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专家报告荟萃㉕ | 重庆医科大学副校长余华荣:“八大聚焦”推进高水平新医科建设——重庆医科大学的探索与实践
重庆医科大学自2021年获批重庆市唯一一所高水平新医科建设高校以来,对标服务“健康中国”和“教育强国”战略需求,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八大聚焦”,着力培养五术医学人才,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 2025-02-13
推介案例 | 哈尔滨工程大学-大疆创新智能机器人实践创新基地
为落实教育部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相关工作部署,促进高校教学改革,推动产教融合型企业建设,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于2020年8月启动了2020年度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校企合作 双百计划”典型案例推选工作,经资格审核、通讯推选、路演答辩、走访考察以及网上公示等环节,共有103项案例认定为2020年度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校企合作 双百计划”典型案例,近期,“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微信号将陆续推出“双百计划”典型案例推介专栏,欢迎关注。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21-09-26
讯飞幻境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共建实习实践基地
讯飞幻境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共建实习实践基地助力科普教育人才培养 4月23日,讯飞幻境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实习实践基地签约及产学研合作正式启动。双方将围绕研究生社会实践以及课程开发等主题,共建实习实训基地。该基地的建立,是讯飞幻境进一步提升校企合作层次的重要里程碑,旨在运用讯飞幻境自身的产业平台力量,助力高校提高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塑造学生创新创业思维,为科技赋能教育不断输送高质量人才。此外,这也是讯飞幻境积极响应国家产教融合系列政策,“充分发挥企业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和人力资源开发中的重要主体作用、强化产教融合型企业的带动引领示范作用”方面的关键举措。 讯飞幻境董事长、CEO闫宏伟,合伙人、副总裁高翔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任秀华教授、田华教授等在线出席签约会议。 2021年12月30日,讯飞幻境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就开展科普人才培养、科研成果转化及智慧教育实验室共建,实现“校企合作、产学共赢”达成了高度共识。
讯飞幻境(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2022-08-19
借助原位环境电镜揭示金属催化剂真实活性表面的研究成果
南方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副教授谷猛团队联合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上海高等研究院等,巧妙借助原位环境电镜,在真实反应条件下直接观测到NiAu双金属催化剂在二氧化碳加氢反应中的动态过程,揭示了该催化剂在反应中的真实活性表面,为认识催化过程提供了新的思路。该研究发表在《自然-催化》(Nature Catalysis )上。材料系科研助理韩韶波为文章共同第一作者,谷猛为文章共同通讯作者。 实验表明,在反应气氛和温度下,内核Ni原子会逐渐迁移至表面,与Au合金化;在降温停止反应时,表面Ni迁移回核心部分,重新形成Ni@Au壳型结构。原位红外和原位X射线吸收谱的结果也从宏观角度证实了上述观测结果。团队结合理论计算,提出了新的催化机理。该研究揭示了催化剂真实活性表面,展示了原位电镜在研究构效关系中的重要性,并且为研究金属催化提供启示。
南方科技大学 2021-04-11
第五届教创赛同期活动预告: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系列交流活动之一 素质教育通识课程教学创新学术活动
弘扬教育家精神 提升通识课质量
高等教育博览会 2025-07-30
汽车教学设备吉利纯电动整车网联多维教学
北京智扬北方国际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2021-08-23
多媒体心电图教学与考核软件心电图教学软件
XM-XDR多媒体心电图教学与考核软件   功能特点: ■ 心电图教学软件设有分类目录,可迅速检索。 ■ 解读分析多种常见心电图临床真实病例,迅速提高学员的心电图阅读分析技能。 ■ 每个心电图临床实例设有:临床实例简介、心电图诊断、心电图特征、分析、临床提示,简单明了,方便学员自学提高。 ■ 设有考试题库,方便学员自测,自动判断答案正误。
上海欣曼科教设备有限公司 2021-08-23
微观交通仿真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
