输效率与可靠性,在网络信号较差时,视频和图像传输实时性可提高约1/3; (3)设计机会通信技术,传输网络中断处监测节点的数据,在邻近节点可替代传输时,可实现网络中断带来的时延效应趋于0。 授权专利2件 示范系统应用 监测点持续工作能力受到能量供应的约束 基于监测事件预测和能量均衡消耗的节能机制: (1)研发基于监测事件预测的休眠机制,降低传感节点能耗10%-50%; (2)研发能量均衡消耗方法,监测设备有效工作时间延长24.3%。 授权专利5件 示范系统应用 监测预警系统存在故障或破坏的问题 双信道、汇聚式接入的组网架构: (1)设计双信道、汇聚式接入的组网架构,支持系统部分故障时的网络自愈能力,保障监测数据传输不中断; (2)所设计组网架构下的设备可互相自动查询工作状态,设备故障可由其邻居设备主动上报,同时保留的传统设备状态查询方式,提高及时发现失效设备的能力。 授权专利2件 示范系统应用
电子科技大学 2017-10-23
基于网络化的 CAD/CAPP/CAM 信息特征提取系统
项目概况 该模块提供了一个基于网络的通过不同 CAD 系统导出零件模型信息并提取零件特征信 息的系统,融自动识别、模糊匹配、通用性强于一体的、具有异地可操作性、多功能的实时 的科研开发平台及系统。 本项目处于国内先进水平,拥有自主知识产权。 18 主要特点 依据从 CAD 到 CAPP/CAM、从三维到二维的基本方法;采取基于网络化可操作性手段, 以 CAD 系统导出的 STEP 文件为核心,实现了从三维 CAD 系统获取产品零件加工特征,STEP 文件信息自动识别准确迅速,方便查询,可实时修改和更新,基于网络化的操作方法;有遍 历的各项历史记录,通用性较强;特征识别通过模糊匹配,基本实现智能化判断和匹配,实 现简单零件基本特征的提取;也可以根据具体的产品零件进行定制开发和提取,开放性和灵 活性较强;也可以与实际的数控机床 NC 程序相结合进行开发;有通用或专用接口,可广泛 用于各个不同类型的企业和不同地域的虚拟企业。该系统具有许多独到的功能(网络化操作、 三维软件不限制、零件类型不限制、智能故障诊断等) 技术指标 基于网络化操作、自动信息识别、智能特征提取、实时故障诊断;实时修改和更新、查 询操作方便、通用性强;远程数据发送,实现多企业和异地的共操作;有通用或专用接口, 开放性好,可结合数控机床、企业实际情况等进行定向开发。一种基于网络的通用的零件信 息提取科研开发系统。 市场前景 近年来虚拟企业的迅猛增多和异地企业的合作增强,使得基于网络化的零件特征提取具 有良好的市场前景,也使众多一直需要解决的难题,因此受到广大制造企业的青睐。 
南京工程学院 2021-04-13
利用三维统计信道信息的异构网络干扰协调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三维统计信道信息的异构网络下行干扰协调方法,异构网络中宏蜂窝基站覆盖范围内存在若干低功率无线接入节点共享频谱资源,宏蜂窝基站采用均匀平面天线阵,宏蜂窝基站利用已知的统计信道信息按照先依次对各低功率接入节点进行宏蜂窝干扰协调再依次对各低功率接入节点进行低功率接入节点干扰协调的步骤,或按照先依次对各低功率接入节点进行低功率接入节点干扰协调再依次对各低功率接入节点进行宏蜂窝干扰协调的步骤进行干扰协调;干扰协调完毕后,宏蜂窝基站仅对其服务用户集合中剩余的用户进行服务。本发明具有所需信道信
东南大学 2021-04-14
双结构新型网络与统一内容标签
成果介绍团队针对互联网发展困境,借鉴核武器以氢弹作为次结构的创新思路,提出以互联网体系结构为主结构,以基于辐射-复制模型的播存网络为次结构的双结构新型网络,既能维持互联网的平滑演进,又能以较小变革代价实现互联网体系结构功能和性能的显著提升。进而聚焦互联网中内容大数据难找难管、良莠不齐、混乱失序等棘手难题,提出双结构网络的原创性内容基元统一内容标签UCL,为内容大数据治理与网络空间安全提供国家顶级标准支持。该成果破解了发展未来网络必然面临的演进与重构两难困局,提出了”主次协同、优势互补”的未来网络原创性二元架构,牵头制定了国家标准GB/T 35304-2017,应用于基层党员教育的100万个自然村。技术创新点及参数1、核心技术一:基于UCL国标的内容安全保障技术普惠、简单、可信的内容安全保障,富语义表达-UCL成链-物证要素绑定标准化元数据,传感网胡万物互联。2、核心技术二:虚拟/物理世界绑定的物证链技术逻辑与物理自洽的认证、溯源与追责,物证链技术,UCL双签名技术。3、核心技术三:AI+UCL的综合集成智能分析技术海量数据智能关联与知识萃取技术,Meta Synthesis,UCL知识空间。