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一种水泥沥青砂浆分离度快速评价方法
一种水泥沥青砂浆分离度快速评价方法,a、上料:将水泥沥青砂浆倒入烧杯中,砂浆高度为10cm;b、上层的电导率的测量:将电导率仪的电极插入烧杯的水泥沥青砂浆浆体,并使电极保持在浆体的5cm以上的高度,读取出上层浆体的电导率;c、下层的电导率的测量:将电极下移5cm,再使其保持在该位置;读取出下层浆体的电导率;d、分离度的计算:算出下层浆体与上层浆体的电导率差,并将其乘以1.43得到下层浆体与上层浆体的密度差,再将该密度差除以2倍砂浆密度,即得到待测水泥沥青砂浆的分离度。该方法能在水泥沥青砂浆硬化前,实时测出砂浆的分离度,能更好的保证施工质量,避免工程返工,减少工期,节约材料,降低工程成本。
西南交通大学 2016-10-20
一种导轨平行度测量方法及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导轨平行度测量方法,具体为:将左、右侧 导轨的其中一侧作为基准导轨,另一侧作为被测导轨;同时采样左侧、 右侧导轨的高度信息;采用最小二乘法对基准导轨的采样高度进行拟 合得到一条基线;在基准导轨上依据基线生成两组包容线,从两组包 容线的间距选择最小者,其对应的上、下包容线作为评定平行度的基 准包容线;生成平行于基准包容线且包容被测导轨采样高度的上、下·110·包容线,上、下包容线间的纵向间距即为平行度。本发明还提供实现 上述方法的装置。本发明实现了机床导轨平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2023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发布
“中国科学十大进展”遴选活动旨在宣传我国重大基础研究科学进展,激励广大科技工作者的科学热情,开展基础研究科学普及,促进公众了解、关心和支持基础研究,在全社会营造浓厚的科学氛围。自2005年启动以来,已成功举办18届。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24-02-29
SC-217Z锥入度自动测定仪
仪器概述    本仪器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GB/T269《润滑脂和石油脂锥入度测定法》,并参照国际标准ISO2137《润滑脂和石油锥入度测定法》,也符合《中国药典》中关于锥入度测定法的要求按其技术要求和有关规定设计研发制造的;主要适用于润滑脂、石油脂、硅胶、硅脂的稠度测定,亦可适用于测定未经发汗脱油的含油蜡的稠度测定;以及GB1790《医药凡士林》标准所规定的检测性能,广泛用于测量润滑脂、凡士林和医药软膏剂类产品或其他半固体物质的软硬度,在设计、质量控制、和鉴别产品的特性等过程中有重要作用。广泛应用于医学、电子、食品等领域。 技术参数 1、工作电源:AC220V±10% 50Hz 2、锥入度测量范围:0~620锥入单位 3、显示分辨率:0.01mm(0.1锥入度); 4、整机功率:最大350W; 5、全尺寸锥体:质量102.5±0.05g 锥杆质量47.5±0.05g;全尺寸组件总质量150±0.05g;符合GB/T269标准的要求; 6、时间显示与控制:0~60秒(任意设定);                             7、时间显示分辨率:0.1秒;                                      8、控时精度:≤±0.1 S; 9、水浴部分(自带迷你型电子恒温水浴且带制冷功能)      a、控温范围:低于环境温度15℃~50℃;      b、显示分辨率:0.01℃;      c、温控精度:≤±0.5℃; 10、外形尺寸:390mm×310mm×575mm(长×宽×高); 11、整机净重:12.5Kg; 性能特点 1、7寸全彩触摸屏人机界面,内容丰富直观,操作便捷,自带存储功能; 2、内部自带具有加热/制冷功能的恒温水浴,控温精度可达±0.05℃; 3、步进电机快速升降+编码器粗/细调节,具有位置记忆和自动锥尖定位功能; 4、锥体组件无摩擦自由落体,高精度位移采集,锥入度自动锁定; 5、每次试验结束,独有的试验锥体组件自动抓取提升功能; 6、全部试验结束,自动记录和计算平均锥入度试验结果; 7、200组数据存储功能,随时查看历史记录,可U盘转存; 8、具有RS-485接口(ModBus协议),方便数据联网上传; 9、具有安装、操作、检定、标定、维护提示和异常判断等图文帮助提示信息; 网址链接 http://www.csscyq.com/proshow.asp?id=835
长沙思辰仪器科技有限公司 2021-12-21
SC-0337 润滑脂蒸发度测定仪
