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聚酯装置节能降耗优化运行技术
该项目针对聚酯行业引进装置能耗高、竞争力弱的背景展开,结合实际工业反应器及其生 产、操作状况,在理论分析、实验研究和计算的基础上,开发了酯化过程宏观反应动力学模型 和缩聚过程的宏观反应动力学模型。通过采集的数据对模型进行进一步的校核和不断地修正, 获得了全面良好反映聚酯装置特性的模型。通过模型寻优,对操作参数进行较小的调节,根据 调整后的装置具体生产情况,对模型进行进一步的验证和校核,并在新的操作点周围的一个新 的较小的范围内对模型进行进一步的寻优。采用这种逐步外延的寻优技术,使装置平稳地移到 最优操作点上,在提高等级品率、降低能耗的同时保证生产的顺利进行。该项目通过系统的信 息采集、信息处理对系统进行优化,并在工业装置上实施,具有投资小、收益高的特点,尤其 适用于旧的聚酯生产系统信息化改造。同时,该项目的技术也可推广到相关聚合物过程的节能 降耗等过程优化项目中。该项目已在洛阳石化、上海石化等企业得到应用,流程热媒用量下降 8%以上,创造了1813万元/年的经济效益。该项目所包含的相关技术获2008年中国石化集团科 技进步三等奖、2008年国际工业博览会高校展区优秀展品奖。 该项成果具有国际先进性,可直接推广应用到国内其他聚酯装置。此外,该成果中的建模 技术、优化技术等亦可以推广应用到其他石油化工生产过程中,采用自动化技术提升传统产业 生产技术水平,推动我国石化工业科技进步,为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 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示范作用。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4-11
聚酯装置节能降耗优化运行技术
该项目针对聚酯行业引进装置能耗高、竞争力弱的背景展开,结合实际工业反应器及其生产、操作状况,在理论分析、实验研究和计算的基础上,开发了酯化过程宏观反应动力学模型和缩聚过程的宏观反应动力学模型。通过采集的数据对模型进行进一步的校核和不断地修正,获得了全面良好反映聚酯装置特性的模型。通过模型寻优,对操作参数进行较小的调节,根据调整后的装置具体生产情况,对模型进行进一步的验证和校核,并在新的操作点周围的一个新的较小的范围内对模型进行进一步的寻优。采用这种逐步外延的寻优技术,使装置平稳的移到最优操作点上,在提高等级品率、降低能耗的同时保证生产的顺利进行。该项目通过系统的信息采集、信息处理对系统进行优化,并在工业装置上实施,具有投资小、收益高的特点,尤其适合旧的聚酯生产系统信息化改造。同时,该项目的技术也可推广到相关聚合物过程的节能降耗等过程优化项目中。该项目已在洛阳石化、上海石化等企业得到应用,流程热媒用量下降8%以上,创造了1813万元/年的经济效益。该项目所包含的相关技术获2008年中国石化集团科技进步三等奖、2008年国际工业博览会高校展区优秀展品奖。该项成果具有国际先进性,可直接推广应用到国内其他聚酯装置。此外,该成果中的建模技术、优化技术等亦可以推广应用到其他石油化工生产过程中,采用自动化技术提升传统产业生产技术水平,推动我国石化工业科技进步,为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示范作用。登记计算机软件著作权1项;“聚酯装置节能降耗技术”获2008年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中国高校展区优秀展品奖三等奖。获中国石化集团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4-11
聚酯装置节能降耗优化运行技术
