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综合
项目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血型超快速
检测
试纸
在国际上首创出血型超快速检测试纸,利用染料显色反应进行血型表型检测,仅需一滴血液即可在30 秒内完成AB0正定型和Rh血型检测,速度较现有主流技术提升40倍以上。同时 在国际上首次实现AB0正反定型同步直接检测(2分钟完成),无需离心过程。其检测卡为便携式设计,操作简单,肉眼即可通过颜色变化判断血型;无需大型 仪器设备,可满足室内、外使用。此外,也可配合自动检测系统,实现试纸卡的 自动加样、检测、出报告,满足临床大样本检测需求。现已构建出AB0血型卡、 ABD血型卡、ABO&Rh血型卡、其他稀有血型卡等以适应不同需求;同时可做成4 人份或8人份等,满足临床多人份检测需要;经6000余例样本测试,准确率100%。
重庆大学
2021-04-11
铁路勘测设计一体
化
、智能
化
研究
铁路勘测设计一体化、智能化是系统地研究和建立以数字化信息为基础,以计算机应用技术拉通勘测设计全过程为主要特征的新的生产作业模式。所以,该系统应将使用各种勘察手段所采集的铁路线路及其相关的地形、地理、地质、水文等资料加工成数字化信息,通过接口界面进行信息处理并传输到工程数据库中。先进的计算机网络必须覆盖各专业CAD终端,各专业在集成化设计环境中共享工程数据的信息,完成本专业设计,同时输出数字化和可视化的设计成果,供后序专业应用。设计完成后,全部CAD设计电子文件通过网络直接归档,从而实现铁路勘测设计一体化。随着各专业设计专家系统的建成与不断完善,再实现勘测设计智能化。在一体化新的作业模式下,勘测设计的全过程可以理解为对一般数字化信息流的采集、加工和扩充的过程。外业的勘测和勘探资料是这股数字化信息流的源头,各专业的设计工作是对信息流的加工和扩充。最终完成的数字化信息就是设计成果和归档资料。设计与管理所面向的不再是原来的书面资料和图纸,而是在工程数据库统一管理下,在网络的终端上有序受控流动的数字化信息流。所以,实现勘测设计一体化的过程就是从以非数字化为基础的现有作业模式向以数字化为基础的新的作业模式转化的过程。实现这一转化需要建立新的勘测设计流程,研究解决新模式带来的一系列技术层面和管理层面的关键问题。 1)勘测设计资料数字化是新的生产作业模式的基础,只有后道工序需用计算机处理的资料是数字化的资料,才能保证整个设计过程形成数字化的信息流。这就需要外业勘测时尽量利用各种测量仪器的数字化功能,使第一手资料即是数字化的形式,同时资料整理必须利用计算机来完成,才能获得满足内业设计要求的数字化勘测成果。为了实现外业数字化勘测,重点应研究以下问题:充分开发利用航测、全站仪及各种遥感设备的数字化功能;研究既有地图如何实现高精度、高清晰度扫描数字化处理;开发在勘测现场的铁路线路初步设计方案比选系统,改变外业队的作业方式,建立与数字化勘测相适应的装备水平、劳动组织、作业内容和管理制度。 2)建立工程数据库是新的生产作业模式的核心,新模式与原有模式的重大区别之一就是外业与内业之间、各专业这间需要共享的数据都要通过数据进行存取,所有的设计成果都由数据进行保存与管理。所以,如何开发一个符合铁路勘测设计行业特点、功能强大的工程数据库管理系统是本项目研究的一个重点。为此,需要研究与解决以下关键技术问题:做好标准化工作,制定铁路勘测设计一体化数据格式标准,规定每个专业的哪些数据需要进;如何处理非结构化数据;如何制定适应铁路勘测设计特点的数据结构。 3)建立铁路勘测设计集成化设计环境是新的生产作业模式的关键,新模式与原有模式的重大区别之一,就是全部内业设计均在集成化设计环境中进行。设计集成化环境是以计算机网络为平台,工程数据为核心,设计流程管理为主线,各专业设计软件与程序数据库接口为主要内容的计算机集成应用体系。为此,需要研究与解决以下关键技术头题:建设技术先进的计算机网络系统;研究出一种适应各种软件和各种数据需求的专业设计软件与工程数据库的接口方案;开发设计流程管理系统,保证整个设计在受控,有序的条件下进行。从而实现完全消除专业间书面资料的往来传动,每个设计人员在自己的计算机站点上就可完成设计和前后工各种间的信息交换。 4)建成计算机档案管理系统是新的生产作业模式的重要内容,新模式与原有模式的重大区别之一,就是全部电子设计文件采用光盘存储并由计算机管理。