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城乡生活垃圾分类体系构建及关键技术推广应用
本项目围绕垃圾分类模式/方法及评价模型建立、农村易腐垃圾堆肥新技术开发、垃圾分类信息化技术及智能装备研发等进行关键技术研究,并集成团队研究成果研编了垃圾分类系列标准,构建了我国城乡垃圾分类体系并推广应用。 1、创建了垃圾分类新模式、方法和技术。基于社会化与专业化相结合的垃圾分类“双轨策略”理论,建立了生活垃圾分类“2+n”模式和农村生活垃圾“五类三段”分类模式;创建了垃圾分类的物元分析模型、投放方案灰色聚类比选模型及分类效果F-measure评价模型;结合农村易腐垃圾就近处理需求,研发了引风式静态堆肥技术和重力翻板式间歇动态堆肥技术及装备,在福建省明溪县胡坊镇和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进行了工程示范。实施垃圾分类制度对垃圾混合收运处理模式产生显著影响,垃圾分类后热值增加,每吨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量上升约3%;与混合垃圾填埋相比,CO₂减排量接近80%。 图1 两型农村小型易腐垃圾(厨余垃圾)就地协同堆肥处理设施(左图为静态堆肥设施,右图为间歇动态堆肥装置) 2、研发了垃圾分类信息化技术及智能装备。将传统垃圾收运技术与信息化新技术相结合,研发了分类信息化管理平台,发明了具备溢满报警、感应开门、自动称重和容量监测等多功能的智能垃圾分类回收箱和溢满报警、快速升降的太阳能地埋式垃圾收集箱等系列智能装备,提高了分类系统效率与效能,在全国数以千计的县(区)街道广泛应用。应用案例垃圾无害化率100%,居民垃圾分类知晓率、参与率100%、厨余垃圾投放准确率88%。 图2 智能化垃圾分类投放/收运设施(左图为智能垃圾分类回收箱,右图为太阳能地埋式垃圾收集箱) 3、构建了城乡垃圾分类标准新体系。研编系列垃圾分类标准,就分类工作全范围、全过程提出了设施建设、设备配备、运行操作等全要素的规定与要求,是规范分类工作的基本依据;首次将农村垃圾堆肥原料和产品含水率上限值分别由60%、30%提升至65%、45%,增强了堆肥技术标准的适用性,扩展了堆肥技术的适用性;研编大件/园林/装修/餐厨/果蔬等垃圾分类系列标准,填补新兴垃圾标准体系空白,指导各行各业垃圾分类工作规范化进行。 图3 已发布实施的垃圾分类与收运处理标准(共计21项标准) 针对源头垃圾分类投放社会化特征明显、组织实施难度大和分类收运环节涉及原有收运系统向分类系统过渡的实际困难,研编、建立了的垃圾分类标准体系,正式发布实施国家团体标准21项,在编18项。在垃圾投放操作、设备运维、作业人员安全生产要求等方面进行了规定,保证了垃圾分类投放及收运过程的规范化和安全性;在数以千计的县区、街道、社区指导垃圾分类的稳步施行。 【技术优势】 1. 创建垃圾分类新模式、方法和技术,引领分类技术水平跨越式提升:率先提出垃圾分类“双轨策略”,实现垃圾社会化分类稳步推进和专业化分类技术水平跨越式提升;提出垃圾分类“2+n”模式,创建兼顾效率与可操作性的垃圾分类投放模型与效果评价指标体系。提出农村生活垃圾“五类三段”模式,解决农村垃圾分类的重点与难点;进行农村易腐垃圾就地协同堆肥处理,提高资源化、无害化水平。 2. 研发分类信息化技术及智能装备,实现安全、环保、精准、高效分类。开发垃圾分类全流程智慧运营、管理、监管平台,提高分类系统效率与效能;研发智能化垃圾分类收运设施装备,改善作业条件、提高工作效率;推广应用信息化技术及智能装备,加速推进分类制度施行。 3. 构建城乡生活垃圾分类标准体系,为全国范围内规范化推进垃圾分类工作提供依据。研编分类投放系列标准,规范/细化垃圾源头分类投放和收运操作要求;研编农村垃圾分类系列标准,提升农村垃圾分类处理水平;研编大件/园林/装修/餐厨/果蔬等垃圾分类系列标准,填补新兴垃圾标准体系空白。 【技术指标】 分类信息化技术及成套智能装备已应用在湖北省、浙江省、江苏省、上海市等地数百个垃圾分类项目中,提高了垃圾分类处理的整体水平,应用案例垃圾无害化率100%,居民垃圾分类知晓率、参与率100%、厨余垃圾投放准确率88%(详见下图)。 表1 国内外煤质、煤流检测技术指标对比 结合农村条件及堆肥产品应用市场特征,首次将农村垃圾堆肥原料和产品含水率上限值分别由60%、30%提升至65%、45%,增强了好氧堆肥技术的适用性(详见下图)。 【资质荣誉】 2021年湖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华中科技大学 2023-07-19