该项成果应用于诸如机动车跟驰、换道和并道的交通仿真模型,目前随着交通管理以及新的交通信息感知技术的发展,交通检测器布设不断增加,交通基础数据规模急剧加大,交通大数据时代已经到来,在这样大数据的时代的背景下,运用新技术手段构建道路交通仿真技术体系,将是我国智能交通发展的一个重要的方向。 本项目首先明确微观交通仿真系统架构和各模块定义和完成整个系统的架构设计;同时,采用地图数据持久化技术完成对可视化地图编辑工具的开发工作,该地图编辑工具可将地图路网构建模型转换为持久化存储模型,使地图数据能够快速存储或加载,方便仿真系统对城市路网的仿真计算以及对仿真结果的展示、分析等。然后,分别进行路网构建模块、车辆产生模块、车辆行为模块、交通信号控制模块的概要设计和详细设计;最终,完成整个软件的单元测试、模块测试、系统集成和集成测试,并实时动态展示微观交通仿真系统模拟车辆流的情形。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4-10
数字化仿真分析技术及其制造领域应用
数字化仿真技术又称数字化模拟技术,就是利用数字化技术组建虚拟系统模仿另一个真实系统的技术。在天气预报、温室效应评估分析、模拟核试验、军事训练和武器制造、交通训练与指挥、医学虚拟现实手术培训、医学虚拟现实手术培训、虚拟现实建筑物的展示、虚拟现实建筑物的展示、机电产品的虚拟制造与设计等领域得到应用。山东大学数字化仿真分析团队为山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兖矿集团有限公司、济南二机床集团有限公司、山东玲珑轮胎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进行过H型钢轧制过程数字化仿真、皮带运输机滚筒优化设计、高速送料机器人轨迹优化、轮胎花纹网格自动化等实际应用。
山东大学 2021-04-10
物联网感知节点安全仿真与性能评估系统
成果介绍物联网感知层测试实验与评估系统是在863主题项目—物联网安全感知关键技术及仿真验证平台的资助下完成。仿真平台为物联网感知节点部署后的性能提供一个仿真测试和性能评估的环境,其特点是:不需要部署真实的感知节点。通过对物理信道的建模、无线信号特征建模、电源建模和通信环境建模,能够最大限度模拟真实环境下的感知节点通信过程。仿真的结果是理论值,可以将感知层测试实验平台的数据作为系统的初始值,从而提高仿真的精度。其特点和指标:(1)针对实际应用环境配置参与通信的感知节点属性和参数,即节点建模;(2)建模感知节点的电源模型;(3)根据用户的需要选择节点部署的方式,并可以对节点位置、属性和参数进行手动调整;(4)能够加载待测的通信协议;(5)能够根据部署的拓扑图产生用户编程模板;(6)理论上,待测节点的数量不设置上限,但随着节点数量的增加,PC的处理时间将延长;(7)能够仿真无攻击或攻击情况下,网络的吞吐量、丢包率、延时、数据传输的平均路径长度、平均能耗和网络的扩展性等性能;(8)该平台不受具体应用的限制。技术创新点及参数技术原理:针对物联网感知层设备规模庞大,部署费时费力,以及部署前很难评估系统性能,部署后加载的协议一旦不符合要求,重新加载成本巨大的问题,研发了该平台。该成果的主要创新性体现在感知设备和环境等物理特征建模、测试内容和方法、仿真过程和结果的可视化显示等方面,使得开发的系统简单、易用,测试过程清晰、透明,测试结果可以分类比较。(1)在感知设备和环境等物理特征建模方面 该项目在感知设备部署环境方面,分别对室内环境和室外环境进行建模。针对室外环境,该团队主要考虑自由空间的情况下,根据设备部署在平坦区域和非平坦区域的不同进行建模;针对室内环境,该团队主要根据多径效应、视距是否阻挡以及不同建筑材料(包括:混凝土墙、混领土楼板、天花板管道、金属楼梯、厚玻璃、木门和隔墙等)对信号衰减的影响进行建模。在电源建模方面,主要是根据不同厂家的5号电池的放电曲线进行建模,由其放电电流、放电电压和持续时间来确定电源的剩余电量。在芯片建模方面,根据不同的芯片类型,建模发射功率、接收灵敏度、RSSI、发送速率、工作电流和最小工作电压等主要参数。(2)在感知层的测试内容和方法方面该平台主要针对感知层需要评价的性能,如:吞吐量、丢包率、延时、平均路径长度、能耗和连通度等,设计了其测试方法,新增待测性能可以通过组件的方式扩展。为了实现相关性能测试,首先需要选择设备类型和部署场景,如图1和图2所示。然后进行部署,部署完成后,系统会自动产生5类文件,即:.ned文件,定义了感知设备部署后的拓扑结构,如图3所示;.msg文件,定义了感知设备之间的通信规则,用户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修改和自定义;.ini文件,设备一旦部署完成后,其id号和位置坐标将记录在该文件中,设备移动后,该文件对应的坐标值将自动更新;.h和.cc文件,即用户待测协议的源文件。一旦感知设备部署完成,平台自动产生这5类文件的初始框架,用户只需要写入待测协议的具体代码,经编译器编译后,即可进入测试环节。具体协议的代码可根据该项目组编写的编程指南开发,其开发环境与C语言的开发环境类似,方便易用。(3)在仿真过程和结果的可视化显示方面一旦待测协议编译完成,平台即可开始相关的测试,此时,用户可以根据需要动态选择不同的参数,进行测试。开始测试时,平台将同步显示协议的通信过程,如图5所示。根据仿真测试结果,不同的协议可以进行性能对比,如图4所示为不同协议的网络平均能耗对比。该平台可以在无攻击和无安全机制、无攻击和有安全机制、有攻击和无安全机制、有攻击和有安全机制等四种情况下,评估感知层网络的性能,并将它们的测试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国内外同类技术对比:国际上类似的仿真工具有十种左右,如:TOSSIM,OpenNet,NS2和OMNET等,都是针对传感器网络开发,不能仿真技术体制不同的感知设备,没有对设备、网络和环境等物理特征建模,而且无法接入实体设备,无法进行虚实结合的仿真测试。即使有些工具可以仿真感知层网路,如:TOSSIM,但是只提供TinyOS传感网络的仿真环境,无法仿真系统的安全性能,无法动态添加安全策略和安全模型。而NS2、OpenNet和OMNET虽然可以仿真安全协议,但使用复杂,不易掌握,无法进行多安全机制对比,无法接入实体设备。而且,它们仿真的物理层是理想状态,造成仿真结果与实际存在较大的差异。
东南大学 2021-04-1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57 58 59
  • ...
  • 218 219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