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MM-4XB倒置金相显微镜
产品详细介绍产品介绍MM-4XB双目倒置金相显微镜主要用于观察金属或矿物等不透明材料的表面组织结构,广泛地应用在工厂或实验室对铸件质量的鉴定、原材料的检验或对材料处理后金相组织的研究分析等工作。由于所观察的试样表面与工作台表面重合,因此对试样高度无要求,使用操作方便,特别适合需要切割取样后磨抛处理的材料观察。另外产品设计之初充分考量到载物台承重后的稳定性,故设计为较大面积支承底座、坚固的弯臂,使仪器的重心较低,得以实现载物台平稳可靠。产品规格规格参数 MM-4XA MM-4XB光路系统 有限远机械筒长 ● ●观察头 45°倾斜单目头、视度可调、瞳距调节范围:55mm-75mm ●   45°倾斜铰链式双目头、视度可调、瞳距调节范围:55mm-75mm   ●目镜 WF10X(Φ18mm)、WF12.5X(Φ15mm)、WF10X十字分划 ● ●金相物镜 倍率 数值孔径(N.A.) 工作距离(W.D.) ● ● 10× 0.25 7.31mm 40×(S) 0.65 0.66mm 100×(oil) 1.25 0.37mm 放大倍数 100×-1250× ● ●载物台 机械移动平台、配多种孔径载物片选择(Φ20mm/Φ42mm) ● ● 面积175mmX135mm、移动范围:80mmX50mm 调焦机构 粗、微动同轴调焦机构,带锁紧和限位装置 ● ●  微动格值0.002mm、调焦范围30mm 照明系统 带可变孔径光栏和可调视场光栏 ● ● 6V/20W卤素灯、集光器、亮度可调 可升级配件 目镜:20× ○ ○ 物镜:5×/20×/60×/80× ○ ○ 高像素数码成像系统 ○ ○ 专业金相组织图谱定量分析软件 ○ ○注解:●为标配、○为可升级配件 仪器成套性仪器成套性⑴仪器主机1台 ⑷物镜3只 ⑺多孔载物片2个 ⑽香柏油1瓶 ⒀ 备用保险丝1只⑵目镜筒1组 ⑸分划目镜1只 ⑻工件压簧片1组 ⑾国标电源线1根 ⒁ 仪器防尘罩1个⑶目镜4只 ⑹测微尺1片 ⑼滤色片4片 ⑿备用灯泡1只 ⒂随机文件档案1套
上海普丹光学仪器有限公司 2021-08-23
XSP-2CA双目生物显微镜
产品详细介绍产品用途2(2CA)系列双目生物显微镜广泛用于生物学、细胞学、组织学、药物化学等研究所工作,在医学上可进行三大常规检查,在学校实验室可供教学之用。生物显微镜采用6V/20W电光源,照明可连续调节亮度,目镜筒可360度自由转动。此双目生物显微镜适用于医疗卫生机构、实验室、研究所及高等学校等单位使用。产品规格规格参数 XSP-2(2CA)光路系统 有限远 160mm机械筒长 ●观察头 单目头、45°倾斜 铰链式双目头、30°倾斜、视度可调、瞳距调节范围:55mm-75mm ● 目镜 WF10X/Ф18mm,WF16X/Ф11mm ●消色差物镜 倍率 数值孔径(N.A.) 工作距离(W.D.) ● 4× 0.1 17.5 10× 0.25 7.31 40×(S) 0.65 0.63 100×(oil) 1.25 0.18 放大倍数 40×-1600× ●物镜转轮 四孔内向物镜转换器 ●载物台 双层移动平台尺寸:125mm × 130mm移动范围: 60mmx 30mm ●聚光镜 N.A.1.25阿贝聚光镜,带可变光栏,带滤色片,带滤色片托架 ●调焦机构 粗微动同轴调焦,带锁紧和限位装置板,微动格值:2μm,调焦范围:30mm ●照明系统 卤素灯 6V/20W 亮度可调节(可选择3W LED照明系统) ●可升级配件 目镜:20× 10×(带刻度) ○ 物镜:20× 60×(S) ○ 高像素数码成像系统 ○ 生物医学图像分析系统 ○注解:●为标配、○为可升级配件 仪器成套性⑴仪器主机1台 ⑷物镜转轮1个 ⑺载物台1个 ⑽香柏油1瓶 ⒀ 备用保险丝1只⑵目镜筒1组 ⑸物镜4只 ⑻标本夹1个 ⑾国标电源线1根 ⒁ 仪器防尘罩1个⑶目镜2对 ⑹测微尺0片 ⑼滤色片2片 ⑿备用灯泡1只 ⒂随机文件档案1套