该项目针对聚酯行业引进装置能耗高、竞争力弱的背景展开,结合实际工业反应器及其生产、操作状况,在理论分析、实验研究和计算的基础上,开发了酯化过程宏观反应动力学模型和缩聚过程的宏观反应动力学模型。通过采集的数据对模型进行进一步的校核和不断地修正,获得了全面良好反映聚酯装置特性的模型。通过模型寻优,对操作参数进行较小的调节,根据调整后的装置具体生产情况,对模型进行进一步的验证和校核,并在新的操作点周围的一个新的较小的范围内对模型进行进一步的寻优。采用这种逐步外延的寻优技术,使装置平稳的移到最优操作点上,在提高等级品率、降低能耗的同时保证生产的顺利进行。该项目通过系统的信息采集、信息处理对系统进行优化,并在工业装置上实施,具有投资小、收益高的特点,尤其适合旧的聚酯生产系统信息化改造。同时,该项目的技术也可推广到相关聚合物过程的节能降耗等过程优化项目中。该项目已在洛阳石化、上海石化等企业得到应用,流程热媒用量下降8%以上,创造了1813万元/年的经济效益。该项目所包含的相关技术获2008年中国石化集团科技进步三等奖、2008年国际工业博览会高校展区优秀展品奖。 该项成果具有国际先进性,可直接推广应用到国内其他聚酯装置。此外,该成果中的建模技术、优化技术等亦可以推广应用到其他石油化工生产过程中,采用自动化技术提升传统产业 生产技术水平,推动我国石化工业科技进步,为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示范作用。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2-01
节能降耗的磨矿分级过程控制方法
磨矿分级过程是冶金选矿行业中的高能耗生产过程。近年来磨矿设备在向大型化方向发展,对该类设备进行优化控制更为迫切,以节能降耗为目标研究这类设备建模、优化和控制的共性关键技术问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获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在建模方面,针对磨矿分级过程耦合通道特点,将这类耦合当成系统内部扰动,研究一种动态跟踪观测建模方法:设计扰动观测器对内部扰动和外部扰动进行跟踪观测建模,结合传统的对每个通道的输入输出数据建模,得到磨矿过程一个更精确的动态模型。2)在过程控制方面,在上述建模基础上,针对矿石性质和生产条件变化大等特点,研究基于扰动观测器的前馈补偿和模型预测控制两者相结合的磨矿分级过程复合控制算法。3)在能耗优化方面,提出产量能耗优化和粒度指标优化的分层优化结构,解决矿石因易过磨而导致单位产量能耗大的问题。
东南大学 2021-04-10
钢铁冶金低成本节能降耗冶金炉料
钢铁冶金用炉料包括:炼钢造渣熔剂、炉外精炼渣、连铸用保护渣等,本项目针对目前钢铁冶金炉料存在的成本高、消耗大,导致钢铁冶炼成本高、利润低的根本问题,开发了从铁水预处理、转炉/电弧炉炼钢、钢包二次精炼到连铸保护渣等一系列具有低成本、节能降耗特点的钢铁冶炉料。本项目结合我国冶金技术发展水平及资源特色,开发了以低品位矿、廉价矿和冶金化工废渣为主料或辅料的冶金炉料,按特征划分,主要包括三个系列: 1)以废弃硼泥再利用为特征低成本型炉料,包括:炼钢炉化渣剂、二次精炼造渣熔剂,以废弃硼泥替代传统的
江苏大学 2021-04-14
井下排水系统节能降耗改造技术
该技术创新性地提出了通过提高水泵、变频控制、扩建沉淀池、避峰填谷等解决办法,实现了井下排水系统整体效率的大大提升,有效减少了井下水资源的污染和浪费,降低了系统能耗及实现节能减排。该技术具有节能减排、控制方便、低碳环保等主要性能。
安徽理工大学 2021-04-13
精对苯二甲酸(PTA)装置节能降耗的 优化运行技术
面向国家发展自主重大装备关键技术需求,针对大型PTA装置优质增产、节能降耗和减排 目标,综合应用化学工程、过程建模与流程模拟、智能计算与优化、工业过程数据协调与校正 等多学科交叉的理论方法和技术,研究开发了PTA装置对二甲苯(简称:PX)富氧氧化反应 过程、粗TA加氢精制反应过程、共沸精馏溶剂脱水过程等关键生产单元的系列建模与优化操 作技术,研发了氧化反应尾气冷凝系统的用能优化、加氢反应器进料预热系统与后续五级结晶 器换热网络的节能优化技术以及PTA 联合装置PX 氧化反应尾气优化利用、中低压蒸汽优化配 置、PTA装置循环水、蒸汽换热网络等系统用能优化技术,为工业装置优化运行提供实用技术 和软件。研发和实施的技术与软件具有“智能化”功能,适应性强,多项技术和软件属国内首 创,填补了国内空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更适合国内PTA 装置优化运行的需求。 