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佳木斯职业学院
佳木斯职业学院是经黑龙江省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一所全日制公办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学院坐落在佳木斯市长安路西段,占地面积10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1万平方米。学院现有教职工880人,全日制在校生8000余人,成人教育学生3500余人。 学院设有学前教育学院、交通学院、机电工程系、信息工程系、建筑工程系、焊接技术系、艺术系、管理系、农业系、继续教育学院、职业培训学院、环通驾驶员培训学校和集贤分校等13个院、系及分校。开设机电工程、信息工程、建筑工程、焊接技术、交通运输、管理、教育、艺术、农业等九大专业体系50余个专业。 学院有数控与机械加工、模具设计与制造、汽车检测与维修、焊接技术、汽车驾驶、网络信息、建筑工程、现代物流、民族工艺品制作等九个大型实习实训基地;有数控加工仿真系统、数控编程、电工电子、汽车模拟驾驶、量具与测量、电算会计、物流管理、电子商务、市场营销、物联网、多媒体语音等35个实训实验室;有大型多媒体演播厅、多功能报告厅、环幕影院、舞蹈室、琴房、画室、体育场、拓展基地等完善的教育教学及训练场所。学院投资三千余万元建成的“无线覆盖、家校互动、多终端支持”的数字化校园网络,实现了专业教学资源、网络课程、模拟仿真实训软件和生产实际教学案例等资源的共建共享,搭建了信息化资源平台,提升了信息化教学能力。 学院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通过大量的模拟演示与实践操作,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与实际操作技能。学院实行“工厂进校园、专业办公司”的职业教育新模式,校园内有现代化标准实习实训厂房23栋,占地面积23万平方米,飞天机床厂、畅通汽车配件制造有限公司、格雷特精密模具厂等一批知名企业入驻校园。学院依托专业特色和人才优势,创办了三鑫焊接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启明软件开发有限公司等6家实体公司。上述企业和公司能同时容纳2000余名学生实习实训。 学院以就业为导向,面向全国开展就业安置工作,在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环渤海经济圈、哈大齐工业走廊等工业密集区域建立就业基地。学院与大连船舶工业工程公司、北京三一重机有限公司、沈阳三一重型装备有限公司、山东泉林集团、人本集团、中国吉利汽车、北京福田汽车有限公司、上汽通用五菱青岛分公司、青岛政建集团海梦圆大酒店、大连东泉酒店、中国人民解放军2703工厂、中国联通北京分公司、北京物美商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络捷斯特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运输公司各省分公司等千余家大中型企业建立合作关系。 学生在享受国家助学金、奖学金同时,还可通过学院完善的奖学与助学政策,通过设立“振华助学金”、“阳光助学工程”、“校园爱心超市”等方式保证生活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学院牢固树立质量立校的思想,坚持以育人为根本,以服务为宗旨,以能力为本位,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之路,努力把学院打造成省内一流、全国知名的职业院校。
佳木斯职业学院 2021-02-01
临沂职业学院
临沂职业学院组建于2008年,是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临沂市人民政府主办的全日制公办普通高等学校,学校始建于1954年,由临沂广播电视大学和原临沂商业学校、临沂市职业中专、临沂经济学校等3所国家级重点中等专业学校合并而成,六十多年来为社会培养输送了20余万名优秀人才。学校是山东省单独招生资格高校、山东省职业院校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建设单位、山东省“3+2”分段培养本科生试点高校。近年来,被评为山东省文明单位、山东省科教兴鲁先锋基层党组织、山东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集体、山东省高校后勤综合工作先进单位、山东省高校校园绿化工作示范单位、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培训学校、山东省创新创业学院、全国职工教育培训示范点。学校坐落在风景秀美、人文荟萃的历史文化名城、商贸物流之都、滨水生态之城、红色旅游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山东省临沂市。主校区位于罗庄区、毗邻临沂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第二校区位于国家级临沂经济技术开发区,现占地1100余亩,建筑总面积26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4.6亿元,馆藏图书47万余册,电子图书15万册,仪器设备总值9800万元。学校设有会计金融、商贸物流、建筑工程、机电工程、信息工程、现代服务6个二级学院,基础部、思政部、体育部3个教学部,社会化培训中心、开放教育中心、奥鹏教育中心3个培训机构,机械、建筑、电子商务3个职业技能鉴定机构和1个职业教育研究所。