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一种布佐林胺包合物眼用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医药领域,具体涉及布林佐胺包合物眼用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目的在于或延长其眼部滞留时间,或提高其生物利用度,可用于治疗高眼压和青光眼等疾病,凝胶剂可延长药物在眼部的保留时间,减少给药次数和给药剂量,不仅提高了患者顺应性,且能降低药物的副作用。同时,因未添加任何防腐剂,采用单剂量包装,降低了滴眼剂长期使用对眼部的刺激性,大大提高了用药的安全性。
四川大学 2016-09-29
南方型杨树人工林高效培育技术体系的研究与应用
南方型杨树不同培育目标的工业用材林定向培育模式 一、项目分类 关键核心技术突破 二、成果简介 围绕我国木材资源短缺的现状,根据黄淮平原和长江中下游的气候、土壤和社会经济条件,针对南方型杨树人工林培育中存在的产量和质量问题,从应用基础和应用技术两方面系统开展了南方型杨树新品种创制、可持续经营的养分机制及地力维护技术、插干造林技术、修枝技术体系、林分结构构建与调控及计算机经营模拟系统的构建与应用等研究,优化组装出了南方型杨树不同培育目标的工业用材林定向培育模式,是一项关键技术集成的创新成果。 1)创制了产量高、质量优、抗性强的南方型杨树新品种和良种各8个,杨树人工林产量和木材质量得到了显著提高,为黄淮流域和长江中下游地区杨树可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新种质。特别是所创制的雄性不育泗杨1号新品种(良种),解决了杨树人工林“飘絮”等环境问题。 2)创新研发了特殊立地的土壤改良技术。首次针对退耕还林地等特殊立地,研究了不同覆盖植被种类的养分含量与养分释放规律,阐明了生物覆盖对杨树人工林土壤理化性质、土壤微生物和酶活性的影响机理,提出有利于提高退耕还林地杨树人工林生产力的优化生物覆盖技术措施;首次探索了污水处理厂厌氧消化脱水污泥在杨树人工林上的应用,证明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在土壤贫瘠、有机质含量低的林地施用具有很大潜力;针对盐碱土杨树造林成活率低的现状,提出了有利于杨树成林的有效措施。 3)针对杨树短轮伐期经营和纯林连作造成地力衰退的现象,系统研究了杨树人工林经营的养分调控机制,阐明了杨树人工林林下植被、凋落物种类与土壤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性质的关系,揭示了多代连作杨树人工林土壤退化的原因,丰富了森林培育学理论,为南方型杨树人工林可持续经营及地力维护技术提供了依据。 4)针对不同培育目标(特别是大径材培育),在国内首次提出了采用2-3干大苗插干造林, 配合保水剂应用的造林技术;提出了一种新的杨树修枝方法(年龄轮生枝法)技术体系;优化了南方型杨树优质大径材的林分结构构建和调控技术;筛选出了综合经济效益高的杨树林地链式复合经营技术体系,实现了杨树人工林优质、丰产和高效之经营目标。 5)以南方型杨树为研究对象,采用长期定位研究与野外大量典型样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集经营模拟、经济效益评价、优化决策于一体的南方型杨树人工林经营模型系统,开发了南方型杨树人工林经营模型系统软件,为南方型杨树模式化定向培育理论的实现提供了可靠的工具。 该成果机理研究与应用技术研究相统一,体现出了技术含量高,又能在生产实践中推广应用的技术特点。成果创制杨树新品种和良种各8个;获授权专利6件、计算机软件著作权2件,申请发明专利1件;制定行业和地方标准共6项;出版著作2部,公开发表论文102篇(其中SCI收录25篇)。成果先后在江苏、安徽、湖南、湖北、河南、山东等省大面积推广应用,取得了明显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南京林业大学 2022-08-15
利用微波改变煤炭特定理化特性用于改善成浆性能的方法
本发明涉及水煤浆生产方法,旨在提供一种利用微波改变煤炭特定理化特性用于改善成浆性能的方法。该方法是将煤炭破碎至粒度为0.05~5mm后进行微波辐照改性,控制微波辐照量以使得煤炭中:含氧官能团中羟基和羧基的总含量降低至3~6mmol/g,颗粒孔隙比表面积降低至2~7m2/g,自由态碱金属离子含量增加至0.2~0.4wt.%。微波辐照能够选择性改变煤炭中含氧官能团等特定理化特性,从而明显提高水煤浆浓度和降低表观粘度,性能优于传统的电加热炉或燃烧炉对煤炭由外向内的辐射、对流和传导加热。仪器设备简单易操作,投资和运行成本低,适宜工业自动化生产线。
浙江大学 2021-04-11
一种基于系数差的成比例仿射投影回声消除方法
本成果是国家授权发明专利。该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系数差的成比例仿射投影回声消除方法,该方法对回声消除效果好,环境自适应能力强,收敛速度快,稳态误差小,同时计算复杂度低,所需硬件成本低,结构简单,容易实施。
西南交通大学 2016-06-27
一种基于解相关的成比例自适应电话回声消除方法
本成果是国家授权发明专利。该发明提供一种基于解相关的成比例自适应电话回声消除方法,该方法一方面能获得快的收敛速度和低的稳态误差;另一方面能获得较好的抗干扰能力,其回声消除效果好。
西南交通大学 2016-06-27
XM-901成人牙模型总汇模型上下颌牙齿模型
XM-901成人牙模型总汇(32颗牙)   XM-901成人牙模型总汇模型上下颌牙齿模型平放在基板上,显示成人牙列、切牙、尖牙、前磨牙和磨牙的形态及构造,共计32颗牙齿。 尺寸:自然大,3×7.5×14cm 材质:PVC材料
上海欣曼科教设备有限公司 2021-08-23
