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新型催化精馏规整填料技术
催化精馏技术在一个设备内整合催化反应与精馏分离,在催化反应进行的同时,通过精馏过程把产物从体系中分离,推动反应平衡向右移动。它适用于需要催化剂进行均相或非均相催化来提高反应速率,且反应物的转化率和催化剂的选择性通常达不到100%的情况。天津大学开发的新型催化精馏规整填料技术,在实现催化精馏耦合过程的同时,可有效提升设备的通量以及催化剂的装填量,并降低压降。相比于传统的催化精馏填料,可提升通量50%以上。填料内部的特殊结构设计可有效提升气液固三相的传质,促进物料在催化剂内部的扩散,大大提升了反应效率和分离效率。目前该技术已经在石化行业中的轻汽油醚化,MTBE,叔丁醇脱水,碳四加氢异构化等工艺中得到了应用。
天津大学 2023-05-10
钛基电催化电极技术
1、成果简介:(500字以内) 以钛金属为基体的带有电催化涂层的电极最初由H. Beer在1965年发明,被称为DSA®型RuO2-TiO2涂层阳极在意大利的Denora公司首先实现了工业化,商品名称为尺寸稳定阳极DSA® (Dimensionally Stable Anode)。DSA®阳极首先被用到氯碱工业,由于它的不溶性,氯过电
吉林大学 2021-04-14
催化臭氧氧化与微生物降解近场耦合技术
        对于难降解工业废水的处理,单独催化臭氧氧化技术存在臭氧剂量大、气体回收难、出水毒性高等问题,而单独生物降解处理难降解有机废水周期长、设备成本高。催化臭氧氧化与微生物降解近场耦合工艺则将按序进行的催化氧化装置和生物挂膜装置两个处理单元合并,利用催化臭氧技术提高难降解有机废水的可生化性,同时采用生物膜技术减少后续处理成本,能够实现低成本提高COD、色度和浊度去除率的效果,同时降低出水毒性,减少环境生物风险。
东北师范大学 2025-05-16
平板脱磁器
产品详细介绍1 概述 PTC-220P平板脱磁器,专业设计,采用优质铁芯,优质铜线。电子控制电路合理,所使用的元器件质量可靠,保证了脱磁器的工作可靠和稳定性能。PTC-220P型脱磁器对电网无干扰、功耗低、抗干扰力强,广泛应用于工件、模具、器件(如轴承、齿轮、模具、汽车配件、卡尺、螺钉、螺帽、改刀、剪刀、刀片)的脱磁。 本脱磁器脱磁磁感应强度高、脱磁效果好、脱磁磁场区域宽。具有节能功能,有工件需要脱磁时,脱磁线开始工作,产生很强的脱磁磁场,无工件时、15~90秒后退磁线包停止工作,脱磁器处于待机状态,此时消耗很少的电能。 2 工作原理 脱磁线包加上交流电流后,在脱磁线包中产生交变磁场,采用导磁磁路聚集,当工件从聚集的交变场中匀速通过时,作用到工件上的磁感应强度线性衰减而脱磁。 3 主要技术指标 脱磁电压 ~ 220V 残    磁 < 2 Gs 脱磁时间 5 ~ 100s 尺    寸 650mm×750mm×400mm 脱磁电流 < 10A 重    量 60 kg 脱磁场区域 大于 220mm × 240mm 输入电源 ~ 220V , 50/60Hz 脱磁工件长、宽 长度不限,宽度< 220mm 功    率 <3000 W 脱磁工件厚度 > 20mm (不同类型工件,厚度不同,两面退磁可增加 工件的厚度,实心工件的厚度可到 40mm 以上) 适用范围 带磁金属及工件、模具等 备    注 规格型号很多,其它型号,请来电查询!  
