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刘永启
刘永启,男,山东理工大学交通与车辆工程学院热能与动力工程系主任,硕士生导师,教授。
刘永启 2021-12-31
杨永飞
杨永飞,教授,博导,副院长,学校“光华学者”。2010年7月获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博士学位,后留校任教至今。2008.9-2009.8在英国赫瑞-瓦特大学 (Heriot-Watt University) 访问学习1年。入选国家层次青年人才计划,山东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先后获得InterPore Rosette贡献奖,首届“强国青年科学家”称号,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青年科技突出贡献奖,中国石油和化工自动化应用协会青年突出科技贡献奖,第十二届青岛市青年科技奖,第十二届山东省青年科技奖。 JCR工程学科Q1区期刊Journal of Natural Ga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副主编,期刊 Journal of Petroleum Science and Engineering编委,《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首届青年编委会主任、《石油学报》、《天然气工业》首届青年编委;国际多孔介质协会总部基金委员会(InterPore Foundation)委员,国际多孔介质协会主题会议委员会主席(The Chair of Thematic Workshops Committee),国际多孔介质协会中国分会(China InterPore Chapter)秘书长。中国力学学会渗流力学专业组青年委员会委员、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科技服务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能源学会专家委员会石油天然气专家组委员。
杨永飞 2023-03-31
宫永宽
宫永宽是西北大学博士生导师、二级教授,兼任西北大学材料科学新技术研究所所长、西安市仿生生物材料与器件工程实验室主任。主要研究方向有:生物医用材料仿生改性,仿细胞膜高性能人工肺研究,癌症精确诊断及治疗用“隐形生物导弹”及抗污染油水分离膜。“仿生超亲水油水分离网膜”项目在2017年陕西省科技工作者创新创业大赛中获金奖。
宫永宽 2021-06-23
张永军
张永军,教授,博导,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浙江省高校领军创新人才,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科技服务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近年来主要从事材料学、凝聚态物理方面的研究,主要研究方向包括表面等离激元材料、超材料、光电材料、周期阵列结构纳米复合材料设计及应用、传感材料及应用等。作为负责人和主要参加人,承担了并完成了国家自然基金项目和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项目,国家 863 计划项目吉林省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及团队项目和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等 10 余项,发表SCI 检索论文 100 余篇,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 1 项、三等奖 2 项(第1人) 近年来主要从事周期阵列结构纳米复合材料制备、表面等离激局域超合调控、表面等离激元辅助定域生长及其在生物蛋白质、环境污染物检测等。利用的 MATLAB 程序预测并设计生长于二维周期胶体阵列上纳米结构的形貌并利用 FDTD 和 COMSOL 软件进行电磁场及多场作用性能模拟。利用磁控溅射制备了 Au 纳米蜂巢状阵列结构,并调控了纳米结构间的局域糊合,获得稳定热点阵列。为复合材料纳米腔阵列中多尺度耦合调控奠定了坚实基础;利用Au 纳米碗阵列局域表面等离激元合性能,实现 Ag 纳米粒子位置选择性生长,获得不同尺寸纳米粒子套构的图纹阵列结构。
张永军 2023-02-24
陈永山
主要从事污染物环境过程及控制技术研究,在新兴污染物环境存在及其行为、土壤污染修复及风险评估等方面已取得一定创新性研究成果,初步建立了以土壤、沉积物和水体为表征对象、时间与空间相结合的两维表征指标的污染物环境行为机制和风险消减技术研究体系,构建了环境压力-污染响应体系表征研究的知识链和方法论。已在新兴污染物环境污染过程的甄别、防治与风险管理研究上开展了一些探索性研究工作,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主持或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计划子课题专题任务、福建省科技厅引导性项目等科研项目10余项。入选福建省高校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泉州市引进高层次创新人才、泉州市“桐江学者”特聘教授、福建省级高层次人才C类,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科技服务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 主要拓展了新型污染物环境污染过程及其风险消减机制研究方向,已初步建立了以土壤、沉积物和水体为表征对象、时间与空间相结合的两维表征指标的我国快速城镇化人畜药物环境污染过程及风险消减研究体系,构建了新兴有机污染物环境污染现状表征、污染源解析、食物链摄入途径的人体健康及其基于土壤生态响应特征的污染风险表征等环境污染压力-状态-响应研究的知识链和方法论。获得一些探索性研究成果。