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改善焊接结构疲劳性能新技术
成果与项目的背景及主要用途:统计资料表明,80-90%焊接结构断裂事故是由疲劳失效引起的,由于焊接接头的焊趾处的应力集中和残余拉伸应力作用,焊接接头疲劳强度大幅度地低于基本金属的疲劳强度。虽然结构按疲劳规范设计,仍然发生一些整体结构的过早疲劳失效,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甚至是人身伤亡事故。由于焊接接头焊趾是疲劳裂纹引发部位,如果对该部位实施适当的处理,使残余拉伸应力转变为压缩应力和减少应力集中,这将有利于延缓疲劳裂纹的产生,具有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本项目是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支持下完成的,从超声波冲击、相变应力应用、等离子喷涂等三方面提出了三种改善焊接结构疲劳性能的新技术,研制发明了相应的装置、焊接材料和喷涂技术。这些方法可以方便地应用到桥梁、采油平台、船舶、飞机、机车车辆、压力容器及管道等工况、野外施工和高空现场作业的场合,其应用前景是十分乐观。 技术原理与工艺流程简介: 1)超声冲击方法改善焊接结构疲劳性能的基本工作原理为:通过超声波发生器将电网上的工频交流电转换成超声频的交流电,用以激励声学系统的换能器。换能器将电能转换成同样频率的机械振动,在机架所提供的一定压力作用下,将该超声频的机械振动传递给工件上的焊缝,使以焊趾为中心的一定区域内焊接接头表面产生足够厚度的塑性变形层,从而达到改善接头几何外形,降低应力集中程度、调节其应力场沿厚度方向的分布状况,最终达到改善焊接接头疲劳强度的目的。 2)相变应力应用改善焊接结构疲劳性能的基本工作原理:利用开发的相变应力焊接材料使焊缝金属冷却中产生的相变应力,抵消焊接残余拉伸应力并获得压缩应力,最终达到改善焊接接头疲劳强度的目的。 3)等离子喷涂改善焊接结构疲劳性能的基本工作原理:利用等离子在焊趾部位喷上结合性能良好的涂层材料来改善接头的应力集中状态,最终达到改善焊接接头疲劳强度的目的。技术水平及专利与获奖情况:整体研究达国际先进水平;已获国家发明专利3 项,在申请国家发明专利 5 项;2004 年度天津市自然科学一等奖,2002 年获教育部发明二等奖。 应用前景分析及效益预测:接头焊趾及焊跟部位是焊接结构承受疲劳载荷的薄弱环节,改善焊趾和焊根部位的疲劳性能将提高整个结构的疲劳性能。使用超声波冲击、相变应力及等离子喷涂等这些新技术可以大幅度地改善焊接结构的疲劳寿命,显著降低焊接结构破坏事故的发生几率, 进而节约焊接结构的用钢量和资金,增加焊接结构的安全裕度,防止因焊接结构发生意外疲劳破坏事故给国家和人民财产的经济损失,因此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及产生巨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可能。 应用领域:可以应用到桥梁、采油平台、船舶、飞机、机车车辆、压力容器及管道、水轮机、火箭发动机、汽车制造等诸多领域。 
天津大学 2021-04-11
金属机械性能演示教具
含压缩、拉伸、扭转、剪切、弯曲各一件。
宁波华茂文教股份有限公司 2021-08-23
科技部关于发布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高性能制造技术与重大装备”等6个重点专项2023年度项目申报指南的通知
科技部近日发布了《科技部关于发布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高性能制造技术与重大装备”等6个重点专项2023年度项目申报指南的通知》(国科发资〔2023〕90号),涉及“高性能制造技术与重大装备”、“智能传感器”、“工业软件”、“增材制造与激光制造”、“智能机器人”和“网络空间安全治理”共6个专项,详见国家科技管理信息系统公共服务平台通知
科研部 2023-06-06
一种铂铜凹形合金纳米晶的制备方法及其制备的铂铜凹形合金纳米晶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铂铜凹形合金纳米晶的制备方法。将油溶性的铂源和铜源溶于油胺中得第一溶液;将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和三正辛基氧膦溶解于油胺中得第二溶液;将第二溶液搅拌的同时加热至160-200℃,用移液枪将第一溶液注入上述第二溶液中,160-200℃下反应2-24小时;将得到的产物离心分离,即得铂铜凹形合金纳米晶。本发明所用试剂较为简单,无毒无害,制备方法简单,较易实现,具有较重要的学术和现实意义。本发明还公开了所述制备方法制备的铂铜凹形合金纳米晶,大小均一,分散性好,成分可调。