小学科学资源箱力与运动资源箱
力与运动资源箱 型号:QWL1201   实验清单: 运动形式的观察 运动快慢的测量 摆的研究
青华科教仪器有限公司 2021-08-23
知识库建设与知识管理技术
知识是经验的积累,是智慧的结晶。企业知识是企业团队的共同财产。为企业不断的进步和发展,必须要管理好企业的各项资源。其中无形资产中的知识管理是一项重要的管理内容。根据人类认知结构,知识是由构造人类知识不同方面的模型组成。我们将企业各种不同类型的知识作为知识模型,基于知识构建的思想来获取和应用各类知识。利用知识工程、机器学习与自然语言处理等技术为知识库的构造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撑。从企业知识内容入手,以知识结构与知识的组织为主线,基于本体论对知识进行描述,并建立知识之间的关联关系,以满足领域知识的表达、共享、重用,实现知识组织和推理,提供了动态与静态知识获取技术以及知识模板。 在知识库中应用本体来描述行业领域概念以及概念术语之间的关系,即知识,形成知识结构,完成行业知识库的构建。主要技术包括:1)基于模型的知识构建技术,以模型为核心来组织、管理、共享与应用知识体系;2)知识分类、知识结构与知识结构模型;2)基于本体的知识结构模型,基于本体的知识库构建与管理技术;3)依据知识复用的原则,建立了基于模板与模型的知识复用技术;4)基于模型的知识获取与描述技术;5)知识库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技术。 本技术可用于通信、能源、交通、政府、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疗机构、冶金行业、石油石化等行业。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4-11
无人天车与智能库管技术
北京科技大学工程技术研究院研发的无人天车与智能库区系统,是由智能调度排程系统、智能库管系统、无人天车控制系统、智能识别系统、数据分析优化系统等构成的智能化、信息化、标准化、自动化相融合的综合系统。1)库区智能调度与工厂级信息化贯通:系统基于先进传感和无线通信技术收集天车、运输链、过跨车等设备的位置和状态等实时信息,并通过软件接口与工厂管理系统进行数据集成,贯通进料、上料、生产、下线、储存、发货等多环节信息流,以此实现生产信息与物流信息的实时交互。2)天车管理控制与路径规划:借助作业调度和路径优化算法,系统根据当前任务和设备状态自动生成最高效、安全的作业方案,并通过多级联动控制驱动行车的自动吊运。3)天车精准定位控制:依托主钩防摇摆控制、多维度协同控制、机器视觉及触觉检测等核心技术,无人天车可实现快速精准定位和稳定行驶。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4-13
数据库安全加固与审计系统
由于 Oracle 数据库本身安全性的不足,攻击者可能通过非正常途径来访问数据库,甚至实施缓冲区溢出或 SQL 注入来攻击数据库,从而造成敏感信息的泄漏,危害数据安全以及系统的安全。为保障数据库以及系统的安全,在应用系统和Oracle 数据库之间增加一个透明数据库安全加固系统,所有操作必须通过该系统才能到达数据库,达到加固数据库安全的目的。系统提供强大的在线审计功能,完善数据库安全的防护能力。
北京理工大学 2021-04-14
五位一体新冠肺炎临床治疗研究
重庆大学附属三峡医院作为重庆市指定的渝东北片区新冠肺炎医疗救治定点医院,采取多学科会诊、中西医结合协同治疗等方式积极开展救治工作。中医药张先祥团队启动新冠肺炎“五位一体”临床治疗研究。研判疫情特征,拟订中医预防用处方,在全院临床科室推广应用,累计发放预防用中药汤剂2.6万袋,颗粒剂6000余袋。其中医预防用处方能够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抑制炎症反应,促进肺部炎症吸收。目前医院中医救治组形成了基本共识,在国家方案基础上,起草了附属三峡医院治疗点的中医诊疗方案,并在临床应用过程中不断优化。 在专家组的指导下,中医药累计干预患者 160人,250人次,临床证明中医药干预可以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抑制炎症反应,促进肺部炎症吸收,缩短患者住院日,降低患者费用,充分发挥了中医药的简便效廉的作用。目前出院患者住院日在 9 天左右。经过医护人员精心诊治截至2月12日,累计收治新冠肺炎确诊患者204例,治愈出院60例。 重庆大学附属三峡医院重症病区医生讨论
