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宏途教育致学智慧纸笔教学平台
产品详细介绍 致学·智慧纸笔 发现适合每一个孩子的学习路径 回归教育本质,专注数据智慧 广州宏途教育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秉承“科技改变教育,教育改变未来”的理念,聚焦K12基础教育领域的互联网应用和信息服务运营,旨在布局谋划围绕学校全应用场景、多接触渠道的教育信息服务生态圈,现已在市场上得到广泛认可。 产品介绍: 致学智慧纸笔云服务平台是由广州宏途教育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基于“教、学、评、测、练”教育闭环需求自主研发的AI教育大数据服务平台。 其中AI纸笔产品保留了传统的纸笔书写方式,保护青少年视力,前端通过智能点阵笔与铺码点阵  纸,采集学生课堂互动与课后作业过程的数据,结合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技术,实现手写笔迹自动识别与分析,对应后端K12全学段全学科多维多层评价指标与模型,全面呈现教情和学情监测和诊断报告,为分层教学、智能适应学习及推动教学持续发展和助力教学管理提升,提供数据支撑和决策保障。 课堂场景流程: 教师发起互动课堂——学生纸笔作答——数据实时上传——同步统计与分析 方案优势: 纸笔书写、讲练结合、多方互动、高效有趣 以纸笔替代智能终端、围绕课堂场景开展教学 教师与学生多方互动、即问即答激发学习热情 课后场景流程: 教师布置作业——学生完成作业——批改作业——数据统计与分析——错题归集汇总——资源推荐 方案优势: 纸笔书写,数字存储 智能批改,增效减负 多维数据,评价分析 有效归集,查缺补漏 智能推荐,提分增效
广州宏途教育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2021-08-23
新冠肺炎病毒传播在建筑中的影响和控制的解决方案
成果介绍在当前疫情防控和部分企业复工在即的形势下,对停留时间长、室内人员密度大、感染风险高的住宅、办公楼和医院三类建筑使用中的疫情防控尤为重要。该成果基于三种建筑类型的使用特点、室内人员活动特征、空调系统的设计、设备运行的管理优化措施等角度,对新型冠状病毒传播的预防与控制进行了研究分析并提出建议措施,助力疫情防控,并以期能够对后续同类型建筑的规划设计提供参考,分别从三种建筑提出相应设计建议。技术创新点及参数1、住宅建筑厨房排烟道应严格排查连接处的密封性,在楼宇中存在隔离肺炎患者时应远离天台;空调系统分体式可正常使用,有隔离肺炎患者要防止冷凝水滴入他户;电梯高危,减少碰触,无人时确保开门通风;楼梯间不触摸扶手,每层开窗通风换气。2、办公建筑办公建筑内空调系统的合理使用;全空气空调系统及其使用策略;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及其使用策略;多联机及分体式空调与其使用策略;办公建筑的应急管理措施建议;办公人员的自我防护建议。3、医院建筑医院手术室;传染病专用门诊科室;专用隔离区域;普通科室及其他区域等基于新型肺炎疫情对医院空调系统设计及运行管理方面的建议。新建医院建筑空调系统设计建议,既有医院建筑空调系统在疫情期间运行建议。此次新型冠状病毒的大面积传播扩散,面对疫情防控的种种挑战,容纳着各类人员的建筑无疑是这场防疫战役中的重要一环。建筑作为人类活动的主要场所,应当具有在紧急情况下对集体安全、生存能力与健康提供支持的能力。未来的建筑设计将在建筑换气、排气、防臭、防霉、热舒适、洁污分离、干湿分离、抗菌灭菌等问题作出细微设计和健康性优化,未来建筑必将以人类健康为核心走向健康建筑。
东南大学 2021-04-11
新冠肺炎患者体内细胞因子变化图谱及预后的规律研究
