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超声法层析成像系统研发
上海理工大学 2021-01-12
桥梁裂缝在线检测装置研发
桥梁裂缝在线检测装置研发
上海理工大学 2021-01-12
高强韧马氏体耐磨钢的研发
悬赏金额:10万元 发榜企业:韶关市曲江金扬耐磨材料有限公司 产业集群:先进材料产业集群 需求领域:金属材料 技术关键词:高强韧性,马氏体钢,耐磨性能
韶关市曲江金扬耐磨材料有限公司 2021-11-17
人才需求:原料药研发
对有原料药研发经验方面的化学合成专业的技术人员以及对制剂研发、临床试验有丰富经验的药学专业人才
山东久隆恒信药业有限公司 2021-08-31
技术需求:清香型白酒的研发
1、清香型白酒的研发。 2、低度浓香型白酒的水解问题的研究。 3、生产原酒各成分的深度分析
山东诸城密州酒业有限公司 2021-08-30
人才需求:研发工程师
1.关于OLC数字化控制技术的技术人员,机械手研发工程师AI智能识别技术人员,机械手研发工程师,全自动包装机研发工程师;                               2.AI智能识别技术人员,机械手研发工程师,全自动包装机研发工程师
滨州阳信华美不锈钢制品股份有限公司 2021-08-30
番茄红素产业化研发
番茄红素是类胡萝卜素家族中的一种,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性,被广泛应用于医药和食品行业。三孢布拉氏霉作为一种丝状好氧真菌,是目前番茄红素工业化生产的主要微生物。在三孢布拉氏霉的类胡萝卜素代谢过程中,carRA 编码的蛋白对菌体的番茄红素、γ-胡萝卜素及 β-胡萝卜素的含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提高菌体的番茄红素含量,本研究获得了 carR 和 carRA 同源敲除菌株及 carA 过表达菌株。对正负菌混合发酵培养 6 天后的类胡萝卜素含量及所占比例的分析发现,carR 敲除株的番茄红素含量和占比分别增至野生型的 2.99 倍和 16.10 倍。表明,敲除 carR 或者过表达 carA 均可以提高三孢布拉氏霉的番茄红素含量。为了进一步提高三孢布拉氏霉的番茄红素含量,本项目对一系列化合物也进行了筛选,发现某化合物的番茄红素提高效果最佳,2 天后的番茄红素占比由 1.7%提高至 90.1%,番茄红素含量分别升高至 83.2 mg/gDW,为未处理对照的 315.8 倍。对 carR 和 carRA 敲除菌株及 carA 过表达菌株也进行同一化合物处理,发现 carA 过表达菌株的番茄红素含量和占比达到 103.6 mg/gDW 和 89%。 我们的技术优势:本项目使用的特殊菌株是我们自己构建的,具有完全的自主知识产权;本项目添加的小分子化合物无毒、用量少、效果好,我们具有完全的自主知识产权;应用三孢布拉氏霉生产番茄红素的传统技术成熟、稳定、投资小,本项目除菌株和添加的小分子化合物与之不同外,其他均完全相同。
南开大学 2021-04-13
进展 | 清华大学医学院张林琦教授团队领衔研发的首个国产新冠中和抗体联合治疗药物实现首批商业放行
近日,由清华大学医学院、清华大学全球健康与传染病研究中心与艾滋病综合研究中心主任张林琦教授团队与深圳第三人民医院和腾盛华创合作研发的新冠单克隆中和抗体安巴韦单抗/罗米司韦单抗联合疗法在中国商业化上市。
清华大学 2022-07-12
新型纳米药物载体 “隐形生物导弹”
完成团队简介:团队负责人宫永宽教授,日本佐贺大学博士、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博士后、美国西北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访问教授;现任西北大学材料科学新技术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二级教授,西安市仿生生物材料与器件工程实验室主任。研究团队包括教授3人,副高职称6人,博士后及博、硕士研究生30人。 成果内容:将仿细胞膜结构涂层完美的体内隐形作用与肿瘤靶向分子的靶向作用结合,集成在纳米载体表面,可以制造出在血液中长循环、对肿瘤细胞高选择性结合的新型纳米药物载体“隐形生物导弹”。“隐形生物导弹”抗癌药物的开发应用,可从根本上解决癌症早期诊断困难、化疗毒副作用大的世界难题,获得巨大的社会及经济效益。 成果优势及用途:设计构建仿细胞膜结构的纳米载体获得了超长的血液循环半衰期(90小时,国际领先),具有优异的体内隐形性能;将叶酸等肿瘤靶向分子引入纳米载体表面可提高肿瘤细胞摄取4至8倍,靶向作用显著。    成果成熟度:癌症化疗药物“隐形生物导弹”已经完成实验室验证,需要进行大批量动物实验、申请临床批件。 预期成果收益:以“隐形生物导弹”抗癌药物为例,进一步市场化放大、获得国家临床实验批件约需投入5000万元(占50%)。若以建100吨/年规模的装置计算,产品生产成本约50万元/吨,销售收入200万元/吨产品,净利润约为15000万/年,投产后约8个月可收回成本。 成果知识产权情况 专利号 专利名称 专利状态 知识产权权属 ZL200610105049.9 仿细胞膜结构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授权 独占 ZL200910219143.0 一种仿细胞外层膜结构修饰涂层制备的方法 授权 独占 ZL201010192087.9 仿细胞外层膜结构聚合物交联纳米胶束的制备方法 授权 独占 ZL201110205373.9 仿贻贝粘附蛋白和细胞膜结构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授权 独占 ZL201310469385.1 一种通过聚多巴胺涂层构建功能化表界面的方法 授权 独占 陕科鉴字[2014]第019号 仿细胞膜结构聚合物表面改性技术及应用 鉴定成果 国际领先  
西北大学 2021-05-11
模拟移动床分离手性药物技术
手性药物在化学药物中占有相当的比例,在化学合成药物中有1/3甚至更多的手性或者手 性对映体构成的外消旋体。药理学研究表明,手性药物的各对映体在进人人体后药理作用有着 明显差异,这使得对光学纯单一对映体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对其纯度要求也越来越高。 在手性药物的分离中,模拟移动床色谱具有周期短、成本低、分离效率高、固定相利用 率高、流动相循环使用、自动化连续操作等优势,已被国际上公认为制备规模拆分手性药物的 最有效手段。采用模拟移动床色谱分离手性化合物的技术一直被美国UOP、法国Novasep、德 国Knauer、日本Daicel Chemical等少数几家大公司所垄断。在我国的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对 SMB过程的研究无论从基础体系的设计,还是此项技术的工程应用都相对发展缓慢。 通过研究同步和异步模拟移动床过程模拟优化设计理论体系,建立了大规模手性化合物拆 分的新方法。采用VARICOL-Micro 装置,可成功分离愈创甘油醚、反-均二苯乙烯氧化物、氨 鲁米特,得到单一对映体产品纯度达到 99.0%以上。VARICOL-Micro 装置从法国诺华赛公司引 进, 该装置同时具备SMB (同步切换) 和Varicol (异步切换) 两种操作模式。与传统同步控制的模 拟移动床技术相比,异步控制的Varicol技术能够在少于同步控制SMB色谱柱数量的条件下实现 同样的分离效果,降低分离成本并更有效的利用了固定相。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4-1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0 11 12
  • ...
  • 82 83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