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XM-408B平滑肌纤维模型
XM-408B平滑肌纤维模型   XM-408B平滑肌纤维模型显示平滑肌纤维的超微结构及形态。 尺寸:放大,33×23×14cm 材质:PVC材料
上海欣曼科教设备有限公司 2021-08-23
BA-1.5-10B陶瓷纤维马弗炉
产品详细介绍BA-1.5-10B陶瓷纤维马弗炉(箱式实验电炉)详细介绍         BA-1.5-10B陶瓷纤维马弗炉炉体采用美国陶瓷纤维材料,此材料具有保温性能好(升到1000℃炉体表面温度只有60℃,国家标准是100℃)左右,重量轻的特点。BA-1.5-10B陶瓷纤维马弗炉加热丝采用全球最顶级瑞典康泰尔公司的合金材料。BA-1.5-10B陶瓷纤维马弗炉加热温度均匀、升温速度快,升到1000℃只要12分钟(化学行业非常适用),传统马弗炉需要80分钟左右,节能性能好,BA-1.5-10B陶瓷纤维马弗炉是普通马弗炉能耗的40%左右,不掉粉尘、不掉渣不会影响做试验的效果。 1.BA-1.5-10B陶瓷纤维马弗炉采用美国高纯陶瓷纤维材料,保温耐火层共50mm 2.BA-1.5-10B陶瓷纤维马弗炉采用瑞典康泰尔电热元件,很少断裂;同样的电阻,均匀性完全不同。 3.国际产品的质量,国内的价格 4.先进的温度控制系统 5.设有防止断电、故障停机后来电误启动功能,炉体表面超温断电保护、及多项安全防护措施防止意外发生,炉门设有可靠的开门断电开关,确保操作人员安全 BA-1.5-10B陶瓷纤维马弗炉可应用于高校、研究所常规实验室:用于进行对各种物理、化学材料、生物、电子等学科实验室的常规教学和试验研究。 如: (1)热加工、水泥、建材行业:进行小型工件的热加工或处理,例如加热小型精密陶瓷,新材料开发等; (2)医药行业:用于药品的检验、医学样品的预处理等。 (3)分析化学行业:作为水质分析、环境分析等领域的样品处理。也可以用来进行石油及其分析。 (4)煤质分析:用于测定水分、灰份、挥发份、灰熔点分析、灰成分分析、元素分析。也可以作为通用灰化炉使用。   BA-1.5-10B陶瓷纤维马弗炉(箱式实验电炉)技术参数  1、工作室尺寸:165*120*105   2、设计温度:1000℃ 3、控温精度:±1℃ 4、控温形式:PID智能控温仪 5、升温速率:≥60℃ 6、传感器:镍铬—镍硅      分度号:K 7、电源电压:AC-220V(二相) 8、功率:1.5KW 9、加热元件:瑞典康泰尔电热元件
上海本昂科学仪器有限公司 2021-08-23
BA-3-10B陶瓷纤维马弗炉
产品详细介绍 BA-3-10B陶瓷纤维马弗炉(箱式实验电炉)详细介绍 BA-3-10B陶瓷纤维马弗炉炉体采用美国陶瓷纤维材料,此材料具有保温性能好(升到1000℃炉体表面温度只有60℃,国家标准是100℃)左右,重量轻的特点。BA-3-10B陶瓷纤维马弗炉加热丝采用全球最顶级瑞典康泰尔公司的合金材料。BA-3-10B陶瓷纤维马弗炉加热温度均匀、升温速度快,升到1000℃只要12分钟(化学行业非常适用),传统马弗炉需要80分钟左右,节能性能好,BA-3-10B陶瓷纤维马弗炉是普通马弗炉能耗的40%左右,不掉粉尘、不掉渣不会影响做试验的效果。1.BA-3-10B陶瓷纤维马弗炉采用美国高纯陶瓷纤维材料,保温耐火层共50mm2.BA-3-10B陶瓷纤维马弗炉采用瑞典康泰尔电热元件,很少断裂;同样的电阻,均匀性完全不同。3.国际产品的质量,国内的价格4.先进的温度控制系统5.设有防止断电、故障停机后来电误启动功能,炉体表面超温断电保护、及多项安全防护措施防止意外发生,炉门设有可靠的开门断电开关,确保操作人员安全BA-3-10B陶瓷纤维马弗炉可应用于高校、研究所常规实验室:用于进行对各种物理、化学材料、生物、电子等学科实验室的常规教学和试验研究。 如:(1)热加工、水泥、建材行业:进行小型工件的热加工或处理,例如加热小型精密陶瓷,新材料开发等;(2)医药行业:用于药品的检验、医学样品的预处理等。(3)分析化学行业:作为水质分析、环境分析等领域的样品处理。也可以用来进行石油及其分析。(4)煤质分析:用于测定水分、灰份、挥发份、灰熔点分析、灰成分分析、元素分析。也可以作为通用灰化炉使用。BA-3-10B陶瓷纤维马弗炉(箱式实验电炉)技术参数1、工作室尺寸:300*200*150  2、设计温度:1000℃3、控温精度:±1℃4、控温形式:PID智能控温仪5、升温速率:≥60℃6、传感器:镍铬—镍硅 分度号:K7、电源电压:AC-220V(二相)8、功率:3KW9、加热元件:瑞典康泰尔电热元件
上海本昂科学仪器有限公司 2021-08-23
2019-nCoV的药物开发和治疗选择
