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低温(恒温)搅拌反应浴DHJF-4005A
郑州长城科工贸有限公司 2022-11-04
低温(恒温)搅拌反应浴DHJF-4002
 
郑州长城科工贸有限公司 2022-11-04
治疗失眠症新药——雷美替胺合成新工艺研究
雷美替胺是日本武田制药公司开发的新作用靶点失眠症治疗药物,2005年7月首次在美国上市,商品名:Rameheon,Rozerem;剂型:片剂(8mg/片)。雷美替胺是目前唯一上市的用于治疗难入睡型失眠症褪黑素受体激动剂,对慢性失眠和短期失眠也有确切疗效;由于本品无依赖性和药物滥用倾向,FDA将其列为不受管制的催眠药物。 由于专利文献报道的合成方法需多步高温、高压催化氢化反应,合成中还需采用不对称催化氢化还原,所用原料价昂,回收不易,并且合成步骤较长(约18步反应),导致总收率很低,原料药成本高。为此,本课题组发展了几种全新合成路线,成功合成了高纯度的雷美替胺(化学纯度>99%,光学纯度>99%),并使合成步骤大大简化(约9~11步反应),革除了高温、高压操作,使氢化反应常压即可进行,且所用化工原料均可在国内解决。所发现的新方法避免了武田公司专利方法---不对称催化氢化存在的缺点,以及可能引起专利纠纷,其中一些关键中间体为未见文献报道的新化合物。部分研究内容已申请中国发明专利三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
四川大学 2016-04-15
光盘打印刻录机-畅销品牌派美雅Bravo4102
产品详细介绍派美雅Bravo 4100系列光盘打印刻录机 ——业界制作速度最快,最稳定的专业光盘制作系统 Bravo4100光盘打印仅需6秒派美雅 Primera Bravo 4100系列光盘打印刻录机是目前世界上光盘打印及刻录速度最快,最容易操作和使用的光盘打印刻录机。仅需6秒即可打印完成一张100%全覆盖,全彩色的 近乎完美质量的光盘。您会为现在可以如此快速的完成光盘打印及刻录工作而感到惊讶!业界最快的光盘生产速度Bravo 4100系列光盘打印机的打印速度,在相同的打印质量下,比其它同类产品快20倍。无可厚非,Bravo 4100是全球业界最快的光盘打印机。精准的取盘技术Bravo 4100系列光盘打印刻录机采用最新的微处理器步进马达驱动智能机械手臂,不仅加快了光盘机械手的取盘、放盘速度,而且通过优化设计光盘传送流程,光盘传 输速度是业界同类产品的3倍,大大加快了光盘的生产速度。采用微处理器步进马达驱动智能机械手臂,使设备运行还加稳定可靠,同时降低工作噪音。独立分体式墨盒设计——低廉的光盘制作成本分体式墨盒设计派 美雅(Primera)公司首推的Bravo 4100系列光盘打印刻录机采用四色(CMYK)独立_高容量墨盒设计——包含青色,品红色,黄色,黑色,每种颜色独立分体,更换方便。特别是当您需要制 件偏色的光盘时,需要大量消耗CMYK中的某一种基色,您可以任意更换其中一种颜色的墨盒,而无需更换整套墨盒。从而提高工作效率、节约资源、降低光盘的 打印成本。专业级的打印质量Bravo 4100 系列光盘打印刻录机集成全球领先的高分辨率喷墨打印技术。凭借高达4800 dpi照片级的彩色打印质量,Bravo 4100是目前业界具有最高打印分辨率光盘打印机。派美雅Primera 提供的TuffCoat WaterShield™ 高光防水可打印光盘,其不仅拥有专业级的光盘打印表面和完美的高光腹膜打印效果,而且数据保存可达50年以上。使用TuffCoat WaterShield™ 高光防水可打印光盘制作出的光盘具有高光泽度、高质量防水、防刮和抗污的能力,其打印效果是完全不同与您以前所使用的可打印光盘。当然,Primera Bravo 全系列光盘打印机可以使用所有光盘厂商推出的任何喷墨可打印光盘进行高质量的打印。光盘打印效果便捷的光盘输入/输出便捷的光盘输出在一些典型按需光盘制作发行行业应用中是非常重要的,如医疗、视频、音频等。Bravo 4100系列光盘打印刻录机具有光盘前置输出功能,可以让用户非常方便,快捷的从光盘制作设备中取出每次或每任务制作完成的每一张光盘。而不像其它同类产 品,需要停止当前任务,打开设备档门才可以取出光盘。Bravo 4100系列光盘打印刻录机包括以下5款产品:Bravo 4100 AutoPrinter—— Bravo 4100光盘打印机,100片光盘容量,不含刻录机;可与光盘拷贝机完美组合,成为一套光盘复制拷贝、印刷解决方案。