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磁光双控超分子纳米纤维可抑制肿瘤侵袭转移
利用修饰有线粒体靶向肽的氧化铁磁纳米粒子与修饰有β-环糊精的透明质酸构筑了一种超分子纳米纤维。该超分子纳米纤维可以经由光照或磁场(甚至包括很弱的地磁场)调控其形貌转换。无论是体内还是体外条件下,由于透明质酸受体在肿瘤细胞表面过表达,该超分子纳米纤维可以高效靶向肿瘤细胞,并且经过地磁场的导向聚集,诱导肿瘤细胞线粒体功能障碍和细胞间聚集,从而特异性抑制体内肿瘤细胞的侵袭和迁移。该超分子纳米纤维可以作为一种方便的工具,不仅可以加深对动态或刺激响应性生物事件的理解,而且可以促进用于肿瘤治疗的生物材料的设计和发展。
南开大学 2021-04-10
煤矿巷道机械化掘进粉尘污染控除关键技术
技术简介 煤矿机械化掘进巷道进尺快、喷浆量大、产尘量高,是矿工尘肺病主要来源区域。综掘机截割和喷浆作业是掘进巷道核心产尘源,对工人职业健康构成了极为严重的威胁。由于截割煤岩尘润湿性差异大、扩散规律复杂、封闭难度大,粉尘在通风风流作用下快速弥散至巷道作业区域,致使传统除尘技术无法解决高浓度粉尘污染问题;而干(潮)喷生产工艺则是导致喷浆作业区粉尘污染严重的直接原因。该科技成果主要包括以下两方面: (1)发明了可快速覆盖巷道全断面的多向旋流风幕控尘技术,短距离内快速形成风流方向均指向工作面、阻隔粉尘扩散的风幕,提高了抽尘净化效果;构建了由轻质三向旋流风幕装置、高效湿式除尘风机、增润剂定量添加装置等构成的高效小型化风雾双幕协同增效控除尘成套装备体系; (2)研究了减阻调堵技术,发明了矿用混凝土喷射机(组)及强制搅拌机、喷射辅助机械臂等装备;实现了管道堵塞和喷射粉尘的有效预防和主动调控,破解了井下施工水泥尘无法源头上根本控制的难题。 创新点及性能指标 (1)发明了由轻质三向旋流风幕装置、高效湿式除尘风机、增润剂定量添加装置等构成的高效小型化风雾双幕协同增效控除尘成套装备。 (2)发明了矿用混凝土喷射机(组)及强制搅拌机、喷射辅助机械臂、速凝剂自动添加装置等湿式喷射设备。实现了井下狭小巷道空间低尘化快速高质量混凝土喷射。
山东科技大学 2021-05-11
基于工业大数据的钢铁全流程质量管控系统
1)将产品分散在各制造单元不同系统中的质量信息统一集中到一体化质量管控系统中,实现上下游工序全流程质量信息的贯通。以产品质量为中心,收集、整合系统的生产过程数据,实现信息全流程质量信息共享。(2)在全流程数据采集基础上,通过对全流程过程数据的监控、质量异常管理、过程评级、质量追溯、质量分析、质量预测等,保证全流程生产过程受控,促进产品质量持续改进,实现产品质量一贯制;通过数据挖掘算法和数理分析,获取海量数据中蕴含的知识模型和工艺规律,对产线工艺模型进行优化。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4-13
多媒体触控一体机SCT中电数码
SCT中电数码多媒体触控一体机Q款产品功能介绍:   该产品除了具有普通触摸屏的特点之外,更采用了国际先进的LED背光设计,亮度更高、画面更清晰、面板更轻薄。交互式液晶白板搭载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教育专用白板软件,本软件具有课件及教案制作工具,使用者通过该软件实现书写、擦除、标注、备课等十几项功能,随心所欲的完成教学,也让学生在教学环境中高效学习。   1、  前拆式触摸框,可不拆卸整机结构情况下实现单独拆下触摸框,实现触摸屏前维护;   2、物理快捷键功能:显示屏幕两侧具有电子白板常用功能物理快捷键;   3、端口前置:多种接口前置,方便开关机、设备调节、电脑开关、USB外接设备连接等;   4、外观结构:全拉铝外框结构,表面无尖锐或突起,美观安全,后壳为通风设计,有效防尘及通风散热,延长机器使用寿命。   雅致外观,强大性能   无线蓝牙,无需电线即可使用蓝牙,方便有效。   百变前拆面框,可不拆卸整机结构情况下实现单独拆下触摸框实现触摸屏前维护,还可更换面框,提供多种选择。   OPS插拔式电脑,超薄模块化可插拔式电脑设计,接口齐全,性能稳定。   双系统,双系统冗余备份,拒绝宕机,音画图快捷播放,即兴操作。   前开门设计,前开门设计,水、尘、电三防,前开门内置接口,语音、图像,同步输入。   全触控设计,易阅读,寿命长,高端便捷。