2020年2月10,中南大学湘雅公共卫生学院李广迪博士与比利时鲁汶大学的 Erik De Clercq教授联合在Nature reviews drug discovery杂志发表了关于新冠病毒(2019-nCoV)的最新研究,研究题为Therapeutic options for the 2019 novel coronavirus (2019-nCoV)。该研究基于当前现实的需求,特别是结合目前已批准的一些抗病毒药物以及SARS和MERS的治疗,主要讨论了2019-nCoV的药物开发和潜在治疗选择,对当前抗新冠病毒的治疗和药物开发具有重要的知道意义。
中南大学 2021-04-10
药学院与GHDDI开放药物研发资源
清华大学药学院和GHDDI将充分发挥扎实的疾病和药学基础研究,先进的药物研发能力、平台设施以及国际顶尖资源等优势,除在内部积极投入针对新型冠状病毒的药物研发以外,将采取以下初步举措,免费高效地开放给全社会科研人员,共同加速新型冠状病毒药物研发。初步举措包含:1.GHDDI高通量药物筛选平台和多个化合物分子库面向外部研究机构和科研人员开放,旨在共同开展基于不同靶点或表型的药物筛选。2.开放GHDDI计算化学和药物虚拟筛选平台。3.运用GHDDI人工智能药物研发和大数据平台,针对SARS/MERS等冠状病毒的历史药物研发进行数据挖掘与集成,开放相关临前和临床数据资源,以及针对新型冠状病毒“老药新用(drug repurposing)”预测结果,并跟进新型冠状病毒最新科研动态,实时向科学界和公众公布,为新型冠状病毒科学研究提供重要数据支撑。4.协同药物研发服务公司,提供小分子化学合成、药物设计、药物化学、药代动力学、靶点蛋白生产/生物物理实验/结构生物学等多项服务。5.为相关研发人员提供疾病生物学、药学、药物研发的专业答疑和技术咨询。
清华大学 2021-04-10
靶向性纳米与微球抗癌药物
世界上还没有这类产品上市或进入临床研究。本项目技术具有完全的我国知识产权,有关技术与工艺正准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 与国内外现有的抗癌药物相比,靶向性纳米与微球抗癌药物具有以下的优点: (1)毒性低。本产品在体内具有较低的渗透压与毒性,特别是能在肿瘤部位选择性地释药,特异性地杀死癌细胞同时又不损伤正常细胞,有效地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其毒性比临床应用的抗癌药物至少低2倍。 (2)具有肿瘤靶向性与专一选择性。小鼠体内药物分布实验表明,靶向性纳米与微球抗癌药物能与肿瘤细胞特异性结合和内化,主动地改变在体内的自然分布,导向并富集至肿瘤组织或细胞内,可被肿瘤摄取,在体内显示特异性分布,在靶肿瘤中的浓度较高,选择性杀伤癌细胞,从而实现靶向给药。 (3)疗效好,抗癌活性高。靶向性高分子抗癌药物具有良好的控制释放性能,且在释药过程中能较好地维持有效血药浓度,特别是能在肿瘤部位选择性地释药,特异性地杀死癌细胞同时又不损伤正常细胞,能有效地诱导人体肝癌等细胞(Bel-7204)凋亡。其抗癌活性至少是临床应用抗癌药物的4倍。 (4)疗效时间长。临床应用的抗癌药物在体内最多只能维持30分钟,而靶向性高分子抗癌药物可富集于肿瘤组织或细胞内,在肿瘤(如人体肝癌Bel-7204等细胞)具有较长的停留时间,便于长时间选择性杀伤癌细胞,从而实现靶向给药。而且疗效时间长短,可以随意调节控制。 (5)用药量小。靶向性高分子抗癌药物具有良好的控制释放性能,极大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率,而且对药物具有很好的保护功能,减少药物在体内被破坏。与临床应用的抗癌药物相比,其给药剂量至少可以减少2倍。 (6)不需要频繁服药,可以减少病人的痛苦。 (7)具有完全的我国知识产权,有关技术与工艺正准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 目前已经完成了靶向性高分子抗癌药物实验室小试研制、制备工艺优化与体内外动物实验。将进行中试研究,生产足够的产品,重新进行正式的结构表征,并邀请有权限的专业医院进行临床前体内外动物实验,收集整理充足的药物数据,准备申请进入临床试验。
武汉工程大学 2021-04-11
仿生纳米药物系统的设计构建与应用
一、仿生纳米药物系统的设计构建与应用实例1 二、仿生纳米药物系统的设计构建与应用实例2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纳米药物控释体系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制备纳米级红细胞膜囊泡;(2)制备具有光敏性的载药氧化石墨烯;(3)制备靶向分子;(4)制备纳米药物控释体系。本发明通过红细胞囊泡的包埋可避免纳米载体被体内某些蛋白包被形成所谓的“蛋白冠”,保证靶向分子的活性;其次红细胞囊膜泡为人体内存在的生物相容性好,无毒副作用,不会引起排异反应;再次红细胞的包埋囊泡可有效降低氧化石墨烯的表面自由能,增加纳米药物控释体系的分散性;而且在氧化石墨烯上吸附了光敏剂吲哚菁绿,可结合光热治疗,进一步增强了纳米药物控释体系的抗肿瘤效果。