Bravo 4101 Disc Publisher—— Bravo 4101光盘打印刻录机,100片光盘容量,集成一个DVD/CD刻录机。Bravo 4101 -Blu Disc Publisher—— Bravo 4101-Blu 蓝光光盘打印刻录机,100片光盘容量,集成一个BD/DVD/CD蓝光光盘刻录机。Bravo 4102 Disc Publisher—— Bravo 4102 光盘打印刻录机,100片光盘容量,集成二个DVD/CD刻录机。Bravo 4102-Blu Disc Publisher—— Bravo 4102-Blu 蓝光光盘打印刻录机,100片光盘容量,集成二个BD/DVD/CD蓝光光盘刻录机。蓝光光盘打印刻录Bravo 4100系列光盘打印刻录机可选配最新Blu-ray Disc™ 蓝光光盘刻录机。蓝光光盘是目前最先进的大容量新一代光盘格式,使用最新的Blu-ray Disc™ 蓝光光盘刻录机,不仅支持高清视频DVD光盘的制作,同时也支持对视音频、照片、数据文档等文件的数据备份及归档。Bravo 4100蓝光系列产品支持单层25GB和双层50GB蓝光光盘。内置蓝色LED指示灯Bravo 4100系列光盘打印刻录机内置蓝色LED指示灯照明。设备内部及工作流程清晰可见,LED灯随着墨水容量智能变化。当设备工作不正常时,LED灯会自动闪烁,方便用户了解监控设备当前运行状态。简单易用、功能强大的软件PTPublisher打印刻录软件Bravo 4100系列光盘打印刻录机的安装和使用与普通打印机一样,操作简单方便。 Primera 公司自主研发的PTPublisher™ 软件,其安装配置简单,易用的向导式人性化操作界面获得用户一致好评。用户仅需几分钟时间便可完全了解软件的所有功能,并能快速制作数据、视频DVD、音 频等各类光盘。产品集成支持Windows 平台的SureThing™ Primera Edition和Mac 苹果平台的DiscCover™ 盘面设计编辑软件。同时,用户也可使用通用平面图形设计软件(Photoshop, Illustrator,…),直接打印输出。软件附加功能Bravo 4100系列产品为用户提供功能强大的光盘刻录和打印软件PTPublisher之外,还提供一些附加的软件功能供用户选择:PTRip™ RIP CD音乐音频自动RIP 多张CD音乐音频到Apple®iTunes®或Microsoft®Media Player。PTBackUp™ 数据备份及归档自动计划任务将数据备份到CD/DVD/BD(25G或50G)光盘。PTProtect™ 视频DVD加密防拷贝PTProtect™采用先进的DVD Anti-Rip加密防拷贝技术。集成在PTPublisher光盘打印刻录制作软件中。PTProtect是一种被动式的加密解决方案,因此不需要在 PC上执行任何的软件程序来实现加密保护的工作。其采用一种命名为减速突障“speed bump”的新技术,以阻止非法复制和拷贝。加密后的光盘兼容性高,支持所有的DVD播放器。无缝应用系统结合Bravo 4100系列产品应用广泛,可与第三方应用无缝结合,开发周期短。已广泛应用于:PACS/DICOM电子病历与医疗影像系统、数据备份及归档、数字法庭、同步录音录像及电子取证系统、安防监控、媒资管理系统等。 派美雅 Primera 提供一个即简单又方便的软件开发工具包,可与第三方软件应用相结合,直接控制派美雅 Primera Bravo全系列光盘制作系统。可利用SDK开发的软件按需自动打印、刻录制作出您所需的光盘。目前提供支持Windows/Mac/Linux系统。
派美博锐(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2021-08-23
南宁办公家具厂 选南宁宜美佳办公家具
产品详细介绍南宁宜美佳办公家具厂,厂家直销,欢迎来电咨询!1.免费上门测量设计,cad制图布局。2.报价详细明确,货比三家,价比三家,3.五年免费保修(人为因素损坏除外)。4.南宁市区内免费送货上门,免费安装。南宁市宜美佳办公家具厂专业生产各种屏风卡位、电脑桌、办公桌、会议桌、椅子、前台、文件柜,展示柜、学校公寓床等。产品选材考究,自成立以来一直奔着 ”宜、美、佳“的宗旨,为客户提供独特的办公室环境。欢迎广大客户来电咨询,来样(来图)定做!
