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黑蒜及其发酵工艺
采用发酵工艺将生大蒜加工成的黑蒜,它在保留生大蒜原有成份的基础上, 使生大蒜的抗氧化、抗酸化功效提高了数十倍,又把生大蒜本身的蛋白质大量 转化成为人体每天所必需的 18 种氨基酸,进而被人体迅速吸收,且具有比普通 大蒜更高的抗氧化活性,对增强人体免疫力、保持人体健康起到巨大积极作用; 而且味道酸甜、食后无蒜味、不上火,是速效性的保健食品。 本发酵工艺可以大大增加大蒜中还原糖、总酚、氨基酸等物质含量,仅需 8~青岛农业大学科技成果介绍 2017 -49- 14 天就可以完成整个发酵过程,所得的黑蒜具有风味好,质地有弹性,营养成 分高,安全性高,易储存等特点。 
青岛农业大学 2021-04-11
高浓度生物丁醇发酵
选育获得丁醇高产菌,以淀粉废水和木薯为主要发酵原料,丁醇产量 13- 18g/L,总溶剂 20-30g/L,采用纤维床固定化发酵,发酵周期可缩短 50%,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发酵丁醇竞争力。 
江南大学 2021-04-11
果酒果醋发酵装置
宁波华茂文教股份有限公司 2021-08-23
果酒果醋发酵装置
产品详细介绍
北京川布兰生物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2021-08-23
优麦风味发酵乳
规格:屋顶装,220g 适合人群:大众消费人群 产品特点: 1、澳洲荷斯坦奶牛生鲜牛乳发酵,醇香浓郁; 2、甄选Q弹燕麦粒,实粒满满,嚼劲十足; 3、5株活性益生菌:保加利亚乳杆菌、嗜热链球菌、乳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干酪乳杆菌,活性菌种丰富; 4、全程2-6℃冷链锁鲜。
山东得益乳业股份有限公司 2021-08-31
稻米糊粉(白糠)高值化利用关键技术及装备集成
稻米糊粉是大米加工过程中的重要副产物,主要包含稻米糊粉层和亚稻米糊粉层,营养价值十分丰富,含有大量的蛋白质、膳食纤维、维生素和矿物质,其营养素含量是精白米的数倍到几十倍不等,是十分优良的食品原料及配料。稳定化加工后价格 0.6-1 万元/吨,开发成产品则利润更高,具有十分可观的经济效益。 但稻米糊粉层中的脂肪酶和过氧化物酶在碾米过程中极易激活,产生脂肪酸败现象,这是限制其商业化应用的主要因素。绝大多数富含糊粉层的米糠未被有效分离,与米糠一起以 0.2 万元/吨左右的低价出售用作饲料,未充分发挥其附加值,是一种巨大的资源浪费。  本项目针对传统稳定化方法处理稻米糊粉层得到产品货架期短、食味品质差、成本高等缺点,通过差异化分级、梯度瞬时灭酶等关键技术的研发,成功解决了稻米糊粉的稳定化问题,并成功挖掘其高值化商业卖点,将其作为功能性配料开发了代餐食品、固体饮料、烘焙以及面制品等系列产品。该项目的研究成果对于提高稻米附加值,促进大米加工企业创利增收,延伸稻米产业链具有重要意义。 
江南大学 2021-04-11
一株新型的异型发酵菌株魏斯氏菌,协同植 物乳杆菌,改善四川泡菜的风味
 中国发酵蔬菜是世界四大发酵蔬菜之一,与 韩国 Kimich , 欧洲酸黄瓜, 德国甜酸甘蓝齐名。四川泡菜是中
西华大学 2021-04-14
灰树花发酵全米糠和麸皮复合原料生产灰树花多糖保健食品技术
项目简介 本成果应用诱变得到的一株灰树花菌株 Grifola sp.CGMCC No.4179,液体发酵米糠 和麸皮,得到灰树花多糖保健食品,可用于日常人体保健和肿瘤病人的辅助治疗。该成 果的总粗多糖产量可达 4.0g/L。成果已取得发明专利授权,专利号:ZL 201010579078.5。性能指标 目前国内市场上栽培类食用菌多糖提取物类保健品 1g 大体在 25 元左右。本成果每 升全米糠
江苏大学 2021-04-14
虫生真菌微菌核一步发酵新技术及发酵工艺
