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北京工商大学徐丹丹:数字赋能新商科高水平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高等教育经管学科数字化资源与学科建设学术活动
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 2024-06-12
一种LLC全桥变换器同步整流的数字优化控制方法及其系统
一种LLC全桥变换器同步整流的数字优化控制方法及其系统,对全桥LLC副边的同步整流管关断之前和关断之后的漏端电压分别进行采样,将两次采样结果通过比较器进行逻辑比较,根据逻辑比较结果由微控制器对全桥LLC副边同步整流管的关断时间进行调整并利用微控制器的中断配合,实现LLC副边同步整流管关断前后漏端电压的精确采样,通过实时比较由微控制器给出的需要调整的时间命令,实现全桥LLC副边同步整流管在最佳时刻关断,提高全桥LLC电路的整体效率。
东南大学 2021-04-11
TES-5630MA 经济型数字红外无线系统一体机
TES-5630MA经济型数字红外无线系统一体机     深圳台电 (TAIDEN) 是全球领先的会议系统设备供应商,已成功装备联合国总部、世界银行总部、欧洲委员会总部、G20 首脑峰会、APEC 首脑峰会、厦门金砖会议等国际组织及大型会议。深圳台电公司最早于 2001 年研制出全球第一套不受高频驱动光源干扰的红外线同声传译系统,并于 2008 年自主研制出数字红外处理芯片,发明了数字红外无线会议系统。   2015 年,深圳台电公司首次将国际先进的数字红外技术引入到多媒体教学环境中,基于对多媒体教学环境音频设备需求的深度挖掘,先后推出了一系列音质清晰、抗干扰能力强且便于管理的教室音频系统,充分满足了教学 环境中的扩声、常态化录音、互动录播、教室多媒体设备集中控制(一键上下课)的需求,同时通过内置带电子锁充电座的设计解决了设备管理繁琐和需要反复回收充电的难题,还完全杜绝了老师贴身佩挂传统无线麦克风时会产生的射频辐射问题,是真正意义上的功能丰富、人性化设计且绿色环保的解决方案。       音质清晰 结合深圳台电自主研发的数字红外处理芯片及国际先进的数字红外技术,在20米范围内不论远近均保持完美音质:频响:主机线路-主机:50 Hz~20 kHz           麦克风-主机:100 Hz~20 kHz信噪比:≥90 dBA总谐波失真:≤0.05% 提高声音清晰度,让老师能较长时间以自然声调讲课,保护老师声带,避免声嘶力竭 清晰的声音能调动学生注意力,减少上课分心、开小差现象,从而提高听课效果 超强抗干扰 先进的数字红外技术,不受高频驱动光源干扰,可正常工作于阳光下的环境 多个教室同时使用,相互之间不会串频和干扰 不受外界无线电干扰 便于使用和管理 红外麦克风无需对频,即开即用,简单方便 可为教师配备个人专用红外麦克风,一师一麦,高效,卫生 麦克风充电座内置电子锁,可通过手机扫码或刷卡解锁无线麦克风,方便管理,避免丢失 无电磁辐射 不产生对人体有害的电磁辐射 不受无线电频率使用限制,节省广电频率资源       TES-5630MA 经济型数字红外无线系统一体机 TES-5630MA ……………………………… 经济型数字红外无线系统一体机(带BNC接口,含数字红外接收器,可配1个无线麦克风,内置功放,可连接2只音箱,标配含电源适配器)
深圳市台电实业有限公司 2021-08-23
基于数字锁相放大器的微弱信号检测实验系统(OE1022E&OE5001)
实验内容 1、了解数字锁相放大器的基本原理及操作,掌握利用其相关性提取强噪音声背景中微弱信号的原理; 2、了解锁相放大器测量基波和谐波成分的功能,观察方波的高频成分,验证方波的傅里叶展开式; 3、掌握采用基于锁相放大技术与四线法测量微小阻抗的原理,了解 Labview 上位机与锁相放大机器之间的通信; 4、了解测量变容二极管内 PN 结电容与反偏电压的关系; 5、理解电子器件噪音的产生机制和测量原理,学会分析噪音的统计分布。
成都华芯众合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2022-06-18
人社部印发通知部署做好2021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
近日,人社部印发《关于做好2021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将高校毕业生就业作为就业工作重中之重,以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促进计划为统领,以品质就业服务为支撑,精准施策,多方发力,确保高校毕业生就业局势总体稳定。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网站 2021-03-20