开设8大类32个高职专业、5个五年一贯制专业、15个三二连读高职专业,建设了2个中央财政重点支持建设专业,2个省级品牌专业(群)、4个省级特色专业,6个校级品牌专业群和12个特色专业。建有商贸物流、财务会计、建筑工程与管理、机械制造、电子信息、艺术设计、公共管理、餐饮旅游等8大类实训中心、123个校内实验实训室,拥有五轴联动加工中心、数控铣床、航空模拟仓等各类先进实训设备5143台套,可开展257个实习实训项目和36个工种的职业技能培训鉴定。拥有先进的多媒体教室、视听阅览室、多功能语音室、网络直播课堂等现代化教学设施,建有标准塑胶跑道、足球场、网球场、羽毛球场和体育馆等现代化体育设施。校内绿树成荫,环境优雅,文体活动纷呈,成才氛围浓厚,是莘莘学子求知成才的理想园地。学校拥有一支以国家、省级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为骨干的教学科研队伍,现有教职工586人,其中,教授、副教授179人,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186人,“双师型”教师200余人,校外兼职教师93人,国家、省、市优秀教师、教学名师40余人,技术能手、首席技师、劳动模范50余人,优秀教学团队4个。各领域专家26人,其中,享受国务院、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3人,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能传承大师8人。学校坚持“围绕产业转,围绕就业干,围绕需求办”办学理念和“严管、善教、乐学”的育人理念,不断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采用“2326”人才培养模式,大力实施订单教育,积极探索现代学徒制育人模式,与国内270余家大中型企业和境内外10多所知名院校达成校企、校际合作协议,在专业建设、课程开发、师资培训、人才培养、招生就业、资源共享等方面实施深度合作。学校重视文化育人,建有非遗大师工作室7个、教师工作室50余个、学生社团76个,形成了校园科技文化体育艺术节、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暨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等品牌,构建了思政育人、专业育人、实践育人、文化育人、环境育人和全员、全过程、全方位“五位一体三全”育人格局。近三年,在专业与课程建设、教学成果研究、科研课题、文化教育与传承、创新创业教育等领域取得省级以上成果70余项,师生在技能大赛中获省级以上奖项208个,其中,国家级一等奖12个。打造了“5+3”、“3+2”一专多能人才培养特色、“O2O”线上理论学习与线下技能实践相结合教学特色、“中-高-本”系统人才培养特色、“五子登科”学历提升特色、“红色文化+工匠精神”校园文化特色,内涵建设水平和综合办学实力显著提升,招生数量和生源质量稳步提高,现有全日制学生10789人、成人本专科教育学生11750人,学生就业率持续保持在98%以上,每年开展社会培训20000余人次。“十三五”以来,学校确立了“建优质、争一流”奋斗目标和“一二三四五”总体工作思路,全面实施质量立校、人才兴校、创新活校、特色亮校、配置强校、文化铸校“六大工程”,积极对接服务山东省、临沂市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具有鲜明特色和重要影响力的国内知名、省内一流高职院校,为学生全面成长成才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临沂职业学院 2021-02-01
枣庄职业学院
枣庄职业学院是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公办普通高等学校。枣庄技师学院是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以培养预备技师、高级技工为主的技术院校。枣庄职业学院与枣庄技师学院两位一体,由枣庄市人民政府投资兴建,省市两级管理。 学院位于山东省枣庄市新城区祁连山路中段,毗邻京沪高速铁路,京台高速公路。占地面积800余亩,建筑面积20万平方米,现有实验、实训室、实习基地135个。在校学生12900余人,教师600余人,其中教授、副教授、研究员等高级专业技术人员177人,"双师型"教师占70%以上。 学院下设医学院、机电工程系、汽车工程系、经济与信息技术系、化工系、建筑工程系、旅游管理系、农学系、基础教学部、台儿庄古城校区等10个教学单位和13个管理、教辅机构。开设32个高职专业、6个五年一贯制与三二连读专业、17个技师与高级技工专业。其中机电一体化技术、旅游管理专业为中央财政重点支持建设专业;数控技术专业、旅游管理、口腔医学为省级特色专业;机械装备与维修专业为省级名牌专业;数控技术为省级重点专业;机电类专业群为省级示范专业群。 学院以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坚持"德能并举、学做一体、合作共赢、特色发展"的办学理念,积极构建"多阶段、多循环"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做、学、教、赛"四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强化职业能力训练,注重综合素质培养,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能吃苦、能干事、能创业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学生先后获国家和省市级各类技能大赛奖项100余项,其中化工生产技术赛项荣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团体一等奖。