南宁宜美佳办公家具有限公司 2021-08-23
半导体设备超洁净流控系统及其受制约流控零部件
浙江大学聚焦超洁净流控系统基础研究、技术攻关和产品研发,攻克了影响光刻分辨率、良品率与产率的1mk级温度测控、5ppt级金属离子测控、20μm级气泡测控、50nm级残留液膜测控等关键核心技术 一、项目分类 关键核心技术突破 二、技术分析 如何通过超洁净流控技术降低流控污染,减少曝光缺陷,提升曝光良率,是国产高端半导体制造装备研制面临的重大挑战,直接关乎整机产品的产线应用性能与市场竞争力。此外,作为各类半导体制造装备的共性核心零部件,超洁净流控部件市场被美国、日本等国垄断,使我国半导体制造装备产业面临核心零部件“卡脖子”风险。浙江大学流体动力与机电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启尔团队所承担的高端半导体制造装备核心分系统之一的超洁净流控系统,自2004年以来在国家863计划和国家02专项支持,聚焦超洁净流控系统基础研究、技术攻关和产品研发,攻克了影响光刻分辨率、良品率与产率的1mk级温度测控、5ppt级金属离子测控、20μm级气泡测控、50nm级残留液膜测控等关键核心技术,完成了超洁净流控系统九大组件的研制和集成测试,为半导体制造设备扫描速度与产能的提高提供基础理论与方法依据,同时自主研发的半导体机台核心超洁净流控零部件实现了产品化,突破了国外技术的封锁,为我国半导体制造的发展与自主创新提供了基础支撑。
浙江大学 2022-07-22
两部门关于开展高性能生物反应器创新任务揭榜挂帅工作的通知
高性能生物反应器创新任务揭榜挂帅。
工信部 2025-06-05
线控制动 EHB 线控液压刹车 无人车线控底盘 自动驾驶 i-booster
浙江天尚元科技有限公司 2022-06-20
中国空气污染防控政策成效
2020年3月19日,《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在线发表了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何春阳教授团队的最新研究成果,定量评估和揭示了中国空气污染防控政策成效,指出中国依然需要在未来实施更强有力的空气质量控制政策。该论文题为“中国需要进一步改善空气质量以减少PM2.5污染导致的人口死亡(Stronger policy required to substantially reduce deaths from PM2.5 pollution in China)”。 PM2.5污染是指直径小于2.5μm的细颗粒物散布在空气中,进而影响人类福祉与健康的现象。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3.9明确指出,到2030年,需要实质性地减少危险化学品以及空气、水和土壤污染导致的死亡和患病人数。根据全球疾病负担项目最新的测算结果,中国每年有近一百万人死于PM2.5污染。为了控制空气污染及其负面影响,国务院于2013年施行了“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以下简称“大气十条”),计划到2017年将城市中的PM2.5浓度降低10-25%。该计划的整体投入约1.7万亿人民币(约合2700亿美元),覆盖了中国三百多个地级行政区,横跨能源、工业、交通、法律和法规等多个部门,是一项前所未有的空气污染防治行动。2018年,中国生态环境部宣布该计划设定的PM2.5浓度控制目标顺利达成。然而,“大气十条”相关的PM2.5污染防控所带来的健康效益依然缺乏定论。 评价“大气十条”健康效益的难点在于,PM2.5污染致死人数受PM2.5浓度、人口数量、年龄结构和疾病死亡率等多个因素的共同影响。目前已有研究往往使用PM2.5污染致死人数在2013-2017年的变化量来近似表示“大气十条”所带来的健康效益,也有研究通过假设其它因素不变来量化PM2.5浓度变化的影响。但是,这些研究都很难区分各个因素的相对贡献,部分结果甚至相互矛盾。施行“大气十条”究竟产生了多少健康效益依然缺乏定论。 为此,该研究结合长期的PM2.5监测数据和最新的流行病学模型,对比了实施“大气十条”前后(2000-2013和2013-2017)中国PM2.5污染致死人数的变化趋势。