上海普丹光学仪器有限公司 2021-08-23
SEK-8501 扫描隧道显微镜
实验原理 STM是SPM家族中最基本也最重要的微纳米检测与研究工具之一。其工作原理基于微探针(针尖)与样品之间的隧道效应及隧道电流。当一根十分尖锐的针尖在纵向充分逼近施加了一定偏压的样品表面至数纳米甚至更小间距S时,针尖尖端的原子与样品表面原子之间将产生隧道电流It。根据量子力学的隧道效应理论,It与间距S之间存在负指数关系,探测隧道电流It的大小,即可检测出间距S的大小,当针尖在横向扫描样品时,即可获得根据隧道电流的变化而获得样品表面的三维微纳米形貌。   仪器特点 特有的卧式STM探头 具有特有的卧式STM探头设计, 降低了探头的整体重心,消除了粗调与微调逼近机构的垂直蠕动; 配备USB视频显微监控系统,可实现微探针操作与进给过程的可视化,更好更直观地满足使用者的操作要求。 新型STM探头及仪器性能更加稳定和优越。   稳定的三轴压电扫描器 采用互相正交的三轴压电陶瓷扫描控制器,X、Y、Z三轴压电陶瓷之间互不耦合,可保证扫描图像不因耦合而失真;扫描器具有更好的扫描线性和独立性、更高的强度和刚度,兼具更强的扫描驱动力,能同时适用于较小与较大、较轻与较重样品的扫描成像。   优化的检测与控制系统 采用优化的微纳米扫描与反馈控制电路系统,配以多路高精度A/D&D/A控制接口,可获得更高的扫描分辨率、更好的重复性和更佳的图像质量。   完善的软件界面与功能 功能强大、界面友好,可适用于Windows XP/Win7/Win8/Win10等操作系统。一般操作者均可轻松而熟练地掌握,只需点击鼠标,即可完成从图像扫描到图像处理及数据信息计算的全部操作。可用鼠标任意选择局部扫描区域,实现图像平移、定位和缩放;可设定扫描次数并自动控制扫描停止;具有实现X、Y方向的面扫描和线扫描的功能;可获得样品表面的纳米级三维形貌结构和截面线;高质量的彩色/黑白平面图像显示与三维立体图像显示;具有图像的二维和三维纳米标尺标注功能及粒径测量功能;具备纳米级表面微观粗糙度的统计及计算功能;可精确测定样品表面的微纳米级台阶高度和深度;完善的图像处理功能,包括裁剪、粘贴、旋转、对比调节、亮度调节、颜色调整、背景色调整、图像平滑、滤波等。   简单便捷的仪器操作 STM的操作十分简单和便捷,一般操作人员即可完成,无需专人操作和维护。安装探针、安装样品、粗调和微调进样、图像扫描、图像存储等操作,均可在1分钟内完成。特别适用于科学研究、教学实验及产品检测。   高稳定性与抗干扰能力 STM既可在良好的实验条件下完美工作,也可在有一般实验室、普通桌面、有轻微振动、有环境干扰、有光照等条件下正常运作,快速扫描观察各种微纳米样品,获得理想的图像和微纳米结构信息。具备更好的稳定性和抗震性,更强的抗(光、电、磁等)干扰能力,更快的扫描速度(最快1幅图像/10秒,作为对比,进口仪器的扫描速率一般为1幅图像/10~20分钟,甚至更慢)。   高适用性广泛应用领域 可同时适用于科学研究、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学实验及纳米技术产品的检测,广泛适用于各种金属、导体、半导体、磁体、非磁体等材料样品的扫描检测。对被测材料样品无特殊要求,免去繁琐的样品制备过程,可直接扫描获得微纳米结构信息。   实验内容与典型实验数据 部分扫描测试样品的STM图像   部件列表 描述 数量 扫描隧道显微镜探头 1 控制机箱STM—IIa型 1 直流高压电源 1  前置放大器    1  偏压电源    1 A/D&D/A控制接口卡 1 STM微探针 20组 USB光学显微镜 1 一体机, 含STM扫描控制软件 1 样品 5 剪刀、镊子、启子、放大镜等工具 1  
上海科铭仪器有限公司 2021-12-22
首例国产自主研发VasCure机器人辅助外周血管腔内介入手术完成
