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航天器电源系统
针对我国航天器电源系统中高压大功率卫星电源控制器(Power Conditioning Unit,PCU),开展基础研究和技术攻关,解决了我国大功率卫星平台PCU研制难题。研发了高压大功率卫星电源拓扑结构、控制方法,突破了PCU核心关键技术,首次研制成功我国大功率PCU并经飞行验证,打破了核心部件受制于人的被动局面,填补了国内空白。相应研究成果成功应用于中星十六、实践十七、北斗导航等19颗卫星,在轨运行效果良好,共计形成了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1-04-14
航空摩擦片材料
采用高纯超细Cu粉和AiO3粉等为原料,通过模压成型获得毛坯,将该毛坯与45钢基体通过一体化烧结工艺,实现一次加热完成烧结和扩散焊接,制备航空摩擦材料(无人机舱门开闭摩擦材料)。
哈尔滨理工大学 2021-05-04
信阳航空职业学院
(null)
信阳航空职业学院 2021-02-01
西安航空学院
西安航空学院是一所以工科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位于历史文化名城西安。 学校创建于1955年,原名为西安航空工业学校,隶属原航空工业部。1957年合并兰州航空工业学校。1960年升格为专科学校,更名为西安航空工业专科学校,后因国民经济调整而复原。1985年经原国家教委批准升格为西安航空工业技术专科学校,1993年更名为西安航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1999年划转地方,隶属陕西省人民政府,为中央与地方共建院校。2012年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普通本科院校,更名为西安航空学院。建校60多年来,学校始终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立足陕西,服务航空,面向西部,辐射全国”的办学定位,为我国航空工业建设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7万余名应用型专门人才。 学校现有沣惠、阎良两个校区,占地1158亩,校舍建筑面积43.45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1.49亿元;纸质图书117万册,电子图书120万册;有航空综合实验实习基地、飞机结构实验室等校内实习基地及实验室154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87个;设有集教学实习、生产、科研于一体的校办工厂,年产值超过2000万元;拥有特种泵系统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陕西省泵类装备研究中心、液压技术研究院等科研机构。学校现为全国新建本科院校联盟副理事长单位、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常务理事单位、中国校企协同产学研创新联盟理事单位。 学校现有教职工900余人,专任教师697人,其中教授52人,副高职称人员196人,具有研究生学历者624人;学校聘用客座教授37名,其中院士2名,著名专家学者20余名;有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教学团队8个;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省级教学名师7人,省级优秀教师3人,省级师德标兵3人,省级优秀青年教师1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教师1名,60余人次在省级以上学会担任职务。 学校设有飞行器学院、民航学院、机械工程学院、电子工程学院、材料工程学院、计算机学院、能源与建筑学院、车辆工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外国语学院、人文学院、理学院、创新创业学院、士官学院、继续教育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部(马克思主义学院)和体育部等17个教学院(部)。开设飞行技术、飞行器制造工程、飞行器动力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机器人工程、飞机机电设备维修等79个本、专科专业,覆盖航空航天、机械、材料、电气、交通运输、工商管理等16个专业大类,涉及工学、管理学等学科门类。现拥有省级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3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省级试点专业建设项目8个,省级重点专业9个;已建成国家级精品课程及精品资源共享课11门,省级精品课程及精品资源共享课19门。目前全日制在校生13500余人。 近年来,学校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科技部软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社科基金项目、陕西省重大科技专项、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以及国家级、省级教改项目等科研课题165项;获得厅局级以上科研成果奖38项、专利251项,获得教育教学成果奖12项,其中国家级1项,省级特等奖1项、一等奖4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2000余篇,其中SCI、EI检索收录104篇,核心期刊收录768篇。学校始终重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组织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数学建模、航空航天模型锦标赛等各级各类学科技能竞赛,获得国家级奖364项,省级奖198项,各类竞赛获奖数量达601项;获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56项,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91项;学校是陕西省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 学校紧紧依托行业优势,打造航空特色品牌,与中航工业集团公司等数百家国有大中型企事业单位建立紧密合作关系,开展“海航机务班”“天航机务班”“海航空乘班”等订单式人才培养工作;与火箭军、海军、战略支援部队联合培养“士官班”,实现了就业率与就业质量的同步提升。