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一种带有阻尼线圈的交流永磁同步伺服电机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有不锈钢紧固套筒阻尼线圈的交流永磁同 步伺服电机,该电机呈圆筒型且沿径向由外至内包括:定子、绕组和 转子机构;转子机构包括永磁体和转子,永磁体由块状磁体沿转子周 向分布装配而成,每块磁体正中对应的转子上开有第一槽口,其沿转 子径向朝外的一端开口,另外一端连通第二槽口,转子呈圆筒型,其 内壁上还设有沿径向朝内开口的第三槽口,所述第二槽口与所述第三 槽口沿垂直于径向的方向对称,用于绕制闭合的阻尼线圈。按照本发 明,定子电枢反应低次谐波磁场在通过阻尼线圈时,阻尼绕组感应的 涡流将产生磁场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一种基于组合铁芯初级的永磁同步直线电机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组合铁芯初级的永磁同步直线电机,包括次级和初级,初级由一个以上的铁芯模块构成,初级铁芯模块按依次两两间的机械角距差为 mτ/k 安放在次级模块上。每一初级铁芯模块和次级构成了一个模块电机,整体电机运行时相当于各模块电机按均匀的相差联合运行,多个铁芯的边端可消去边端磁阻力的谐波成分产生主要影响的低阶频率成分;当铁芯模块数为电源相数的整数倍时,各相绕组在边端具有对称轮序的特征,同时又消除电磁推力脉动。本发明除具有一般直线电机的优点外,又具有与旋转电机相当的本体特性和控制性能,为永磁同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激光光谱同步测量溶液液膜浓度与厚度
在各种工业过程中,液滴撞击到固体表面形成液膜的现象广泛存在,如选择性催化还原(SCR)系统中汽车尾气排放管上尿素溶液液膜的形成等。对液膜进行定量分析不仅能更好的了解液膜形成和蒸发这个极其复杂的物理过程的本质,也对优化所涉及的各种工业过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许多情况下,溶液液膜厚度以及液膜内部的成分浓度是密切相关的,对其机理等的研究中这些参数相互耦合,给模型建立和求解带来困难。传统的测量方法只能实现对单个参数(厚度或浓度)的测量,无法同时测量。本项目基于比尔-朗伯定律建立溶液液膜多参数反演模型。基于不同浓度的溶液在红外区域高精度的吸收光谱,通过对溶液吸收系数与浓度的关系进行优化分析组合两个波数位置,实现对溶液厚度及浓度高精度、高灵敏度的测量。
上海理工大学 2021-04-13
一种用于薄膜复合的同步驱动对辊装置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薄膜复合的同步驱动对辊装置,包括主动辊组件,其具有一可转动的主动辊,该主动辊组件固定安装在一安装板上,其一端与一驱动组件联接,用以提供驱动力带动该主动辊转动;浮辊组件,其具有一可转动的浮辊,该浮辊与所述主动辊呈有间隙地相对布置,两辊的中心轴线平行;齿轮组件,其包括外啮合的呈同步转动的两齿轮,该两齿轮分别通过轴端同步带轮上的同步带与主动辊和浮辊相连,实现两辊的同步转动;在驱动组件驱动下,所述主动辊转动,驱动所述齿轮组件的两齿轮转动,从而带动所述浮辊与该主动辊同步转动,实现对两辊间的薄膜的驱动或复合。本发明方便调节,可稳定完成多层薄膜的复合和输送,保证薄膜复合的均匀性。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1
大规模虚拟场景的构建与优化技术
探索虚拟环境的真实感知以及虚实环境融合的一致性理 论与方法,主要研究虚拟环境的构建、大规模场景绘制、沉 浸式真实感漫游、目标检测与识别等关键技术,在高分遥感 影像增强的虚拟仿真、高清立体显示、多用户虚拟漫游等方 面研究特色鲜明。
浙江工业大学 2021-05-06
基于云计算的虚拟实验室系统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传统的实验教学环境由于自身环境的静态性、实验资源的有限性, 使得它无法满足计算机实验教学的要求。 一方面,单纯的客户机升级也不能完全满足不断增长的需求,另一方面,各个教育系统 (学校) 中的服务器资源未充分利用。云计算能够通过网络以按需、易扩展的方式获得所需的计 算资源,为资源整合、按需付费、虚拟化和服务提供了很好的解决方案。本项目将各教育子系 统中的服务器资源构建为一个教育云平台,从而满足师生员工的计算机实验教学等工作。 本系统针对不同类型 (校外用户的单个计算机资源需求和校内用户基于实验室的批量计 算机需求) 的用户需求,以先进性、实用性、前瞻性、可扩展性为设计思路,采用资源按需分 配、动态调整的管理方式将数据中心的存储资源和计算资源合理的分配给不同类型的用户。 特别地,本系统所构建的云计算虚拟实验室系统,能够按需动态配置教学实验环境,为每 个学生的每门实验课程定制一个个性化的实验环境,并便于教师动态设计不同的实验内容,从 而能够促进现有计算机教学实验资源的共享,实现师生之间的实时互动,建立一个有效的网上 学习通道,进而提升实验教学质量。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4-11
