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补种机构及花生播种机
补种机构及花生播种机,用于漏播补种,包括送种装置、输种装置和补种驱动装置;所述输种装置包括第一输种管路和与第一输种管路套装的第二输种管路,第一输种管路的入种口与送种装置的出种口相对;所述补种驱动装置包括曲柄、与曲柄连接的曲柄杆,所述曲柄杆与第二输种管路上设置的连杆轴接;第二输种管路的出种口设置有可开闭结构,以控制种子是否可从下输种管送出。通过补种驱动装置、第一输种管路、第二输种管路以及第二输种管路开闭机构的配合,完成从送种和补种的全过程。不需要补种时,第二输种管路出种口闭合,在发现漏种后,启动补种装置,第二输种管路出种口打开,实现补种可控。补种装置可以进而提高播种质量和播种的智能化水平。
青岛农业大学 2021-04-13
人才需求:花生系列食品研究
1.关于花生系列食品研究开发人员2.蛋白粉及蛋白粉合成技术研发人员
乳山市金果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2021-08-30
AS-E/SⅡ
一、降低医疗风险,保障医患安全 ★ 采用了目前较为先进的弹性式穿刺进行硬脊膜外腔置管。 ★ 较大程度避免了损伤血管、神经,甚至捅破硬脊膜的可能。 ★ 是目前较为有效降低硬膜外麻醉置管风险的麻醉导管。 降低了置管风险,保障病人手术安全,同时使临床医生更好地规避职业风险,减少医疗事故,避免医疗纠纷。 二、简化临床操作,缓解医生压力 智能穿刺置管,导管接头轻松连接且不易脱落,整个操作过程零手感、零技巧,帮助医生 从繁重的操作手法中解放出来,更简便快捷地成功置管。 三、有物价进医保,中标好用量大 具有国家物价收费编码,医保可报销,全国中标地区广泛,价格具有竞争力,临床使用量 大。 四、三项国家专利 专利技术,精湛工艺,进口材料,欧美标准,在欧美市场畅销多年。 五、专业源自细节,服务体现担当 ★ 三条X显影线精致地包裹于管壁内,提高X光下导管显影质量,避免因显影材料暴露而产生的未知或潜在的风险。 ★ 导管抗断力高出国家标准10倍以上。 ★ 可为临床使用者进行个性化产品设计和调整。 ★ 专业营销团队。 ★ 全天候售后服务。 六、适应症 所有硬脊膜外腔麻醉置管术 尤其适用于: 1、实施剖宫产或无痛分娩的孕妇,静脉易怒张者。 2、老人或儿童,血管脆弱者。 3、凝血功能有障碍,易出血者。 4、非首次硬膜外麻醉,硬膜外腔可能有疤痕、增生者。 5、先天椎管狭窄,置管有难度者。 6、需要长时间留置麻醉导管,比如癌痛或术后镇痛者。 7、特殊要求:如择时分娩、VIP病人等,需要确保一次性置管成功以及满足后续治疗者。
临沂兴华医用器材有限公司 2021-09-01
E-4
威海中威橡胶有限公司 2021-09-01
E-7
威海中威橡胶有限公司 2021-09-01
青云e学
浙江教育出版集团暨浙江青云在线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青云e学”在线教育服务平台正式上线。该平台作为浙江出版联合集团“十三五”规划的四大平台之一,立足于出版集团内容基础和渠道资源,借助于互联网和信息技术,向学生、教师、学校和教育主管部门提供优质的数字化教学服务。
浙江青云在线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2021-01-22
大蒜素系列产品——大蒜素软胶囊、大蒜素片
Ø 大蒜素软胶囊和大蒜素片的药理作用很广:1)抗菌作用:大蒜素对葡萄球菌、脑膜炎双球菌、肺炎双球菌、链球菌、白喉杆菌、痢疾杆菌、大肠杆菌、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结核杆菌、霍乱弧菌等均有明显的抑致或杀灭作用。2)对心血管的作用:大蒜素对饲胆固醇引起家兔高胆固醇血症,高血液凝固性和主动脉脂质沉积具有保护作用。并有降低血胆固醇、三酸甘油酯和脂蛋白的作用。3)抗癌和提高免疫力作用:对肺部和消化道的霉菌感染有抑制作用,大蒜与肿瘤抽出物相混时,瘤组织发育受阻。大蒜中还含有激发人体巨噬细胞吞噬力的有效成
北京理工大学 2021-01-12
花青素
产品种类:以甘薯花青素为主要成分的具有抗衰老和抗疲劳增强体质作用的营养保健品产品。 产品用途:甘薯花青素能有效清除人体内多余的自由基,具有超强的延缓衰老和增强免疫力的作用。抗氧化、抗过敏、抗疲劳增强体质、改善亚健康状态延缓衰老、改善烦躁易怒、头昏乏力、记忆力减退等症状。 产品特点:花青素是纯植物性营养素,具有非常强的体内活性。实验证明,其抗自由基氧化能力是维生素E的50倍,维生素C的20倍。 与其它植物来源的花青素相比,甘薯花青素具有原料来源方便、廉价、低成本、无污染等特点,且稳定性好,抗光氧化性较强, 吸收迅速完全,口服20分钟即可达到最高血液浓度,代谢半衰期达7小时之久。作为药用植物资源具有广阔的开发应用前景。基于抗衰老的分子生物学、花青素药理学和分子信号转导通路等研究的成果、进展和问题,我们从影响衰老发生发展过程中组织细胞存活以及功能正常与否这一关键问题出发,结合体内外的实验,系统而深入地研究了甘薯花青素抗衰老的作用,并从整体行为药理学、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等不同层次上全面综合研究这类物质抗衰老作用的分子生物学机制。 开发单位:江苏师范大学江苏省药用植物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
江苏师范大学 2021-04-11
