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蛋黄壳结构的钴基纳米酶及其在汞离子检测中的应用
本发明属于污染物检测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蛋黄壳结构的钴基纳米酶及其在汞离子检测中的应用。将六水合硝酸钴和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加入水中并混合均匀;与2‑甲基咪唑溶液混合搅拌反应,制得ZIF‑67立方体。加入乙醇中并混合均匀,与多元含氧酸的水溶液混合均匀,然后进行搅拌反应,制得ZIF‑67/PTA。加入乙醇溶液中并混合均匀,随后加入氯金酸溶液和硼氢化钠溶液,然后进行搅拌反应,制得ZIF‑67/PTA/Au。本发明所合成的材料具有蛋黄壳纳米立方体的介孔结构,原材料价格廉价,性能稳定,适合大批量合成。可实现对Hg²⁺的可视化检测。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1-12
“大气环境与生物能源团队”在挥发性有机污染物(VOCs)吸附处理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近年来,大气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尤其是雾霾、光化学烟雾、臭氧等问题已经引起国内外广泛关注。挥发性有机气体(VOCs)是造成雾霾及臭氧(O3)的重要污染物。吸附法是去除VOCs高效简便的方法之一,但在实际应用中,水蒸气的存在与VOCs产生竞争吸附,因此设计具有高VOCs吸附性能的疏水性吸附剂具有重要意义。近日,天津大学环境学院“大气环境与生物能源团队”(http://catalysis.tju.edu.cn/)针对分子筛表面亲水性及其在含湿条件下VOCs吸附应用存在的问题,利用多孔有机聚合物疏水性等特征,设计合成了一系列分子筛与多孔有机聚合物核壳结构的新型吸附材料,所开发的吸附剂有效提高了分子筛表面疏水性,并且大大提升了其在干燥和潮湿条件下的甲苯吸附性能。相关研究成果《Core-shell structured Y zeolite/hydrophobic organic polymer with improved toluene adsorption capacity under dry and wet conditions》已发表在环境类国际高水平期刊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IF: 10.652)上。该系列吸附剂的研发为制备一系列疏水性吸附剂提供了新的思路。
天津大学 2021-02-01
“大气环境与生物能源团队”在挥发性有机污染物(VOCs)吸附处理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项目成果/简介:近年来,大气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尤其是雾霾、光化学烟雾、臭氧等问题已经引起国内外广泛关注。挥发性有机气体(VOCs)是造成雾霾及臭氧(O3)的重要污染物。吸附法是去除VOCs高效简便的方法之一,但在实际应用中,水蒸气的存在与VOCs产生竞争吸附,因此设计具有高VOCs吸附性能的疏水性吸附剂具有重要意义。近日,天津大学环境学院“大气环境与生物能源团队”(http://catalysis.tju.edu.cn/)针对分子筛表面亲水性及其在含湿条件下VOCs吸附应用存在的问题,利用多孔有机聚合物疏水性等特征,设计合成了一系列分子筛与多孔有机聚合物核壳结构的新型吸附材料,所开发的吸附剂有效提高了分子筛表面疏水性,并且大大提升了其在干燥和潮湿条件下的甲苯吸附性能。相关研究成果《Core-shell structured Y zeolite/hydrophobic organic polymer with improved toluene adsorption capacity under dry and wet conditions》已发表在环境类国际高水平期刊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IF: 10.652)上。该系列吸附剂的研发为制备一系列疏水性吸附剂提供了新的思路。
天津大学 2021-04-11
中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锂电池正极材料前驱体的成果
中伟新材料有限公司,是全球领先的专业前驱体材料和循环材料综合供应商。公司行业地位突出,按正极前驱体出货量,在全球排在第二位。其技术实力和研发能力较强,背靠中南大学这一国内金属材料学科重镇,有超过300名研发人员和完善的研发测试设备。公司的客户非常优质,动力电池全球前五企业均为其客户。公司的财务数据和增长较好,收入连续多年100%增长。中伟新材料已与国内外数十家知名企业达成战略合作,公司自主开发的4.47V高电压四氧化三钴、NCM811等核心产品成功跻身中国、欧美、日韩地区世界500强企业高端供应链,被广泛应用于各大3C数码领域、动力领域及储能领域。目前,公司已在贵州铜仁、湖南宁乡分别建立西部、中部产业基地,并在天津布局北部产业基地,覆盖南北、辐射全国。点击上方按钮联系科转云平台进行沟通对接!