生物农药是国家重点发展的方向,其中杀虫真菌生物农药具有环境友好、害 虫不容易产生抗性、能够接触性侵染的优势更加受到人们亲睐。项目针对虫生真 菌液固两相发酵周期长、成本高、一些菌株产抱条件苛刻,难于规模生产的共性 技术难题,自主创新,开发出新型微菌核(Microsclerotium, MS)制剂,具有生 产成本低,货架期稳定、抗逆性强和对害虫有持续控制作用的特点,可以替代分 生抱子,具有巨大的商业化前景。微菌核是由厚壁色素细胞组成的直径200-600 Pm的休眠繁殖体,在特定诱导条件下由菌丝聚集而成的,目前国内外关于虫生 真菌微菌核发酵工艺研究寥寥无几,尚无商业化开发应用的先例。重庆大学生命 科学学院王中康课题组在国内率先开展了莱氏野村菌微菌核诱导发酵相关研究,在农业部、科技部和教育部的科研项目资助下,先后完成莱氏野村菌微菌核的诱 导、发酵工艺、中试发酵工艺优化;微菌核新剂型创制和制剂加工研究。目前项 目已达到中试水平,研究成果通过农业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项目验收,一致公 认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市场及经济效益分析: 目前已完成农业科研成果转化项目鉴定、实现了野村菌微菌核一步液体发 酵中试生产工艺优化。 产业化实施条件及预算:产业化实施(年产微菌核制剂1000吨)需要有生物 农药定点生产企业资质,预算约1200万元(包括厂房2000平米,专用设备费(发 酵生、干燥设备、制剂成型设备等)及常规设备200万元,流动资金200万元,新 农药登记费200万元。)
重庆大学 2021-04-11
广谱性粉红粘帚菌菌剂的产业化
农业生产中许多病害发生、发展严重,目前在生产中仍以化学防治为主,由于田间化学用药次数的提高,病菌已产生明显的抗药性。如番茄灰霉病是由灰葡萄孢菌(Botrytis cinerea)侵染引起的,是番茄生产中的主要病害,严重影响番茄的产量及品质。由于缺乏抗灰霉病的抗原材料,通过常规方法很难育成番茄灰霉病的抗性品种。传统的化学防治不仅高残留、高污染,且对叶围有益微生物区系造成破坏,自然抗病能力进一步减弱。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番茄等果蔬产品的品质要求越来越高,绿色和有机食品逐渐成为消费市场的主流,市场潜力巨大。在食品安全、环境保护、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时代潮流下,研发新型生物农药逐步取代化学农药已成为农业生产的重要目标,也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利用生防微生物及其次生代谢产物是生物防治的重要手段,我国和世界上许多国家已有商品化微生物农药产品。目前对于番茄灰霉病的微生物防治研究多数处于实验室和温室阶段,田间应用的极少,多数菌剂在田间应用过程中防效不稳,这是制约微生物菌剂开发应用的一个瓶颈。此外,多数研究只是针对某一种病害,具有广谱抗性的菌株很少。本实验室在土壤中分离出一株新的粉红粘帚菌(WY-1),初步研究表明,该菌对番茄灰霉病、叶霉病、枯萎病、黄萎病和绵疫病等病原菌均有抑制作用(已获专利,专利号ZL2009 1 0072862.4)该菌株是可通过多种机制共同作用抑制数种植物病原菌的生防菌,能有效的防治番茄、辣椒等多种作物的灰霉病、叶霉病、枯萎病、黄萎病和绵疫病等,同时具有较好的促生作用,具有一菌多效的特点。其作用机制包括竞争、重寄生、溶菌、拮抗和诱导抗性等。由于该生物制剂是一种广谱抗性的生防菌剂,对农业生产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这种以防治番茄灰霉病为主的广谱性生防菌剂,可以有效的控制保护地生产病害的发生,在满足菜篮子需求的基础上,更保证了有机蔬菜的安全生产。
东北农业大学 2021-05-10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9 10 11
  • ...
  • 123 124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