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钢渣中钒铬的绿色高效提取技术
全球 88%的钒从钒渣中提取,其余则从其它矿物中提取(如石煤,废催化剂)。粗钒渣中 V 2 O 3 和 Cr 2 O 3 含量一般分别为 12-18wt%和 5-8wt%左右。目前攀钢和承钢从钒渣提取钒的方法是将钒渣粉料与 Na 2 CO 3 、 NaCl、Na 2 SO 4 钠盐混合后置于多膛炉或回转窑中在 800℃左右空气气氛中氧化焙烧,然后水浸处理。钒渣中不溶于水的三价钒和三价铬经上述钠盐氧化焙烧分别转化为水溶性的五价和四价钒和六价铬,再经水浸处理就能被提取至浸取液中。目前工业上钒的两次焙烧提取率为 80%,铬的提取率为 5%。大量未被提取的铬和钒留在水浸渣中。水浸渣中未提取的铬和钒有可能在堆放过程中在自然界微生物催化氧化和土壤元素锰等催化氧化作用下被氧化成水溶性的五价钒和六价铬,随雨水浸出,流入周围环境中。因而传统水浸钒渣是一种极危险的有毒固体,不能在自然环境中长期存放。现在国家已明确指出,对于攀枝花另一大型含钒红格矿区(一种铬含量较高的钒钛磁铁矿区),开采企业如不能拿出解决水浸渣中高铬和高钒难题,就严禁开采。传统钒渣提钒过程由于加入了 NaCl 和 Na 2 SO 4 ,这些钠盐焙烧过程产生大量有毒气体,如氯气、氯化氢、二氧化硫、三氧化硫等,严重污染周围环境。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4-13
新型高效高粘缩聚反应器
新型缩聚反应器中高粘流体在重力作用下借助多层栅板、孔板和环缝或直缝塔板等降膜元件导流形成形成稳定可控的薄膜流动,始终实现较大成膜面积和较快表面更新的结合,强化传质;沿反应器轴向设置多级持液器,相邻两级降膜元件结构相互协调,强化过程流体的分散与混合,实现平推流流动和过程停留时间可调控。已有研究果表明发现这些新型缩聚反应器适合粘度范围宽,最高粘度可达近千万厘泊,成膜效率高达100m 2 .m -3 .s以上,大大高于传统卧式缩聚反应器的50~80m 2 .m -3 .s,而且物料基本全部处于薄膜状态,可以避免卧式反应器高粘熔体池静压头(几十mmHg)的负面影响。10kg/hr连续实验结果和工业侧线结果表明其具有突出高能效性,可在较短停留时间内实现聚合物分子量的快速提升,对PET同样工艺条件下仅半小时即可达到传统卧式缩聚反应器2小时的缩聚效果,而且所得产品分子量分布窄。此反应器适用性强,可用于聚酯、聚碳酸酯、聚酰胺等众多熔融缩聚过程。除反应器外,也可用于聚合物脱挥、脱泡等场合。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4-13
循环流化床锅炉高效脱硫技术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高效脱硫技术,本发明涉及的脱硫剂 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组成:生石灰70~95%、萤石1~10%、锌渣1~ 10%、硅锰铁渣1~10%、钛渣1~10%,在使用该脱硫剂时保持脱硫剂含钙 量与燃煤含硫量的钙硫比为2.5~10.5∶1。 发明人:杨久俊、孟昭贤、张茂亮 等
天津城建大学 2021-01-12
高效病毒防护用纳米纤维空气滤材
中原工学院纺织服装产业研究院教授何建新团队在高效病毒防护用纳米纤维空气滤材与口罩关键技术及装备方向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通过自主研发的线性电极静电纺丝技术制备出直径50—150nm的纳米纤维,以此类超细纤维为原料可加工出过滤精度100nm的超薄非织造滤材,能够高效拦截呼吸道飞沫、PM2.5、病毒、油性颗粒等病原体传播介质。同时,该技术可通过原液掺杂纳米银、中草药提取物而使材料具备生物杀菌功能,能从根本上抑制病毒的传播。 1.可高效防护杀病毒的纳米纤维制备关键技术。通过自主研发的线性电极静电纺丝技术制备出直径50-150nm的纳米纤维,以此类超细纤维为原料可加工出过滤精度100nm的超薄非织造滤材,能够高效拦截呼吸道飞沫、PM2.5、病毒、油性颗粒等病原体传播介质,同时该技术可通过原液掺杂纳米银、中草药提取物而使材料具备生物杀菌功能,能从根本上抑制病毒的传播。 2.自主知识产权的纳米纤维量产装备研发。团队自主开发了高速线性静电纺丝技术及装备,独立研制了线性电极纺丝系统、封闭式溶液涂布系统、连续化接收系统、循环供液系统、恒温恒湿系统、溶剂回收系统以及超声复合系统,与国内外多针头纺丝设备相比,单台设备的生产效率提高了10倍,并把设备成本大幅度降低至30%,在行业内处于国际领先水平。本装备采用独特的线型电极系统来制备纳米纤维,具有操作简单,扩展性强,模块化操作,灵活性应用的特点,可以通过该设备快速制备高品质的纳米纤维。 3.高效低阻抗病毒纳米纤维过滤防护材料。