上述技术成果自2004 年开始陆续在扬子石化2 套36 万吨/年、65 万吨/年PTA 装置、天津 石化34 万吨/年PTA 装置上成功应用,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达到或超过了同类装置国际先进水平 (装置综合能耗平均降低20%) ,近三年累计实现新增利税7.79 亿元,已形成11 项国家发明专利 (授权7 项、申请4 项) ,登记5 项软件著作权和6项专有技术。技术成果获得2010年教育部科技 进步一等奖,2007年上海市发明创造发明专利一等奖。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4-11
二甲苯联合装置资源配置与 节能降耗优化运行技术
由于装置扩容改造,现有芳烃二甲苯装置都存在多线联合处理具有不同组分分布的原料 情况。为使得所需处理原料与处理装置的特性相匹配,必须对二甲苯装置各单元处理负荷和操 作参数进行优化,提高装置整体运行水平,才能实现二甲苯生产装置经济效益的提升。本项目 针对二甲苯生产装置的实际情况,开展甲苯歧化和混合二甲苯异构化过程的机理建模、芳烃分 馏过程的工艺建模、对二甲苯吸附分离过程的工艺建模、及抽出液与抽余液精馏过程的工艺建 模,实现二甲苯联合装置的全流程模拟,以及基于机理模型的工艺流程改进和工业装置关键工 艺参数操作特性研究,完成二甲苯联合装置工艺改进和优化运行技术的研发,并通过工业装置 实际应用,实现装置运行过程中物耗和能耗的降低与生产效益的最大化。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4-11
自来水生产节能降耗关键技术研究与自动化
彻底告别了我国水厂普遍靠中控室人员凭自身经验进行远程手动的落后状况,大大提高和稳定出厂自来水的水质,并实现节能降耗约5%-10%。该系统已在南京城北水厂等获成功应用。
东南大学 2021-04-10
精对苯二甲酸(PTA)装置节能降耗的优化运行技术
面向国家发展自主重大装备关键技术需求,针对大型PTA装置优质增产、节能降耗和减排目标,综合应用化学工程、过程建模与流程模拟、智能计算与优化、工业过程数据协调与校正等多学科交叉的理论方法和技术,研究开发了PTA装置对二甲苯(简称:PX)富氧氧化反应过程、粗TA加氢精制反应过程、共沸精馏溶剂脱水过程等关键生产单元的系列建模与优化操作技术,研发了氧化反应尾气冷凝系统的用能优化、加氢反应器进料预热系统与后续五级结晶器换热网络的节能优化技术以及PTA 联合装置PX 氧化反应尾气优化利用、中低压蒸汽优化配置、PTA装置循环水、蒸汽换热网络等系统用能优化技术,为工业装置优化运行提供实用技术和软件。研发和实施的技术与软件具有“智能化”功能,适应性强,多项技术和软件属国内首创,填补了国内空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更适合国内PTA 装置优化运行的需求。上述技术成果自2004 年开始陆续在扬子石化2套36 万吨/年、65万吨/年PTA 装置、天津石化34 万吨/年PTA 装置上成功应用,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达到或超过了同类装置国际先进水平(装置综合能耗平均降低20%),近三年累计实现新增利税7.79 亿元,已形成11项国家发明专利(授权7项、申请4 项),登记5 项软件著作权和6项专有技术。技术成果获得2010年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2007年上海市发明创造发明专利一等奖。该项目先后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第五届上海市发明创造专利奖发明专利一等奖,形成了4项国家专利。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4-11
1 2 3 4 5 6
  • ...
  • 24 25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3届高博会于5月23日在长春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