具体体现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研究工作方面: 2020.01-2023.1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抗生素与砷复合污染的生态环境效应及其相互作用机制”,批准号:41977358. 项目主持人。 2017.01-2020.1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城镇化影响下人畜共用药环境残留的流域生态过程及机制研究”,批准号:41671495. 项目主持人。 2014.01-2016.12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青年)“典型城镇化过程水环境PPCPs残留组成及其梯度环境效应”,批准号:41301572.  项目主持人。 带领团队成员开展生物多样性环境监测与评价等方面的社会服务工作,具备从事植物、浮游生物、底栖生物,渔业资源等监测与评价技术能力,承接多次企事业委托生物多样性调查、监测及评价服务,如泉州湾河口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跟踪监测服务、泉州市东海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后泉州湾河口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环境质量影响评价等工作,取得较好的进展。在土壤污染调查、评估及修复技术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专业技术特长,先后承担福建省科技厅农业引导性(重点)项目矿冶废弃地土壤污染修复及安全利用技术、安溪县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规划编制、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 “污染土壤及场地修复评估及综合集成与管理体系”(课题编号:2013AA06A211),负责子课题中的“基于GIS的污染场地风险识别技术支持系统”等专题任务。
陈永山 2023-03-09
弓永军
主要从事海洋安全保障、海洋工程技术与装备、救助与打捞工程和流体元件与系统等领域的研究工作。 现担任国家海上突发事件咨询专家组成员、国家级“海底工程技术与装备国际联合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海底工程技术与装备”交通运输行业重点领域创新团队负责人、兼任国际标准化委员会SAC/TC3专家组成员、中国海洋学会海洋技术装备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流体传动与控制分会候补常务委员、水液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科技服务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科技部“十三五”、“十四五”技术预测与战略规划专家组成员,交通运输部科技规划专家,国家科技奖励评审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评审专家。 入选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中青年领军人才,辽宁省“兴辽英才”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全国交通运输行业文明职工标兵。
弓永军 2023-02-22
刘永契
刘永契 2022-03-31
吴广峰
吴广峰, 1970年6月生,二级教授,博士后,化学工程学院院长,教育部先进材料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博士研究生导师,曾任高分子材料系主任,高分子实验中心主任。
吴广峰 2021-06-23
金峰
金峰,男,1982年出生,博士,副教授。现为吉林农业大学农学院作物栽培与耕作学学科专业教师,农学系主任。联系方式:E-mail:jinfeng@jlau.edu.cn,电话:18943649890
金峰 2021-06-23
吴峰
吴峰教授1998年和2001年在河海大学获得学士和硕士学位,2005年获得英国EPSRC全额奖学金资助赴英国留学,并于2009年获得伯明翰大学博士学位。在1998年至今在河海大学工作,2009年晋升为副教授,2010年作为副教授晋升为博士生导师,2011年晋升为教授。现任河海大学能源与电气学院院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科技服务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 吴峰教授长期从事电力系统建模与控制方面的研究,科研方向始终坚持适应国家的重大发展战略需求,跟踪研究的前沿、热点问题,开展创新性研究。吴峰教授长期在电力负荷和新能源并网运行领域开展研究工作,针对电力负荷随机、非线性,以及新能源发电系统多时间尺度动态耦合、发电出力随机波动,以及并网变流器控制灵活的特点,系统性地研究了负荷特性建模,以及新能源并网的建模与调控问题。研究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排名3/10)、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排名2/10),以及江苏省科学技术二等奖(基础类)1项(排名1/7)。发表论文100余篇,合作出版专著1部,担任《IEEE Access》和《IEEE Open Access Journal of Power and Energy》两本IEEE杂志的Associate Editor,以及IET Energy Systems Integration的Editor Board Member。
吴峰 2023-02-27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 ...
  • 9 10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3届高博会于5月23日在长春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