依托自主研发的静电纺丝技术及产业化装备,团队先后开发了高效低阻复合滤材、纳米纤维防雾霾窗纱、纳米纤维过滤海绵、可清洗纳米高效低阻滤材等一系列产品。纳米纤维滤材具有高过滤精度和高过滤效率的特点,对细菌、病毒等病原体具有良好的过滤效果,可用于生物安全实验室空气过滤器、医用防护口罩等领域。 4.抗病毒防护口罩开发。完成了具有病毒防护功能的纳米纤维防护口罩的开发,该口罩采用熔喷静电棉和纳米纤维复合结构形从微米到微纳米级别的梯度过滤效应,对0.3μm的标准颗粒物过滤效率在99.5%以上(测试条件:在全自动滤料测试系统TSI8130A上,风速流量35L/min,0.3μm的NaCl人工尘),完全去除静电后过滤效率依然稳定在82%以上。而且,利用病毒杀灭剂改性纺丝原液,在纳米纤维中掺杂了具有抗病毒效果的中草药植物提取物,从物理拦截和生物杀灭两个方面做到对病毒的安全彻底防护。
中原工学院 2021-04-11
创新药物高效设计与筛选技术平台
成果与项目的背景及主要用途: 创新药物高效设计与筛选(Computer-Aided Innovative Drug Development,CAIDD)技术是集计算化学,药物化学及结构生物学为一体的靶向药物创新平台。CAIDD 利用先进的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技术从分子水平上确立和发现创新药物的生物靶点,阐明药物吸收及传递的机理,并通过构建生物靶点的三维结构模型,高效设计和筛选靶向型创新药物。 CAIDD 技术是生物医药领域创新药物研发的核心技术。主要应用于高效设计和筛选靶向性小分子药物,蛋白及抗体药物,有效缩短从先导药物发现到药物开发上市的整个过程。 技术原理与工艺流程简介: 利用先进的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技术从分子水平上模拟和研究药物吸收和药物传递的机理,发现和确立新的生物靶点,分析药物分子的三维构效相关,针对取得的药效团模型和药物相互作用模式进行靶向药物的合理设计和高效筛选最终实现靶向型新药的创制和高效药物传递。靶点发现→药物设计→化学合成→药理验证→结构生物学 技术水平及专利与获奖情况: 基于有机化学方法论的药物数据库包含 351 亿个化合物,拥有世界最大的先导药物虚拟数据库 技术应用: 1、靶向型一类新药先导化合物的高效设计与筛选利用 CAIDD 技术开展或参与企业创新药物先导化合物的快速设计与发现。针对企业研究方向和课题需要,在课题立项及创新药物研发源头为企业提供最先进的技术服务。 2、靶向型换代产品快速开发 利用 CAIDD 技术提高现有上市药物的靶向性,生物利用度,降低药物毒副作用,从本质上提高企业已上市药物的临床应用价值,帮助企业快速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一代靶向型替代产品,延续企业产品生命力和企业竞争力。 应用领域:医药领域。 应用领域举例: 1、现代化靶向型中药开发 CAIDD 技术利用针对多种生物靶点的药物传递技术,结合 Dendrimer 药物包接及靶向诱导技术的应用为企业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药靶向新制剂与新剂型,从本质上实现中药的靶向传递和现代化。 2、蛋白质欧联药物开发 利用抗体对生物靶点的特异性识别特征,CAIDD 技术帮助企业实现蛋白欧联型靶向药物的快速开发,取得一类新药自主知识产权。 3、一类兽药快速研发 CAIDD 平台提供兽药现代化改良服务,通过 CAIDD 靶向化技术改良现有上市兽药的靶向功能,提高药物生物利用度,水溶性,消除药物异味,为企业创造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一类新药。 应用前景分析及效益预测: 与传统通过规范化的实验手段进行新药开发筛选相比,CAIDD 技术具有节约成本与时间的显著优势且筛选效果与传统手段媲美。 合作方式及条件:具体面议 1、 提供新型先导化合物→结合企业在研项目在一定时间内为企业提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先导化合物; 2、 参与筛选先导化合物→利用先导药物数据库为企业提供筛选新型先导化合物的服务; 3、 企业新产品的靶向开发→利用靶向化技术为企业提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新药 4、 企业现有的靶向化换代→利用 CAIDD 技术提高现有药物的靶向性及生物利用度快速研制换代产品。
天津大学 2021-04-11
枯草杆菌高效发酵生产双乙酰技术
本项目建立了一套完整、高效的微生物发酵制备双乙酰的工艺方法。该方法利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双乙酰高产枯草杆菌,通过基因工程与代谢工程手段,强化双乙酰合成途径,并通过有效的发酵控制策略,实现了双乙酰的高效稳定生产;并建立了一套高效的双乙酰产品提取纯化工艺。 创新要点 利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双乙酰高产菌株,建立了一套完整、高效、稳定、适于规模化生产的微生物发酵制备双乙酰的工艺路线;所生产双乙酰产品具有天然等同度。 
