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XM-50人体针灸穴位模型
XM-50人体针灸模型(男性50cm)   XM-50人体针灸穴位模型显示了14条经络线,标明了经络线上的360个经络穴位和48个经络外穴位,模型左边用中文标记相关穴位。 尺寸:高50cm 材质:PVC材料 包装:53×39×52cm,10件/箱,11kg
上海欣曼科教设备有限公司 2021-08-23
XM-48人体针灸穴位模型
XM-48人体针灸模型(女性48cm)   XM-48人体针灸穴位模型显示了14条经络线,标明了经络线上的361个经络穴位和48个经络外穴位,模型左边用中文标记相关穴位。 尺寸:高48cm 材质:PVC材料 包装:53×39×52cm,10件/箱,11kg
上海欣曼科教设备有限公司 2021-08-23
XM-303人体层次解剖模型
XM-303人体层次解剖模型   XM-303人体层次解剖模型由78部件组成,显示人体全身肌肉的层次,包括皮肤、肌肉、内脏器官、全身血管神经等,并显示人体各大系统,器官俱全,可单独示教,暴露肌肉、神经、血管深层、浅层结构,大部分肌肉能拆下,可分成头、颈、项背、上肢、胸、腹、盆、会阴、臂和下肢等部件。   尺寸:自然大,50×24×173cm 材质:玻璃钢材料   功能特点: 1、XM-303人体层次解剖模型按局解操作顺序,可分成头、颈、项背、上肢、胸、腹、盆、会阴、臂和下肢于一体等部件,每一部分均可拆卸装配。 2、模型在头部作矢状切面,拆开可取出整个脑模型。 3、脑部示大、小脑内部结构,脑神经穿出脑干的位置和脑的血管。于右半脑侧头颈和甲状腺峡平面分别作水平与矢状断面,以显示颈部断面和头颈部的鼻咽腔、喉腔等结构。 4、拆下左半侧下颌骨显示颌面深部颞下窝内的肌肉、神经和血管。分别拆卸翼内、外肌、舌上骨、下肌群、胸锁乳突肌、胸肢带肌、肩带肌、项背浅中肌,以显示各局部血管、神经的位置、行程分支和分布。 5、右上肢作矢状与横切面,以展示断面上的结构。 6、右侧上肢与下肢示浅筋膜、皮神经及浅静脉的属支、分布、毗邻,左侧上肢与下肢,去掉浅筋膜,浅、中层肌肉能层层卸装,以示深层血管神经的行走经过和分布范围,肌肉,起止点和形态位置,胸腹腔内各脏器均可拆卸并安装还原。 7、取出内脏,则可显示后纵膈和腹后区各结构,盆腔和会阴部分可分别表达盆壁、会阴部的坐骨直肠窝内诸结构,阴囊能清晰表示层次结构关系,阴茎作横断面以示其机构。 8、模型的每个拆装件均能安装还原以示整体观及表达全身肌肉、内脏、动静脉、神经的形态以及毗邻关系。
上海欣曼科教设备有限公司 2021-08-23
XM-114人体骨连接模型
XM-114人体骨连接模型   XM-114人体骨连接模型由全身骨骼串制成一个整体,显示人体各部骨连接形态、结构,右侧为浅层,主要显示各关节的外形囊外韧带等结构;左侧有各种剖面或剥除关节囊,以显示囊内主要结构,并显示全身关节连接及构造。 尺寸:高170cm 材质:PVC材料
上海欣曼科教设备有限公司 2021-08-23
XM-816人体胚胎模型
XM-816人体胚胎模型   XM-816人体胚胎模型由17部件组成,显示各胚层、各系统、各器官的各阶段发生,包括由受精卵起一直发生发展到5周末6周初,也就是包括胚前期及胚期的全部内容,包括胚胎学总论内容,即由细胞团、胚盘、胚体外形发生及演变,中轴器官的发生、三胚层的产生及分化、胚膜的发生,胚胎学各论内容,即各系统以及各器官原基的形态产生以及以后的形态演发过程。 1、受精卵 2、二细胞期 3、三细胞期 4、桑椹胚期 5、胚形成纵剖面上示内细胞群及囊胚腔 6-7、胚泡着床后、产生、合体滋养层,内细胞群分裂出内胚、原始补胎层(胚盘)。 8、原始补胎层及极端滋养层间形成羊膜腔。 9-12、内胚细胞间腹侧繁殖增生成卵黄囊,弥散于滋养层和卵黄囊及羊膜腔之间即胚外中胚层,大腔为胚外体腔。 13、胚放大,显示体蒂、小部分绒毛膜,纵剖面示卵黄囊、原条、外胚层。 14、显示体蒂、神经板、背索、原结等。 15、显示体蒂、体节、神经管,前肠、后肠、尿囊、心、背主动脉。 16、约25天人胚放大,外形示1.2.3对鳃弓,额鼻突等内示弓动脉,背主动脉、心脏、脊柱、视泡、咽囊、肝等。 17、约为34天人胚放大,外形示晶状体泡鼻凹、上肢芽、下肢芽,体节等,内示脊神经、脊柱、弓动脉、背主动脉、心、消化系统,示咽、食管、胃、中肠、后肠、肝、气管、支气管芽、后肾等。 尺寸:放大 材质:玻璃钢材料
上海欣曼科教设备有限公司 2021-08-23
三人表决器示教板
包含:2.1内空插座,DIP14IC插座,74LS04,74LS08,74LS32,直插式色环电阻,高亮¢5mm红色发光二极管,高亮¢5mm绿色发光二极管,K2A46台阶插座等。教学功能:完成逻辑关系的概念的引入、三人表决器的原理讲解和对数字电路的简单设计。教学应用:1、利用此示教板在讲解逻辑门时作案例,引入逻辑关系这个概念。2、利用此示教板对三人表决器的原理讲解。3、通过对如何设计三人表决器的讲解,来归纳利用集成电路对数字电路进行简单的设计的方法。