绵阳力田磁电科技有限公司 2021-08-23
连铸坯热送热装热过程数学及其控制技术
连铸坯热送热装工艺是近十几年来迅速发展并日臻成熟的实用技术,它是连铸生产工艺中的一项重要革新,是钢铁联合企业节能降耗、提高产量和质量的重大措施。连铸和热轧间的联结工艺可分为连铸坯热装工艺(HCR)、连铸坯直接热装工艺(DHCR)、 连铸坯直接轧制工艺(DR)和传统的冷装工艺(CR)。一般所说的热装工艺包括HCR和DHCR,两者的区别在于HCR工艺,板坯的连铸序号与装炉序号不一定相同,连铸和热轧可以各自相对独立地编制生产计划,为此,在连铸机和加热炉之间常设置保温坑,以缓冲相互的影响;DHCR工艺则要求连铸序号和装炉序号是相同的。所以,DHCR与DR一样,连铸和热轧必须一体化生产。DHCR和DR工艺的区别在于采用DHCR工艺时板坯需经过加热炉加热后轧制,而采用DR工艺时则不经加热炉加热就直接轧制。 实施连铸坯热送热装的关键技术环节是了解和掌握连铸坯的热状态参数,只有掌握了连铸坯的热状态参数才能实现加热炉的优化控制,从而实现节能、降耗、提高产量和改善加热质量的预期目标。 掌握连铸坯热状态参数的方法有两种,即现场实测和理论计算。一般而言,一个物理过程的技术资料可以通过实测获得,但是,在许多情况下实测相当困难,甚至是不可能的。因此,仅仅依靠实测很难获得完整的技术数据。本项研究在详细分析了连铸坯热送热装热过程工艺特点的基础上,建立全部过程数学模型,在验证模型正确可信的基础上,可以获得全部热过程所需要的热状态参数,从而为加热炉的优化加热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 该项目可以应用于钢铁联合企业,特别适合连铸板坯和方坯系统的热送热装工艺系统。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4-13
一种全尺度多功能危险可燃固体废弃物连续热解焚烧处置装置
本成果是一种全尺度多功能危险可燃固体废弃物连续热解焚烧处置装置&研究平台,主要工艺设备按照功能包括上料、热解燃烧、余热利用、烟气净化、烟气排放、电器控制监控系统和附件等七部分,其中,上料部分包括自动翻斗上料机、导轨、卷扬机、料斗及双闸门进料装置,热解燃烧部分包括热解炉、热解气烟道、空气预热器、燃烧器、压缩空气系统、二次燃烧室(燃烧炉)、高压补氧送风机、出渣装置,余热利用部分包括G-L空气换热器,烟气净化部分包括陶瓷过滤器、急冷吸收塔、布袋除尘器、活性炭纤维吸附装置、除雾装置,烟气排放部分包括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4-14
聚氯乙烯热可逆交联技术
以双环戊二烯二甲酸盐(由石油裂解副产物环戊二烯合成得到)或含叔胺侧基聚合物为交联剂,在PVC树脂配料时加入体系中,于加工成型过程中发生交联反应,获得交联PVC材料或制品。此类交联PVC的交联键是热可逆的,即温度低于150℃时处于交联状态,而在160~180℃加工温度下解交联,冷却后又重新交联,所以交联的PVC材料可进行反复热塑再加工。对于软PVC材料(100份树脂,40份DOP),当交联剂添加量为1份时,拉伸强度可提高20%,断裂伸长率提高70%。对于硬PVC材料,100份PVC树脂添加0.5份交联剂,抗拉强度提高20%,维卡耐热提高2~3℃,200℃热失重减少65%。因此,热可逆交联技术在改善PVC力学性能的同时可改善其热稳定性。 由于交联反应和解交联反应的平衡只受温度和剪切力控制,无需任何催化剂,因此只需在配料时额外添加热可逆交联剂这一种成分即可显著提高PVC材料的性能。本技术不需要对现有PVC加工设备和工艺进行重大调整,而且交联剂用量仅占树脂的0.5~2%,对制品成本影响不大,便于推广应用。 用疏松-3型树脂制得的热可逆交联PVC软制品性能达到以超高分子量树脂(聚合度2500)制得的PVC软制品性能;热可逆交联PVC硬制品强度提高15~25%(取决于交联剂用量)。