同时使用解构的思路量化了PM2.5浓度、人口数量、年龄结构和疾病死亡率等因素对于PM2.5污染致死人数变化趋势的影响,全面揭示了“大气十条”通过减缓PM2.5污染所产生的健康效益。结果表明,中国的PM2.5污染致死人数在2000-2017年总体呈现增加趋势,从2000年的71.4万人增加到了2017年的97.1万人,增加了36.1%,年均增长率为1.8%。“大气十条”实施以后中国的PM2.5污染致死人数依然呈现增加趋势,但是年均增长率在2013年以后有所下降。2000-2013年,中国的PM2.5污染致死人数新增了22.1万人,年均增长率为2.1%。而在2013-2017年,中国PM2.5污染致死人数增加了3.6万人,其年均增长率为1.0%,明显低于实施“大气十条”之前的水平。进一步的解构分析表明,由于实施“大气十条”后PM2.5浓度降低,2017年的PM2.5污染致死人数比2013年减少了6.4万人。 在此基础上,该研究进一步探索了2030年PM2.5污染致死人数在两种不同的PM2.5控制政策情景(趋势情景和强力政策情景)下的变化趋势。研究假设趋势情景中,中国会延续现有的空气质量控制力度,人口加权的PM2.5浓度会在2030年逐渐降低到35μg/m3(中国现行的空气质量标准)。而在强力政策情境中,中国会采取更加严格的空气污染控制政策,人口加权的PM2.5浓度会在2030年大幅度降低至10μg/m3(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空气质量标准)。与此同时,人口和年龄结构按照现有趋势发展,而疾病死亡率由于医疗保健水平的提高而进一步降低。该研究的预测结果表明,趋势情景中PM2.5污染致死人数将在2030年达到95.3万人,仅比2017年降低了2%。而在强力政策情景中,PM2.5污染致死人数将在2030年达到55.0万人,比2017年降低了40%以上。这意味着,如果延续当前政策趋势,虽然PM2.5浓度依然会有所下降,但是由于老龄化等其它因素的影响,PM2.5污染致死人数依然很难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3.9所提到的“实质性”降低的目标。中国依然需要在未来实施更强有力的空气质量控制政策,才能够一定程度上抵消老龄化等因素的影响,使得PM2.5污染致死人数“实质性”地下降(图2)。 该研究的主要贡献是通过解构分析全面认识了PM2.5浓度、人口数量、年龄结构和疾病死亡率等多个因素对PM2.5污染致死人数变化的影响,进而准确地估算了施行“大气十条”所带来的健康效益。同时,该研究还综合考虑了各个影响因素的变化,对未来PM2.5污染致死人数进行了预测,为中国制定未来的环境政策,实现相关的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提供了重要参考。
北京师范大学 2021-02-01
中国空气污染防控政策成效
2020年3月19日,《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在线发表了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何春阳教授团队的最新研究成果,定量评估和揭示了中国空气污染防控政策成效,指出中国依然需要在未来实施更强有力的空气质量控制政策。该论文题为“中国需要进一步改善空气质量以减少PM2.5污染导致的人口死亡(Stronger policy required to substantially reduce deaths from PM2.5 pollution in China)”。 PM2.5污染是指直径小于2.5μm的细颗粒物散布在空气中,进而影响人类福祉与健康的现象。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3.9明确指出,到2030年,需要实质性地减少危险化学品以及空气、水和土壤污染导致的死亡和患病人数。根据全球疾病负担项目最新的测算结果,中国每年有近一百万人死于PM2.5污染。为了控制空气污染及其负面影响,国务院于2013年施行了“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以下简称“大气十条”),计划到2017年将城市中的PM2.5浓度降低10-25%。