近日,北京协和医院血管外科完成首例VasCure机器人辅助外周血管腔内介入手术人体临床研究,手术过程顺利,患者康复良好。
科技工作者之家 2023-07-07
核心技术“揭榜挂帅”实现科技创富
企业发布需求,政府归纳共性难题制定专项,广邀全国创新团队破题——像这样的“揭榜挂帅”模式已成为宁波打通科技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难题的重要路径。今年1月至8月,宁波完成技术交易额205.9亿元,同比增长96%。
宁波市科技局 2020-10-22
QFR无创冠心病精准诊断系统
冠心病是全球致死率第一的疾病,我国现有冠心病患者1100万,临床常规检查方法(仅冠脉造影检查)的误诊率高达30%;目前公认的精准冠心病诊断“金标准”为基于一次性使用压力导丝测量的血流储备分数(FFR),但由于FFR技术本身的繁琐和安全问题影响了它的普及,众多冠心病患者没有获得最佳的诊断和治疗。本项目经过十余年的研发与产学研合作,突破了冠心病无创精准诊断的瓶颈,取得了一系列国际上具有独创性的成果。 1.博动医学影像联合上海交通大学创新地发明了基于一种耦合影像三维重建与流体力学计算的定量血流储备分数(QFR)无创冠心病精准诊断系统,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无需昂贵一次性耗材、仅采用冠脉造影影像即可无创实时获得血流储备分数进行心肌缺血评估,建立了冠状动脉功能学评估的新标准。 2.本项目已完成多项临床研究,临床研究结果表明,QFR系统提高35%临床诊断准确度,降低80%检查费用,节省90%检查时间,该检查已进入中国、美国、英国、法国等15个国家的50余家医院,开始临床应用,QFR已进入2018年《日本心血管介入治疗规范专家共识》,逐步成为各国的诊疗规范; 3.QFR系统已于2017年5月获国家食药监局特别审批为“创新医疗器械”,且于2017年4月获批欧盟CE认证,成为中国原创、全球创新的医疗器械; 目前该系统已获得14项国内发明专利授权、3项PCT专利授权、8项实用新型专利、软件著作权登记1项。美国心脏病学会期刊(JACC,IF=19.89)等心血管介入领域权威期刊上发表论文23篇。在美国TCT、法国EuroPCR和中国CIT等国际权威学术会议上共开展56场手术转播;临床专家一致认可该技术的临床前景,认为QFR为导管室新工具,有望成为每位冠心病患者诊断的常规检查手段。 美国TCT2017大会手术转播 QFR设备在手术室中应用 QFR设备实机 QFR技术的原理图
上海交通大学 2021-05-11
QFR无创冠心病精准诊断系统
项目成果/简介:冠心病是全球致死率第一的疾病,我国现有冠心病患者1100万,临床常规检查方法(仅冠脉造影检查)的误诊率高达30%;目前公认的精准冠心病诊断“金标准”为基于一次性使用压力导丝测量的血流储备分数(FFR),但由于FFR技术本身的繁琐和安全问题影响了它的普及,众多冠心病患者没有获得最佳的诊断和治疗。本项目经过十余年的研发与产学研合作,突破了冠心病无创精准诊断的瓶颈,取得了一系列国际上具有独创性的成果。1.博动医学影像联合上海交通大学创新地发明了基于一种耦合影像三维重建与流体力学计算的定量血流储备分数(QFR)无创冠心病精准诊断系统,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无需昂贵一次性耗材、仅采用冠脉造影影像即可无创实时获得血流储备分数进行心肌缺血评估,建立了冠状动脉功能学评估的新标准。2.本项目已完成多项临床研究,临床研究结果表明,QFR系统提高35%临床诊断准确度,降低80%检查费用,节省90%检查时间,该检查已进入中国、美国、英国、法国等15个国家的50余家医院,开始临床应用,QFR已进入2018年《日本心血管介入治疗规范专家共识》,逐步成为各国的诊疗规范;3.QFR系统已于2017年5月获国家食药监局特别审批为“创新医疗器械”,且于2017年4月获批欧盟CE认证,成为中国原创、全球创新的医疗器械;目前该系统已获得14项国内发明专利授权、3项PCT专利授权、8项实用新型专利、软件著作权登记1项。