热议二十大 | 林蕙青:加快建设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
要深入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将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作为未来发展的重点攻坚任务。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 2022-10-21
哈尔滨盐雾试验箱,尽在沈阳林频是您的不二选择
产品详细介绍盐雾箱主要用于电子电工行业、大学质检院及航空航天等单位做腐蚀性测试试验箱. http://www.sylinpin.com/product_show-13.html   http://www.hjsysb.com.cn “诚信经营”是我们的原则,“品质第一,服务至上”是我们的宗旨.“本产品国内免费送货上门安装调试,保修一年,终身服务”是我司的售后承诺..竭诚欢迎海内外各界朋友,在互利互惠的基础上,谋求广泛的合作与发展!联系电话:024-62108494/62108491  http://www.sylinpin.com 箱体结构 整体模压经高温焊接而成、耐腐蚀、易清洁、无泄露现象。 塔式喷雾系统,并装有盐液过滤系统,无结晶喷嘴,盐雾分布均匀,沉降量自由调整。 箱盖采用透明材料可清楚看到箱内测试物品和喷雾状况 箱盖和箱体之间采用水密封结构,无盐雾溢出。 线路控制板及其它元气件均固定在便于检查和维护的位置,采用门锁开启式边盖门,不仅美观,而且方便维护 控制系统 高精度P.I.D.控温仪表,误差为±0.1℃,富士、RKC、霍尼威尔表(选配)。 连续或周期喷雾任选;多重系统保护,使用安全可靠。 所有电路均装有断路器,所有加热器均带有电子和机械过热保护装置。  符合标准 GB/T2423.17-2008、GB/T 2423.18-2000《电工电子产品基本规程试验Ka》,盐雾试验方法及GB/T10125-1997、GB/T10587-2006、GB10593.2-1990、GB/T1765-1979、GB/T1771-2007、GB/T12967.3-2008、GB/T5170.8-2008以及等效的IEC、MIL、DIN、ASTM等相关标准   规格与技术参数 型号(CM) LP/YWX-150 LP/YWX-250 LP/YWX-750 LP/YWX-010 LP/YWX-020 工作室尺寸 45*60*40 60*90*50 75*110*50 85*130*60 90*200*60 外型尺寸 70*120*110 95*150*120 110*170*125 115*210*155 125*280*160 功 率  1.3(kw) 1.5(kw) 4.0(kw) 5.0(kw) 6.5(kw) 温度范围 室温+5℃~55℃ 温度均匀度 ±2℃ 温度波动度 ±0.5℃ 盐雾沉降量 1~2ml/80cm2.h 喷雾方式 连续、周期任选 试验定时 1~9999(H、M、S)可调 温度控制 LED数显P.I.D+S.S.R.微电脑集成控制器 温度传感器 铂金电阻.PT100Ω/MV 加热系统 全独立系统,镍铬合金电加热式加热器 喷雾系统 塔式喷雾装置加无结晶喷嘴(雾粒更细且分布均匀) 喷雾时间 1~9999(H、M、S)且周期可调 盐液收集 配标准漏斗和标准计量筒 盐液过滤 吸液管处装配水质过滤器(防止喷嘴堵塞终止试验) 盐液预热 盐液温度与箱内温度均衡(不致盐液温度过低影响试验温度) 箱体材质 进口耐腐蚀、抗老化、高强度P.V.C板 内箱材质 进口耐腐蚀、高强度P.V.C/进口耐腐蚀、高强度、抗老化、耐高温P.P板 箱盖材质 进口耐腐蚀、高强度透明P.V.C/进口耐腐蚀、高强度、耐高温透明P.C板 其它附件 均为不锈钢、铜制或防腐、耐高温的材料 标准配置 圆棒、V型样品架各1付、喷嘴2只、漏斗,计量筒2套 安全保护 漏电、短路、超温、缺水、试验结束、过电流保护 电源电压 AC220V±10% 50Hz AC380V±10% 50Hz 使用环境温度 5℃~+30℃ ≤85%R.H 密封 采用水密封结构,无盐雾溢出 注:本试验箱符合GB2423.17-2008,以及等效的IEC、MIL、DIN、ASTM等     相关标准本试验箱可延伸为湿热盐雾箱 湿度范围:85~95%     可单独做湿热试验或盐雾试验
沈阳林频实验设备有限公司 2021-08-23
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蔡卫斌教授、曹楠教授团队在心脏再生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该项目揭示了心肌细胞持续节律性搏动、独特能量代谢模式及有限增殖能力这三大生物学特性的内在联系,即降低心肌细胞的搏动速率,可影响其能量代谢模式,进而促进心脏再生。
中山大学 2022-05-30
STTT|林昂/唐昕莹团队发表新冠疫苗领域最新研究成果
7月4日,著名期刊《SignalTransductionandTargetedTherapy》(IF:38.104)在线发表我校基础医学与临床药学学院疫苗中心林昂、唐昕莹团队在新冠疫苗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UnravellingtheenhancedvaccineimmunitybyheterologousKCONVAC/Ad5-nCoVCOVID-19vaccination”。
中国药科大学 2022-07-1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8 9 10 11 12 13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3届高博会于5月23日在长春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