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医学教学管理平台
平台介绍: 立方幻境虚拟仿真教学管理平台旨在构建资源共建、共享、教研一体的教学新模式,理论与实践教学结合,师生可通过PC、移动终端接入,可获得对应授权范围内的教育资源和教学应用。 平台特点: 教师端:可通过教师端开展教学活动,如发布课程、课程直播、收发作业、组织考试、发布教学资源,教师个人资源管理等。通过平台大数据可了解和指导学生的学习情况与进度。 学生端:实现在平台的学习功能,包括选择直播或录播课程,接收查看通知、查询教学资源、完成作业、考试、教学互动等。 一、示教:多种信息化技术手段融合,多种展现方式,理论示教教学。 二、练习:虚拟仿真软件,不受场地、时间、空间限制,学生自主练习,释放教师反复授课的时间。 三、实操:通过5G+VR\AR\MR技术,虚拟与真实重叠,虚拟与真实交付,亦真亦假,既有虚拟模拟,又有真实操作。   
厦门立方幻境科技有限公司 2022-06-23
济南义清堂科技成果转化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公司为科研成果转化企业,对接科研团队的技术落地,提供科研技术到产品商业化的全周期解决方案。公司人员均为中医药院校毕业,拥有高校研发平台资源和校外合作药厂生产配套资源,其中技术总监拥有超过十五年中药和化药一线研发及生产经验。核心工作为将科研技术对接生产企业,实现技术小试中试放大产业化落地,并择优遴选,对技术进行二次开发,积累了一系列具有较高市场价值的项目成果进行推广转化。
济南义清堂科技成果转化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2025-01-07
天然气的室温转化
已有样品/n甲烷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但由于甲烷的极高惰性,其活化往往比较困难, 甲烷的活化与转化被公认为催化乃至整个化学研究领域最具挑战性的研究方向之 一。苛刻条件下(高温、高压)甲烷转化(转化为酒精和汽油)对于商业生产带来极大困 难,具有较高的转化成本,尤其是甲烷碳氢键的断裂、重组以及由(C1)生成高碳有机物的机理。利用原位固体 13C NMR 实验发现,甲烷在室温下裂解生成表面锌甲基(Zn-CH3,-20ppm 信号)及大量表面甲氧基(-OCH3,58ppm 信号)物种。分子筛表面甲氧基物种被认
中国科学院大学 2021-01-12
氮气的活化与转化研究
氮气是空气的最主要成分,占空气体积比的78%以上,是最丰富、最“廉价”的氮源,可谓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但是氮气分子是最稳定的分子之一,实现温和条件下氮气的高效活化与转化,从而不经过氨直接合成含氮有机化合物,是自然预设给科学家的“圣杯”( 李嘉鹏 殷剑昊 俞超 张文雄 席振峰,从氮气直接合成含氮有机化合物,化学学报 2017, 75, 733.)。 利用过渡金属与配体的协同效应是实现温和条件下氮气的高效活化与转化的途径之一。虽然该研究领域已经取得了一些重要进展,但是效率很低,反应机制不清楚。例如,已知铬与一些配体结合可以催化N2与Me3SiCl反应生成N(SiMe3)3,但是其反应的中间体未知,催化机理不详,限制了该催化反应的进一步优化和应用。本工作利用席振峰研究室自己发展的一类多功能膦-环戊二烯配体(Inorg. Chem. Front. 2019, 6, 428.),与Cr一起形成了结构新颖的多核Cr-N2配合物,并首次获得了其催化生成N(SiMe3)3的活性反应中间体。该工作为固氮化学中配体的设计,以及多功能配体与多核过渡金属协同作用于氮气分子的活化模式提供了一个新途径。
北京大学 2021-04-11
24025能的转化实验器
宁波华茂文教股份有限公司 2021-08-23
24024能的转化演示器
宁波华茂文教股份有限公司 2021-08-23
专家报告荟萃㉔ | 昆明医科大学副校长殷建忠:新医科统领医学教育创新加快推进西部医学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
昆明医科大学副校长殷建忠以“新医科统领医学教育创新加快推进西部医学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为题作专题报告。他指出,当前西部地区医学教育仍然面临不平衡与不充分的挑战。
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 2025-02-11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建校于1950年,为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教育事业单位,隶属山东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领导和管理。现占地面积88.18万平方米,教职工753人,在校生13320人,开设临床医学、口腔医学、护理、助产、药学、药品经营与管理、医学检验技术、康复治疗技术、眼视光技术、中医康复技术、医学影像技术、保险、老年服务与管理、老年保健与管理等14个专业,其中临床医学专业被确定为首批全国职业院校健康服务类示范专业,临床医学专业和护理专业为中央财政支持重点建设专业,临床医学专业、护理专业、助产专业为省级特色专业,拥有临床医学专业、药学专业、护理专业三个省级教学团队,健康照护专业群(护理、助产、老年服务与管理)为省级品牌专业群,拥有药理学、生理学、诊断学、内科学、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等29门省级精品课程。