中南大学 2021-04-10
纳米碳材料高效生产技术应用
成果描述:纳米碳材料在人类的生产生活中正显示出越来越多的重要作用,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碳纳米材料生产由于成本高及部分技术上的瓶颈制约了大规模生产,市场拓展减缓。我们团队经过十余年的研究和开发,采取研发创新的高新技术,可廉价高效地生产高附加值碳纳米材料(纳米碳管,纳米碳纤维)。目前技术路线可行,实验室小试阶段已完成;团队急需通过有实力企业的诚意投入,共同完成纳米碳材料新产品的放大生产;快速扩大工业化规模生产和市场销售,形成品牌。市场前景分析:可用于多个高技术产品市场,附加值高;例如:可强化锂电池电极材料性能和锂电池的整体性能;可用于超级电容器储存电能;可用于隐身吸波材料;以及飞机、汽车等轻质配件材料,轻质合金钢,强化钢化高分子材料等。其中纳米碳纤维年用量4万吨,纳米碳管年产能数千吨;而且每年都在明显增长。与同类成果相比的优势分析:目前本团队创新研发的新技术的指标主要有催化剂性能指标和碳纳米管纯度指标。碳纳米管 CVD 制备过程中催化剂的性能将直接影响所生产的碳纳米管的性能。碳纳米管的技术指标主要有反应温度、制备 CNTs 单位质量产量、及原料固碳率等。本技术中催化剂反应温度低于800 ℃, 催化剂的产碳能力可达CNTs 60 - 120 kg/kg cat, 原料单程固碳率为 15%-50%;纳米碳材料纯度高,在85%-98%。碳纳米管的纯度高,制备的碳纳米管纯度超过85%;有的达到 98%。国际先进,国内先进。
四川大学 2021-04-10
太阳能电池增效薄膜材料
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是评判太阳能电池性能的重要参数之一,在国外实验室 最高转换效率已达 24.8%,而国内最高为 19.79%。为了改善太阳能电池的性能,必须提 高太阳能电池的转换效率。而太阳能电池转换效率损失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表面上的光反 射作用,太阳光不能全部都入射到太阳电池中去,导致电子一空穴对的产生率不高。减 少反射就成为增加太阳能电池光电转换效率的重要途径。 同济大学研究了在太阳能电池光电板外制备减反射涂层来增加太阳能转化效率的方 法。减反射薄膜的镀制是相关课题组纳米多孔材料应用的主要方向之一,具有近十年的 技术积累,相关的成果已被用于国家的激光武器。基于以上基础及优势,通过涂布二氧 化硅减反射膜,可使电池总体光电转换效率明显提高。 
同济大学 2021-04-11
原位合成AlN/Al电子封装材料技术
西安科技大学自2007年开始就对电子封装材料制备技术开始研究,目前已经开发出AlN/Al、SiC/Al系列电子封装材料制备技术。涉及原位合成、无压浸渗、热压烧结等多种制备方法。本项成果为一种原位合成AlN/Al电子封装材料技术,目前此项技术已获批国家发明专利1项。
西安科技大学 2021-04-11
一种聚丙烯复合材料
聚丙烯/木质素复合材料的制备,通过添加相容剂,使官能团之间进行反应,可以有效地 降低木质素中的亲水基团,增加其与聚丙烯的界面粘结性。通过选择适当种类和比例的增韧 剂,添加钛酸钾晶须以及其他助剂,来提高聚丙烯/木质素复合材料的综合力学性能。其中改 性木质素接枝聚合物是通过用含双键酯化剂与木质素中羟基发生酯化反应并进一步将改性木质 素与取代烯烃单体接枝所得,通过改性木质素接枝聚合物以及增韧剂的加入可以降低复合材料 脆性和提高复合材料的综合力学性能。通过以上方法制备的复合材料合理利用了纸浆和造纸工 业中的废弃副产物木质素,可以有效减少聚丙烯的用量并降低石油资源的消耗。因此,本发明 将具有较强的推广前景。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4-11
聚烯烃发泡材料制备关键技术
目前常用的泡沫材料有聚氨酯、聚苯乙烯和聚乙烯三大类,但发泡聚苯乙烯制品难回收,对周围环境造成“白色污染”,聚氨酯泡沫在发泡过程中存在对人体有害的异氰酸酯残留物且发泡材料无法回收利用。发泡聚丙烯以其优良的耐热性、较高的韧性和抗冲击强度以及可回收利用等优点而倍受人们青睐。但由于聚丙烯熔体强度低,发泡过程难以控制,因此很难制备泡孔均匀、形态可控的发泡聚丙烯产品。目前只有少数国家掌握聚丙烯发泡技术,我国还未实现其产业化。本项目首次把脉动剪切力场引入到聚丙烯挤出发泡过程中,建立了聚丙烯挤出发泡成型新方法,制备出了泡孔均匀细腻、高闭孔率的发泡聚丙烯。项目技术路线如下:首先利用普通聚丙烯通过交联接枝制备出适合发泡的高熔体强度聚丙烯,其次在脉动剪切力场作用下高熔体强度聚丙烯挤出发泡制备发泡聚丙烯。本项目的技术特点是在普通聚丙烯发泡成型工艺基础上,创新性的附加脉动剪切力场,使发泡过程更易控制,所制备出的发泡聚丙烯产品泡孔更加均匀细密。发泡聚丙烯可用于包装、汽车、建筑保温、体育防护器材等行业。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4-11
木塑复合材料注塑成型技术
木塑复合材料(WPC)兼有木材成本低和塑料性能佳的优点,目前大多采用挤出或模压法进行加工。而采用注塑成型,其优点是生产速度快、效率高、易实现自动化生产,且能成型形状复杂的制品。 本项目针对聚烯烃(聚乙烯、聚丙烯)基木塑复合材料的流变特性,通过设备改进和合理的配方工艺设计,实现了PP/木粉、PE/木粉的注塑成型,可得到具有良好外观和优良物理机械性能的木塑复合制品。将PP(或PE)树脂与干燥后的木粉、添加剂混合均匀后挤出造粒,然后通过经改进的注塑机进行注塑成型,可生产包装盒、花盆、像框、笔筒、汽车邮箱盖等各种形状制品(可进一步实现仿红木等仿木效果),在某些场合可替代纯塑料或纯木制品,降低产品成本。技术指标是PP基木塑复合材料注塑,木粉净含量可达30-50%。应用范围为可生产木塑复合材料注塑制品,如:包装盒、花盆、像框、笔筒、衣架、眼镜盒、花盆、鞋楦、工具手柄、果盘、雨伞手柄、汽车邮箱盖等。通过添加木粉,可降低产品成本,增加产品木质感。提供专用注塑机(或设备改进)及配方工艺技术,其他设备包括高速混合机、双螺杆造粒挤出机、模具为用户自购。通过添加木粉,可使产品在纯塑料的基础上降低15-30%。
北京化工大学 2021-02-0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84 85 86
  • ...
  • 237 238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