豆楮素
【项目来源】江苏省中医药局中医药科学技术研究专项项目“养肝化瘀法治疗HBsAg阳性肿瘤患者化疗肝损害的临床研究”,编号H05166。 【类    别】中药新药六(2)类。 【剂    型】微丸胶囊剂。 【处方来源】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内科学资深专家教授经验方。处方特色:根据中医理论和临床经验,创新性提出毒瘀伤肝为导致HBV相关性肝癌的病机关键,确立养肝化瘀解毒为防治HBV相关性肝癌的治疗原则,研制成新的抗癌辅助治疗中药微丸制剂豆楮素。处方组成:楮实子等4味中药扶正抗癌有效组分。 【功能主治】养肝化瘀、解毒利湿、抗癌。主治肝癌、癌性腹水、药物性肝损害。 【主要技术指标】 1、    临床疗效: ①对肝癌腹水的疗效:治疗18例,完全缓解8例,部分缓解9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4.4%。治疗后患者尿量增加,腹胀减轻,精神逐渐振作,治疗后肝功能明显改善。②对药物性肝损伤的疗效:4周为1疗程,治疗62例,结果显效42例,有效19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8.4%。  2、抗癌活性: 豆楮素对小鼠移植性肝癌Heps的抑瘤率可达46.85%;豆楮素对DEN诱发大鼠肝癌的抑制率可达37.14%;豆楮素对HepG2、SMMC-7721肝癌细胞的生长抑制率分别可达91.48%、88.64%。 3、药物毒性: 从药物组成及临床观察表明,豆楮素未见毒副作用。 【推广应用前景】 豆楮素具有明显的抗癌、保肝、消腹水等作用,是辅助抗癌治疗,延缓癌症发展,改善癌症患者生存质量的理想药物。由于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很高,所以豆楮素具有非常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进展情况】已完成临床前部分研究工作;已获申请发明专利证书。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4-13
灵草素
【项目来源】1、江苏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龙芝藻治疗恶性肿瘤的临床和实验研究”,编号96054;2、江苏省基础研究计划(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资助项目“抗肿瘤中药有效物质与作用机制研究”,编号BK2002201;3、江苏省中医药局中医药科学技术研究专项项目“补虚化毒方对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浆代谢物组学的影响”,编号:H05162。 【成果鉴定】经江苏省科技厅组织专家鉴定,达到国内领先水平;2000年获江苏省中医药科技进步二等奖。 【类    别】中药新药六(2)类。 【剂    型】微丸胶囊剂。 【处方来源】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内科学资深专家教授经验方。处方特色:根据“养正积自消”的中医理论,创新性提出“补精抗癌”的中医理论观点,确立以补益精气为主、以化毒通络为辅的抗癌治疗大法,研制成新的抗癌辅助治疗中药微丸制剂灵草素。 【处方组成】冬虫夏草菌丝等4味中药扶正抗癌有效组分。 【功能主治】补益精气、化毒通络、抗癌止痛。主治肝癌、肺癌等。 【主要技术指标】 1、    临床疗效: ①治疗原发性肝癌100例,癌灶瘤体近期稳定率73%;生存质量有效稳定率79%;癌痛总缓解率89%;生存期有效率84%;无骨髓抑制及消化道不良反应,无药物过敏。②治疗肺癌等恶性肿瘤50例,癌灶近期部分缓解率8%,瘤体稳定率82.0%;生存质量有效稳定率90%;临床证候有效改善率85%;临床无骨髓抑制及消化道不良反应,无药物过敏。③治疗消化道肿瘤化疗毒副反应30例,对化疗细胞免疫功能降低的治疗有效率为90%;对化疗周围血白细胞减少的治疗有效率为93%;对化疗肝功能损害的治疗有效率为93%。  2、抗癌活性: 灵草素对小鼠肿瘤S180的抑制率可达53.34%;灵草素对小鼠肝癌H22的抑制率可达54.02%;灵草素对小鼠移植性肿瘤Heps的生长抑制率可达49.98%,其疗效优于平消胶囊。 3、药物毒性: 急性毒性试验表明,灵草素经口给药的小鼠最大给药量为48g/kg。如按临床成人每日口服4.8g/50kg计算,则该药小鼠1日灌胃给药量为临床成人1日口服量的500倍。    【推广应用前景】 灵草素具有明显的抗癌、保肝、补精血、增强免疫、止痛等作用,是辅助抗癌治疗,延缓癌症发展,改善癌症患者生存质量的理想药物。由于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很高,所以灵草素具有非常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进展情况】已完成临床前部分研究工作;已获发明专利证书。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4-1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 ...
  • 38 39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