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NMT金属腐蚀工作站
        非损伤微测技术(Non-invasive Micro-test Technology,NMT)源于美国MBL实验室(54位诺贝尔奖得主的摇篮),由神经学家Lionel F. Jaffe(美国扬格公司创始人之一)于1974年发明,2001年,美国扬格公司正式推出现代NMT。NMT是一种研究活体材料的底层核心技术,研究人员基于NMT能够建立自己独有的Me-Only 研究平台,从而获得极具创新的研究成果。         NMT可在不接触、不损伤样品的情况下,检测分子/离子进出生物活体的流速(流动速率和方向),可测样品种类繁多,小到菌、单细胞、液泡,大到组织、器官、整体都可检测。基于NMT商业化的设备统称为非损伤微测系统。         扬格/旭月的非损伤微测系统包含BIO系列、CONFLUX系列(共聚焦/荧光NMT)、NMT100系列、NMT200系列、NMT100S系列、NMT200S系列、NMT150系列、NMT活体工作站系列、NMT Physiolyzer®系列等,已发展至第七代自动化智能产品。扬格/旭月的NMT系统全部采用从美国扬格(旭月北京)研发中心自主研发的imFluxes智能操作软件,将十余年的NMT应用大数据与设备实现完美结合,并且在产品一体化、自动化、智能化、扩展升级等诸多方面都有大幅提升。          扬格/旭月已取得基于NMT的数十项专利及软件著作权,拥有完善的专利保护体系,所有产品全部通过中关村NMT联盟认证和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扬格/旭月所销售的NMT专用耗材,已通过中关村NMT联盟认证,所有耗材是扬格/旭月研发中心结合十余年的经验、摸索并自主研发生产的。NMT专用耗材较传统的通用型耗材保质期更长,性能更稳定、可靠,所有对外销售的耗材全部经过严格的生产、检验流程。         扬格/旭月的NMT研究平台已经帮助国内外科研单位取得近百项各类专利,以及包含Nature、Cell在内的500多篇论文。同时,已销往欧洲的瑞士苏黎世大学(拥有包括爱因斯坦在内10余位诺贝尔奖得主),以及中国科学院、中国林科院、中国农科院、农业部下属的众多科研院所与高校,以及北大、上海交大等知名高校。 名称:NMT金属腐蚀工作站 代数:第七代 品牌:旭月 产地:中国 已获得认证:中关村NMT联盟认证,ISO9001国际质量体系认证 简介:NMT金属腐蚀工作站是一款针对金属腐蚀机制研究而特别设计的实时动态检测平台,可对材料表面进行微观三维动态扫描,检测材料表面的腐蚀介质的分子、离子的流速,是世界上新颖的金属腐蚀机制研究系统,分辨率高达10-12 mol级别。能满足涂层评价、材料腐蚀微观机理等方向的研究需求。 1 活体、原位、非损伤测量 对整体或分离后的样品不造成损伤,获取正常生理状态下的信息。 2 无需标记 预先知道测定的是何种指标,无需用放射性、化学或药理学等标记方法,安全且环保。 3 不用提取样品 可直接检测,不需要研磨等传统的提取方法。 4 实时、动态检测 动态实时(最短在6秒左右)检测和获取数据。 5 长时间持续检测 可进行长达8个小时以上的实时和动态监测。 6 可测指标 采购相对应耗材后可单独检测Mg2+、Cl-浓度和流速。 预留指标检测升级端口,可升级指标包含:IAA、O2、H2O2、Cd2+、Pb2+、Cu2+、Ca2+、H+、K+、Na+、NH4+、NO3-的浓度和流速检测。 预留双指标检测升级端口,升级后可单独检测一种离子或分子,也可同时检测两种离子或一种离子与一种分子的浓度和流速,用于离子/分子相关性研究及更前沿的科研探索。 7 可测样品种类繁多 各类化学腐蚀、电化学腐蚀、生物腐蚀的样品等都可以检测(理论值:大于2cm均可)。 8 自动化操作 Z方向自动/手动操控传感器移动,X、Y方向手动操控传感器移动。 9 数据采集方式 Z方向一维数据采集。 型号 功能 可升级功能 NMT-CRP 1.标配两种指标:Mg2+、Cl-。 2.操作方式:一维自动。 3.检测样品:可检测2cm以上的样品。 4.数据:1D。可直接检测、输出流速和浓度数据。 5.检测方式:单传感器检测 1.可升级指标:膜电势、IAA、O2、H2O2、Cd2+、Pb2+、Cu2+、Ca2+、H+、K+、Na+、NH4+、NO3-。 2.可扩展:未来新研发指标可扩展升级。 3.操作方式:可升级至三维自动。 4.可升级检测方式:单/双传感器检测可选。 5.数据:1D/3D可选。可直接检测、输出流速和浓度数据。                                                                                                                                                                        
旭月(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2021-08-23
YKA系列耐腐蚀隔膜泵