近年来,毕业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2%以上,学校多次荣获“陕西省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称号。学校重视国际合作与交流,与德国北黑森应用技术大学合作举办陕西省首个双学位本科教育项目,与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的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 当前,学校正按照“十三五”规划确定的蓝图,深化内涵建设,奋力追赶超越,主动对接跟进国家发展战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从严从细从小落实以人才培养为中心的各项工作,不断提升办学水平和创新发展能力,努力将学校建设成为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高校。
西安航空学院 2021-02-01
航空救援机器人
一种航空救援机器人,包括无人机飞行平台以及安装在无人机飞行平台上的卷扬装置;卷扬装置包括基座,以及安装在基座上的卷扬器和驱动电机;卷扬器包括壳体以及安装在壳体内可旋转的绳索缠绕盘;绳索缠绕盘的两侧分别为第一盘面和第二盘面,驱动电机驱动绳索缠绕盘旋转,绳索缠绕盘连接有绳索,用以使绳索能够通过缠绕到绳索缠绕盘的第一盘面上进行收放;壳体上设置有绳索穿过的收放口,收放口与第二盘面相对设置,用以使位于绳索缠
青岛农业大学 2021-01-12
航空喷雾防振荡药箱
项目简介 航空喷雾在我国是开展最早的飞机作业项目和主要作业方式,能快速高效地完成病 虫草害的防治,特别是能及时有效地防治大面积爆发性有害生物灾害;同时,它不受地 理因素的制约,无论山区或平原、水田还是旱田,特别是对于滩涂、沼泽等地面机械难 以进入的地域,都可顺利高效的完成作业任务;与地面喷雾作业相比,具有快速、高效、 灵活、突击性强等,还可降低作业成本、不会留下辙印和损坏农作物等优,在航空植保、 航空施肥和卫生防疫等领域显示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为我国农
江苏大学 2021-04-14
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张兴课题组在固态锂电池界面研究中取得重要成果
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张兴教授课题组在高负载(4mAhcm-2)和大电流(3.8mAcm-2)下对锂铟负极组装而成的硫化物全固态锂电池进行了测试,结果发现,电池在900圈左右发生短路失效。
清华大学 2021-12-02
青岛航空科技职业学院
(null)
青岛航空科技职业学院 2021-02-01
广西蓝天航空职业学院
广西蓝天航空职业学院是经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正式成立、教育部备案的广西首所民办航空高等职业院校。学院设在“世界体操王子”李宁的故乡——来宾市,雄踞来宾市城市副中心教育园区,毗邻来宾高铁站和汽车总站,总占地面积600余亩,教育项目总投资10亿元,校园占地计划总建筑面积63万平方米,办学发展规模为15000—20000名在校生。学院教学实训与生活运动设施设备完善,校园环境优美。 广西蓝天航空职业学院是目前广西、云南、贵州、重庆、西藏、四川(成都除外)西南五省首所航空类高职院校,至今已投入8.7亿元完成第一期项目建设,21.06万平方米,教学设备已投入5000多万元(目前正有计划的不断增加),开设了空中乘务、无人机应用技术、高速铁路客运乘务、飞机机电设备维修、民航通信技术、飞机部件修理、会计、工程造价、民航运输、航空物流、飞行器制造技术等21个专业。学院以应用型航空专业教育为主线,拟建成广西区内享有称誉、国内知名的航空职业高等教育学府。目前,学院设有航空管理系、航空机电工程系、经济与管理系、无人机技术系、退役军人教育学院和创新创业学院、公共教学部、思想政治教育部等十七个系、部、处、室,建有校外实训基地6个,校内实训基地7个,现有实训地9个,学院现有教学飞机3架、不同类型航空发动机8台、航空器材仪器设备238件(套),提供了充足的教学实践设备。 学院已建立与航空公司及机场等相关企业直接对接的实训、就业体系、为南方航空公司、东方航空公司、海南航空公司等众多航空企业培养输送人才,与南宁、桂林、柳州等机场广泛合作,安排学生到合作单位参加带薪顶岗实习,高薪推荐毕业生就业,就业岗位涵盖空乘、空保、空管、机务维修、安检、贵宾服务、值机等各类民航岗位。 本着志存高远 光耀蓝天的校训,崇德重智 务实创新的校风精神,坚持“德才兼备、知行合一、因材施教”的教学指导方针,将传承知识与创造知识有机结合,把培养人才与服务社会紧密挂钩,著一套新时代航空教材、教程,着力打造一个受行业欢迎,得人民青睐,让政府放心,使学生无忧的中国航空工程师摇篮,严格按照国家及行业标准,培养应用型航空产业专门人才。
广西蓝天航空职业学院 2021-02-01
蓖麻油生物航空煤油
一、项目分类 显著效益成果转化 二、成果简介 生物航油是我国航空减排、应对气候变化和欧盟碳税引发的全球性“碳对抗”所急需,能够拉动生物质产业链规模化发展、形成绿色低碳新增长点,对国民经济和区域发展有重要意义。 南开大学世界首创蓖麻油加氢制生物航煤催化剂与生物航煤加氢工艺,并联合天津蓖能科技有限公司进行技术成果放大和产业化运营。2015年蓖麻生物航煤被列入了国家重点推广的低碳技术实施指南,亚太地区重点投资低碳技术。并获得了2016-2017年度WWF(世界自然基金会)气候创行者,进行全球推广。团队集聚了南开大学蓖麻产业链专家、绿色化学和催化剂专家、空军油品应用开发专家、及工程化专家,目前已获得国内外专利7项,完成了技术中试放大,产品全项达标,具有成本低、品质好、容易推广等特点,下一步正联合行业伙伴,积极开展工业化生产示范和推广应用。
南开大学 2022-07-29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 ...
  • 13 14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3届高博会于5月23日在长春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