市场前景该成果破解了发展未来网络必然面临的演进与重构两难困局,提出了”主次协同、优势互补”的未来网络原创性二元架构,牵头制定了国家标准GB/T 35304-2017,建立了涵盖国家顶级标准、欧美发明专利、国家发明专利群、专业特色奖项、典型领域应用示范等的重大自主创新技术体系。成果在多个领域和企业得到广泛应用,支撑构建的全国基层党员教育系统已覆盖超过100万个自然村,还在“一带一路”应用示范中发挥重要作用,产生显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东南大学 2021-04-13
无线网络测试与分析系统
“无线网络测试与分析系统”(英文简称:WNTOOLS,以下简称WNTOOLS)为无线局域网的专业测试软件,可以用于无线热点的网络环境测试。 WNTOOLS的主要功能: 1.无线信号的测试与分析 WLAN网络信息、WiFi基本信息、WiFi配置、WiFi连接管理等。 2.无线应用分组抓包 网卡信息、过滤条件、忽略的IP流量、抓包操作等。 3.高层应用信令追踪 PING应用、HTTP客户端、Telnet客户端、DHCP客户端、Mail客户端、DNS客户端、FTP客户端等。 4.网络性能评估 AP信号强度趋势图、应用性能统计分析、自定义KPI、KQI等。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21-04-13
卫星与无线通信融合系统研发及产业化
成果介绍“卫星与无线通信融合系统研发及产业化”就是由东南大学、南京中网卫星通信股份有限公司和江苏大学三家单位合作完成。卫星通信具有覆盖广和不受地域限制的优势,但是受到遮挡以后,信号就会不好,而且通信的成本太高,2M带宽每小时就要花费几千元。而随着3G、4G的普及,地面无线通信已经发展得相当完善,但是在地面基站未覆盖区域,或基站一旦受到洪水、台风、地震等自然灾害破坏时,就无法通信了。正是基于这两个通信系统的特点,我们‘取长补短’,巧妙地将两种通信系统融合起来,研制完成的系统可以根据不同策略自适应地选择地面通信链路或卫星链路”技术创新点及参数他和团队成员克服了很多困难,提出了多项独创性的方法,目前已申请国家发明专利40项(其中24项已经获得授权),编制国家标准3项,发表国内外核心期刊论文61篇(其中SCI收录16篇)。项目研制的卫星与无线通信融合系统实现了规模产业化,部分性能指标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并在气象、安监、环保和军队等诸多行业得到极其广泛的应用,得到了政府有关部门和客户的一致好评。市场前景目前本项目的产品已经应用到全国26个省市的18个行业。其中,气象和安监市场占有率达到70[%],环保市场占有率达到60[%]。产品曾为“神舟系列”飞船的发射和回收提供气象保障,为汶川地震、雅安地震和甘肃舟曲特大泥石流等提供了应急通信服务,为上海世博会和深圳大运会等重大活动提供了气象保障和视频直播服务。产品已经实现直接销售收入8.3亿元,产生的间接经济效益数百亿计。
东南大学 2021-04-11
蜂窝网络下的联合功率控制的D2D通信资源分配方法
高校科技成果尽在科转云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4-10
量子通信技术
量子通信主要涉及量子密钥分配( QKD)、量子安全直接通信(QSDC) 、量子秘密共享( QSS) 等3个方面。通信双方以量子态为信息载体,基于量子力学相关原理及量子特性,利用量子信道,在通信收发双方之间安全地、无泄漏地直接传输有效信息,特别是机密信息的通信技术。量子秘密共享旨在对重要的密钥进行安全保护,使即便部分或全部密钥被第三方窃取也难以恢复出真实的密钥。
东南大学 2021-04-11
气象通信系统
ZigBee无线传感器网络中,来自于传感器节点的数据通过协调器来汇聚,通过USB或RS232接口与PC机、ARM等系统连接的必备部件。在两者之间,通过采用路由器来扩充能够容纳的网络节点数据、延长通信距离、维持通信网络。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1-04-26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8 9 10
  • ...
  • 421 422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