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高值精细化工中间体环己烯酮绿色合成技术
本技术以廉价易得的丙烯醛、2-甲氧基丙烯为原料,在不使用氧化剂、卤代试剂的前提下,通过两步反应,实现了环己烯酮的高产率合成。 一、项目分类 关键核心技术突破 二、成果简介 环己烯酮又称2-环己烯-1-酮,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中间体,主要用于化工制药。传统生产环己烯酮方法不仅品质低,环境污染大,而且步骤长、产物分离困难。规模化生产环己烯酮的技术已被淘汰,因此订单大量外移。本技术以2-甲氧基丙烯和丙烯醛为原料,在温和条件下实现了环己烯酮的创新合成。该方法所需原料廉价易得,条件温和,操作简单,产品质量好,目前已做过200升试验,可为后续工业化安全生产提供充足保障。 本技术以廉价易得的丙烯醛、2-甲氧基丙烯为原料,在不使用氧化剂、卤代试剂的前提下,通过两步反应,实现了环己烯酮的高产率合成。本技术具有原料廉价易得、产物分离简单、设备兼容性高、成本低、便于放大等特点,为环己烯酮类化合物的合成提供了技术与经济上均可行的绿色新方法。
华中科技大学 2022-07-26
含硅固废(尾矿)绿色制备纳米孔道 ZSM-5 分子筛技术
本技术提出以无溶剂法合成ZSM-5分子筛,在分子筛合成过程中无溶剂参与,仅将初始原料研磨混匀后,转移到反应釜中进行晶化反应,从而简化了合成工艺,实现ZSM-5分子筛低成本、高效、绿色合成。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4-13
碳酸二甲酯联产乙二醇、丙二醇绿色生产技术
碳酸二甲酯(DMC)是一种十分有用的有机合成中间体,能与多种醇、酚、胺及氨基醇等反应,从DMC出发可合成聚碳酸酯,异氰酸酯、氨基甲酸酯、丙二酸酯、丙二尿烷等许多化工产品。因此,它在制取高性能树脂、溶剂、染料中间体、药物、增香剂,食品防腐剂、润滑油填加剂,汽油添加剂等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因而,DMC已被称为当今有机合成的“新基石”。 该项目采用了产品耦合、过程耦合的多重耦合过程强化技术、能量系统集成和塔设备单元强化技术等多项关键技术,突破性地解决了极其稳定的CO2活性难题,利用工业废气二氧化碳和环氧乙烷(或环氧丙烷)生产绿色化学品碳酸二甲酯、联产乙(丙)二醇,使二氧化碳变废为宝,真正实现了低碳、环保、绿色、经济。该技术具有工艺简单,流程短、设备投资小、见效快、成本低、过程基本无三废等特点,是目前国内外最具竞争力的生产工艺。与国外技术相比投资减少75%、节能90%、生产成本减少50%以上。 经鉴定,该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目前国内正在正常生产的非光气法碳酸二甲酯生产技术均为华东理工大学提供。该项目组近年来完成新产品开发60余项、已全部实现产业化。该技术已经掌握了放大规律,已有4000吨、1.5万吨/年、4万吨、6万吨的工业化装置,进行了10万吨、30万吨/年的放大设计。 项目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掌握核心技术,已获授权发明专利3项,被列为国家863计划重点支持项目,国家经贸委产学研工程计划。先后荣获:上海第三届科技博览会金奖;1998年香港世界华人发明博览会银奖;1999年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2001年中国高校科技进步二等奖;2010年中国石化行业协会技术发明一等奖。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4-13
新一代柠檬酸绿色智能发酵技术集成与产业化
本项目获 2018 年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柠檬酸是一种重要的三羧酸类化合物,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化工等领域,是当前世界上产量和消费量最大的食用有机酸,是世界第二大发酵产品。虽然发酵法生产柠檬酸起步较早,但目前其生产技术仍存在问题,如发酵种子培养周期长、活力低;发酵菌种影响柠檬酸合成的生理、代谢特性认识有限;传统同步糖化发酵工艺原料利用不充分;柠檬酸提取过程能耗高,废水有机物浓度高、处理难度大等。因此,本项目在江南大学刘龙教授带领下实现了传统的技术升级和转型,实现绿色智能化生产。获 2018 年度中国轻工联合会科技进步一等奖。 主要创新内容及技术突破: 1、建立了结合超声波诱导孢子快速萌发与种子糖化酶水平表征的移种策略, 发酵强度由 2.55 g·L-1·h-1 提升至 2.85 g·L-1·h-1(提升幅度 11.8%); 2、进行了柠檬酸发酵生产菌株的系统生物学分析,发现发酵后期的低 pH 环境可激活柠檬酸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葡萄糖作为效应物可激活其转运蛋白的表 达; 3、强化同步糖化发酵方式,利用葡萄糖模糊预测模型结合糖化酶阶段添加的策略补偿发酵中后期 pH 急剧降低导致的葡萄糖供给速率不足,中试规模发酵强度进一步提升至 3.15 g·L-1·h-1,残总糖由 19.2 g·L-1 下降至 13.2 g·L-1(下降幅度 31.3%); 4、应用模拟移动床实现了柠檬酸发酵液连续分离提纯及废水资源再利用,在实现了清洁化生产的同时柠檬酸收率达到 98%,较传统钙盐法提高 5%。 