2020年3月9日,南方科技大学刘磊,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病所刘军及中国医学科学院蒋澄宇共同通讯在National Science Review 在线发表题为“Elevated levels of plasma cytokines in COVID-19 reflect viral load and lung injury ”的研究成果,该研究发现在COVID-19患者的血浆中测得的48种细胞因子中有38种显著升高。   十七种细胞因子与SARS-Cov-2负荷相关。十五种细胞因子(M-CSF,IL-10,IFN-α2,IL-17,IL-4,IP-10,IL-7,IL-1ra,G-CSF,IL-12,IFN-γ,IL-1α ,IL-2,HGF和PDGF-BB)与肺损伤Murray评分密切相关,可通过计算特征曲线下的面积(AUC)来预测SARS-Cov-2感染的疾病严重程度。
南方科技大学 2021-04-10
一种治疗小儿肺炎的中药巴布膏剂和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发 明 人】 程建明;葛婷婷;戴小斌;崔小兵;余黎【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清热止咳作用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尤其涉及一种治疗小儿肺炎,具有发热咳嗽症状的中药巴布膏剂及其制备方法,属于中药制药领域。【摘要】 一种治疗小儿肺炎的中药巴布膏剂和制备方法及其应用,该巴布膏剂包括药物提取物及水溶性基质两组分按一定配比制成,其中药物提取物由麻黄、杏仁、仙鹤草、鱼 腥草、荆芥、丹参、桃仁、石膏、甘草九种中药按一定重量分配比制成,水溶性基质由卡波姆、聚丙烯酸钠、甘油、梭甲基纤维素钠、聚维酮K30、明胶、氮酮、丙二醇、 尼泊金乙酯及水按一定配比制成,然后将药物浸膏及基质按一定比例混合均匀制成巴布膏剂,涂于无纺布上,冷却后切割制成。具有载药量大,对皮肤相容性好;基质材料性 能稳定、不与主药发生反应,无毒副作用;粘性、弹性适中,可反复揭帖;经药效学试验结果表明,对小儿肺炎引起的发热咳嗽具有显著的清热解毒、止咳化痰作用。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4-13
猪肺炎支原体间接ELISA抗体检测试剂盒及应用
已有样品/n猪肺炎支原体间接ELISA抗体检测试剂盒及应用。  成果简介:本发明用原核表达纯化的猪肺炎支原体主要免疫原性膜蛋白P46和P65作为包被抗原,建立ELISA方法,并进一步组装成试剂盒。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检测时间短的特点,能够及时、快速、大规模的监测临床上的猪肺炎支原体抗体,确定猪群感染动态,采取时效性强的药物预防或免疫预防或管理措施。  应用前景:本发明的试剂盒能直接对猪肺炎支原体进行检测,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检测时间短的特点;操作简单易行,不需由专业人员操作;其稳定性好、保存
华中农业大学 2021-01-12
一种治疗小儿肺炎的中药巴布膏剂和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发 明 人】王明明【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治疗儿童期单纯肥胖症的中药组合物及中药免煎颗粒剂,涉及中药领域。所述中药组合物,由下述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制成:苍术颗粒8-12重量份、焦山楂颗粒8-12重量份。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灌胃治疗后,大鼠肥胖模型的体重、体长、李氏指数、脂肪湿重、脂肪系数、血糖、甘油三酯、胆固醇、瘦素、胰岛素均下降,高密度脂蛋白上升,说明本发明组合物能够治疗儿童期单纯肥胖症。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4-13
婴幼儿肺炎疫苗: 呼吸道合胞病毒 F 蛋白与 Fc 融合蛋白