人社部:全力促进重点群体就业 突出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一季度全国城镇新增就业285万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26%。尽管就业工作仍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但就业局势继续保持总体稳定,依然具备许多有利条件。下一步,人社部门将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认真落实《政府工作报告》要求,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强化就业优先政策,落实落细稳就业举措,努力完成全年就业目标任务。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2022-04-29
一种具有模式转换功能的防风防浪型仿生水黾机器人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模式转换功能的防风防浪型仿生水黾机器人,包括布置在主体底板周围的四条支撑腿,每条支撑腿包括:横向支撑腿,一端与主体底板横向转动铰接;纵向支撑腿,一端与横向支撑腿的自由端纵向转动铰接;漂浮支撑腿,顶部与纵向支撑腿的自由端连接;所述仿生水黾机器人还包括保持主体底板、横向支撑腿和纵向支撑腿之间相对位置的保持部件,以及用于驱动横向支撑腿相对主体底板横向转动、驱动纵向支撑腿相对横向支撑腿转动的第一驱动部件;本发明通过调整支撑腿的位置和形态,从而改变机器人的姿态和模式,可以更好的适应自然环境;在风浪较大时,调整成平稳模式,抵御风浪的侵袭;在风浪较小时,调整成前进模式,行进阻力小、运动灵活。
浙江大学 2021-04-11
基于大行程柔性铰链的6自由度并联机器人系统的研究
随着机器人技术的逐步完善,适于特殊作业的机器人种类也日益增多,其应用领域不断拓展到微电子制造,MEMS封装与组装,高精密机械加工与装配,生物芯片制备,大范围高速扫描检测装备等行业.随之而来的,各行业对机器人的性能指标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追求机器人的高定位精度,高重复精度,高分辨力,同时还要求其工作范围大,质量轻,能耗低等,从而对机器人结构的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样的前提之下,为满足人类向微小世界探寻的需要,作为机器人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分支,微操作机器人成为机器人学中十分活跃的研究领域. 本文结合国家"863"计划项目"6自由度纳米级宏微操作机器人的研究(项目编号2002AA422260)"和"原型装置靶瞄准定位系统工程预先研究项目(项目编号863-804-5)",共搭建了3套实验系统,其中采用了单一驱动以及双重驱动两条技术方案.在广泛的分析了目前已有的柔性精密定位系统,并联精密定位系统和宏/微双重驱动系统的基础之上,针对目前大范围运动定位与高精度定位的应用实际需要,提出了大行程柔性铰链的概念设计,并以此构建六支链大行程柔性并联结构定位系统,为满足超高精度的定位需要,在并联支链中集成了压电陶瓷驱动,构成了宏/微双重驱动并联结构系统,充分体现了驱动,结构,检测一体化的设计思想. 在结构单元的设计方面,针对当前柔性铰链运动范围小等问题,在通用的球副柔性铰链的基础之上,提出了大行程柔性铰链的概念设计;在柔性并联结构的设计方面,提出了在通用的并联结构系统中,采用大行程柔性铰链代替传统运动副的设想,建立基于大行程柔性铰链的并联结构系统. 在大行程柔性并联结构的运动学建模方面,利用材料力学的基本原理和小变形假设,推导了大行程柔性铰链的数学模型,并给出了在全局坐标系下的显式表达;在此基础之上,通过刚度组集的办法建立了大行程柔性铰链并联结构柔性支链的运动表达式,通过联立运动位移协调方程和力约束协调方程,建立了并联结构的位置解模型. 由于并联结构系统中的各部件,特别是柔性铰链结构在自身变形提供整体结构的运动输出的同时,还经历了大范围的刚体运动,导致大行程柔性并联结构的位置解模型成为典型的几何非线性问题.鉴于此,本文首先推导了空间柔性结构的几何非线性的刚度递推模型,并利用牛顿-莱弗森方法对该模型进行了求解.由于几何非线性模型的迭代求解方式,导致该模型的实时性很差,不易移植至控制系统进行实时控制求解,故在大量的试验尝试的基础之上,选择了BP神经网络方法,建立了3层六输入-六输出的位置解神经网络结构,从而在方便了实时控制编程的同时,还大大提高了系统的位置解的求解速度. 由于柔性并联结构的位置解模型中不仅仅包括结构中的位置信息,还提供了结构中相关的力信息以及刚度信息,本文在上述位置解模型的基础之上,给出了该类系统的刚度模型,并建立了并联结构中的结构参数和尺度参数对系统刚度的影响图谱,对这类系统的结构综合以及优化设计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在大行程柔性并联结构的动力学建模方面,采用了欧拉梁理论和有限元方法,由拉格朗日方程建立了基于实际位移的大行程柔性铰链并联机器人各支链的动力学模型,并通过位移协调方程和动力协调方程,最终得到并联系统的动力学模型.综合采用了纽马克方法和牛顿-莱弗森方法解决了系统动力学求解问题,并通过一个算例进行了基于逆动力学的求解仿真. 