计算机档案管理可实现在网络环境下直接检索、查询、浏览和下载电子档案文件,并为电子设计文件重复利用提供了极大的方便。为此,需要研究与解决以下关键技术问题。正确处理管理型软件与管理方式之间的关系,就是说,所编的档案管理软件应满足行业的需要,适应各设计院在档案管理上存在种种差别的实际情况,而不是让各设计院改变档案管理方式来适应所编的软件;能浏览各种格式的电子文件,使软件具有良好的实用性。 5)采用人工智能技术是实现铁路勘测设计智能化的主要途径。传统CAD技术的特点是辅助设计人员进行计算与绘图,没有智能功能。总结国内外经验后,我们认为,以专家系统、智能CAD为主要内容的人工智能技术在铁路设计中的应用是实现铁路勘测设计智能化的主要途径。铁路选线是带全局性的非常错综复杂的设计问题,一直以人工以验为主进行设计,只能对有限的方案进行研究,设计周期长,推荐方案往往不是最优的。所以,必须要研究铁路新线设计智能CAD系统,以提高设计质量。采用综合地质勘探方法来解决特定的工程地质问题被证明是行这有效的。由于综合地质勘探模式有几十种,采用哪一种模式来解决某一个具体工程地质问题往往是很复杂的、模糊的。采用的模式不适合,就不能有效地解决问题,所以要研究铁路地质综合勘探方法专家决策支持系统,以显著提高地质工作质量
西南交通大学
2021-04-13
高原铁路一体
化
电力自动
化
系统
铁路电力系统主要为编组站、车站、检修工厂、机务段、车辆段、通讯、列车行车信号等动力和照明提供用电,它虽工作于电网的末端,属于电力、输、供三个环节中的供配电环节,但其对供电可靠性的要求却非常高。近年来铁路行车速度不断提高,直接与行车有关的新工艺、新设备无不要求电力供应稳定可靠。青藏铁路平均海拔超4000米,其环境达零下25度,使普通电器设备无法正常启动;其大气压力远远低于正常海拔值,使普通电器设备的耐绝缘、耐冲击、继电器触头及印制板的设计性能等均不能满足要求。同时,青藏铁路沿线恶劣的自然环境,给设备进行现场试验和维护带来诸多不便。因此,需要一体化的系统来综合解决这些问题。该系统包括如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适用于高原低温等恶劣环境的保护、测控装置的新硬件平台。2)适用于高原低温等恶劣环境的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管理信息、视频监控系统的铁路电力远动高度系统。3)适用于高原低温等恶劣环境的铁路电力综合自动化系统。4)适用于高原低温等恶劣环境的铁路电力线路自动化。5)适用于高原低温等恶劣环境的变(配)电所电气设备状态在线监测系统,包括一次设备的在线监测和二次设备的在线监测。
西南交通大学
2021-04-13
二维材料硒
化
铟的非晶
化
方法
本申请涉及一种二维材料硒化铟的非晶化方法。本申请的非晶化方法包括:S1:提供设置有纳米层状硒化铟样品的电学芯片;S2:对电学芯片施加脉冲电压,使硒化铟发生非晶化。本申请通过施加脉冲电压来诱导非晶化,具有快速、精确、节能等优势,适用于高性能电子和光电器件的制造。
兰州大学
2021-01-12
自动
化
微型
化
油品酸值测定分析仪
导热油在使用过程中,在高温条件下与空气接触极易氧化,产生酸性物质,腐蚀设备,严重影响导热油的安全运行,酸值是导热油品质的重要指标。本油品酸值测定仪结合 3D 打印技术和流程控制系统而设计,一部分是利用 3D 打印技术设计的 3D 模块(如图 1a 所示)和固定在其上的油水分离膜实现油样品和标准碱水的充分混合反应再分离;另一部分是利用连接在该 3D 模块上的 pH 电极和信号转换装置通过计算机上的流程控制系统实现油品酸值的自动一体化检测。 该油品酸值测定仪一方面利用油水分离膜解决了传统检测方法中油样品和标准碱水分离不充分而导致检测结果不精确的问题,将分析流路中油水混合、分离部分以及检测部分通过 3D 打印的方式实现检测流路的集成化和设备的微型化;另一方面通过流程控制系统与计算机联用,易于实现自动化、一体化快速检测。 利用该油品酸值测定仪检测油品酸值无需使用指示剂,方法简便,分析速度快,平均样品分析时间为 5-6 min,灵敏度高且样品检测重现性高,检测的范围广,检出限为 0.2 mg KOH/g(S/N=3)。本仪器将 3D 打印技术开创性地结合流动注射技术、离子选择性电极技术,实现微型化油品酸值检测仪器的设计开发,完全避免了有毒有害有机试剂的使用,绿色环保,准确度高,可以用于现场和在线检测导热油酸值分析。