为拓宽办学渠道,提升学生就业能力,积极与政府、行业、企业开展紧密合作,建立生产性实训基地和校外实习基地,学生就业率保持在96%以上。 学院秉承"尚德尚能,励志励学"的校训和"至诚至善,唯实唯新"的校风,坚持立德树人,注重校园文化建设,提升环境育人功能,强化社会服务功能。先后成功承办中国首届焊工电视大赛、第三届全国职工职业技能大赛数控车工决赛等;被确立为国家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全国职工职业技能实训基地、国家级农民工培训示范基地;被授予全国文明单位、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全国高校节能管理先进院校、山东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山东省高校校园绿化管理工作示范单位、山东省高校标准化食堂先进单位等称号;荣获山东省富民兴鲁劳动奖状;多次被枣庄市委、市政府表彰为先进集体,荣记集体二等功、三等功。部分教师荣获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富民兴鲁劳动奖章、山东省十大劳动之星、山东省首席技师、山东省技术能手、山东省优秀青年科技人才、枣庄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等荣誉称号。
枣庄职业学院 2021-02-01
新疆职业大学
新疆职业大学创建于1962年,其前身新疆职工业余大学是在王震将军的亲切关怀下,由自治区总工会和自治区教育厅联合创办。1991年,学校更名为“新疆职工大学”。1996年,被原国家教委批准为全国首批高职教育试点院校并从1997年开始招收高职学生。2000年,学校更名为“新疆职业大学”,2007年教育部批准更名并备案。2000年、2005年新疆商业技工学校、新疆蒙古师范学校先后并入新疆职业大学。 半个世纪以来,新疆职业大学伴随着自治区经济社会逐步发展,由成人院校转型为综合性高等职业院校,累计培养了5万余名扎根边疆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为培养大批专业人才和新疆开发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 本世纪初,新疆职业大学进入高职教育改革发展的新阶段。2010年,学校通过教育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2011年,被确定为自治区示范性高职院校。2013年,被国家教育部、人社部确定为国家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2014年,成为国家教育部、德国经济合作部与德国国际合作公司(GIZ)以及德国五大汽车企业在中国的25所“中德汽车机电职业教育项目(SGAVE)”学校之一,2015年,成为国家教育部首批百所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之一。 学校坐落在美丽的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节点城市——乌鲁木齐市,现有北京路校区、友好路校区、巴州路校区三个校区,设有九个学院、两个教学部和四个教育研究中心。现有教职员工510人,其中专任教师324人,教授、副教授占28%,博士、硕士研究生占44.1%。现有自治区级教学团队1 个,中国烹饪大师6人(新疆28人),自治区教学名师1人,“双师型”教师占85%;年均外聘行业企业管理与技术专家及能工巧匠150余人,基本构建了一支专兼互补的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学校现有普通高职在校生9640人,开设专业52个,涵盖汽车机电、宝玉石鉴定加工、餐饮、旅游酒店、民航、社会工作、财经、物流、信息技术等领域和方向。学校建有自治区特色专业5个、自治区精品课程9门,建有国家级大师工作室1个,校外实训基地132个,校内实验实训室117个。学校馆藏图书47万册,同时正在建设现代化的高技能人才培养网络平台。 学校招生覆盖全国20余个省区,通过普通高考、三校生、单独招生、中高职融通、五学年一贯制、“3+2”、成人高考等形式招收普通专科(高职)、中职和成人学生。学校连续2年实现不降分录取,连续5年保持第一志愿录取率100%,毕业生就业率多年保持在90%左右,优势、特色专业毕业生就业率100%。我校烹饪专业毕业生于建文、计算机网络专业毕业生赵英正分别于2004年、2006年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江泽民、胡锦涛的亲切接见;汉语翻译专业2012级学生热汗古丽·依米尔同学是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相继被评为 “全国劳动模范”、“全国道德模范”、“最美新疆人”,她的事迹被拍成电视连续剧《有一个古丽》;法律事务专业毕业生海力力·吉力力被自治区评为“反恐勇士”。 学校始终坚持开放办学,加强与国内外相关教育机构、高校和企业的合作交流,从多方面体现现代职业教育办学特色。在区内,学校牵头25家职业院校组建了新疆特色餐饮职业教育联盟,并与5所院校、8家企业组建了新疆特色餐饮校企合作职业教育集团。同时与新疆特变电工、上海大众新疆分公司等100余个企业建立了紧密的校企合作关系;在国内,与武汉理工大学、上海旅游高等专科学校、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等10所高校建立了 “多对一”援教和联合办学机制,争取在优势专业上的支持;在国(境)外,先后与德国职业教育联盟、大众汽车集团(中国)、德国复兴银行、德国国际合作机构(GIZ) 、德国菲尼克斯电气集团、德国工商总会AHK(上海)、瑞士洛桑酒店管理学院、美国贝茨技术学院、蒙古国科布多大学、台湾科技大学开展国际教育交流合作,相继开展了中德(新疆)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德促贷款项目)、“大众班”人才培养项目、汽车机电人才培养项目(SGAVE)、菲尼克斯电气自动化实训中心、蒙古国科布多大学孔子学院、瑞士洛桑酒店管理学院共建新疆旅游产业教学实训基地等一批有影响力和实效性的国际合作办学项目,特别是中德(新疆)职业教育实训基地项目,中央电视台2014年7月25日新闻联播节目报道了该项目的转贷协议签署实况。