江南大学 2021-04-11
天然气余压利用高效除湿器
根据 GB50521《输气管道工程设计规范》规定,进入输气管道的气体水露点应比输送条件下最低环境温度低 5℃,烃露点应低于最低环境温度,这样方可防止在输气管道中形成水合物和析出液烃。传统的天然气脱水除湿工艺需要加热及消耗化学药品,且设备所占空间大、投资高、设备维护工作量大等缺点。
西安交通大学 2021-04-11
一种基于超级电容的电机节能驱动的电路及控制方法
本发明涉及电机节能驱动电路,旨在提供一种基于超级电容的电机节能驱动的电路及控制方法。本发明电路的主电路由超级电容器组、超级电容充放电管理电路、可控整流电路、可控整流控制电路等构成。本发明通过对可控整流及超级电容充放电电路的优化控制,对电梯运行功率尖峰吸收,减小电梯运行时对电网冲击,可控整流负担电机电动与发电功率的平缓部分,并具备电梯断电时后备应急电源功能,常态下超级电容与DC母线之间直通连接而具有高效率。本发明具有线路简洁,整体工作效率高、超级电容寿命延长,能量回馈型电梯整体技术经济性能得以提高。本发明特别适合于能量回馈型节能电梯的驱动,同样也适用于起重机等电机节能驱动场合。
浙江大学 2021-04-11
有机相变蓄能复合材料及在建筑节能中的应用
有机相变蓄能复合材料是由有机相变材料(如石蜡)和高分子支撑和封装基体组成的复合材料,通过有机相变材料的固-液相变储存或释放热量。由于高分子材料的微封装和支撑作用,使得分散于其中的有机相变材料发生固液相变时仍能保持原有形状。该类材料有以下特点:  无需外部封装,可直接使用;  相变前后材料能保持其形状和强度;  材料的导热系数可在一定范围内调节,对外界温度变化响应及时;  材料具有良好的阻燃特性。  应用前景广阔,包括但不限于太阳能储存、建筑节能、冷热防护、电子元器件温度管理、低温储存、电力调峰、工业余热回收利用、智能服装等领域 本课题组还开发了有机相变蓄能复合材料的连续生产设备和生产工艺,已实现小批量连 续示范生产。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建筑面积增长迅速,相应地,建筑能耗也大幅度增长,到 2020 年预计将占社会总能耗的 1/3。因此,在国务院发布的《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 年)》中,节能的绿色建筑已被列为重点发展领域。本项目开发的有机相变蓄能复合材料可以充分利用太阳能和谷电等自然和低价能源,通过光热转换和电热转换来实现建筑采暖。太阳能具有不连续和不稳定的问题,存在供给和需求不匹配的矛盾。有机相变蓄能复合材料可以将太阳能蓄存起来,在需要时释放,从而解决这些问题。在采用分时电价的地区,还可以利用有机相变蓄能复合材料进行谷电蓄能采暖,平抑峰谷差。通过充分利用清洁的可再生能源,降低建筑运行能耗,节省运行开支,减少环境负担
清华大学 2021-04-11
节能型智能化半导体照明产品开发及产业化
该项目隶属于“天津市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项目将LED照明与光通信技术等结合起来,形成新的技术模式,开发了集照明与光通信为一体的LED系统,设计实现了基于照明LED的高速短距离光通信收发单元,LED室内调光调色照明控制器,基于LED照明的光学无线智能家居控制系统等,实现了通信质量和照明效果的协同优化。 本项目中的产品均属于典型的节能产品,具有很高的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具有节能环保、电磁免疫、经济集约等优点,在上海世博会“沪上.生态家”、“航空馆”以及第七届中国国际半导体照明展览会等展出,获得显著的社会效益,对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起到很好的作用。科研团队近年来深入的研究半导体照明和通信技术,在半导体照明技术成果应用与产业化、光电信号转换、光通讯设备、高速光发射接收模块开发等相关领域开展研究工作,并取得突出的成绩,申请了相关的国家级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并已获批。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 2021-04-10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45 46 47
  • ...
  • 90 91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