宁波华茂文教股份有限公司 2021-08-23
基于机器视觉的路面病害检测关键技术
路面病害分为表面破损(如裂缝)、路面变形(如沉降)和结构病害(如层间脱空)三大类。该技术以路面检测成果为全卷积神经网络的输入信号,对于表面破损,其输入为多功能检测车拍摄的路表图像;对于路面变形,输入为三维检测车测取的三维路面模型;对于结构病害,输入为探地雷达信号图像。通过海量数据的训练、测试,可实现上述三类病害的自动化识别、分类和测量,为路面养护工程提供数据支撑。此外,该技术在保证与人工识别结果相同的精度下,可将数据处理速度提高千倍以上。 
华东交通大学 2021-05-04
关于蛋白质机器动力学的研究
泛素-蛋白酶体体系(Ubiquitin-Proteasome System,简称UPS)是细胞内最重要的蛋白质降解通路,对维持生物体内蛋白质的浓度平衡,以及对调控蛋白、错误折叠或受到损伤的蛋白的快速降解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参与了细胞周期、基因表达调控等多种细胞进程,由UPS失常引发的蛋白质新陈代谢异常与众多人类重大疾病直接相关。2004年,Aaron Ciechanover, Irwin Rose和Avram Hershko三位科学家被授予了诺贝尔化学奖,以表彰他们对该降解通路的发现。UPS中蛋白酶体是细胞中最基本的、最重要的不可或缺的、最为复杂的大型全酶超分子复合机器之一,人源蛋白酶体全酶包含至少33种不同的亚基,总原子质量约为2.5MDa。美国FDA批准的多种治疗癌症的药物分子即以蛋白酶体为直接靶标。近年来,随着冷冻电镜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人们对这一大分子机器的结构和功能研究得以不断深入。2016年,毛有东课题组与合作者报道了人源蛋白酶体基态的3.6Å冷冻电镜结构及其他三个亚纳米分辨构象,并首次发现一个亚稳态构象的核心颗粒(Core Particle,简称CP)底物转运通道处于开放状态(见PNAS 2016, 113: 12991-12996)。2018年4月,该课题组又报道了6个ATPγS结合状态下的26S动态结构,包括三个CP开放态对应的亚稳简并态近原子分辨(4~5Å)结构(见Nature Communications 2018, 9: 1360)。尽管这些工作揭示了蛋白酶体的基本架构和内在运动行为,但由于缺乏蛋白酶体与底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人们对于蛋白酶体如何实现底物降解的原子水平工作机制仍一无所知。此外,尽管冷冻电镜技术近年来广泛应用于分析具有动态特征的蛋白复合体结构和平衡态构象,但对其中间态结构和非平衡构象分析的分辨率水平往往局限在4~6埃或更低,离真正的全原子水平动力学分析还有相当一段距离。 为了真正实现原子水平的蛋白酶体底物降解动态过程的冷冻电镜三维重建和动力学表征,毛有东课题组攻克了两大技术难题。其一,如何在蛋白酶体完成底物降解之前抓到它的所有可能的中间态构象?课题组发展了一种新颖的核酸置换法,利用ATPγS降低AAA-ATPase激酶水解活性的特点,在底物降解中间过程,通过将ATP快速置换成ATPγS,结合快速冷冻的优势,从而扑捉到蛋白酶体在底物降解过程的中间态。其二,如何在从冷冻电镜数据中分析出更多构象的同时,还把分辨率做到3埃甚至更好?课题组通过多年持续努力,发展了多种基于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的冷冻电镜图像聚类的新型算法,并针对蛋白酶体的动力学特征,设计了一套极其有效的整合了多种算法的多构象分类流程。通过这两套技术方案的完美结合,课题组成功解析了人源蛋白酶体在降解底物过程中的七种不同的、但差别甚微的、高分辨原子水平的天然态构象(Native states),完整展示了蛋白酶体从泛素结合到去泛素化,再到底物转运的动态过程。与同期在Science上发表的与底物结合的酵母蛋白酶体的4.2-4.7埃冷冻电镜结构(Science doi: 10.1126/science.aav0725,来自加州伯克利分校和Scripps研究所)相比,该Nature论文不仅总构象数量多一倍,全部构象分辨率还高1-2埃。由于Science论文采用了抑制Rpn11去泛素活性的策略,其非天然态结构中底物并不能真正自由转运,所推测的机理仅限于底物转运这一步,对于其他三大Nature论文所回答重要问题均无法给出答案。