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物联网智慧灯控系统
南京邮电大学 2021-04-14
仪表智能识别物联网系统
仪表智能识别物联网系统由智能读表相机、智能应用系统云平台套件以及大数据智能分析服务组成,通过智能采控终端采集仪器仪表的各项数据,将数据上传到网络服务器,存储、整理分析,通过智能应用系统实现实时在线监控、记录、查询、统计、分析、修改、报警等操作,实现远程智能化管理,提高企业智能化管理水平。
霍夫纳格智能科技(嘉兴)有限公司 2022-01-21
智能物联中控主机
产品详细介绍      校园安全控制中心专用设备将学校原有的广播系统、监控系统等进行融合入,使用手机即可对设备进行远程操控管理,同时强调物联集成理念,预留多项端口,可接入校园更多智能硬件设备。该硬件产品为工业级设计,嵌入式系统自动升级免维护,国家教育机构认证许可,7*24小时不间断工作,确保设备质量稳定,同时提供高效优质的售后运维服务。      A8200 校园安全智能物联中控主机技术特点:         √采用钢结构,有较高的防磁、防尘、防冲击的能力;         √采用7寸工业级加固触摸屏,简单易用的触摸屏操作;         √工业级主板设计,处理运行速度更快,性能更胜一筹,适合长时间运行; √嵌入式Android系统; √通信制式支持以太网络、GSM、WCDMA等制式; √具有掉电记忆功能,重新上电自动恢复运行,不丢失任何系统数据; √支持远程自动升级; √网络自动时间校对; √智能识别敏感; √模块化设计: a) 本机权限管理及授权信息设置;  b) 存储信息播控逻辑控制模块;     c) TTS语音引擎模块; d) 音频输入啸叫抑制。
深圳市巨龙科教网络有限公司 2021-08-23
RFID物联网读写器
产品详细介绍RFID物联网读写器 FR1001小型台式发卡机 产品介绍 FR1001小型台式发卡机是北京泰格瑞德科技完全基于自主知识产权、专门为配合用户在后台或者管理中心进行发卡管理,而生产的UHF 发卡器。 本设备置于台面供操作员发放电子标签、进行查询或提供权限管理使用。除了发卡外,该设备也在图书和文档管理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 本设备外型小巧便于携带,可以进行读卡、写卡、授权、格式化等操作;具有读写速度快、识别率高、可同时操作多个标签; 技术参数 工作频率:ISM 902-928MHZ 工作模式:跳频工作、定频工作或软件可调 功率可调范围:0dBm~26dBm 天  线:内置天线 通信接口:USB 通信速率:Up to 57,600bps 标签协议:EPC C1 Co Gen2, ISO-18000-6C 读取距离:15cm~1m 电  源:+5V DC, less than 1Amps 尺  寸:120*95*30 mm 重  量:0.4KG 工作温度:-20℃~+65℃ 存储温度:-35℃~+85℃
泰格瑞德科技有限公司 2021-08-23
大型仪器智能物联网系统
系统是基于物联网技术的保护仪,实现信息发布、在线预约、培训授权、刷卡使用、收费结算、效益统计、数据上报等;可扩展试剂耗材、安全准入、安全检查、电子门牌、动物房(中心),并与统一身份认证、资产、财务、门禁、监控对接。 科大奥锐自主研发的大型仪器共享管理系统,是专门用于高校及科研院所,管理和实现大型仪器的开放和共享。该系统是基于不改装仪器本身,基于物联网技术的设备监控保护仪,实现大型仪器开放共享,实现仪器信息开放和共享、网上预约和审核、仪器使用授权、智能刷卡认证和使用、计费收费和结算、仪器安全和使用监控保护、实验数据传输和共享、效益评估和统计、上级部门数据对接等。 仪器终端 扩展终端 功能特点
安徽省科大奥锐科技有限公司 2021-02-01
键合型抗微生物高分子材料
人类文明的高度发展,既带来了生活的便利与舒适,同时也增添了病菌传播的机会。近年 来世界上大规模传染性疾病的时有发生,例如,1996年日本发生的O-157大肠杆菌感染事件, 2000年日本、韩国、蒙古等国家发生的口蹄疫事件,2003年我国流行的SARS事件,至今在许 多国家相继爆发的禽流感及致人死亡事件,以及霍乱、肺炎、疟疾、结核病和肝炎等,都给世 界带来了震惊和恐慌,也给人类生命财产造成了重大的损失,促进了人类对健康生存环境的追 求。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各种各样的抗微生物材料发展十分迅速。抗微生物制品在保护人类 健康、减少疾病、改善生活环境等方面可以起到绿色屏障的作用。据CBS调查,52%的美国民 众购买日用品时,会注意产品是否抗菌、防霉、防臭的功能。 然而无论是以欧美为代表采用有机抗菌剂,还是以日本为代表采用无机银离子或纳米级 二氧化钛直接混入树脂基体制备聚合物制品的抗微生物技术都存在不足。理论而言,作为一种 抗微生物材料不仅应该同时对绝大多数微生物有效,而且不应该是溶出性的,否则所制成的饮 水管道、食品包装膜、饮水机等都会因人体摄入而造成毒害,不耐洗涤、抗微生物效果持久性 差。另一方面,大多数有机抗生素的作用机理在于影响微生物的新陈代谢,进而达到抑制其生 长繁殖的目的,然而这类抗生素的滥用,将导致微生物抗药性的增加,会给人类健康带来更大 的危害。因此新一代基于物理作用而可避免上述抗生素缺点的抗菌剂,如阳离子型抗菌剂,通 过正负电荷的静电吸引作用,破坏细胞膜而杀死微生物,成为抗菌剂的重要发展方向。 本项目创建了一类高效、广谱、对人体安全无毒的抗微生物材料,其特点是将特定的阳 离子型功能团齐聚物键合到应用广泛的大宗树脂的分子链上,成为非溶出型的分子组装抗菌材 料,经久耐洗、持久高效抗菌、抗病毒,克服了现有技术的缺陷,是抗微生物材料方面一个有 突破意义的发明。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4-11