多通路环绕声和虚拟听觉技术
华南理工大学声学研究所是国内最早(1958年)开展空间声重放的研究单位。研究领域包括心理声学、电声学、声信号处理、室内声学、音乐声学等,特别侧重于双耳听觉与心理声学、声场空间信息重放方面的基础研究。 七十年代末到九十年代末,系统地开展了立体声、环绕声及其重放声场方面的研究工作。从 2000 年代开始,对空间听觉与虚拟听觉重放进行了系统的基础研究工作。目前已设计和建立了头相关传输函数(HRTF)的快速测量系统。2005年建立了首个中国人受试者的头相关传输函数(HRTF)数据库,2009年和2010年分别建立了KEMAR人工头的近场和超高空间分辨率的HRTF数据库,2010年完成了虚拟听觉环境实时绘制系统的研究工作,2015年已建立了中国人受试者样本的近场HRTF数据库(国际上第一个真人受试者的近场HRTF数据库)。成果“空间听觉与虚拟听觉重放的关键技术及应用”获得2018年度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科技进步奖——科技进步类二等奖。 与国内知名企事业单位(如华为、国光电器公司、TCL等)合作开展虚拟听觉与多通路环绕声技术与产品的研发,已实现产品产业化生产。 快速HRTF测量系统 多通路环绕声重放系统
华南理工大学 2021-05-11
基于云平台的虚拟助手可视对讲终端
一、项目简介 基于云平台的虚拟助手可视对讲终端,融合了先进的互联网云中大数据技术和图像及语音识别技术,将家庭室内机及门口主机、室内分机和手机智能连接等增加了图像及语音识别技术,并结合云端架构,在实现视频通话和开锁及智能家居控制等基本功能基础上,增加了更加智能的图像和语音识别技术和云服务功能(类似于家庭服务机器人),如可通过与云端语音对话达到不出家门可用语音对话即可购物、请人帮助及家庭医疗监护等增值云服务功能,相当于得到一位高智商高能力更加人性化的虚拟助手,还可通过图像视频等帮助居家老人获得帮助,解决目前社会老年化问题,并使传统智能家居系统创新,获得颠覆式技术革新。 二、前期研究基础 先期帮助企业完成了智能家居可视对讲终端的设计及私有云服务器的搭建。1)      数字福建物联网通信和体系架构及安全技术实验室建设,福建省发改委,400万2)      基于开放业务平台的泛在融合智能家居系统的研制福建省科技计划重点项目福建省科技厅(NO:2013H0048 ) 2013.1-2016.12 (3)数字家庭网关的研制福建省科技重点项目(创意产业发展专项(工业)),40万,(NO:2013H1008)与漳州二菱电子有限公司合作2013.9-2015.8 (4)自组织网智能家居安防系统的研制,科技部项目 2009.9-2011.5 项目编号2009GJC40038 (5)智能家居安防技术中心, 厦门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和厦门立林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实验室项目150万 (6)2017-2020年物联网应用技术研究基金,福建联迪商用设备有限公司,150万 三、应用技术成果 四、合作企业 厦门立林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1993年,总资产1.3亿元人民币,综合实力位居中国楼宇对讲行业前三位。在厦门拥有总占地11万平方米的工业园,拥有世界一流的生产、检测设备,实现了产品全套工序的自主生产。在中国拥有3000多万的用户群体和超过20%的市场份额,产品远销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意大利等多个国家和地区。
厦门大学 2021-04-11
VR虚拟现实视频网络直播系统
北京大学网络视频实验室对网络视频的压缩、传输和处理进行了多年的研究,对VR视频直播的多视角压缩技术、流媒体推送技术、自适应传输技术进行了透彻的分析和研究,开发了低码率、低延迟和自适应视角切换的VR视频动态直播系统。
北京大学 2021-02-01
3D体育虚拟仿真教学系统
北京工业大学 2021-04-14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2 13 14
  • ...
  • 34 35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