仪器概述 本仪器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化工行业标准SH/T0337《润滑脂蒸发度测定法》所规定的要求设计制造的,适用于测定润滑脂的蒸发度。 方法概要:将盛满厚1mm润滑脂的蒸发皿置于专用的恒温器内,在规定温度下保持1小时(或按润滑脂产品标准所规定的时间),测定其损失的质量。 技术参数 1、工作电源:AC220V±10% 50Hz 2、符合标准:SH/T0337                  3、控温范围:室温~400℃ 4、控温精度:±1℃ 5、计时方式: 数显时间继电器 6、加热方式:电热板加热 7、功   率:800W 8、钢    饼:直径:100mm,厚度:10mm±0.2mm 9、蒸 发 皿:钢制,表面粗糙度Ra=0. 性能特点 1、恒温炉采用不锈钢制作外壳,配有四个蒸发皿,可同时做四个样,体积小,操作方便。 2、采用进口数显温控仪控温,控温精度高,显示直观。3、采用数显时间继电器计时,到时自动报警。 4、内置超温保护系统,安全又准确。 网址链接 http://www.csscyq.com/proshow.asp?id=846
长沙思辰仪器科技有限公司 2021-12-21
空间中心发现明安图射电频谱日像仪图像位置校准新方法
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中心明安图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研究员颜毅华带领的研究团队,探索出一种新的可用于明安图射电频谱日像(MUSER)图像位置校准的方法。近日,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Research in Astronomy and Astrophysics上。
国家空间科学中心 2022-10-26
同时具有水平与俯仰多视场的全景空间三维显示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同时具有水平与俯仰多视场的全景空间三维显示装置。该装置包括高速投影机、选择性透射式定向散射屏、反射镜系统和转动装置。选择性透射式定向散射屏可控制出射光在不同方向上的发散角度,使得观察者在水平方向及垂直方向的不同位置均能看到不同视角的双目视差图像,实现三维物体在全景空间上的三维显示。本发明提出的同时具有水平与俯仰多视场的全景空间三维显示装置可显示出三维场景的360°水平周视图像,同时在俯仰方向也能提供多环带视场的图像,实现三维显示。基于本发明的三维显示系统,可以实现真实的供多人360°环绕裸眼观看且具有空间消隐功能的空间三维的完美显示。
浙江大学 2021-04-11
基于组合屏幕的俯仰多视角悬浮式全景空间三维显示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组合屏幕的俯仰多视角悬浮式全景空间三维显示装置,包括:组合式偏折型散射屏、高速投影机、图像控制模块、转动检测模块、电机和传动机构。高速投影机把三维物体不同俯仰视角的水平360°视场组合图像同时投影到组合式偏折型散射屏上的不同区域。组合式偏折型散射屏的每个区域均可控制不同角度入射光线的垂直偏折及发散角度和水平发散角度,保证围绕观看的不同高度的观察者的双眼都能观察到与其视点位置相符合的立体图像,实现再现的三维场景悬浮于组合式偏折型散射屏的上方。本发明中俯仰多视角悬浮式全景空间三维显示具有供多人俯仰多视角、水平360°全视场裸眼同时观看、空间遮挡消隐、可探入触摸交互等特点。
浙江大学 2021-04-11
空间相贯曲线自动焊接计算机数字控制技术研究与开发
目前管-管正交相贯形成的相贯曲线的直接轨迹插补算法、插补速度稳定性控制等基础理论工作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已经在国际期刊、国内期刊和国际会议上发表论文6篇,其中SCI收录1篇,EI收录5篇。针对相贯曲线自动焊接数控装备技术,建立了焊接机器人与工件的模型。根据相交管道的几何模型及相贯处负责模态,开发了电焊枪姿态及轨迹的控制策略。用齐次变换矩阵分析了焊缝特征和焊枪姿态,得出了主管旋转角的变化规律及焊枪与世界坐标系的空间位置关系。利用MATLAB 和DirectX对相贯管道的几何模型和焊接过程的运动模型进行了仿真。通过实验验证,该自动焊接可以用于主管旋转式相贯曲线自动焊接的实时插补或离线编程。这些研究成果包括相贯曲线二、三、四坐标联动直接插补算法及插补速度稳定性控制,为本课题的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前期工作基础。
山东大学 2021-04-10
城市三维空间智能管理数字化平台及其关键技术
城市三维空间管理是城市特色与形象塑造的重要手段,是城市建设管理的重要任务,依托数字化管理平台,提升管理的科学理性、效率、效果以及智能化水平。以威海三维空间智能管理数字化平台实践项目为依托,融合团队目前所拥有的近50项相关专利技术,展开了基于多源大数据的万维沙盘建构、三维空间管控要素的谱系化建构、三维空间管控引导的智能规则、人机交互机制下的智能管理应用场景等相关研究,完成智能管理数字化平台的建设,并投入到日常的城市建设管理之中,大幅度提升了管理工作的科学性与工作效率,取得了良好的实践效果。
东南大学 2021-04-1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34 35 36
  • ...
  • 91 92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