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高浓度淀粉酶法液化、糖化技术
在传统淀粉糖的生产过程中,淀粉乳投料浓度通常在 25%~35%之间,淀粉乳经液化、糖化后的酶解液需经过蒸发浓缩等工序,以提高产物浓度,这消耗了大量的水资源与能源,增加了生产成本。本技术针对淀粉在液化、糖化过程中的粘度过大所导致的投料浓度较低等行业难题,通过生物酶法和物理场预处理,可将淀粉乳的初始浓度提高至 40%以上,减少淀粉乳的初始水分含量,制备高浓度淀粉糖产品。该项技术应用于玉米淀粉液化、糖化过程中,具有降低能耗、节约用水、提高产量、提高单位设备利用率、缩短生产周期、降低生产成本等特点,有着巨大的应用价值。
江南大学 2021-04-11
酶法拆分生产(S)-萘普生
萘普生是一种传统的非处方消炎、镇痛药物。作为一种手性药物,其(S)-构型化合物的消炎活性是(R)-构型的28倍。对化学法合成的消旋萘普生进行拆分,得到光学纯的(S)-萘普生,可以有效地提高药效,减少毒副作用。 我们采用自行开发的重组酯酶催化消旋萘普生甲酯的立体选择性水解,(S)-萘普生甲酯水解生成相应的(S)-萘普生,未反应的(R)-萘普生甲酯在强碱环境下进行消旋,得到消旋萘普生甲酯,回收后与新鲜底物混合,重新用于拆分反应。 由于萘普生甲酯在水中溶解性差,与酶接触面积小,反应时底物浓度通常比较低,本项目中,我们采用简单的机械破碎的方法,对底物进行粉碎,获得细微的底物颗粒,极大地增加了萘普生甲酯颗粒的表面积,从而有效地提高了纯水相反应介质中萘普生甲酯的酶促反应速率,底物浓度可达到5%,并且反应结束后通过简单过滤即可实现底物与产物的分离,工艺简单。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2-01
超氧化物歧化酶含片
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 SOD),是一种源于生命体的活性物 质,能消除生物体在新陈代谢过程中产生的超氧阴离子自由基,从而能够对由 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引起的各种疾病和功能异常有预防和治疗作用,如各种非特 异性炎症、辐射损伤、自身免疫性疾病、缺血再灌注损伤等,因此在医疗、保 健品、化妆品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山东大学 2021-04-13
代谢转移酶介导的细胞老化研究
通过代谢组学手段发现线粒体能量代谢和脂肪酸氧化的一个关键酶:肉毒碱棕榈酰基转移酶1C(CPT1C)在老化肿瘤细胞中有极显著下降;进而在细胞老化模型及动物模型上通过多种分子生物学手段,证明CPT1C在肿瘤细胞增殖性老化过程中发挥重要的调控作用,阐明CPT1C是调控肿瘤细胞老化的新调控因子。并进一步阐明CPT1C沉默后通过影响线粒体功能与相关代谢重编程过程,导致线粒体功能异常、细胞增殖能力显著下降,最终导致肿瘤细胞老化、致瘤能力显著下降。该研究系统证明CPT1C是肿瘤细胞老化关键的新调控因子,为基于线粒体能量代谢和细胞老化的抗肿瘤研究提供新靶点和新视角。
中山大学 2021-04-13
酶法拆分生产D-泛酸技术
D-泛解酸内酯是D-泛酸钙与D-泛醇的重要手性中间体。D-泛酸作为一种重要的药物、食品添加剂和饲料添加剂,用途广,市场大,目前全球D-泛酸钙消费量大约17000t/a,欧美各国是D-泛酸钙的主要消费市场,其中美国约3200t/a、欧洲约2800t/a、亚洲约2500t/a、拉美等地区约500t/a。D-泛酸钙在全球市场呈现平稳增长态势,自然年增长率约5%。市场分析,泛酸钙作为饲料添加剂其销量将稳步增长,而它作为抑郁症的辅助治疗剂以及风湿性关节炎的辅助治疗药物前景十分光明。D-泛醇又称为维生素原B5,在体内能转化为泛酸,进而合成辅酶A,具有促进蛋白质、脂肪、糖类的代谢,保护皮肤表面和毛发光泽、防止疾病发生的作用,广泛应用于化妆品和个人洗护用品。随着D-泛酸钙和D-泛醇新用途的不断被发掘,预计其国际市场销售有望迅猛增长。该反应中DL-泛内酯浓度20~25%,单次拆解率>30%;单批次反应周期<24 h;固定化酶重复使用不少于50次。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4-13
酶法拆分生产(S)-萘普生
萘普生是一种传统的非处方消炎、镇痛药物。作为一种手性药物,其(S)-构型化合物的消炎活性是(R)-构型的28倍。对化学法合成的消旋萘普生进行拆分,得到光学纯的(S)-萘普生,可以有效地提高药效,减少毒副作用。 我们采用自行开发的重组酯酶催化消旋萘普生甲酯的立体选择性水解,(S)-萘普生甲酯水解生成相应的(S)-萘普生,未反应的(R)-萘普生甲酯在强碱环境下进行消旋,得到消旋萘普生甲酯,回收后与新鲜底物混合,重新用于拆分反应。 由于萘普生甲酯在水中溶解性差,与酶接触面积小,反应时底物浓度通常比较低,本项目中,我们采用简单的机械破碎的方法,对底物进行粉碎,获得细微的底物颗粒,极大地增加了萘普生甲酯颗粒的表面积,从而有效地提高了纯水相反应介质中萘普生甲酯的酶促反应速率,底物浓度可达到5%,并且反应结束后通过简单过滤即可实现底物与产物的分离,工艺简单。 相关技术已申请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号201010114462.8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4-13