可预防冠状病毒感染作用的候选分子研究
南开大学药学院与天津大学国际生物医药联合研究院组建新药开发联合攻关团队,针对新型冠状病毒的生物学特点、传播特征和公共卫生风险防控的潜在需求,开展了病毒防治相关药物的研发,从药食同源分子中发现了可预防冠状病毒感染作用的候选分子。 南开大学药学院与研究院联合攻关团队,利用人工智能辅助的虚拟药物筛选系统,从中药单体库、药食同源天然分子库和成药化合物库中筛选潜在的互作界面抑制剂,尤其关注药食同源类物质所含的活性分子。通过筛选和既往药理信息的综合分析,观察到多种药食同源的中药中含有抑制病毒与受体结合的潜在活性分子,为中医药方剂的配伍和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的防治提供了一定的信息。
南开大学 2021-04-10
多媒体分子生物学图象分析系统
分子生物学是研究生物大分子结构与功能的一门学科,而分子的大小、密度、含量及图象比较分析是分子生物学研究中的重要内容,如对基因密码DNA进行限制性内切酶解片断长度多态性分析(简称RFLP)和聚合酶链反应(简称PCR)对DNA分子上的基因不同长度的特征性片段进行扩增分析,蛋白质和DNA、RNA分子、多糖分子及其它生物大分子的经凝胶电泳和荧光染色或其他方法染色后,在紫外透射分析仪和其他光谱下可显示出不同图象位置格局和密度,是生物学科研工作和临床疾病诊断的重要依据。以往对这些不同分子的分析主要是凭人眼目测,欠客观性,人为因素所造成的误差较大,且难以保存这些结果的原始图象。我们将分子生物学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结合,研制出多媒体分子生物学图象分析系统。本分析系统由PⅡ350以上的微机和CCD(CHARGE COUPLED DEVICE)摄像机,图象卡,紫外透射分析仪,日光源,扫描仪,彩色喷墨打印机,电源转换器, 分子生物学图象分析专用软件系统(BioComputAnasis1.0a)等部分组成。 该分子生物学图象分析系统可以对生物大分子电泳图象进行密度定量、分子大小测定、标注、扫描、图象融合比较,存储、编辑和打印,便于检索,为科研和临床图象采集和数据分析提供了强有力的系统,使得医学诊断和生物科研图象的多功能分析成为可能。经临床和分子生物学实验应用表明,该系统定量准确,分析可靠,速度快,能储存大量信息,便于检索和信息处理。可以打印彩色照片和结果报告,非常方便。这必将代替以往其他传统落后的实验方式和分析报告方式。对分子量进行多次实际测定,总误差率<+1%,对密度含量进行实际测定结果表明误差率<+5%,该系统操作简单,是分子生物学和基因工程基础研究、临床分子诊断及基因诊断重要的仪器和换代产品,为科研和临床数据采集分析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上海理工大学 2021-04-11
玉米油份含量的分子标记及其应用技术
小试阶段/n该成果涉及多种玉米油份含量相关的基因位点及分子标记,可应用于辅助玉米品种或品系的基因型检测,可高效精准地判断该品种或品系油份含量的大小;可应用于不同遗传背景下的高油玉米育种,也可以用于玉米遗传改良。该方法和标记克服了常规育种周期长、后期筛选工作量大、对品种或品系进行鉴定的效率低等缺陷和不足,在玉米育种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华中农业大学 2021-04-11
有关近红外稀土分子τ探针定量检测活体pH的研究
近红外二区成像组织穿透深,时空分辨率高,对于成像引导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该领域发展的瓶颈化学问题是近红外分子探针发光强度低。本研究致力于发光稀土配合物的设计和合成,利用稀土f-f特征跃迁的特点,将近红外二区探针的研究范围从金属纳米材料、共轭聚合物、有机小分子拓展到金属配合物。设计寿命(τ)探针,避免激光强度、背景荧光、组织形貌、检测器狭缝等因素影响,实现在活体水平的分子事件定量可视化。pH值是维持生命正常活动的重要生理指标。发展活体水平上实时检测pH的技术对相关疾病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设计pH敏感的镱卟啉化合物,在卟啉外围引入羧基基团。在羧基的质子化和去质子化情况下,调节配体三线态到稀土激发态的能量传递过程,实现在不同pH下近红外发光强度的“开”和“关”,同时将发光寿命与pH值变化关联。
北京大学 2021-04-1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39 40 41
  • ...
  • 154 155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