已有样品/n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是引起婴幼儿肺炎的首要病因,福尔马林灭活疫苗产生低中和活性抗体以及偏向Th2型免疫应答,反而引起“疫苗依赖的感染增强”,因此,国内外均无疫苗上市。本发明采用抗原抗体免疫复合物的新思路,提供了一种RSV抗原蛋白F与抗体恒定区Fc的融合蛋白(F-Fc)的制备方法,及其作为RSV亚单位疫苗的应用。融合蛋白经粘膜途径(滴鼻)免疫,使用安全方便,并可在呼吸道诱导强的体液免疫和偏向Th1型细胞免疫。
中国科学院大学 2021-01-12
基于5G云计算的新冠肺炎免疫检测与智能分析系统
四川大学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应急科研攻关相关项目组联合中国移动,发挥文、理、工、医多学科交叉融合优势,充分利用华西医学科研资源,在“5G医学转化服务平台”和“医学+信息”基础上,研发成功的基于5G云计算的新冠肺炎免疫检测与智能分析系统是全球首个运用新冠肺炎生物芯片,融合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信息技术的高科技产品,能在不同场景(机场/车站安检、大型活动安检、社区及个人自检等)对目标人群开展免疫检测,并通过人工智能技术进行分析,为新冠疫情的最终解决提供必要技术支撑。该系统实现了检测点的分散式布局与检测资源下沉,能避免集中检测的交叉感染,检测方便快捷,准确率高,数据自动上传国家指定平台。
四川大学 2021-04-11
火山滑坡海啸的地震学快速检测方法
提出基于地震波观测的滑坡快速检测和滑动几何形态的分析方法,可服务于滑坡次生灾害的预警。       2018年12月22日因无预警海啸致使印尼苏达海峡沿岸城市437人死亡,几千人受灾。叶玲玲教授等利用印尼的宽频带地震波数据,发现此次海啸由滑坡引发,与2018年活跃的Anak Krakatau火山活动有关。相对于地震滑动,滑坡造成的地振动以低频成分为主,高频成分较少(图1),造成目前常规基于高频地振动信号的地震-海啸预警系统失效。雷达影像资料分析进一步证实海啸源是Anak Krakatau火山西南侧的滑坡(图2)。采用震源单力模型,长周期地震波观测约束滑坡平均倾角为12°;结合地震波和卫星遥感资料观测,得到滑动体积约为0.2 km3。这些参数为海啸模拟提供了重要约束。 在2018年印尼火山滑坡事件中, 地震波信号10分钟传播到整个苏门答腊和爪哇地区, 被几十个地震台接收,利用Wphase反演方法15分钟可得到有效的滑坡信息。由滑坡引发的海啸波传播速度较慢, 半小时后传播到附近的海岸带地区。因而该研究中基于Wphase方法的滑坡快速检测和滑动几何形态的分析方法可有效运用于该类型滑坡海啸预警中。
中山大学 2021-04-13
构建组学数据库助力肿瘤信号通路
建设消化系统肿瘤的大数据平台,通过整合肿瘤临床信息、影像数据、生物样本库数据、高通量生物多组学的数据,系统地构建消化系统肿瘤大数据,并结合人工智能平台进行大数据的挖掘与分析。该团队基于肿瘤大数据平台开展肿瘤临床诊疗的真实世界研究,探索肿瘤的精准诊断、预后预测和耐药分子机制 徐瑞华教授团队开始着手构建磷酸化定量数据库qPhos。通过收集已发表的定量磷酸化组数据,共整合了199071个磷酸化位点上的3537533个定量磷酸化信息,其中86%的数据来自肿瘤组织样本及相关细胞系。有关定量实验的详细信息,包括实验条件、实验所用的细胞系或样本等数据也纳入了数据库中。对每个磷酸化位点,都注释了实验验证的或潜在的上游激酶,以便理解其分子调控机制。同时,通过整合UniProt,ExPASy和DrugBank等数据库中的信息,对磷酸化位点所在蛋白质的生化特征、上游激酶的靶向药物情况进行了详细的注释,方便查询和使用。       此外,数据库中还开发了qKinAct分析模块,研究人员可以基于自己的定量磷酸化组数据分析得到相应的激酶活性相关磷酸化位点信息,进而分析异常的磷酸化信号通路。因此,qPhos是首个全面涵盖肿瘤和疾病相关重要磷酸化修饰动态水平的数据库,为研究蛋白磷酸化修饰及其动态调控提供了一站式服务。
中山大学 2021-04-13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27 28 29
  • ...
  • 60 61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