烯烃热塑性弹性体本体嵌段聚合技术
以苯乙烯与二烯烃嵌段共聚物SBS、SIS、SEBS、SEPPS的热塑性弹性体,在全世界已形成 了数百万吨的生产能力和消费量,我国也有30多万吨的生产能力。由于其优异的性能和不可替 代性,在办公用品、家用电器、汽车、化工、仪表、压敏胶、制鞋、高速公路等领域都具有极 为广泛的应用。 这一类热塑性弹性体目前是采用苯乙烯聚合至预定分子量后,继而进行二烯烃的嵌段聚 合,达一定分子量后再进行苯乙烯的嵌段,或者采用多官能团偶联剂将嵌段分子结合成线型或 星型结构共聚物的方式生产的。然而这样复杂的分子设计和聚合过程必须采用无终止的活性聚 合方式方能实现,例如采用阴离子聚合。遗憾的是阴离子聚合很难控制。聚合体系内有害杂质 含量不能高于数ppm范围。 反应挤出之所以可以进行本体聚合或高分子化学反应,就是因为设备本身——挤出机原本 就是专用于高聚物高黏度熔体加工的,因此反应挤出技术可使高粘度本体聚合体系很容易得到 有效剪切、流动和表面更新,聚合热得以有效传导,使几乎运用其它方法都难以实现的高速放 热的本体活性聚合得以实现。因此,为了实现该类热塑性弹性体现低碳、环保、绿色的本体聚 合,也许只能寄期望于反应挤出聚合的制造技术了。 反应挤出聚合可以大量节约能源,其主要原因是采用本体聚合可以避免使用大量溶剂,在 溶剂的回收与复用上不仅可以节约巨大的能量,而且也极为有利于环保控制与生产安全。有一 种观点认为采用螺杆挤出同样需要消耗能量,但实际上无论采用何种聚合方式,甚至包括聚乙 烯、聚丙烯这样的本体聚合,最终也都需将聚合物与各种添加剂复配,经历一个造粒过程。所 采用的也是螺杆挤出机,耗费几乎同样的能量。而反应挤出聚合只是将聚合与造粒两步并作为 一步进行而已。此外,聚合过程中释放出的热量,还可以充分利用。因此从能耗上考虑,无论 如何计算都是一场节能的大革命。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4-11
定向高导热 PFA 聚合物复合材料
本成果涉及一种石墨烯在全氟烷氧基树脂(PFA)聚合物基材中定向排布的导热新材料。其复合材料热导率在平行于石墨烯排布方向,可达 25 W/(m·K) 以上,是原聚合物基材全氟烷氧基树脂(PFA)热导率的约 100 倍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2-01
聚合物材料流变特性综合测试系统
聚合物材料流变特性综合测试系统是一种积木式、高性能测试平台,可以在接近于真实加工状态下测试聚合物材料的流变特性。能够方便地构成转矩流变仪、螺杆挤出式毛细管流变仪等多种实验测试系统,功能丰富,测试精度高,动态范围大。
哈尔滨理工大学 2021-05-04
高性能导电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
导电聚合物不仅在国家安全、国民经济,而且在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等领域都有极大的应用价值。导电聚合物具有防静电的特性,可以用于电磁屏蔽。导电聚合物具有掺杂和脱掺杂特性,可以做可充放电的电池、电极材料;它对电信号的变化非常敏感,因此可以做传感器;能够吸收微波,因此可以做隐身飞机的涂料;利用导电聚合物可以由绝缘体变为半导体再变为导体的特性,可以使巡航导弹在飞行过程中隐形,然后在接近目标后绝缘起爆;与纳米技术相结合,导电聚合物可以制成分子导线材料,制作分子器件和其它电子元件。 利用介孔硅为模板,在其孔道里封装导电高分子聚吡咯,形成了新的核-壳型导电高分子纳米复合材料。复合材料中聚吡咯的分解温度分别比纯样(240度分解)高出50-80度,其热稳定性提高了约20%-30%。在加电场诱导下,聚吡咯分子链上的自由电子或空穴载流子迁移而产生界面极化引起高的电流变效应。 采用嵌段共聚物(P123)为结构定向剂,分别在碳纳米管(CNT)及纳米Fe3O4存在下,以原位化学氧化聚合的方法制备出良好导电、磁性能的聚吡咯基纳米复合材料。当碳纳米管的含量超过20%时,其导电率已经达到7.0 S/cm。随Fe3O4含量的增大,复合材料的磁化强度可达24.6emu/g。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2-0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7 8 9
  • ...
  • 43 44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