江南大学 2021-04-11
高透明纳米复合节能膜及其节能玻璃制品
国家“863”计划课题“高透明紫外阻隔纳米复合高分子贴膜材料及其工业化制备技术”专家组验收意见认为:“课题研究创制了高透明纳米功能颗粒液相分散体新技术和玻璃节能用高透明纳米复合高分子贴膜制品新技术和新产品,解决了无机纳米颗粒在高分子膜基体中纳米级分散的难题,攻克了规模化生产关键工程技术,建成了100 吨/年无机纳米功能颗粒液相分散体生产线和500万m2/年的纳米复合高分子贴膜示范生产线,实现了稳定批量生产。纳米复合高分子贴膜制品的可见光透过率大于80%,紫外线和红外线阻隔率分别大于99%和90%。该产品已成功用于建筑玻璃节能改造上,具有隔热保温作用,可使室内保持冬暖夏凉,夏季空调用电节能可达30%以上,与国内外玻璃节能同类产品相比,该新产品具有显著的性价比优势,市场应用推广前景广阔”。
北京化工大学 2021-02-01
一种用于叶片生产的在制品监控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叶片生产的在制品监控方法,包括:服务器获取一批叶片的加工工艺和生产计划,并根据叶片的加工工艺将生产计划、NC 程序、加工工艺卡片和质检要求分配到对应的制造单元的现场管理终端,当前制造单元的现场管理终端根据生产计划和加工工艺获取生产原材料,现场管理终端根据质检员填写的前一制造单元的检查报告判断获取的生产原材料是否合格,如果合格则现场管理终端完成生产原材料在当前制造单元的上线,数控中心从现场管理终端下载 NC 程序,并利用 NC 程序对获取的生产原材料进行加工,现场管理终端将加工结果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聚醚醚酮棒材专用料及制品研究
、成果简介:(500字以内) 聚醚醚酮棒材具有耐高温、耐腐蚀、耐辐射、抗老化和机械性能优异等综合性能,其可以在250℃下使用,在电子、汽车、机械、航空航天、石油化工等工业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适于制作高精度,小批量的零部件,特别是我国高铁列车、大飞机计划等的启动,对聚醚醚酮棒材的需求较为迫切,飞机的许多数量较少的零部件需要聚醚醚酮棒材经过机械加工制造。其他领域如汽车、客车、电子等也是如此,许多关键零部件可以采用PEEK棒材通过机械加工等方法制造。目前国际市场对PEEK棒材的需求十分旺盛,
吉林大学 2021-04-14
医用高分子材料及医疗器械制品
 1、项目背景:据统计,世界发达国家的药物和医疗器械的行业产值的比例约为1.1:1,而中国这个比例为4:1,其间的巨大差异显示了医疗器械作为一个朝阳行业在中国发展的光明远景。纵观商界,诸如柯达、强生、甚至五粮液等传统行业列强斥巨资抢滩医疗器械行业的行为也很好地印证了上述发展趋势。业内专家指出,中国医疗器械市场已成为继美国和日本之后的世界第三大市场。据有关统计显示,我国目前医疗器械市场年销售已达近600亿元,且以每年近10%的速度增长,高端医
四川大学 2021-04-14
一种用于叶片生产的在制品监控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叶片生产的在制品监控方法,包括:服 务器获取一批叶片的加工工艺和生产计划,并根据叶片的加工工艺将 生产计划、NC 程序、加工工艺卡片和质检要求分配到对应的制造单元 的现场管理终端,当前制造单元的现场管理终端根据生产计划和加工 工艺获取生产原材料,现场管理终端根据质检员填写的前一制造单元 的检查报告判断获取的生产原材料是否合格,如果合格则现场管理终 端完成生产原材料在当前制造单元的上线,数控中心从现场管理终端 下载 NC 程序,并利用 NC 程序对获取的生产原材料进行加工,现场 管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青梅及其炮制品-乌 梅的系列休闲食品开发
本项目以青梅为原料, 分离纯化其中的多酚氧化酶, 在研究青梅 PPO 酶学性质并对其结构进行表征的基础上, 采用非热处理青梅PPO ,   
西华大学 2021-04-14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54 55 56
  • ...
  • 734 735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