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揭示1600-2012年间中国磷循环网络韧性的演变规律和影响因素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梁赛教授课题组研究成果在《自然》子刊《自然·食品》(Nature Food)以研究论文形式在线发表(Network resilience of phosphorus cycling in China has shifted by natural flows, fertilizer use and dietary transitions between 1600 and 2012)。该研究分析了1600-2012年间中国磷循环网络的韧性,研究结果表明,受自然流动、化肥使用和饮食转变的影响,近几十年中国磷循环网络的韧性呈下降趋势。 磷元素是人类生存和生态系统运转所需要的一种必要营养元素。对人类和生态系统而言,磷循环网络在遭受外部冲击时仍能持续保障磷供给的能力(即韧性)至关重要。已有研究主要通过磷元素代谢路径分析来研究磷资源使用和磷排放问题,较少关注磷循环网络的韧性。本研究首次综合运用生态网络分析等方法,对1600-2012年间中国磷循环网络的韧性进行了测度研究与影响因素分析。 结果表明:为满足中国不断增长的食品消费总量和结构的需求,中国磷循环网络从由土壤自然磷流主导转变为由化肥生产的工业磷流主导,并不断强化。这种变化降低了网络中的冗余路径,从而导致近几十年来磷循环网络的韧性呈下降趋势。城市化进程加剧了磷的单向流动,进一步降低了磷循环网络的韧性。特别是在2000-2012年间,由于人群饮食结构中动物性食物比重不断提高,磷循环网络的韧性下降了11%。如果按这种趋势继续发展,在社会环境的冲击和干扰下,磷供应会逐渐成为影响中国粮食安全的重要因素。 为提高磷循环网络的韧性,本研究提出减少食物损失和浪费、提高“农田到餐桌”食物供应链效率、减少化肥使用、提升磷循环率等措施,并进一步量化这些措施对磷循环网络韧性的提升程度。此外,本研究的框架和指标也适用于分析其他地区和资源的网络韧性,可以为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提供科学依据。 本研究由北京师范大学和华东理工大学领衔,国际应用系统分析研究所、意大利欧洲-地中海气候变化中心和意大利威尼斯大学、美国陶森大学、捷克共和国马萨里克大学、美国密歇根大学、中山大学、清华大学、英国伦敦大学学院、广东工业大学等单位组成团队共同完成。北京师范大学梁赛教授和华东理工大学余亚东副教授为论文共同第一作者,北京师范大学梁赛教授、华东理工大学余亚东副教授和英国伦敦大学学院米志付研究员为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合作作者杨志峰院士对论文完成给予了重要指导。该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的资助。
北京师范大学 2021-02-01
揭示1600-2012年间中国磷循环网络韧性的演变规律和影响因素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梁赛教授课题组研究成果在《自然》子刊《自然·食品》(Nature Food)以研究论文形式在线发表(Network resilience of phosphorus cycling in China has shifted by natural flows, fertilizer use and dietary transitions between 1600 and 2012)。该研究分析了1600-2012年间中国磷循环网络的韧性,研究结果表明,受自然流动、化肥使用和饮食转变的影响,近几十年中国磷循环网络的韧性呈下降趋势。 磷元素是人类生存和生态系统运转所需要的一种必要营养元素。对人类和生态系统而言,磷循环网络在遭受外部冲击时仍能持续保障磷供给的能力(即韧性)至关重要。已有研究主要通过磷元素代谢路径分析来研究磷资源使用和磷排放问题,较少关注磷循环网络的韧性。本研究首次综合运用生态网络分析等方法,对1600-2012年间中国磷循环网络的韧性进行了测度研究与影响因素分析。 结果表明:为满足中国不断增长的食品消费总量和结构的需求,中国磷循环网络从由土壤自然磷流主导转变为由化肥生产的工业磷流主导,并不断强化。这种变化降低了网络中的冗余路径,从而导致近几十年来磷循环网络的韧性呈下降趋势。城市化进程加剧了磷的单向流动,进一步降低了磷循环网络的韧性。特别是在2000-2012年间,由于人群饮食结构中动物性食物比重不断提高,磷循环网络的韧性下降了11%。