浙江大学 2021-04-11
新型配位交联的聚合物合金
本技术充分利用材料中的可配位基团,如腈基 (C≡N) 、酯基 (O=C-0) ,同金属阳离子进 行配位交联,创建了一个新的非共价键交联的网络体系。由于金属配位的键能高于氢键键能, 而且变化范围也比较大,因此通过配位交联所获得的材料的力学性能优于通过氢键组装的橡胶 材料;由于配位键的键能低于共价键,可以在一定情况下破坏配位交联而不影响聚合物材料的 主链结构;配位键具有电、磁特性及非线性光学特性,通过选择不同配位数和配位方式的金属 离子,调节金属离子的浓度,改变加工温度和时间等方法控制聚合物的交联程度和交联密度, 实现了聚合物微观结构和材料最终使用性能按需要进行调控;金属离子同橡胶材料的配位是直 接在材料加工过程中一步实现,工艺简单;这种配位交联橡胶的添加剂和加工过程也无污染, 且几乎不需要其他助剂,是一种环境友好的高性能、多功能材料,降低了对环境的污染和产品 的成本。无炭黑添加的配位交联NBR的拉伸强度可超过60MPa,伸长率达到1000﹪,远远优于 硫磺交联、炭黑补强的NBR (拉伸强度通常为20Mpa,伸长率<500%) 。而且由于金属离子的引 入,橡胶材料也具有了一些特殊的性能,例如更加优良的耐油性及同金属材料很好的粘接性 等。这些结果表明金属配位交联的绿色橡胶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4-11
电脉冲沉积铝化物合金涂层技术
研制一种振动式电脉冲沉积装置,可以在空气中直接在金属及合金表面沉积厚度达100mm的铝化物微晶涂层。涂层表面光滑,具有微晶结构,涂层与基体具有冶金结合。涂层具有优异的抗氧化、抗硫化性能和耐磨损性能。操作简便,既可以手工操作,也可以实现机械化涂覆。在Cr5Mo、Cr9Mo及不锈钢表面沉积了厚度达100mm的铝化物微晶涂层,具有优异的抗氧化、抗硫化性能和耐磨损性能。可获得厚度达100mm的铝化物微晶涂层,具有优异的抗氧化、抗硫化性能和耐磨损性能。可以在空气中直接涂覆。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4-11
先进粉末高温合金的研制及制备技术
采用注射成形工艺实现复杂形状增压涡轮的近终成形,并满足高性能和低成本的要求。根据注射成形涡轮对零件壁厚的要求,选择 ø52mm 涡轮作为研制对象,并完成了中空蜗轮的结构设计及可靠性校验,中空孔径确定为 ø5mm,孔深 25mm,如图 1 所示。对比分析实芯涡轮和中空涡轮的离心应力分布可知,采用中空结构的涡轮,其应力分布较原始涡轮应力分布一致,但涡轮离心应力有所增大,中空结构涡轮的最大离心应力为 626MPa,较原始涡轮增加了 20.4%。涡轮采用中空设计后,自振频率变化很小,频率平均变小 0.167%,可近似认为没有变化。中空结构增压涡轮不仅达到了减轻重量的目的,而且大幅度减小了烧结变形。设计了侧向抽芯模具结构(如图 2 所示),实现了复杂形状增压涡轮的近终成形。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注射成形充模过程进行了模拟,得出了喂料的充模过程(如图 3 所示),并阐明了涡轮在注射成形过程中产生的缺陷与机理。优化了注射成形工艺参数,得出最佳的注射成形工艺参数为:注射温度为 160℃,注射压力为 60MPa,模温为 80℃,最终制备出了无缺陷的注射成形坯。以平均粒度 15μm 的惰性气体雾化的 K418 镍基高温合金为原料,选用 67%装载量,将粉末与粘结剂(60%石蜡+15%高密度聚乙烯+15%聚丙烯+10%硬脂酸)于 140℃在 开放式混炼机中混炼 30min,制备出适合镍基高温合金粉末注射成形的高效粘结剂,制备出了流变性能良好的注射喂料。分析了脱脂方法、脱脂制度和脱脂温度对致密度和最终高温合金性能的影响,掌握了碳、氧含量的精确控制技术。通过烧结+热等静压工艺获得高致密度的粉末高温合金,具有晶粒细小、显微组织均匀、综合力学性能优异等优点。MIM418 合金 1230℃真空烧结相对密度为 97%,热等静压后的样品接近全致密。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2-01
低成本钒基固溶体贮氢合金