深圳中电数码显示有限公司 2021-08-23
PID 控温热学综合实验仪 COC-PID/NZ/XP
实验内容 1、用落球法测不同温度下液体粘滞系数; 2、测量金属线膨胀系数。
成都华芯众合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2022-06-18
一种防共餐交叉感染的抑菌涂层及取菜隔离装置
上海交通大学学生设计了一种防共餐交叉感染的抑菌涂层及取菜隔离装置“金钟叉”,这是上海交大学生创新中心负责的《工程学导论》课程学生作品,为避免二次传播和感染提供了一个价廉且使用体验良好的解决方案。                   “金钟叉”主要发明人由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医学院等专业学生组成。项目负责人陈心佩同学是上海交大电信学院大一在校生,项目初心其实是希望解决幽门螺杆菌患者反复治疗反复感染的问题。当前情况,人们陆续返工后,如何避免共餐交叉感染的风险,公筷制和分餐制是对抗共餐交叉感染的有效途径,但是这两个模式操作较为繁琐,用户体验不佳。团队决定设计一款低成本、容易清洗,顺应中式用餐习惯且使用体验良好的方案。经过对提出的不同方案进行分析对比,受到人们戴口罩防病毒的启发,最终决定为中式筷子设计一件能快速灵活穿戴的“口罩”。用户在用餐过程中先通过筷子夹取保护套,随后通过这个保护套取菜到自己餐盘内后,然后立刻脱离外套使用筷子进餐,整个用餐过程筷子在不离手的情况下实现公筷、私筷状态切换。一个正常用餐过程夹菜次数通常有二十次以上,而如果用公筷、公勺就需要放下二十多次筷子换公筷和公勺取菜,再放下重新拿取自己的筷子进行反复切换,并且公筷和筷子有时候还会弄乱,而团队的方案比使用公筷效率更高更便捷,有更好的用户体验。同时保护套采用抑菌涂层技术进一步降低过程中的交叉感染风险。他们为这款符合中国人用餐习惯的新工具取了一个特别的名字:金钟叉。            产品设计中最难克服是生产工艺问题,要确保用筷子夹紧装置后在取菜过程不松动需要材料有硬度同时具备一定弹性,同学们迅速与浙江餐具生产企业沟通并反复测试,最终找到一款弹性材料能较好的解决这个问题,实现量产准备工作,并进行专利和商标注册。学生团队于近日获得产业链企业数百万元投资进行产品量产,产品将在一个月左右投放市场面向大众。点击查看原文
上海交通大学 2021-04-10
一种用于井下钻杆防喷器解封的无线控制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井下钻杆防喷器解封的无线控制系统, 包括套管、RFID 数据传输模块、标签球流动控制阀、井下控制驱动模 块、环形防喷器和电磁感应数据传输模块;RFID 数据传输模块包括 RFID 标签球、井下读写器天线和井下 RFID 控制器;电磁感应数据传 输模块用于将所述井下 RFID 控制器信息传送给井下控制驱动模块。 本发明将 RFID 和电磁感应的优势互补,RFID 数据传输模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一种具有防误触功能的无人机自动无线充电续航装置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人机无线充电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有防误触功能的无人机自动无线充电续 航装置,包括充电平台发射单元和无人机接收单元,还包括防误触装置和重力感应系统,防误触装置包 括连接在通讯线圈与功率调节模块之间的 RFID 阅读器和连接在电池信息检测模块与无人机电池模块之 间的 RFID 电子标签;重力感应系统包括连接在 RFID 阅读器和功率调节模块之间的重力感应装置,以 及与之连接的后台管理系统。利用射频身份识别技术 RFID 作为防误
