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基于网络化的 MES 系统研究与开发
项目概况 该系统提供了一个基于网络的可以对生产流程不同内容进行控制和管理的系统,融自动 匹配、精确控制、通用性强于一体的、具有可操作性强、多功能的实时的科研开发平台及系 统。 本项目处于国内先进水平。 主要特点 MES 系统根据制造企业的基本共同需求,采取基于网络化可操作性手段和方法,以企业 实际生产流程不同内容为核心和对象,如车间的物料出入库、车间排产、加工方法、设备装 备、产品质量等,实现了精确、实时的查询、匹配、控制、定制等基本管理,方便查询,可 实时修改和更新;有遍历的各项历史记录,通用性较强;加工方法通过模糊匹配,基本实现 智能化判断和选择;也可以根据具体的产品零件的加工和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定制开发和研 制,开放性和灵活性较强;有通用或专用接口,可广泛用于各个不同类型的企业和不同地域 的制造企业。该系统具有许多独到的功能(可视化操作、自动模糊匹配、智能故障诊断等) 技术指标 自动信息匹配、智能数据获取、实时故障诊断;实时修改和更新、查询操作方便、通用 性强;实现企业流水线的实时操作;有通用或专用接口,开放性好,扩展性较强,可面向企 业实际情况等进行定制。一种基于网络的通用的制造资源管理系统。 19 市场前景 我国的制造型企业迅猛发展,特别是中小型企业对 MES 产品的了解不够或已有 MES 系统 的适用性不够等问题,MES 在企业的运用并不深入;而企业发展的要求和企业信息化趋势, 使企业对此类产品有着非常大的需求,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MES 系统正越来越受到广大制 造企业的青睐.
南京工程学院 2021-04-13
大型风电机组整机控制器研究与开发
在变速恒频双馈风力发电系统中,风电机组整机控制器是机组正常运行的核心,其控制技术是风电机组的关键技术,与风电机组的其他部分关系密切,其精确的控制、完善的功能将直接影响机组的安全与效率,针对大型风电机组整机控制器上述技术特点,本课题研究了大型风电机组整机控制器,提出了大型风机最大功率曲线自寻优、有源阻尼注入技术,提出了提高大型风电机组恒转速段发电量的变桨控制技术,提出了双馈风电机组轴系扭振的稳定与控制技术,提出了变速变桨协同作用的柔性发电多目标优化控制技术。 在上述整机控制技术研究基础上,自主研发出大型风电机组整机控制器,研究了大型变速恒频双馈风力发电机组整机控制器的组成,进行了整机控制器硬件平台的选型和配置,设计了双馈风力发电整机控制器的软件结构,采用模块化的设计方法,详细设计了双馈风力发电整机控制器所要实现的功能模块。 基于以上成果本课题组申请授权了多个发明专利和软件著作权,本课题组自主研制出1.25MW、2MW和3.6MW双馈风机集成一体化整机控制器,集成一体化整机控制器集成了变桨控制、转矩控制、变速变桨协调控制和最优发电控制,已在上海电气实现产业化。
上海交通大学 2021-04-13
光储一体能源系统研究与开发
 本项目针对光伏发电分散式接入电网的模式,设计了对电网友好可控的带储能装置的多端口变换器光储一体能源系统。应用环境有公共建筑、工业厂房和居民家庭等有公共电网的地方,或者无公共电网但有电力需求的地方如偏远山区、海岛等,该光储能源系统能够经过自我调节和控制与大电网互为支撑,向重要负载不间断供电等功能。 本项目成功开发50Kw光储一体能源系统,系统含有光伏端口、电池端口和交流端口,光伏组件通过Boost变换器接入直流母线;蓄电池通过双向DC/DC变换器也接在直流母线上;变换器的交流端口可以接电网,也能为三相负载供电,逆变器采用三相四线制结构,直流母线分裂电容的电压均衡由均压桥臂(S11,S12)平衡。本系统有三大特征:采用双路光伏MPPT输入,使安装在不同方向的光伏阵列最大限度获取太阳能;能量采用直流母线汇聚形式,降低了系统损耗和效率;负载接口分为重要负载和可控负载接口,确保系统维持对重要负载的供电,实现能量的平衡自治。 项目具有重大的科研价值,项目成功实现产品转化,将应用于海南某小区几个单元的供电系统,实现能量自给自足、余电上网模式,开启绿色环保、低碳节能的新用电方式。
上海交通大学 2021-04-13
人才需求:研究院(所)名誉所长(可兼职)
1.研究院(所)名誉所长(可兼职);2.无机非金属材料或相关专业科研技术人员;3.试验技术人员
日照山河超细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2021-09-02
人才需求:材料研究及电气自动化专业
材料研究及电气自动化专业,本科及以上,招聘
山东昆嵛电缆有限公司 2021-06-25
养老金制度精算设计及动态投资策略研究
本专著在前人研究基础上进行大胆突破和创新,首次结合人口老龄化和中国现行制度的特点设计了养老金精算指标和企业年金精算指标,养老保险基金存量缺口和未来缺口问题。 针对养老基金保值、增值问题,本专著结合中国实际,对国际上现有研究方法进行改进,创新性提出一系列研究模型和方法,有些研究成果属于国际首创。 主要有以下创新点和理论价值: 1、研究死亡率指标及制定生命表问题:养老金制度的精算基础是基于死亡率进行计算,在精算学中研究死亡率的传统思路基于趋势推理方法,即利用已有的统计数据进行预测。 2、养老金制度福利指标精算研究:针对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结合具有中国特色的部分积累制,利用生存年金理论得到了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下的缴费率精算模型;依据现收现付制度的定义及内涵,利用生存年金理论,建立了现收现付制度下缴费率精算模型。 3、构建中国养老保险基金缺口精算模型:利用生存年金理论,分别建立测算已退休‘中人’和未退休‘中人’的隐性养老金债务精算模型以及‘老人’隐性养老金债务的精算模型。 4、基于随机控制理论的养老基金动态投资策略研究:短期利率模型为仿射期限结构时的养老基金动态投资策略研究;常弹性方差(CEV)模型下个人账户养老基金动态投资策略研究;基于分数次布朗运动、损失函数等模型下投资策略研究。