通过对外开放办学,在外资引进、实训基地建设、师资培训、专业建设、汉语国际教育等方面强有力的推动了学校的整体发展,学校相继成为西北地区第一家获得德国复兴银行贷款的单位,成为西北地区唯一一所获得SGAVE资质的学校,成为全国唯一一所在境外设立孔子学院的高职学校。 学校始终秉承“崇德尚能、学以致用”的校训精神,以服务地方经济为己任,努力提升作为高职院校在人才服务、技术服务、培训服务、文化服务等方面的能力和水平,向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输送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为新疆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撑。十二五期间,学校累积向社会开展职业鉴定培训32000人次;学校下设的鉴定机构可开展28个工种的职业资格鉴定;累计派出2000余名学生在南疆地区支教,选派管理干部和专业教师对口帮扶墨玉县职业高中学校和麦盖提县职业中专学校,支持南疆少数民族地区教育事业发展,对口帮扶工作在《新疆日报》头版登载。 学校始终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稳定是第一责任,维护校园和谐稳定,加快学校整体发展,连续十五年被评为自治区文明单位、自治区高校稳定工作先进单位,连续三年被自治区教育厅评为安全生产目标管理先进单位。 根据国家和自治区关于加快现代职业教育改革的政策措施,新疆职业大学进一步明确了 “十三五”期间的发展方向:坚持开放办学,深化校企合作,推进国内多对一援教,加强国外合作办学;坚持高职教育服务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面向现代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制造业、文化产业、社会服务等领域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以全日制高等职业教育为主,开展应用型本科教育、继续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十三五期间,高职在校生人数控制在1万人左右。 面向未来,在推进现代职业教育改革的进程中,新疆职业大学将以服务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和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为己任,坚持改革创新不动摇,坚持加快发展不动摇,以教学为中心,以项目建设为支撑,以内涵建设为重点,适应新常态,展现新作为,努力将学校发展推进到一个新阶段,将三个校区建成各具功能与特色的教育教学实训基地,建成宜教、宜学、宜居的平安校园,建成区内一流、区外知名的高职院校。
新疆职业大学 2021-02-01
梧州职业学院
梧州,东邻粤港澳,南接玉林,西连南宁,北邻桂林,素有“百年商埠”和“世界人造宝石之都”之美誉,是国务院全力打造的西江亿吨黄金水道中心城市、“泛珠三角经济圈”和“泛北部湾经济圈”交汇节点区域性枢纽城市。座落于这个快速发展城市中的梧州职业学院,和梧州的经济社会发展同步,充满着朝气和希望。 梧州职业学院是一所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是广西高校安全文明校园、广西卫生系统优秀学校。学院位于广西梧州市区,毗邻玫瑰湖湿地生态公园,占地约600亩,规划用地1200亩,建设面积近50万平方米。学院融山水园林为一体,环境幽雅,既具有现代气息,又具有岭南文化底蕴,是莘莘学子求索科学知识、锻造职业技能的理想之地。 学院近年来先后投入7.1亿元完善校园基础设施,配备标准化教学大楼、实训大楼、学术报告大厅、图书馆、学生公寓、食堂、风雨操场等,还有可容纳1.8万人的体育中心。学院教学仪器设备总值4000多万元,纸质图书藏量超过30万册,电子图书16万册。 学院现有机电工程系、汽车工程系、建筑工程系、经济管理系、教育系、卫生职业教育部、公共基础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等8个系部,设有医药卫生、机电、汽车、建筑、管理、经济、教育等专业门类共23个专业,打造了10个国家、自治区级示范性特色专业。拥有一支由著名专家学者、海外留学生、“双师型”教师组成、教学实践经验丰富的管理团队及教师队伍。目前在校生13000多人。 学院坚持以内涵建设为主线,以就业为导向,以产业为依托,以技能训练为核心,以培养高级实用性专门人才为根本,大胆开拓,锐意创新,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发展能力,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学院秉持“把学校搬进园区,把课堂设在企业”的开门办学理念,牵头成立了梧州市机械职教集团、卫生职教集团、学前教育职教集团、电子信息职教集团,建立了电子信息技术、汽车技术、机械加工、电工电子、建筑技术、文化艺术、商务贸易和医药卫生类等一大批专业实训基地,为学生们打造了良好的技能训练平台。学院与区内和珠三角地区上百家大中型企事业单位建立实习及就业合作关系,广泛开展教学、科研、就业等多方面的合作交流,既为学院开展产学结合和工学结合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也为毕业生提供了切实可靠的就业保障。 