这体现了该Nature论文不仅在实验方法的原创性上和数据分析水平和质量上,更在科学发现和问题探究的深度和广度上大幅超越了来自Science的竞争性论文。图一 七个利用冷冻电镜解析的精细原子结构完整揭示了从泛素识别、去泛素化反应、转运启动和持续降解的核心功能动态过程。 作为整个蛋白酶体的动力来源与运转核心,AAA-ATPase激酶分子马达展现出了三种不同的核苷酸水解协作模式,6个ATPase亚基协调工作,交替与底物发生相互作用。在去泛素化过程(EB态)中,处于对立位置的两个ATPase亚基Rpt2与Rpt4水解ATP,而Rpt5与Rpt6则释放ADP,ATPase内的底物转运通道被打开,使得底物可以进入轴心通道;与此同时,去泛素化酶Rpn11亚基与泛素及底物发生相互作用,执行其作为去泛素化酶的功能;在转运起始过程(EC态)中,相邻的两个ATPase亚基Rpt1与Rpt5会同时水解ATP,调控颗粒(Regulatory Particle,简称RP)发生大规模转动并释放泛素;在底物去折叠与转运过程(ED态)中,三个相邻的ATPase亚基会分别同步进行ATP的结合、ADP的释放与ATP的水解,这一过程会单向传递下去,将ATP水解释放的化学能转换为机械能,使得相应的ATPase亚基发生刚体转动,推动底物的去折叠和单向输运,同时CP的转运通道入口打开,底物被送入通道中进行降解。这些研究结果为几十年来对蛋白酶体功能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第一手原子结构和动力学信息,对于理解生物体内蛋白质的降解过程和一系列负责物质输运的ATPase马达分子的一般工作原理具有极为重要的科学意义。
北京大学 2021-04-11
基于AI 机器学习的影像组学模型研究
2019年12月以来,由SARS-CoV-2病毒感染导致的新型冠状病毒疾病(COVID-19)在全球开始蔓延。报道显示,SARS-CoV-2感染患者的中位住院时间为10天,而武汉患者在发病10天后症状有可能加重。因此,住院时间是COVID-19临床预后的重要指标之一。 目前,CT影像学已成为COVID-19肺炎的诊断和监测工具,主要表现为磨玻璃影、实变及混合密度影。然而,现阶段的影像学研究主要集中于对病灶的定性和半定量描述,缺乏对病灶的全定量分析。因此,基于前期提出的CT定量监测COVID-19肺炎病程,团队假设在CT病灶背后的高通量影像特征“隐藏”了患者预后转归的“秘密”。 本研究纳入了兰州、安康、丽水、镇江、临夏5家新冠肺炎定点医院,自2020年1月23日到2月8日期间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和首次CT资料,所有患者经RT-PCR证实SARS-CoV-2病毒感染。至2月20日,研究共纳入31例治愈出院的患者(排除14例未出院患者和7例首次CT检查无肺炎表现患者),并将10天作为住院时长的二分类阈值。基于有限的样本量,团队将4个中心作为训练队列,另外一个中心作为验证队列。通过自动分割肺叶和半自动分割病灶,31名患者中累计分割出72个病灶。在对病灶图像预处理后,提取影像组学特征并筛选。为了研究影像组学特征的稳定性,团队使用了Logistics回归模型和随机森林模型对筛选的特征分别进行建模和验证。​结果发现,6个筛选出的二阶特征在两种不同分类器中均表现出良好的预测价值。在外部测试队列中,Logistics回归模型的AUC为0·97(95%CI 0·83-1·0), 敏感性 1·0, 特异性0·89;随机森林模型的AUC为0·92 (95%CI 0·67-1·0),敏感性 0·75, 特异性1·0。随后,研究又纳入了2月20日-28日新出院的6名患者,利用已建立的影像组学模型可以正确预测所有6名患者的住院时间。 
东南大学 2021-04-10
自动化机器学习算法研究与系统实现
研究目的和意义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已成为当今最热门的技术之一。2017年,国务院印发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正式将人工智能作为国家重要发展战略之一。人工智能已经成为信息技术时代的又一波浪潮。在这波浪潮的推动下,互联网行业、金融行业、传统制造业、政务民生、公安警务等各行各业都在积极向人工智能领域转型升级,利用人工智能先进技术提升智能分析和辅助决策能力,
南京大学 2021-04-14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99 100 101
  • ...
  • 113 114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