在大行程柔性并联结构的样机实验方面,我们提出了采用大行程柔性铰链作为被动关节的6-PSS并联机器人系统,该系统采用压电马达作为驱动器,精密光栅尺作为位置反馈元件,其可在立方厘米级的工作空间内实现微米级精度的运动;在此基础之上,我们在并联机器人的支杆中嵌入压电陶瓷,在压电马达的宏运动结束之后,压电陶瓷可以驱动并联机器人进一步的微调,从而得到一个6-PSS和6-SPS结合宏微双重驱动并联机器人系统,其中,微动系统可在微米级运动空间内实现纳米级的运动精度.基于大行程柔性铰链的宏微双重驱动并联机器人系统,可以同时满足大工作空间和高精度的工程需要.此外,我们将大行程柔性铰链并联机器人系统,成功的应用到激光瞄准靶支撑装置中,其厘米级的运动范围和纳米级的运动分辨力,使其在神光III系统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1-05-04
起重机箱形主梁三自由度移动焊接机器人
(专利号:ZL 201510552708.2) 简介:本发明提供一种起重机箱形主梁三自由度移动焊接机器人,属于机器人焊接技术领域。该焊接机器人包括底座、纵向移动机构、焊枪升降机构、焊枪旋转机构、焊接设备及电缆卷筒等,焊接设备包括送丝机、焊机、气瓶座、二氧化碳气瓶,焊枪旋转机构通过升降台安装在焊枪升降机构上,齿轮齿条传动与直线导轨副相配合实现长位移移动的精确定位,通过三台伺服电机联合控制焊枪位姿实现长距离平面曲线连续光滑平角焊缝的自动焊接。本发明所提供的焊接机器人具有结构简单、传动链短、位置准确、工作可靠、焊接质量稳定等技术特点。
安徽工业大学 2021-04-11
一款可通过光合作用靶向治疗肿瘤的微纳机器人
微纳机器人指的是尺度介于微纳米级别,可以对微纳空间进行精细操作的机器人。由于其具有灵活运动、精确靶向、药物运输等能力,在疾病诊断治疗、靶向递送、无创手术等生物医学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现阶段针对微纳机器人的有关研究大多聚焦在体外,在体内治疗应用的更多预期功能仍然具有极大的挑战性。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转化医学研究院周民研究员团队研制出一款微纳机器人,通过以微藻作为活体支架,“穿上”磁性涂层外衣,靶向输送至肿瘤组织,成功改善肿瘤乏氧微环境并有效实现磁共振/荧光/光声三模态医学影像导航下的肿瘤诊断与治疗。 这项研究被刊登在材料领域著名期刊《先进功能材料》(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并被遴选为当期封面。论文的第一作者是浙江大学转化医学研究院交叉学科直博生钟丹妮,论文通讯作者为周民研究员。 光合作用解决供氧不足 在肿瘤治疗中,为何需要微纳机器人靶向提供氧气呢? 这是因为肿瘤细胞在快速增殖中消耗了大量的氧气,导致肿瘤组织内部存在缺氧微环境,这成为众多肿瘤治疗方法出现耐受现象的重要原因之一。一般临床肿瘤治疗采用的放疗和光动力治疗中,患者通过高压氧仓吸氧来解决肿瘤内部氧气不足的问题。但这种方法往往收效甚微,并不能达到靶向供氧到肿瘤部位,难以提高肿瘤治疗效果。 螺旋藻,一种生活中常见的微藻,作为水生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产生氧气。那么如何将该微藻送进肿瘤?课题组提出将超顺磁性的四氧化三铁纳米颗粒通过浸涂工艺,均匀涂层至微藻表面。磁性工程化的微藻能够在外部磁场控制下,能够定向运动至肿瘤。 磁性工程化螺旋藻,在磁铁控制下能定向移动 “研究的创新性在于无机和有机的微纳体,选择性把药物输送到肿瘤缺氧部位。”周民介绍,他们所研制的微纳机器人是一种光合生物杂交体系统,这个系统既保持了微藻高效的产氧活性,还兼有四氧化三铁纳米颗粒的定向磁驱能力。 微纳机器人通过光合作用提高肿瘤氧气浓度 在具体治疗中,通过体外交变磁场将微纳机器人靶向运送并积累至肿瘤,通过体外光照,由光合作用原位产生氧气来减轻肿瘤内部乏氧程度,从而提高放射疗法的效率。“在小鼠的原位乳腺癌模型中,经增强的联合治疗展现了明显的肿瘤生长抑制作用。” 增强放疗/光动力协同治疗抑制肿瘤生长并可降解 叶绿素一面照出肿瘤变化的镜子 光合生物杂交微纳泳体系统不仅对于放疗具有积极作用,在经过射线处理后释放的叶绿素能作为光敏剂,进而产生具有细胞毒性的活性氧来杀死肿瘤细胞,实现协同光动力治疗。“正常的光动力治疗需要氧气和活性氧才能顺利开展,目前的微纳机器人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两个需求。” 此外,微藻中含有的大量叶绿素,也具有的天然荧光和光声成像功能,可以无创性地监测肿瘤治疗情况和肿瘤微环境变化。“药物遇到荧光,就能够表达出来。叶绿素是一面镜子能够找出来它。” 基于叶绿素的治疗及成像功能
浙江大学 2021-04-10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64 165 166
  • ...
  • 177 178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