如果按这种趋势继续发展,在社会环境的冲击和干扰下,磷供应会逐渐成为影响中国粮食安全的重要因素。 为提高磷循环网络的韧性,本研究提出减少食物损失和浪费、提高“农田到餐桌”食物供应链效率、减少化肥使用、提升磷循环率等措施,并进一步量化这些措施对磷循环网络韧性的提升程度。此外,本研究的框架和指标也适用于分析其他地区和资源的网络韧性,可以为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提供科学依据。 本研究由北京师范大学和华东理工大学领衔,国际应用系统分析研究所、意大利欧洲-地中海气候变化中心和意大利威尼斯大学、美国陶森大学、捷克共和国马萨里克大学、美国密歇根大学、中山大学、清华大学、英国伦敦大学学院、广东工业大学等单位组成团队共同完成。北京师范大学梁赛教授和华东理工大学余亚东副教授为论文共同第一作者,北京师范大学梁赛教授、华东理工大学余亚东副教授和英国伦敦大学学院米志付研究员为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合作作者杨志峰院士对论文完成给予了重要指导。该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的资助。
北京师范大学 2021-04-10
以单嘧磺隆为主体的谷间除草剂新配方的开发与研究
项目简介: 本课题组在 2013 年与河北省农科院粮油作物研究所合作,进行了“新谷友 1 号”的田间小区试验。试验表明,“新谷友 1 号”(单嘧磺隆·除草剂 A 可湿性粉剂)土壤处理下,用量 683.7ga.i/hm2 时除草效果优异,杂草株防效达到 86.9%,杂草鲜重防效高达 96%以上,对谷子安全。“新谷友 1 号”比谷有每公顷有效用量降低了近 260g,每公顷节省用药成本约 5.8 元,降低了生产成本,也降低了对农业生态环境的污染。2014 年 4 月份我单位继续与河北农科院粮油作物研究所合作,第二次进行了“新谷友 1 号”的田间小区试验。 项目特色: 单嘧磺隆防除阔叶杂草优异,除草剂 A(由于涉及专利问题,此除草剂暂时保密)对单子叶杂草防效好,对阔叶杂草防效差,因而除草剂 A 与单嘧磺隆的混用,不仅可以扩大杀草谱,提高除草效果,而且可以延缓杂草抗药性、降低除草成本。因此我们合成以单嘧磺隆为主体,除草剂 A 为辅助的谷田除草剂新配方“新谷友 1 号”。通过单嘧磺隆与除草剂 A 联合毒力试验,最佳用药量试验,确定了二者混用的最佳配比和最佳用药量,其最佳用药量为 626.5-756.8 ga.i/hm2。 市场应用前景: 按照我国 3000 万亩的谷子种植面积计算,谷田人工除草的成本一年就需要 45 亿元(谷田每亩的人工除草成本为 150-180 元)。根据目前市场价格平均谷子每亩的经济效果已经玉米收益的三倍,谷子目前市场价格为 7.0 元/kg,玉米的价格为 2.2 元/公斤,并且谷子的亩产量已经达到 1000 多斤。因此我们可以看出谷田除草剂在我国的市场前景很好,从经济效益角度考虑,谷田除草剂每亩的零售价格 8-10(农民可以接受)。3000 万亩的谷田种植面积将会带来每年近 3 亿元的销售额。其带来的社会效益更是不可估量。 本产品在产业化过程中需要 2 年左右的时间办理农药登记证。其存在的主要风险为“新谷友 1 号”上市后由于部分农民的使用不当或在特殊天气,特殊土壤条件下使用时可能会产生小面积的药害问题。 本项目正处于中试阶段,可提供样品,采取合作方式,投资规模为 60万。
南开大学 2021-04-13
一种虚拟机在线高效批量杀毒系统及杀毒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虚拟机在线高效批量杀毒系统及杀毒方法。本发明创造性的为每台虚拟机维护三张 私有表,在其中分别存放经由判断后的安全、可疑和应被终止的进程的信息,当需要对进程的安全性进 行判断时,查表,若存在匹配进程则进行与匹配进程相同的处理,可避免对同一虚拟机中同一进程的重 复扫描;为所有虚拟机维护公共表,在其中存放所有经由杀毒软件扫描的进程信息及扫描结果,当需要 对进程的安全性进行判断且需要进程不在当前虚拟机私有表中时,查询公共表,依据匹配进程的扫描结 果进行处理,可避免对不同虚拟机中扫描过的相同进程的重复扫描;最后才对在私有表和公共表中都查 询失败的进程调用杀毒软件扫描,以此达到高效批量杀毒的目的。
武汉大学 2021-04-13
