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高光效黄光LED材料与芯片制造技术
中心通过“装备与工艺的协同创新”,创新发展了具有自主产权的大科学装置—MOCVD高端装备,并在硅衬底上生长第三代半导体InGaN黄光LED材料,取得了历史性突破,将黄光LED的光效由国际上报道的不足10%,提升到了27.9%,结束了国际市场上长期缺乏高光效黄光LED的局面。国际同行、诺贝尔奖获得者中村修二教授高度称赞这项成果:“硅基黄光LED的技术水平国际领先,这是属于中国人首次发明的照明技术,它有非常大的价值。”陈良惠院士领衔的12位业内专家,对
南昌大学 2021-04-14
新型超高温材料合成与智能制造技术
一、项目分类 关键核心技术突破 二、成果简介 高温是很多新材料及制造过程的必须,因为高温下很多反应才能够发生并且更快速的发生。然而现有高温合成与制造技术有以下缺点: 1、温度有限; 2、升降温慢; 3、能源时间成本高; 4、过程开发和控制不智能等。 高温可以实现毫秒或者秒级的材料制造,从而大大加速了材料开发制造过程,允许在短时间内合成制造出大量产品并收集其信息及数据,通过对数据的处理分析,利用机器学习及人工智能的方法去指导新材料开发及智能制造过程,实现材料开发与制造的智能化升级。
华中科技大学 2022-07-26
锂离子电池隔膜干法单拉制造技术
本项目系统全面地研究了采用熔融挤出/热处理/单轴拉伸法(MEAUS)制备锂电池用聚烯烃微孔隔膜的原理,成功地设计制造了国内第一条熔融挤出/热处理/单轴拉伸(MEAUS)法制备锂电池用聚烯烃微孔隔膜的工业化生产线。在此基础上,研发成功了锂离子动力电池PP/PE两层或三层复合隔膜产业化技术。拥有国内唯一动力锂电池隔膜产品的制造技术。
四川大学 2015-12-22
复合纳滤膜制造技术及系列产品研发
本项目从高分子分离膜材料及制备技术入手,通过优化膜材料性能、膜制备工艺,采用界面聚合反应、溶液涂覆交联等工艺技术,开发了不同膜材料、不同荷电特性、不同切割分子量和面向不同应用领域的复合纳滤膜。项目技术包括膜材料配方、生产工艺及产业化制造技术。已获授权发明专利 3 项。本项目大幅提升了国内复合纳滤膜制备及其产品的技术水平,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竞争力。系列多功能纳滤膜材料制造技术可进行产业化转化,产品性能处于国内领先、可替代进口,产品可广泛应用于饮用水净化、工业流体分离等领域。
浙江理工大学 2021-04-11
智能焊接制造关键技术及产业化
研发采用视觉伺服方法进行焊接机器人的焊缝跟踪控制以实现真空腔体的智能化焊接。为了适合高速处理焊前的对接焊缝图像和处理多种焊缝图像,研发基于区域的焊缝图像处理算法和基于边缘的焊缝图像处理算法。研发根据焊缝图像的特点定义焊缝的位置偏差和角度偏差,在此基础上设计焊缝跟踪控制器。进而,利用视觉伺服方法进行焊接机器人的焊缝跟踪控制,实现智能化焊接。 在设计视觉伺服传感机构的过程中,增强对摄像机取像位置灵活性的控制,并满足摄像机在室内光源和弧光两种光源下取像的需要;首次研究基于区域和边缘的焊缝图像处理算法;首次根据焊缝图像的特点定义焊缝的位置偏差和角度偏差。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1-12
微/纳米纤维制造及其高效真空绝热复合技术
目前我国钢铁、石化、核工业等高温设备和管道保温材料,如玻璃棉、岩/矿棉、陶瓷纤维毡等无机保温材料,导热系数高(0.037~0.05W/(m•K))、保温节能效果差;我国建筑和交通运输领域使用的聚苯乙烯、聚氨酯等有机保温材料(导热系数0.024~0.03W/(m•K)),耐温阻燃性能差,严重火灾频繁发生,安全隐患突出。针对钢铁、石化、核反应堆等高温工业领域对高性能保温绝热材料及其结构功能一体化的迫切需求。已提出微纳米纤维玻璃棉/低气体渗透膜材真空绝热复合材料结构设计及制备工艺方法,研发高速离心喷吹技术制备微纳米纤维玻璃棉芯材,并将芯材和HDPE/PET/Al/PA复合膜材真空封装。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1-12
食品热加工设备及加工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食品热加工设备及加工方法。设备包括安装架、半导体加热模块、气缸组件、多个模具和自动供料设备;气缸组件包括第一子气缸、第二子气缸、第三子气缸和第四子气缸;半导体加热模块包括外罩、隔热罩和半导体制冷片,隔热罩与安装架之间形成U型通道,U型通道具有进口和出口,外罩固定在隔热罩的外部,外罩与隔热罩之间形成风道,风道具有进风口和出风口,半导体制冷片的热端面位于U型通道中,半导体制冷片的冷端面位于风道中;模具包括铰接在一起的上模板和下模板。自动供料设备包括安装框架、出料嘴、喷气嘴、主料筒和升降气缸。实现降低食品热加工设备的制造成本并实现自动加工食品。
青岛农业大学 2021-04-13