美国心脏病学会期刊(JACC,IF=19.89)等心血管介入领域权威期刊上发表论文23篇。在美国TCT、法国EuroPCR和中国CIT等国际权威学术会议上共开展56场手术转播;临床专家一致认可该技术的临床前景,认为QFR为导管室新工具,有望成为每位冠心病患者诊断的常规检查手段。美国TCT2017大会手术转播QFR设备在手术室中应用QFR设备实机QFR技术的原理图知识产权类型:发明专利技术先进程度: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成果获得方式:独立研究获得政府支持情况:国家级计划/专项类别: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上海市科技创新行动重大项目
上海交通大学 2021-04-10
无创便携式血压连续测量技术
1. 痛点问题 日常血压计主要是基于袖带充气式的血压计,该类型的血压计在测量时需要完全阻断动脉血流,经过1分钟左右的充放气时间,获取到收缩压与舒张压的信息。该方法存在的主要问题为:阻断动脉血流会导致人体不适,不能长时间进行血压监控;血压瞬时波动可能很剧烈,比如白大褂效应;在夜间、旅途或不方便主动测量的时候,无法监测血压;测量时间较长;测量设备不便携。此外,因为该方法获取的数据是瞬时的、单点的,难以分析血压在一天24小时中的节律变化,难以在血压异常的时候进行及时预警,从而很难降低心脑血管疾病或其并发症的发病风险,难以在第一时间通知病人自己、家属或医生进行干预或治疗。 2. 解决方案 本成果实现了在手腕处,通过多种脉搏波波形及其相位差测量血压。本成果不需要阻断动脉血流,更加舒适、无扰;测量点都集中在手腕处,可以集成到智能手环、手表上,测量设备便捷;其中算法通过对5-10秒的脉搏波波形进行分析就可以输出血压值,实时性更强,可以做到连续监测血压。 本成果的技术特点使得用户可以在夜晚、旅途或不方便主动测量血压的时候,自动监测血压变化;适合观测血压的24小时节律变化,或更长时间的变化趋势;通过提供更多数据,为疾病预防、诊断、治疗、用药提供更全面的参考信息,进而推动临床医学和日常连续血压监护的发展。
清华大学 2021-08-26
陕西双创股权投资有限公司
陕西双创股权投资有限公司,成立于2016-04-12,注册资本为1000万,法定代表人为郑正龙,经营状态为开业,工商注册号为610112100053319,注册地址为西安市经济开发区凤城七路赛高城市广场C座13层1303室,经营范围包括投资管理(不得以公开方式募集资金;仅限以自有资金投资)。
陕西双创股权投资有限公司 2022-03-07
肺癌无创快速筛查检测仪
针对重大疾病建立无创快速检测新技术,按照目标分子设计、纳米自组装等 方法制备出选择性敏感材料,以可视化传感芯片与检测系统实现全新的非侵入式 肺癌早期筛查方式,克服了传统方法的弊端肺癌已是世界病死率第1位的恶性肿瘤,我国每年新增肺癌和患病人数将居 世界之首,肺癌是严重威胁人类生存的主要恶性肿瘤之一,其恶性程度高,预后 差。据不完全统计,每年全球肺癌新发病例为120万人,而中国是全球肺癌患 者最多的国家,在我国每年约有60万人死于肺癌,约80%的病人在诊断明确 后一年内死亡,总的5年生存率只有5-10%,临床上,早期诊断率每增加1%, 全球就有约76万人免于死亡,中国约有16万人可获得新生,可挽回数以10 亿计的损失。产品市场潜力上100亿元。
重庆大学 2021-04-1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44 45 46
  • ...
  • 129 130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