学院重视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职业能力和人文素质,注重培育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校园文化,成立学生社团近50个,第二课堂活动丰富多彩。近年来,学院多次参加广西区级以上各类技能竞赛和文艺展演,均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学院师生以服务社会、奉献社会为己任,在2015年举办的广西第十三届运动会期间,学院学生不但担纲主演开幕式大型文艺演出的大部分节目,并全程提供热情周到、彬彬有礼的志愿服务,受到梧州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今天,学院正以现代职业教育追梦人的豪迈姿态,凝心聚力,开拓进取,锐意改革,在现代职业教育的大海中奋力搏击,朝着建设在西江流域具有较大影响力、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特色职业院校而努力奋进。
梧州职业学院 2021-02-01
第八届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学术研讨会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设立四十周年论坛在重庆举行
11月15日,第八届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学术研讨会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设立四十周年论坛在重庆举行。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管培俊、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副司长余先亭、中共重庆市委教育工委专职副书记屈锐、西南大学党委书记张卫国、四川外国语大学党委书记邹渝等领导出席论坛开幕式。重庆师范大学党委书记张艳主持论坛开幕式。
重庆师范大学 2024-11-18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2023年工作要点
2023年高等教育司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把握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定位、新部署、新要求、新任务,加快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以高等教育强国建设为目标,以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为主线,以深入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点为抓手,探索构建中国式高等教育发展模式,更好服务国家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教育部 2023-03-29
人工智能3D编程教育教育解决方案
产品详细介绍    该实验室结合图形化编程(Scratch)和代码编程(Python)方式,以【数学知识+信息技术+3D设计+编程】为主要切入点,选用IME3D系列化软件中的3D编程设计软件Scrath3D和Python3D,及其配套的项目制(PBL)基础和主题课程体系,将编程逻辑、3D设计和开源硬件相结合,开展编程式3D设计教育课程和各项活动。 该实验室的课程内容特色: 充分结合所学的数学知识,如圆锥、圆柱、直线/曲线的斜率等基本概念,并将其通过Scratch、Python等编程方式进行3D数学建模,对生活中常见的物品进行模仿设计,使其成为具有一定功能的创意产品 运用Scrtach3D和Python3D设计软件让学生学习3D编程设计的方法,提升学生自主设计能力和联系理解学科知识的能力,在揭示3D建模背后原理的同时,为学生提供理解编程学习的独特平台 完成一定内容学习和尝试后,结合多种设计方法,进行综合运用性的主题作品设计制作,如用数学的方法来测量学校建筑物的高度,分析模型的特点和结果,并利用合适的编程式3D设计软件构建其模型和3D打印完成作品 结合开源硬件,在给定主题的引导下,进行功能分析、3D设计和编程操作,同时利用3D打印成品进行产品组装,实现功能 编程教学软件:
磐纹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2021-08-23
教创赛专家报告荟萃④ |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大学素质教育研究分会常务副理事长、秘书长庞海芍:通识课程教学创新与质量提升
通识教育课程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路径,其重要性也日益凸显。
高等教育博览会 2025-09-26
教育部部长怀进鹏:加快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7月6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权威部门话开局”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2023-07-06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26 27 28
  • ...
  • 271 272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