       YKA 系列耐腐蚀真空隔膜泵是一款介质为气体的双级泵,所有与气体接触部分,均为聚四氟乙烯(PTFE) 材料,耐腐蚀程度高,适用范围广,可完全替代水循环泵,无污染、免保养,低噪音、低震动,适合于化学、制药、石化等行业对腐蚀性气体的处理,如抽滤,减压蒸馏,旋转蒸发,真空浓缩,离心浓缩,固相萃取等。 主要特点: 抗强化学腐蚀: 耐腐蚀真空泵使用了特殊的隔膜(膜片表面复合 PTFE 涂层)和泵头设计,包括全部接头和管路,保证与气体接触的部分均为进口PTFE材料,因此可耐大部分具有腐蚀性的气体;同时电器开关及外壳也做防蚀处理,特别是对传动机构和电路部分使用耐腐蚀材料形成密闭空间,与外界环境彻底隔绝,使真空泵不仅能耐腐蚀性介质,还能完美的适用于腐蚀性环境中,完全解决了真空泵的耐化学腐蚀问题; 无污染、免保养: 隔膜真空泵可实现溶剂完全回收,消除有毒有害的有机溶剂对环境的污染和对操作者及附近人员的身体健康的危害,即使混合溶剂也能高度回收利用;隔膜泵是无水无油的干泵,让实验室变得洁净和安静,使用者无需定期清洁、换管、换水等维护工作,隔膜真空泵做到了100%免维护; 低噪音、低震动: 耐腐蚀真空泵采用电动机直驱式动力传输,无中间传动件,再加上隔膜低冲程、低噪音的特性,因此产品噪音能保持在 70dB 以下; 过热保护: 每个产品均装有温度保护开关,当机体内部温度过高时会自动停机,等温度冷却后再自行启动,保证系统工作的稳定性及安全性;  技术参数型号 YKA20-2-II YKA40-2-II YKA60-2-II   电源电压 220V/50Hz 220V/50Hz 220V/50Hz   输入功率 120W 240W 240W   泵头类型 双级泵 双级泵 双级泵   极限真空度 8~15mbar(空载) 8~15mbar(空载) 8~15mbar(空载)   最大操作压力 1bar 1bar 1bar   最大流量 20L/min 40L/min 60L/min   接口规格 10mm 10mm 10mm   介质和环境温度 5℃~ 40℃ 5℃~ 40℃ 5℃~ 40℃   环境相对湿度 < 80% < 80% < 80%   泵头材料 PTFE PTFE PTFE   复合膜片材料 HNBR+PTFE(可根据客户要求订制非标产品) HNBR+PTFE(可根据客户要求订制非标产品) HNBR+PTFE(可根据客户要求订制非标产品)   阀片材料 FKM、FFPM(可根据客户要求订制非标产品) FKM、FFPM(可根据客户要求订制非标产品) FKM、FFPM(可根据客户要求订制非标产品)   工作制 连续工作 连续工作 连续工作   固体排料阀 带 带 带   噪音 < 70db < 70db < 70db   额定转速 1450 RPM 1450 RPM 1450 RPM   外形尺寸 (WxDxH)mm 165×315×210 170×320×210 210×350×210   重量 9.6kg 11kg 16kg   产品特点 压力微调、卸压功能、自带清洗功能 压力微调、卸压功能、自带清洗功能 压力微调、卸压功能、自带清洗功能  
临海市永昊真空设备有限公司 2021-12-13
3D打印医用防护用具
上海大学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智能基础件团队听取医生需求,运用3D打印技术快速开发并制作的简易面屏、护目镜等防护用具,已经送到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供一般门诊医护人员备用。 机自学院工训中心接到“护目镜”3D打印加工要求,从模型设计到工程训练中心进行打印,再经试戴到精修参数,护目镜样品成型只用了2天时间。在打印过程中,团队尝试了不同打印材料与成型方法,选用了光敏树脂或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TPU)进行打印工作。2月2日开始小批量加工。但实验室产能有限,为了尽可能多做几套,设备24小时开机,工作人员两班倒,目前已交付8副护目镜。 该团队还将护目镜的模型数据与打印参数全网公开,师生们还设计了护目面屏组合体与负压隔离罩,后续工作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
上海大学 2021-04-10
风淋眼口鼻防护帽
新型冠状病毒主要传播途径是呼吸道的飞沫传播。医用外科口罩原本主要供医护人员使用,厂家的产能是为了供应医护这一特殊群体的使用,当前情况下如果向民众开放,则供给会面临“一罩难求”的困局。即使使用口罩,病毒通过眼角膜的传播的可能性仍存在,护目镜的需求也在攀升,“一镜难求”。基于传染性病毒防护的需要,北京大学三院神经外科副主任医师孙建军和其团队设计出一款既能解决眼、口、鼻整体性防护,又能避免一次性口罩和护目镜耗损的热风淋眼口鼻防护帽。此设计可以起到防护眼、鼻、口等免受空气中病毒侵扰的作用。研发团队希望能够与具备帽子制作及微型风扇设计、制造能力的企业合作,尽快将其成品化,为民众增加安全防护。
北京大学 2021-04-10