武汉大学 2021-04-14
基于微流控芯片技术的便携式核酸快检系统
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弥胜利副研究员团队与深圳市华迈生物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在前期微流控芯片工作成果的基础上快速响应,积极申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应急防治专项,开展基于微流控芯片技术的便携式核酸快检系统研究的科研攻关任务,致力于研发并建立一种低消耗、低成本、高通量、自动化操作的微流控芯片及其检测方法。 该微流控芯片技术可以大大缩短确诊时间,减少人力的投入,以便于医护人员更加有序和高效地开展防控工作;同时,该技术还可作为核酸检测的通用技术,在未来广泛地应用于多种疾病的检测和预防。目前,样机的主要模块已搭建完成,后期将完成软硬件联调,准备申请医疗注册证。
清华大学 2021-04-10
制备单分散多组分多重乳液的微流控方法及装置
成果描述:该成果设计出一种新型的具有高度可升级特性的分级式微流体装置用于在多重乳液的内部同一层结构中可控地同时封装多种具有不同组分的液滴,并且,该装置可以实现对多组分多重乳液内部同一层结构上的液滴的数目、比例和尺寸的独立精确控制。基于优良的可控性及可升级性,该微流体装置提供了一种灵活而具有前景的方法用于实现多组分多重乳液的可控制备,并且可以实现对多重乳液内部同时封装的各组分液滴的数目、比例和大小的独立精确的控制。这些共同封装的不同组分的液滴可以作为分离的腔室用于不相容活性物质/化学物质的协同运输和/或生化/化学反应,以及作为分离的腔室用于构造多腔室材料。而对于内部不同组分液滴数目、比例和大小的高度可控性使得我们可以优化活性物质/化学物质的封装,以及精确地设计多腔室材料的内部结构。该成果为具有新型内部结构的多组分多重乳液的可控制备和应用带来了一个重要的突破,有望应用于高端化妆品、食品、生物医药等具有高附加值产品的研制和生产。市场前景分析:乳液在化妆品、食品、生物医药等领域均有广泛的应用。本成果所涉及的可控制备多组分多重乳液的技术,在精确控制乳液组分和结构方面具有其他技术难以比拟的巨大优势,并可以实现现阶段多重乳液难以实现的结构复杂而精确可控的新型功能微颗粒的制备。这使得可以更加精确地控制和优化化妆品、食品、或药品中活性物质的封装,并可以实现新型化妆品、食品、或药品的设计和研发,从而使这些产品发挥更好的功效。因此,该成果在高端化妆品、食品、生物医药等具有高附加值产品的研制和生产方面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与同类成果相比的优势分析:该技术所涉及的新型微流体装置主要由三种基本单元组件构成,即乳滴产生组件、连接组件以及液体提取组件。其中,乳滴产生组件用于产生液滴,连接组件用于汇集由不同乳滴产生组件产生的液滴,而液体提取组件则用于抽取出不需要的连续相液体。通过对这三种基本单元组件进行不同的组合,便可以对该微流体装置进行很方便的升级从而将其用于制备更高级的多组分多重乳液。主要技术指标请见:汪伟, 褚良银, 谢锐, 巨晓洁, 罗涛, 刘丽. “制备单分散多组分多重乳液的微流控方法及装置”. 中国发明专利 ZL201110067096.X, 授权时间2013.7.10. 国际领先。
四川大学 2021-04-10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38 39 40
  • ...
  • 48 49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