波导微纳加工系统以及加工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加工成本低、精度高、一致性好的波导微纳加工系统以及加工方法。本发明所涉及的波导微纳加工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光源部,提供激光束;加工部,将激光束聚焦至基底上进行光刻加工,并对加工过程进行实时监测,具有:可变焦透镜、三维形貌仪、相机、以及测温仪;多自由度工作台,根据预设的波导图案带动基底在多个自由度方向上进行移动;光学平台,用于安放多自由度工作台,并隔绝外界振动;吹气部,设置在多自由度工作台的一侧,对着加工区域进行吹气;吸气部,设置在多自由度工作台的另一侧,对吹气部吹送来的气体进行吸除;控制部,连接并控制光源部、加工部、多自由度工作台、光学平台、吹气部、以及吸气部的运行。
湖北工业大学 2021-01-12
高密度铁基粉末冶金制品制备关键技术研究
针对我国高品质粉末冶金铁基材料制备技术较薄弱的问题,在高品质铁基粉末和高性能铁基制品制备技术方面取得了突破。以 LAP100.29 水雾化铁粉作为高密度低合金粉末基粉,添加母合金粉末、增塑剂经塑化处理后,再添加专用润滑剂和石墨进行混合。首先将水雾化铁粉及合金粉末进行粒度搭配,提高堆积密度;然后通过粉末结化处理,提高混合粉末的流动性、合金成分均匀性;接着通过粉末塑化处理,改善铁粉颗粒整体塑性,从而获得了具有高压缩性的专用高密度成形粉末(图 7)。合批粉末的松比为 3.2~3.4g/cm3,流动性≤30s/50g,压缩性≥7.6g/cm3,粉末显微组织如图 2 所示。在混粉阶段,设计制作了 5 吨/h 专用连续式混合装置(如图 6 所示),通过软化处理的复合粉末及粘结剂、石墨等的定量供给和高效混合,合批制成高密度专用粉末,从而实现粘结化粉末的连续、稳定的批量化生产。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2-01
高密度铁基粉末冶金制品制备关键技术研究
针对我国高品质粉末冶金铁基材料制备技术较薄弱的问题,在高品质铁基粉末和高性能铁基制品制备技术方面取得了突破。以 LAP100.29 水雾化铁粉作为高密度低合金粉末基粉,添加母合金粉末、增塑剂经塑化处理后,再添加专用润滑剂和石墨进行混合。首先将水雾化铁粉及合金粉末进行粒度搭配,提高堆积密度;然后通过粉末结化处理,提高混合粉末的流动性、合金成分均匀性;接着通过粉末塑化处理,改善铁粉颗粒整体塑性,从而获得了具有高压缩性的专用高密度成形粉末(图 7)。合批粉末的松比为 3.2~3.4g/cm3,流动性≤30s/50g,压缩性≥7.6g/cm3,粉末显微组织如图 2 所示。在混粉阶段,设计制作了 5 吨/h 专用连续式混合装置(如图 6 所示),通过软化处理的复合粉末及粘结剂、石墨等的定量供给和高效混合,合批制成高密度专用粉末,从而实现粘结化粉末的连续、稳定的批量化生产。图 1 连续式混粉装置图 2 水雾化铁粉和预处理后粉末显微组织基于粉体塑性特性和改性原理,通过优化粉体粒度组成、改善粉体塑性变形能力,再结合高密度成形技术制备出高密度铁基制品。首先将水雾化铁粉及合金粉末进行粒度搭配,提高堆积密度;然后通过粉末结化处理,提高混合粉末的流动性、合金成分均匀性;接着通过粉末塑化处理,改善铁粉颗粒整体塑性,从而获得了具有高压缩性的专用高密度成形粉末。在混粉阶段,设计制作了连续式混合装置,通过软化处理的复合粉末及粘结剂、石墨等的定量供给和高效混合,实现粉末的连续、稳定的批量化生产。压制过程中,采用多模板多缸联动和计算机自动精确控制技术,提高压坯密度均匀性; 通过模壁润滑,降低粉末颗粒与模壁之间的外摩擦力,提高了压坯密度及其均匀性。采用高密度成形技术制备出密度为 7.5~7.55g/cm3 的高密度铁基制品,其抗拉强度、延伸率和疲劳强度都比普通铁基材料显著提高,具有综合力学性能优异,尺寸精度高,使用寿命长等优点,如图 8 所示。开发的高密度粉末冶金同步器系列及链轮系列等产品,已经通过了吉利集团、湖州求精、德尔福等公司的供货评审,目前已形成批量供货,项目期内实现产值 860 万元,利税 120 万元,如图 2 所示。建立了年产 5000 吨高密度铁基制品生产线,如图 4 所示。图 3 高密度铁基制品的拉伸曲线和疲劳性能图 4 典型的高密度铁基制品利用 δ 相烧结制备出接近全致密(>99.9%)的铁基软磁零件。利用加 P 液相烧结,大幅度降低了烧结温度,缩短烧结时间。在 1200C 烧结 2 小时,Fe-0.8%P 的相对密度可以达到为 98.5%。制备的铁基软磁材料的烧结致密度≥96%;磁导率(μm)≥6000,饱和磁感应强度≥1.6T,矫顽力≤110A/m。图 9 是烧结温度对高密度样品最大磁导率和矫顽力的影响规律。随着烧结温度的升高,高密度纯铁样品的磁导率提高,同时矫顽力下降;当烧结温度达到 1450°C 时,样品的磁性能有显著提高,如图 10 所示。升高温度可以进一步提高材料的致密度,并促经晶粒的长大完善,进而提高材料的磁性能,如图 11 所示。采用 HIP 和后续热处理工艺,制备出全致密的铁基软磁材料,能够进一步提高材料的磁性能。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4-13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35 36 37
  • ...
  • 734 735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