该计划的整体投入约1.7万亿人民币(约合2700亿美元),覆盖了中国三百多个地级行政区,横跨能源、工业、交通、法律和法规等多个部门,是一项前所未有的空气污染防治行动。2018年,中国生态环境部宣布该计划设定的PM2.5浓度控制目标顺利达成。然而,“大气十条”相关的PM2.5污染防控所带来的健康效益依然缺乏定论。 评价“大气十条”健康效益的难点在于,PM2.5污染致死人数受PM2.5浓度、人口数量、年龄结构和疾病死亡率等多个因素的共同影响。目前已有研究往往使用PM2.5污染致死人数在2013-2017年的变化量来近似表示“大气十条”所带来的健康效益,也有研究通过假设其它因素不变来量化PM2.5浓度变化的影响。但是,这些研究都很难区分各个因素的相对贡献,部分结果甚至相互矛盾。施行“大气十条”究竟产生了多少健康效益依然缺乏定论。 为此,该研究结合长期的PM2.5监测数据和最新的流行病学模型,对比了实施“大气十条”前后(2000-2013和2013-2017)中国PM2.5污染致死人数的变化趋势。同时使用解构的思路量化了PM2.5浓度、人口数量、年龄结构和疾病死亡率等因素对于PM2.5污染致死人数变化趋势的影响,全面揭示了“大气十条”通过减缓PM2.5污染所产生的健康效益。结果表明,中国的PM2.5污染致死人数在2000-2017年总体呈现增加趋势,从2000年的71.4万人增加到了2017年的97.1万人,增加了36.1%,年均增长率为1.8%。“大气十条”实施以后中国的PM2.5污染致死人数依然呈现增加趋势,但是年均增长率在2013年以后有所下降。2000-2013年,中国的PM2.5污染致死人数新增了22.1万人,年均增长率为2.1%。而在2013-2017年,中国PM2.5污染致死人数增加了3.6万人,其年均增长率为1.0%,明显低于实施“大气十条”之前的水平。进一步的解构分析表明,由于实施“大气十条”后PM2.5浓度降低,2017年的PM2.5污染致死人数比2013年减少了6.4万人。 在此基础上,该研究进一步探索了2030年PM2.5污染致死人数在两种不同的PM2.5控制政策情景(趋势情景和强力政策情景)下的变化趋势。研究假设趋势情景中,中国会延续现有的空气质量控制力度,人口加权的PM2.5浓度会在2030年逐渐降低到35μg/m3(中国现行的空气质量标准)。而在强力政策情境中,中国会采取更加严格的空气污染控制政策,人口加权的PM2.5浓度会在2030年大幅度降低至10μg/m3(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空气质量标准)。与此同时,人口和年龄结构按照现有趋势发展,而疾病死亡率由于医疗保健水平的提高而进一步降低。该研究的预测结果表明,趋势情景中PM2.5污染致死人数将在2030年达到95.3万人,仅比2017年降低了2%。而在强力政策情景中,PM2.5污染致死人数将在2030年达到55.0万人,比2017年降低了40%以上。这意味着,如果延续当前政策趋势,虽然PM2.5浓度依然会有所下降,但是由于老龄化等其它因素的影响,PM2.5污染致死人数依然很难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3.9所提到的“实质性”降低的目标。中国依然需要在未来实施更强有力的空气质量控制政策,才能够一定程度上抵消老龄化等因素的影响,使得PM2.5污染致死人数“实质性”地下降(图2)。 该研究的主要贡献是通过解构分析全面认识了PM2.5浓度、人口数量、年龄结构和疾病死亡率等多个因素对PM2.5污染致死人数变化的影响,进而准确地估算了施行“大气十条”所带来的健康效益。同时,该研究还综合考虑了各个影响因素的变化,对未来PM2.5污染致死人数进行了预测,为中国制定未来的环境政策,实现相关的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提供了重要参考。
北京师范大学 2021-04-10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7 18 19
  • ...
  • 62 63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