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复合式锚杆桩地基加固技术
建筑物基础的沉降与失稳一直是困扰工程界的重大技术难题,长期得不到有效解决,此类问题一般都是采用工程桩、树根桩、搅拌桩等常规手段加以处治,但其工艺复杂、效果一般且造价高。从 1998 年起,本项目组结合具体的工程,从设计入手,创造性地提出了一项加固沉降基础的有效技术——复合式锚杆桩地基加固技术,该项技术将传统意义上的锚杆垂直布置形成群桩效应,取代了昂贵的工程桩并获得更好的工程效果。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4-13
一种组合式切换阀
本发明涉及一种组合式切换阀,其包括电机、减速器、T 型架、主动齿轮、一级从 动齿轮、支架、位置传感器、信号盘、二级从动齿轮、螺旋座、阀芯和阀体。在阀体上设有 四个阀孔和两个出口孔,阀体上装有四根阀芯和四个螺旋座,靠近减速器的两根阀芯顶部安 装有两个一级从动齿轮,另外两根阀芯顶部安装有两个二级从动齿轮。电机转动时,由主动 齿轮同时驱动两个一级从动齿轮,使相应的阀芯上升或下降,而两个一级从动齿轮则同时驱 动两个二级从动齿轮反转,使另两个阀芯下降或上升。本发明可实现一个电机同时驱动四个 阀芯,且阀芯升降速度和行程可控,整体结构紧凑,控制和调节方便,用于高压磨料射流混 合系统回路的两开两闭电动控制切换。
安徽理工大学 2021-04-13
复合式锚杆桩地基加固技术
建筑物基础的沉降与失稳一直是困扰工程界的重大技术难题,长期得不到有效解决,此类问题一般都是采用工程桩、树根桩、搅拌桩等常规手段加以处治,但其工艺复杂、效果一般且造价高。从1998年起,本项目组结合具体的工程,从设计入手,创造性地提出了一项加固沉降基础的有效技术——复合式锚杆桩地基加固技术,该项技术将传统意义上的锚杆垂直布置形成群桩效应,取代了昂贵的工程桩并获得更好的工程效果。 (1)1999年,利用该技术设计并组织施工完成了京沪高速公路(化-临段)NO.4合同段沉陷路基的加固工程。 (2)2000年,利用该技术设计并组织施工完成了洛阳-三门峡高速公路NO.6合同段王庄大桥基础加固工程。 (3)2001年,利用该技术设计并组织施工完成了洛阳-三门峡高速公路NO.6合同段沉陷路基的加固工程。 (4)2001年,利用该技术设计并组织施工完成了普尔斯马特会员商店广东星宝分店营业大厅地坪加固工程。以上所取得的技术成果将在2002年鉴定。 (5)2006年,成功应用于北京地铁10线国贸站原有立交桥桥基隔离加固工程。 应用范围:本项目所取得的成果应用范围十分广泛,其核心技术可应用于铁路、公路、矿山等几乎所有与岩土有关的工程领域。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4-13
一种复合式矿石输送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式矿石输送装置,其包括料斗传送机构 及传送带传送机构。所述料斗传送机构包括滑道支撑件、设置在所述 滑道支撑件上的滑轨、与所述滑轨滑动连接的滑块、连接于所述滑块 的料斗底板、连接于所述料斗底板的轴承座组、连接于所述轴承座组 的拉斗轴、固定连接于所述拉斗轴的料斗及设置在所述滑道支撑件内 的链传动组件;所述链传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料斗底板及所述料斗沿 所述滑轨移动;所述料斗设置在所述料斗底板上,其用于收容矿石; 所述拉斗轴通过转动使所述料斗发生倾覆。所述传送带传送机构固定 连接于所述滑道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高级组合式基础护理人模型
XM-HL4A高级组合式基础护理训练模拟人(男性)   XM-HL4A高级组合式基础护理人模型综合了基础护理与外科护理的主要功能,由高分子材料制成,具有形象逼真、操作真实、拆装方便、结构合理和经久耐用等特点,还可以拆装分部件进行局部功能教学训练。 一、模型功能: ■ 洗脸 ■ 眼耳清洗、滴药 ■ 口腔护理 ■ 口鼻气管插管 ■ 气管切开护理 ■ 吸痰法 ■ 氧气吸入法 ■ 口鼻饲法 ■ 洗胃洗 ■ 胸腔解剖重要器官结构 ■ 手臂静脉注射、穿刺、输液(血) ■ 三角肌皮下注射 ■ 股外侧肌内注射 ■ 胸腔、腰椎穿刺 ■ 灌肠法 ■ 男性导尿术 ■ 女性导尿术 ■ 男性膀胱冲洗 ■ 女性膀胱冲洗 ■ 臀部肌肉注射 ■ 造瘘引流术 ■ 腹腔解剖重要器官结构观察 ■ 整体护理:床上擦浴、座式擦浴、穿换衣服、冷、热疗法。   二、标准配置: ■ 组合式基础护理训练模拟人:1台 ■ 模拟人衣服:1套 ■ 输液袋:1套 ■ 说明书:1册 ■ 保修卡合格证:1张
上海欣曼科教设备有限公司 2021-08-23
MOOC+SPOC混合式教学服务
优学院 优学院(www.ulearning.cn )基于文华在线拥有注册商标的优慕课(UMOOC)教学平台构建,是文华在线自主研发的新一代教学云平台,基于云服务和本地部署结合的混合云架构,为高校提供混合教学支撑环境。它吸取了国内外主流教学平台模块化、开放式、云服务的特点,紧密结合学科教学过程中的具体需求,能够充分支持院校进行教、学、管、考、评、研全面的教学过程。   人民网公开课 人民网公开课(mooc.people.cn)作为人民网旗下汇聚优质教育资源的MOOC平台,由文华在线提供内容与技术运营。自上线之日起,始终秉持“权威实力源自人民”的品牌形象,向公众提供来自中国知名高校、权威机构、知名学者的优质MOOC课程。