华北电力大学 2022-09-27
抗胰腺癌药物 A13 的临床前研究
目前癌症中的胰腺癌仍是临床治疗的难题,由于症状隐匿,发病迅速,预后差,使胰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上升,延长胰腺癌症患者生存区、提高生存率和生 存质量,是国内外科学家关心的重要课题。钴依赖的蛋氨酸合成酶(MS)是叶酸类代谢 酶,对正常细胞和肿瘤细胞敏感性差别更大的靶酶,针对其作用机理,设计合成了活性 小分子A13,具有优于吉西他滨的治疗胰腺癌的活性。 A13化合物经过两次不同机构肿瘤细胞测定,确定其抗胰腺癌和肺癌活性。与山东省药学科学院合作,测定人胰腺癌PNCA-1裸鼠移植瘤模型抗肿瘤作用。设置5-FU对照组,吉西他滨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A13尾静脉注射给药,隔天给药时间为21天。实验结果是A13在60 mg/kg和120 mg/kg剂量条件下对人胰腺癌裸鼠移植瘤的生长的抑 制作用,相对肿瘤增值率分别为55.97%和39.63%,结果优于5FU(59.04%)和吉西他滨 (49.21%),对体重和饮食没有影响,各脏器解剖观察未见毒性病理变化。对照吉西他滨 组裸鼠表现出明显体重下降和饮食受阻。A13化合物在模拟大肠液16 h能保持稳定,在 血浆中96 h能保持稳定,为后续动物实验确定给药方式和给药时间。对肺癌SPC-A-1裸 鼠移植瘤小鼠也有治疗作用,A13的肿瘤相对增值率与培美曲塞对照组相当。
北京大学 2021-04-11
一种阴燃防治和和转化利用研究平台
本成果是一种阴燃转明火、生物质能源提炼和利用的研究平台,包括气氛控制装置、阴燃发生器、温度采集装置、燃烧分析仪、称重装置、数据采集装置,可直观和在线监测阴燃过程,灵活设定工况。 技术优势: 1.从可燃固态介质在典型制约因素下和多个尺度上的物理和化学演变及其与热量和氧气的动态关系综合探讨阴燃向明火突变过程的机理和制约因素; 2.设计中充分考虑了阴燃建立、传播和向明火转化的过程特性,对热电偶温度采集系统、进气系统、加热系统和称重系统进行了重点设计; 3.实现了多种性能测试功能的耦合,可直观和在线监测阴燃实验过程。 4.可根据实际生活中阴燃灾害形式设计多种实验场景,依据场景不同可灵活调节实验条件。 装置主要技术指标为: 箱体尺寸:0.60 m×0.30 m×0.20 m; 温控器量程:室温~650℃; 热电偶:NiCr-NiSi,Φ5 mm,室温~1200℃; 称重传感器量程:15~60 kg; 气体流量计:1~500 mL/min。 已申请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各1项,已授权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各1项。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1-12
新冠病毒可通过眼睛途径传播的研究
2020年2月6日,吉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眼科陆成伟团队在国际顶级医学期刊Lancet 在线发表题为“2019-nCoV transmission through the ocular surface must not be ignored”的研究,认为2019-nCoV通过眼睛的传播被忽略了。 传染性飞沫和体液很容易污染人结膜上皮。呼吸道病毒能够在感染的患者中引起眼部并发症,进而导致呼吸道感染。严重的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SARS-CoV)主要通过直接或间接传播(眼睛,嘴或鼻子的粘膜间接接触)。粘膜裸露和不受保护的眼睛会增加SARS-CoV传播的风险,这表明未保护的眼睛,暴露于2019-nCoV可能会引起急性呼吸道感染。 呼吸道可能不是2019-nCoV的唯一传播途径,所有检查可疑病例的眼科医生都应戴防护眼镜。
吉林大学 2021-04-11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快速检测试剂研究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发生后,张改平院士团队迅速行动,整合3个实验室的优势资源,组织精干力量,第一时间投入研发工作。经过集中攻关,张改平院士团队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快速检测试剂方面的研究即将在3个方面取得重要进展:一是做出可以用于确诊的PCR试剂,二是做出荧光定量确诊PCR试剂,三是做出可以用于自我检测的检测试纸。以上方法采样均采用即时病毒灭活,确保不会造成病毒扩散,使检测不受生物安全条件限制。张改平院士团队的研究还得到了从事相关基础服务的生工生物工程(上海)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的大力支持。
河南农业大学 2021-04-1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77 78 79
  • ...
  • 200 201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