热可逆交联技术既适合于软制品如PVC弹性体制品、软性片材制品、电缆料、电缆护套等,也适合于硬制品如板材、管件、窗框、百叶窗等。此外,普通PVC树脂经热可逆交联后可替代价格较高、又较难加工的高聚合度PVC树脂,从而降低有关制品的成本。 全国PVC消耗量达1000万吨,若1%PVC产品采用热可逆交联技术,即有10万吨规模。全国电缆行业消耗PVC约50万吨,采用热可逆技术可以提高PVC电缆绝缘层的耐热等级和力学性能,市场前景良好。 交联剂成本约50元/Kg。对于软制品,以交联剂用量为1%计,每吨制品交联剂成本约500元,用常规PVC树脂替代超高分子量PVC树脂(价格至少比常规树脂高1000元/吨)可节约总成本500元/吨制品,生产1000吨软制品可增加50万元效益。对于硬制品,以交联剂用量为0.5%计,每吨制品交联剂成本约250元,因强度提高可以减少厚度约20%,即同类硬制品可节省用料20%,以PVC树脂售价为5000元/吨估算,可节约1000元,近似估算采用热可逆交联剂后可增效750元,生产1000吨硬制品可增加经济效益75万元。合作开发热可逆交联PVC软制品或硬制品。
北京化工大学 2021-02-01
钢铁件热浸镀铝新技术
该项目研究内容钢铁件热浸镀铝工艺是目前世界上只有少数工业发达国家掌握的一种使钢铁表面强化,耐蚀和抗高温氧化的先进工艺方法。该项目不需加覆盖溶剂,减少了旧工艺中有毒溶剂对镀件及设备的侵蚀,提高了镀件的质量,节省了覆盖溶剂的消耗成本。
东南大学 2021-04-10
固液相变被动热控技术
由相变储能技术发展而来的相变温控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热控技术越来越受到航天领域的广泛关注。航天器是综合了各个学科的先进技术成果而发展起来的系统工程,其中热控技术是保证航天器正常工作的重要技术。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认为航天器的电子设备工作温度范围基本在-15~50℃。航天器工作环境都极端恶劣,若其长时间在极端的温度环境下工作会引起电子设备失效。美国空军的一份报告指出由温度引起的电子器件失效率高达55%,占所有失效因素的一半以上。因此运用先进的热控技术保证航天器的结构部件、仪器设备在空间环境下处于一个合适的温度范围,使航天器在各种可能的情况下均能够正常工作,对于航天领域具有重要意义。物质在吸收或释放能量发生物态变化时,自身温度可保持不变或只发生较小变化。利用物质相变过程的这一特征,以及潜热储能所具有的高储能密度和能量稳定传输等特点,潜热储能已发展成为最具实际应用潜力、应用最多和最重要的储能方式。使用相变材料,再匹配以合适的热交换系统,进行能量储存的技术称为相变储能技术。由相变储能技术发展而来的相变温控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热控技术具有设备性能可靠、质量轻、不耗能等优点,更符合航空航天设备的特殊要求,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21-04-13
焦炉烟道气废热利用技术
项目简介在焦炉生产过程中焦炉煤气燃烧后产生的烟气温度多在 170℃以上, 如果直接排放, 不仅浪费能源, 还污染了环境。 针对这一情况, 安徽工业大学开发了“利用高效换热器回收焦炉烟道气热量技术”, 生成表压 0.8MPa 压力的饱和蒸汽, 供其它工序使用或发电, 既可降低综合能耗、 节约能源, 又保护了环境。成熟程度和所需建设条件该技术正在申请发明专利。技术指标烟道气 200-330 度, 产生表压 0.8MPa 压力的饱和蒸汽
安徽工业大学 2021-04-14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1 12 13
  • ...
  • 746 747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