基础护理学、人体生理学、药理学、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为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学校为中医康复技术专业教学指导方案开发牵头单位。 学校实验实训教学资源丰富。校内设有公共基础实验教学中心、机能学实验教学中心、形态学实验教学中心、临床技能实训中心、护理技能实训中心等15个,校内实践基地实训基地设备先进,功能齐全,管理科学规范,已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现有直属附属医院1所,直属康复养老护理中心1所,拥有非直属附属医院3所,校外实训基地总数达到116个。 学校先后获得省级文明单位、省级文明校园、山东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管理先进单位、省级卫生先进单位、全省卫生科技教育工作先进集体、省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山东省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山东省青年志愿服务先进集体、山东省“五四”红旗团委、菏泽市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菏泽市花园式单位、山东教育慈善奖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 2021-02-01
肿瘤医学图像智能诊断算法
简介: 1、胰腺肿瘤CT图像诊断算法。针对胰腺肿瘤分类问题,从医学CT图像出发,搭建深度学习模型。对于肿瘤分类,我们将问题建模成两部:胰腺定位查找和胰腺肿瘤分类。我们建立级联分割网络,从病人腹部的CT图像中将胰腺器官分割出来。级联分割网络比之前的层级分割网络结果提升10各点。之后建立多模态分类网络,针对CT图像的特性,将多切片多造影剂时期多区域的数据进行融合,在胰腺肿物分类中取得了较好的结果。 层级分割模型示意图  分类模型可视化热图   2、现有的乳腺癌腋窝淋巴转移的医疗诊断措施为病理活检,是一种过度医疗。基于乳腺钼靶图像的术前无创的乳腺癌腋窝淋巴转移预测手段能够有效避免过度医疗。我们构造了基于乳腺钼靶图像的深度卷积神经网络模型来处理乳腺癌腋窝淋巴转移问题。我们对乳腺钼靶数据进行了预处理和数据集的整理、划分。我们构造了三个不同的深度卷积神经网络,患病侧单体位网络、患病侧双体位网络和双侧双体位四视图网络。其中,患病侧单体位网络分为 CC 位网络和 MLO 位网络。在乳腺钼靶数据的测试集上,患病侧 CC 位网络、患病侧 MLO 位网络、患病侧双体位网络、双侧双体位四视图网络的结果依次递增。这表明了同时使用同一患者的四张钼靶图像的双侧双体位四视图网络具有更好的预测效果,更适合乳腺癌腋窝淋巴转移预测任务。对于双侧双体位四视图网络,我们不仅使用了双侧测试集 1,还使用了额外的双侧测试集 2 进行测试。 钼靶乳腺图像预处理   双侧双体位深度学习网络   优势:从客观的医学图像数据出发,结果可重复,而且高效快捷,提高识别准确率的同时,便于临床推广。  
中国人民大学 2021-05-15
肿瘤医学图像智能诊断算法
1、胰腺肿瘤CT图像诊断算法。针对胰腺肿瘤分类问题,从医学CT图像出发,搭建深度学习模型。对于肿瘤分类,我们将问题建模成两部:胰腺定位查找和胰腺肿瘤分类。我们建立级联分割网络,从病人腹部的CT图像中将胰腺器官分割出来。级联分割网络比之前的层级分割网络结果提升10各点。之后建立多模态分类网络,针对CT图像的特性,将多切片多造影剂时期多区域的数据进行融合,在胰腺肿物分类中取得了较好的结果。层级分割模型示意图 分类模型可视化热图 2、现有的乳腺癌腋窝淋巴转移的医疗诊断措施为病理活检,是一种过度医疗。基于乳腺钼靶图像的术前无创的乳腺癌腋窝淋巴转移预测手段能够有效避免过度医疗。我们构造了基于乳腺钼靶图像的深度卷积神经网络模型来处理乳腺癌腋窝淋巴转移问题。我们对乳腺钼靶数据进行了预处理和数据集的整理、划分。我们构造了三个不同的深度卷积神经网络,患病侧单体位网络、患病侧双体位网络和双侧双体位四视图网络。其中,患病侧单体位网络分为 CC 位网络和 MLO 位网络。在乳腺钼靶数据的测试集上,患病侧 CC 位网络、患病侧 MLO 位网络、患病侧双体位网络、双侧双体位四视图网络的结果依次递增。这表明了同时使用同一患者的四张钼靶图像的双侧双体位四视图网络具有更好的预测效果,更适合乳腺癌腋窝淋巴转移预测任务。对于双侧双体位四视图网络,我们不仅使用了双侧测试集 1,还使用了额外的双侧测试集 2 进行测试。钼靶乳腺图像预处理 双侧双体位深度学习网络 优势:从客观的医学图像数据出发,结果可重复,而且高效快捷,提高识别准确率的同时,便于临床推广。
中国人民大学 2021-04-10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 ...
  • 42 43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