江南大学
2021-04-13
用于换热管内
检测
的磁致伸缩导波传感器及其
检测
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换热管内检测的磁致伸缩导波传感器及其检测方法,该传感器包括:外壳;与外壳一端相固定的端盖;与外壳的另外一侧相连的导电钢刷;设置在外壳内部并与其相连的内壳;安装在端盖上,通过穿过内壳的直流导线与导电钢刷实现电连接的航空插座;分别设置在内壳的不同位置上的第一聚磁器和第二聚磁器;以及第一交流线圈和第二交流线圈,该第一交流线圈和第二交流线圈分别缠绕在所述第一聚磁器与第二聚磁器上,并分别与航空插座电连接。按照本发明,由于整个检测过程是通过磁场实现的,属于非接触式检测,因此对被检测换热管内表面状况要求低,无需打磨等特别处理,从而提高了检测效率以及适用性。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1
空间相机几何与时相分辨率
检测
方法及移动
检测
车
本发明涉及一种空间相机的几何分辨率检测方法,和一种空间相机时相分辨率检测方法,以及一种可用于空间相机几何和时相分辨率检测的移动检测车。本发明改变常规的地面固定靶标形式,将几何分辨率靶标与移动车辆结合,形成移动靶标,实现几何分辨率检测、不同时相移动定标功能,提高了光学相机任意方向几何分辨率的测试精度。车舱内可存放常规的地面固定靶标,可在应急条件快速布设,也可起到车体硬性靶标与常规软性靶标互补的作用。
北京大学
2021-02-01
一种适用于肠道病变
检测
的太赫兹内窥镜及
检测
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肠道病变检测的太赫兹内窥镜及检测方法。包括插入肠道的组合管体、太赫兹信号增强模块、太赫兹检测模块和实时成像模块,组合管体主要由套管、套头和半球形玻璃罩组成,太赫兹信号增强模块主要由可调谐激光器和安装在套管内的光纤组成,太赫兹检测模块主要由太赫兹波探测器和太赫兹波发射器以及安装在组合管体内的第一不锈钢金属线和第二不锈钢金属线组成,实时成像模块主要由图像处理与传输电路板以及安装在组合管体内的电源线、视频信号线、LED冷光源和CMOS摄像头组成。本发明实现了在肠道病变初期对其进行准确的检测,提高了检测的准确度和灵敏度,具有获取信息丰富、结构紧凑操作方便、适用范围广等优点。
浙江大学
2021-04-13
一种用于
检测
水貂星状病毒的RT-PCR引物及其
检测
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检测水貂星状病毒的RT‑PCR引物及其检测方法,参照GenBank收录的水貂星状病毒ORF1b基因序列(序列号分别为GU985458.1、NC_004579.1、AY179509.1)保守区,分析设计一对特异性引物,根据设计的引物,探索最佳反应体系和反应条件,建立RT‑PCR检测方法,并进行特异性试验、敏感性试验、重复性试验。结果表明建立的水貂星状病毒RT‑PCR方法敏感性强,特异性高,能够快速的检测水貂星状病毒。本发明所建立的RT‑PCR检测方法具有很好的应用性,能够用于水貂星状病毒的检测。
青岛农业大学
2021-04-13
一种便携式的水质
检测
装置及水质
检测
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便携式的水质检测装置及水质检测方法,包括检测腔、紫外光源模块、检测模块以及数据处理模块;所述紫外光源模块设置于所述检测腔内部前方,用于提供检测所用的检测紫外光,所述检测紫外光的峰值波长为 254nm~265nm;所述检测腔用于隔绝检测腔内部与外部的紫外光;所述检测模块置于所述检测腔内部后方,且与所述紫外光源模块相对,所述检测模块置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数据处理模块的输入端。本发明通过以普遍使用、价格亲民、能耗低的紫外发光二极管代替造价不菲的分外分光光度计来测量水质,从而节约了时间和成本,提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首页
上一页
1
2
...
47
48
49
...
325
326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