北京文华在线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1-01-22
新能源联合供电系统
根据燃料电池外特性软、动态响应慢的缺点,本项目提出了复合型燃料电池供电系统,利用能量管理控制策略控制系统中的能量流,确保系统高效可靠工作。本系统非常适用于混合动力汽车、应急备用电源等场合。 一、项目分类 关键核心技术突破 二、成果简介 新能源联合供电系统是将风力发电、太阳能光伏发电、燃料电池以及蓄电池等结合在一起连续向负载供电系统。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电源重点实验室已于2005年先后购买了300W风力发电机、1kW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和1kW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并开展了关于风力发电、光伏发电和燃料电池发电的研究工作,本课题组已采用以上三套装置分别进行了独立系统的实验研究,已取得很多研究进展。正在进行风光氢联合供电系统的研究,目前已完成原理,正在进行实验验证。 1.燃料电池供电系统 氢能是一种清洁新能源,燃料电池是氢能应用的一个重要。根据燃料电池外特性软、动态响应慢的缺点,本项目提出了复合型燃料电池供电系统,利用能量管理控制策略控制系统中的能量流,确保系统高效可靠工作。本系统非常适用于混合动力汽车、应急备用电源等场合。 2.太阳能光伏供电系统和风力发电系统 本研究首先建立太阳能电池和风力发电机的模型,以进一步了解其特性。其次根据不同输入源的特性,设计高效率高功率密度功率变换器。采用最大功率追踪技术控制系统,使得太阳能电池和风力发电机工作在最大功率点。 3.风光氢联合发电系统 本研究将风力发电机、太阳能电池和燃料电池通过功率变换器组成了一套风光氢联合发电系统,同时提出能量管理策略是通过控制变换器使风力发电机、太阳能电池和燃料电池既可以同时向负载供电也可以单独向负载供电。由于风能和太阳能是可再生能源,应该尽可能多地利用,当其不足以提供负载功率时,由燃料电池配合其向负载供电。当夜晚和无风时,太阳能电池和风力发电机不能正常工作,由燃料电池单独向负载供电。该系统可用于分布式供电也可并网发电。 三、知识产权及获奖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成果名称:“燃料电池供电系统”)、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计划(成果名称:“多种新能源联合供电系统研究”;项目号:07-E-022)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成果名称:“多输入直流变换器电路拓扑及控制策略的研究”;项目号:50807024)的资助。目前共有3项专利在申请中。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22-08-12
龙口联合化学有限公司
龙口联合化学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7年,经过多年的发展,已成为国内外颇具影响力的有机颜料供应商。龙口联合秉承以客户导向,品质先行的理念,整合企业内外资源,专业为客户订制用于中高档油墨、塑料等领域着色的产品。
龙口联合化学有限公司 2021-09-07
大流量、高比转速、高效离心风机
离心风机特点是高压力、低流量,轴流风机特点是大流量、低压力。在风机 的实际应用时,由于现场结构或工艺的要求、限制,往往需要选择离心风机替代 轴流风机使用,造成风机运行效率低,浪费能源。此类情况在水泥、钢铁及化工 行业较多。大流量高比转速高效离心风机,特点是流量大,效率高。常规离心风机比转 速在 90~100 之间仍可维持较高效率,而研发的高比转速离心风机模型比转速可 在 100~130 区间仍有较高效率,风机效率不低于 75%,流量系数超过 0.4,完全 可以替代混流或部分轴流风机。
上海理工大学 2021-01-12
大流量、高比转速、高效离心风机
离心风机特点是高压力、低流量,轴流风机特点是大流量、低压力。在风机的实际应用时,由于现场结构或工艺的要求、限制,往往需要选择离心风机替代轴流风机使用,造成风机运行效率低,浪费能源。此类情况在水泥、钢铁及化工行业较多。 大流量高比转速高效离心风机,特点是流量大,效率高。常规离心风机比转速在90~100之间仍可维持较高效率,而研发的高比转速离心风机模型比转速可在100~130区间仍有较高效率,风机效率不低于75%,流量系数超过0.4,完全可以替代混流或部分轴流风机。
上海理工大学 2021-04-13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1 12 13
  • ...
  • 41 42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