重庆大学 2021-04-10
第五届教创赛同期活动预告: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系列交流活动之五 生成式人工智能驱动的高等教育教学模式创新学术活动
教育大模型与教学智能体的创新应用
高等教育博览会 2025-08-04
耐高温聚氨酯阻尼胶黏剂
早期已开发的阻尼材料的阻尼温度范围一般低于摄氏50度,在很多高温环境下无法保障阻 尼的应用需求,如发动机的阻尼罩壳等。 本技术开发了一种新型环保型耐高温聚氨酯阻尼胶黏剂,本技术的聚氨酯阻尼胶黏剂制 备方法中,采用半预聚体法,通过特定的配比,既克服了两步法粘度较大,需要大量使用稀释 剂的缺点,又克服了一步法中A组份对湿气敏感,易发泡的缺点,所制得的胶黏剂综合性能较 好。在本技术开发中,通过异氰酸酯和PMDA反应将耐热性酰亚胺杂环引入PU分子链中以改 善阻尼材料的耐热性,CO作为一种重要的可再生植物油多元醇,将其用作IPNs中接枝单元。 本技术制得的聚氨酯阻尼胶黏剂耐高温阻尼性能好,在摄氏90度高温环境下其阻尼系数峰 值达到0.2以上,机械性能优良,粘结强度高,易于加工。采用本技术制得的聚氨酯耐高温阻 尼胶黏剂涂于两层钢板之间,在大型发动机隔音罩等领域的运用中起到了良好的减震降噪的效 果,是一种新型环保型高温阻尼产品。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4-11
文献资源整合模式的研究
项目研究背景: 建立一个统一的文献资源整合模式,以大学图书馆为 中心,以院系资料室为 “分馆 ”,对全校的图书文献资料进行统一整理、加 工、编目、建立联合书目数据库, 将全校所有的文献资源展现在校园网上, 供全校师生查询借阅,更好地思想文献资源为广大师生服务的目的,改变 文献订购重复率高、利用率低、流失率高、闲置率高的现状。 技术原理: 利用图书馆现有的集成文献管理系统作为文献资料整合的 软件平台, 同时,为了保证回
南昌大学 2021-04-14
教育知识图谱构建与服务平台
随着智慧教育理念的深入实施,对知识体系进行数字化重构成为一项迫切的基础性工作。知识图谱作为一种新型的复杂知识表征方法,为实现结构化、模型化、可演化的数字化知识体系提供了有效的手段。 本项目自主开发了教育知识图谱构建与服务平台,支持知识图谱的“建设、服务、规划、开放”四个主要功能。在平台的支撑下,以专业建设视角打通了从培养目标、课程体系、知识点、知识资源的链条,跨课程多维度关联形成了知识网络,实现教师、学生、知识、教材等的一体化集成,支撑专业培养方案定制、个性化学习、新形态教材建设。 技术上,平台具备灵活性、易用性和安全性。采用成熟的后端微服务框架极大地简化了开发流程,同时提供了灵活的数据库操作和高效的前后端集成,确保了系统的高性能和可靠性。前端设计上,平台利用高质量组件和响应式布局提供了良好的可定制性,使用户界面在视觉上更具吸引力,操作上更加友好。在数据存储方面,平台不仅确保了数据的可靠性和易用性,强化了专业知识图谱等复杂图数据的高性能处理能力。 平台应用于专业课程教学、数字化教材设计、培养方案定制等教育领域。该平台在智慧教育领域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与市场上同类产品相比,成熟度高,适配性强,软件自主可控。 图1.专业知识图谱局部展示 图2.知识查查路径知识搜索展示 图3.培养方案系统化输入界面 图4.平台数据统计界面 图5.知识节点内部资料输入界面
北京理工大学 2024-02-27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5 6 7
  • ...
  • 999 1000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