一种节能的虚拟存储服务器系统及其调度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虚拟存储服务器系统,所述系统包括一个计 算节点和若干个存储节点,其中:所述计算节点包含 CPU、内存、主 板以及存储部件,所述存储部件由若干固态盘构成;所述存储节点包 含一个低能耗存储控制器和一组磁盘;所述计算结点和存储结点之间 通过网络互联,计算结点的存储空间和存储结点的存储空间共同构成 一个虚拟存储空间;在任何时间点,计算结点和存储结点中存在一个 作为主存储控制器,整体管理整个虚拟存储空间,对外提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一种虚拟化环境下密码卡资源动态控制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虚拟化环境下,对多个物理节点上的 PCI-E 密码设备资源信息进行动态分配和实时监控的方法。该发明专利包括 以下两个小部分:一是在单台物理服务器上,对物理密码卡设备的分配 方法;二是在多台服务器情况下,对各台服务器上的物理密码卡的使 用情况实时监控的一种方法。对于监控的内容包括使用该加密卡的虚 拟化服务器的个数以及绑定虚拟化服务器的名称,同时还包括该密码 卡加密和解密的数据量。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一种用于虚拟腹腔镜手术的装置、方法及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虚拟腹腔镜手术的装置、方法及系统。 所述装置包括一对相对设置的机械操作杆,机械操作杆包括直杆、C 形连接杆和横杆;直杆上部为手握部分,下部连接 C 形连接杆,上部 和下部通过第一套管连接,其中设有直线位移传感器和第一角位移传 感器;直杆下部底端设有第二套管,第二套管内设有第二角位移传感 器;C 形连接杆凹部连接直杆下部,背部通过第三套管连接横杆,第 三套管中设置有第三角位移传感器。本发明还提供了应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一种利用储能装置补偿风电场虚拟惯量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储能装置补偿风电场虚拟惯量的方法; 该方法采用大约 5%风电场额定装机容量的储能装置可以使得风电场 产生与等容量同步发电机差不多的虚拟惯量效果。本发明通过测量风 电场出口母线处的频率偏差、频率变化率,经过模糊逻辑处理后产生 储能装置需要输出的有功指令。储能装置按照该指令输出功率补偿风 电场的虚拟惯量。本发明有效评估了储能装置容量需求,可以用于指 导风电场的储能容量配置;而且其控制器结构简单可靠、易于实现, 为“友好型”风电场开发提供了基础,利于电网对大规模风电的消纳, 提高风电并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基于单边虚拟电感的电容耦合式非接触电导测量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单边虚拟电感的电容耦合式非接触电导测量装置,由交流激励源、激励电极、绝缘测量管道、检测电极、单边虚拟电感、电流电压转换电路、信号处理模块依次相连。单边虚拟电感输出端通过电流电压转换电路中的运放虚地。本实用新型利用单边虚拟电感代替实际电感,利用串联谐振原理,用单边虚拟电感的感抗消除传感器中耦合电容的容抗对测量的不利影响。相较浮置虚拟电感,单边虚拟电感虚地,结构紧凑,稳定性高;相较实际电感,单边虚拟电感体积小易集成,电感值可调,降低了对激励源的要求。本实用新型通过测量检测通路的输出电流,经计算得到待测流体等效电导值,为实现非接触测量绝缘管道内部导电流体的电导提供了一种有效方法。
浙江大学 2021-04-13
一种快速虚拟筛选人体小肠易吸收药物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快速虚拟筛选人体小肠易吸收药物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一、化合物小肠吸收数据库的优化;二、变量预处理;三、重量变量筛选及构建线性模型;四、新型化合物小肠吸收率预测。本发明依据上述重要结构参数,建立人体小肠内药物吸收的线性统计预测模型,将新型化合物的结构参数代入模型中,计算候选药物小分子的人体小肠吸收率,判断新型分子是否适合作为临床上口服药物使用,相比复杂的机器学习模型,本发明建立的线性统计模型原理简单,方便使用,计算工作量少,适合做前导药物小分子的大规模筛选。
青岛农业大学 2021-04-13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23 24 25
  • ...
  • 29 30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