中南大学 2021-05-09
新型抗II型糖尿病药物研发
现有的大多数口服降糖药并不能很好的控制血糖浓度,相反,长期服用还会产生抗药性,甚至于产生低血糖症。所以,研究寻找安全、有效的II型糖尿病治疗药物具有重大的科学意义和巨大的社会经济价值。 二肽基肽酶IV(dipeptidyl peptidase IV,DPP-IV)是治疗II型糖尿病的新靶标,其抑制剂显示出良好的治疗效果和较小的副作用,是最具前景的II型糖尿病治疗药物。 本项目综合运用分子动力学模拟、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化学合成、药理学等方法,经过“设计-合成/修饰-测试”的多次循环,开发了一系列结构新颖的DPP-IV抑制剂。该类抑制剂活性达到μM级,能有效抑制二肽基肽酶IV,可以作为药物先导化合物,用于制备糖尿病治 疗药物,为广大糖尿病患者带来福音,也向开发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抗II型糖尿病药物迈进了一步。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2-01
集成生物信息/药物信息服务平台及应用
药物作用潜在靶标的识别对于早期药物分子的研发、安全性评价和老药新用等领域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但是受制于通量、精度和费用的影响,实验手段的应用难以广泛开展。作为一种快速而低成本的手段,计算机辅助的靶标识别算法的开发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发展快速、精确的靶标识别预测方法对于靶向性药物开发、药物—靶标相互作用网络图谱的构建和 小分子调控网络的分析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项目主要是综合利用化学信息学和生物信息学技术,整合现有药物及其作用途径和调控网络的信息,构建药物效应图谱。包括药物及具有生物活性数据库的建立;药物靶标及调控网络信息数据库的建立、整合及注释;药物作用靶标和调控网络预测分析方法和技术的发展;建立了一个技术先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集成药物设计、化学信息、靶标预测、药物调控通路信息的药物信息服务平台系统。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2-01
仿生纳米药物系统的设计构建与应用
项目成果/简介:一、仿生纳米药物系统的设计构建与应用实例1二、仿生纳米药物系统的设计构建与应用实例2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纳米药物控释体系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制备纳米级红细胞膜囊泡;(2)制备具有光敏性的载药氧化石墨烯;(3)制备靶向分子;(4)制备纳米药物控释体系。本发明通过红细胞囊泡的包埋可避免纳米载体被体内某些蛋白包被形成所谓的“蛋白冠”,保证靶向分子的活性;其次红细胞囊膜泡为人体内存在的生物相容性好,无毒副作用,不会引起排异反应;再次红细胞的包埋囊泡可有效降低氧化石墨烯的表面自由能,增加纳米药物控释体系的分散性;而且在氧化石墨烯上吸附了光敏剂吲哚菁绿,可结合光热治疗,进一步增强了纳米药物控释体系的抗肿瘤效果。知识产权类型:发明专利知识产权编号:ZL201711377861.1技术先进程度: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成果获得方式:独立研究获得政府支持情况:国家级计划/专项类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获得经费:65.00万元
中南大学 2021-04-10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23 24 25
  • ...
  • 254 255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