成果描述:氢能做为一种新型能源,以其清洁、高效、来源广泛等优点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贮氢合金是发展历史最长、技术最为成熟的储氢介质,在体积储氢密度、工作温度、工作压力、吸放氢动力学性能和安全性等方面都具有优势。 常用的AB5、AB2及AB型储氢合金的储氢量一般都不超过2wt%,限制了其工程应用。钒钛基储氢合金具有超过3.8wt%的理论贮氢量,常温附近放氢量可接近3.0wt%,热力学及动力学性能良好,有望在燃料电池驱动的器件上得到广泛应用。 在863和各级省市政府支持下,已经形成如下技术成果: 1.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V-Ti-Cr-Fe四元合金体系,其钒含量可在20-60wt%变化; 2.这类合金多数可用价廉的FeV80中间合金制备,相对于用纯金属钒制备,合金材料成本下降到10%左右,解决了这类合金应用的成本制约因素; 3.这类合金无需活化处理,可直接在室温下吸放氢,298K下6分钟内合金吸氢量普遍超过3.6wt%; 4.截止压为0.01MPa时,部分合金298K放氢量超过2.5wt%,278K吸氢后333K放氢量超过3.0wt%,是目前已见报道的含Fe的低成本钒钛基储氢合金中0.01MPa截止压下放氢量最高的。市场前景分析:近年来,用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驱动的便携电源、不间断电源、燃料电池自行车、三轮代步车等在国内外市场上悄然兴起,氢燃料电池汽车、潜艇等技术也逐渐成熟并形成市场,钒钛基贮氢合金可以作为氢源为质子交换膜电池提供氢气。与同类成果相比的优势分析:低成本钒钛基贮氢合金项目已与加拿大和国内2家企业等企业开展合作,其中拟与加拿大开展合作建立低成本钒钛基贮氢合金生产线。国内正共同开发制氢-贮氢-燃料电池-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工程,钒钛基贮氢合金系统将作为其中重要的一环。
四川大学 2021-04-10
镁锂合金及其集成零件成型
镁锂合金及其复合材料具有高的比强度和比刚度、优良的减震性能和电磁屏蔽性能,在航空、航天、武器、单兵装备、3C产品等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本项目研制了镁锂基合金及其复合材料的设计技术、熔炼技术、成型工艺和表面处理技术,设计开发了具有超轻(密度约为1.5g/cm3)、高强(抗拉强度200-300MPa)、高模量(70-100GPa)、高稳定性的稀土金属间化合物增强Mg-Li基复合材料,建立了镁锂合金及其复合材料全链条中试制备平台,部分产品样品已经在航空航天、单兵装备等领域获得试用。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21-04-10
低成本钒基固溶体贮氢合金
化石能源的枯竭和环境污染问题是推动全球新能源开发热潮的两大因素。氢能做为一种新型能源,以其清洁、高效、来源广泛等优点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贮氢合金是发展历史最长、技术最为成熟的储氢介质,在体积储氢密度、工作温度、工作压力、吸放氢动力学性能和安全性等方面都具有优势。 常用的AB5、AB2及AB型储氢合金的储氢量一般都不超过2wt%,限制了其工程应用。钒钛基储氢合金具有超过3.8wt%的理论贮氢量,常温附近放氢量可接近3.0wt%,热力学及动力学性能良好,有望在燃料电池驱动的器件上得到广泛应用。 在863和各级省市政府支持下,已经形成如下技术成果: 1.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V-Ti-Cr-Fe四元合金体系,其钒含量可在20-60wt%变化; 2.这类合金多数可用价廉的FeV80中间合金制备,相对于用纯金属钒制备,合金材料成本下降到10%左右,解决了这类合金应用的成本制约因素; 3.这类合金无需活化处理,可直接在室温下吸放氢,298K下6分钟内合金吸氢量普遍超过3.6wt%; 截止压为0.01MPa时,部分合金298K放氢量超过2.5wt%,278K吸氢后333K放氢量超过3.0wt%,是目前已见报道的含Fe的低成本钒钛基储氢合金中0.01MPa截止压下放氢量最高的。 主要技术指标:1.298K下吸氢量大于3.6wt%。 2.截止压力为0.01MPa时,298K下放氢量大于2wt%;部分合金的放氢量大于2.5wt%,278K吸氢后333K放氢量超过3.0wt%。 应用范围:近年来,用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驱动的便携电源、不间断电源、燃料电池自行车、三轮代步车等在国内外市场上悄然兴起,氢燃料电池汽车、潜艇等技术也逐渐成熟并形成市场,钒钛基贮氢合金可以作为氢源为质子交换膜电池提供氢气。
四川大学 2021-04-1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55 56 57
  • ...
  • 101 102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