机床副主轴滚珠丝杠防护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机床副主轴滚珠丝杠防护装置,该装置的第一防护插板和第二防护插板固定在 副主轴箱的两端,第一主轴箱固定在机床上,导轨固定在机床上,副主轴箱活动设置于导轨上,第一防护 插板贯穿于第一主轴箱的底部,导轨设有插槽,第一防护插板和第二防护插板套接在导轨的插槽上,第一 刮屑板设置于第一主轴箱的靠近副主轴箱的端部,第一刮屑板压紧在第一防护插板上,第二刮屑板和第三 刮屑板分别设置于副主轴箱的两端,第二刮屑板压紧在第一防护插板上,第三刮屑板压紧在第二防护插板 上。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可靠,适用范围广,可方便用于机床副主轴滚珠丝杠的防护,可有效地去除落在 防护插板及副主轴导轨上的铁屑。 
南京工程学院 2021-04-11
消防服务热防护性能检测装置
该检测装置是集生物医学工程、燃烧技术、计算机数据采集和处理技术为一体的高科技产品,属国内首创,填补了该领域的空白;该机具有性能稳定、重复性好、操作简单等特点,测量精度接近国外同类产品。装置质量得到国家消防装备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认可,为我国消防防护服热防护性能(TPP)检测提供了强有力的手段。 技术指标 环境热通量:2cal/cm2s±0.1cal/cm2s,相当于83kw/m2±4kw/m2 测试分辨率:0.1秒 检测数据对比: 根据国家消防装备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简称中心)提供的样品(1#、3#、4#、047#、051#),分别在欧洲、中心(美国设备)和本装置上进行检测
上海理工大学 2021-04-11
发动机气瓶热防护
哈工大航天学院复合材料与结构研究所赫晓东教授团队承担的“发动机气瓶热防护”项目,成功研制出一种轻质高效柔性绝热复合防护结构,该柔性绝热复合防护结构应用于长征五号运载火箭二级发动机,3次助力长征五号成功飞天。研究团队采用材料微结构连续调控优化设计方法,充分发挥纤维材料性能特点,研制出了纤维分布特殊、密度小、隔热性能优异,并具备三维曲面贴合、阻燃及不吸潮等特点的轻质绝热柔性热防护材料。发动机气瓶组件及气瓶支架均采用该柔性热防护结构,在长达30分钟的辐射传热和羽流形成的对流传热耦合工况下,发动机气瓶壳体的表面温升不超过35℃,解决了长征五号二级发动机舱内热防护难题。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1-04-11
带防护帽的PICC输液接头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防护帽的PICC输液接头,所述接头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部设有活塞和弹簧,所述壳体的里端设有乳头并螺纹连接有帽体,所述里端用于连接静脉留置针;所述壳体外端设有外螺纹,所述外端用于连接无针输液器,所述壳体外端设有防护帽,该防护帽设有连接带,所述连接带连接在所述壳体上。在接头外端设有防护帽,输液时打开该防护帽,消毒后连接输液管,待输液结束后,消毒防护帽,待其干燥后,将防护帽套在接头外端旋转拧紧,以备再用。该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容易制作,成本较低,采用本实用新型可以使接头与外界隔绝,处于无污染状态,确保接头的无菌性能,有利于规范治疗与护理,美观整洁,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前景。
青岛大学 2021-04-13
水貂笼仔貂防护底网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水貂笼仔貂防护底网,它包括横向网栅和纵向网栅,所述横向网栅包括横向栅条和位于所述横向栅条两侧的固定杆,在所述固定杆上设置有若干挂钩;所述横向栅条为弹性皮筋;所述纵向网栅包括纵向栅条和位于所述纵向栅条两侧的竖向防护板;所述纵向网栅位于所述横向网栅上方,纵向网栅的长度小于横向网栅的长度4‑8cm。本实用新型安装拆卸方便,不会对貂造成伤害,且清理粪便方便。
青岛农业大学 2021-04-13
Final(风诺)Web服务防护系统*
成果完成年份:2009年7月 成果简介:“风诺”系统是一款主要面向中、小型信息发布网站的Web服务防护系统。本系统基于Windows服务结构,远程管理功能采用B/S结构,除具备目录监控、资源防盗链、SQL注入检测等常见功能外,系统还实现网页防篡改和Web服务陷阱功能,能够通过开启服务陷阱实现主动防御,并能在网页被非法篡改后实现毫秒级的网页还原。本项目由学生自主开发并且参加2009年全国第二届大学生信息安全大赛获得全国一等奖。 项目来源:自行开发 技术
北京理工大学 2021-04-14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 ...
  • 17 18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3届高博会于5月23日在长春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