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牛磺酸合成工艺研究
牛磺酸是是人体必需的一种非蛋白质类重要氨基酸,也是名贵中药“牛黄”的重要成份之一,具有独特的药理及营养保健作用。可广泛应用于医药、食品添加剂、饲料添加剂、荧光增白剂、有机合成等领域,也可用作生化试剂、湿润剂、pH缓冲剂等。西方发达国家已普遍应用于医药及食品添加剂中。 当前.世界上牛磺酸的生产厂家主要集中在日本、美国、欧洲等发达国家,我国从1981年开始实现牛磺酸生产工业化,但规模小、工艺技术落后,从工艺上突破、从技术上台阶,实现规模效益生产势在必行。目前,国内外多采用乙醇胺法制备牛磺酸,即由乙醇胺、硫酸等经酯化、磺化反应,再经浓缩、分离、重结晶、烘干制成产品。此法由于酯化、磺化(还原)反应都是可逆反应,反应条件、时间、反应进行的程度、分离方法等交互作用,造成牛磺酸的收率仅为52%,而成本收率为49%,国内生产企业基本上处于微利经营状况。同时,在检测牛磺酸含量时,采用中和滴定的方法,由于牛磺酸和中间体氨基乙醇酸性硫酸酯都可与NaOH产生中和反应,所以不能完全区别牛磺酸和中间体氨基乙醇酸性硫酸酯,使得生产控制难以达到理想的生产状态。 本课题针对上述国内生产中的问题,在与相关企业联合攻关的基础上,进行牛磺酸中试水平的工艺优化及生产过程中间体和产品质量控制研究。即采用先进的反应分离技术手段和示踪分析方法,改进生产工艺,使其收率提高到65%,并研究和实施TLC及HPLC法在牛磺酸生产过程检测控制,工艺整体达到国内先进或领先水平,为保持和发展我国该产品上的技术优势和出口创汇能力提供强有力的技术平台支持奠定良好基础。
武汉工程大学 2021-04-11
十二内酯合成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 δ-十二内酯的合成方法,其步骤:(1)缩合、脱水:在碱性条件 及相转移催化剂存在下,使环戊酮与正庚醛进行羟醛缩合,然后在酸性催化剂的作用下脱水 生成 2-庚烯环戊酮;(2)加氢:2-庚烯环戊酮在离子交换树脂载钯催化剂下加氢得 2-庚基 环戊酮;(3)氧化:2-庚基环戊酮与过氧化氢经 Baeyer-Villiger 氧化反应得到粗品;(4) 精制:将粗品通过分子蒸馏的方法获得纯品。方法易行,操作简便,收率较高,原料易得, 使目的产物 δ-十二内酯的收率增大,纯度大大提高了,产物纯度大于 99.0%、产率在 80% 以上,所使用的催化剂可重复使用等特点。 
安徽理工大学 2021-04-13
纳米材料合成及应用
基于微流控绿色合成技术制备出了贵金属金、银、金银合金纳米颗粒以及磁性材料镍、氧化镍纳米颗粒。这些纳米材料在光学、电磁学、催化学和生物学领域有着潜在的应用。基于纳米颗粒的成熟合成技术,通过沉淀法制备的金基催化剂与热电薄膜结合而成的CO热电薄膜传感器可以在室温下工作,对CO气体的灵敏性很高。
上海理工大学 2021-04-13
糠醛的高效合成工艺
糠醛(Furfural)又称呋喃甲醛,糠醛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大部分呋喃基化学品原料均来自于糠醛。中国是糠醛生产大国,规模化生产达到50万吨/年,其中20%用来出口,糠醛目前的市场价格在1.8万每吨。目前工业生产糠醛的技术主要是一步法酸催化玉米芯水解技术,通过汽提的方式将玉米芯水解得到的糠醛从反应体系中分离出来,再经过精馏精制得到纯品糠醛,该成果糠醛的理论收率在55%左右,但玉米芯中的纤维素伴随着水解产生甲酸,乙酸等副产物影响糠醛的纯度,使得精馏成本较高。相关研发团队开发了以木聚糖溶液为原料的糠醛生产新工艺,生产效率及产率大幅提高的同时,并可有效解决“三废”排放高的问题。 技术特点 本合成工艺在现行生产工艺及分离工艺的基础上进行了重大改进,其主要优点包括: 1、通过新型预处理工艺,实现了秸秆类木质纤维素三大组分的分级利用,将得到的半纤维素溶液原位制备戊糖或者低聚戊糖液。由于去除了纤维素以及木质素,大幅减少固渣的产生,并显著提高产物的纯度,降低下游分离成本; 2、采用新型催化工艺,产率提高20%,“三废”下降70%。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1-12
色光合成电动转盘
320mm×240mm×65mm。DC3V供电,多只有不同图案的转盘,可旋转,探究色光混合现象。
宁波华茂文教股份有限公司 2021-08-23
氨合成塔模型
宁波浪力仪器有限公司(余姚市朗海科教仪器厂) 2021-08-23
一种同步制取核桃油、核桃蛋白和磷脂浓缩物的技术
1.简介 简单介绍项目/成果背景,解决的行业瓶颈问题或行业共性关键问题。 目前核桃加工主要是通过冷榨法制取核桃油,同时获得富含蛋白的核桃粕。由于核桃压榨时,一般都不脱除核桃衣,导致了核桃粕的食用性能差,一般只用做饲料。本项目将核桃进行脱衣,再通过水提和分离,实现油脂体和蛋白的高效分离。在不使用有机溶剂和酶制剂的条件下,将油脂体加工成核桃油和蛋白-磷脂浓缩物,并同时制取高纯度核桃蛋白。 2.创新要点 介绍本项目的主要创新点,总体水平(处于国内/国际先进/领先水平等)。 (1)除了制取核桃油,还可同步制取蛋白-磷脂浓缩物,可作为天然乳化剂; (2)除了制取上述两种核桃油脂产品,还可同步制取贮藏性能佳的高纯度核桃蛋白粉。 通过与现有核桃加工技术的对比,本项目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3.关键指标 (1)每千克核桃仁,可制取580g左右的核桃油,30g左右的蛋白-磷脂浓缩物,100g左右的核桃蛋白粉(蛋白含量80%以上); (2)蛋白-磷脂浓缩物成分含量:67%中性脂质、10%具有极佳乳化性能的膜蛋白、9%核桃蛋白、7%磷脂、7%其它成分(包含鞘氨醇等); (3)核桃蛋白粉中的精氨酸含量高达13%,是精氨酸的良好来源。
江南大学 2021-05-11
鸡蛋活性成分溶菌酶、卵黄抗体、卵磷脂及蛋白粉等综合开 发技术
本成果开发了一种鸡蛋综合深加工的方法,通过合理的工艺方法,获得高附加值的溶菌酶、卵磷脂、卵黄抗体、胆固醇和蛋黄油,以及副产物蛋清粉、蛋黄粉和蛋壳粉。该成果的实施能够大大提升鸡蛋养殖业的行业竞争力,为养殖企业提供显著的附加效益。 创新要点: 本成果技术工艺步骤简便,工艺路线合理,在生产成本最小化的同时达到产品的收率和质量最大化。 
江南大学 2021-04-13
SARS-CoV-2的S蛋白研究
2020年3月8日,福建师范大学在bioRxiv上上传了一篇题为 Cryo-electron microscopy structure of the SADS-CoV spike glycoprotein provides insights into an evolution of unique coronavirus spike proteins 的研究,识别了SARS-CoV-2的S蛋白的低温-EM的融合前结构,分辨率为3.55埃。
福建师范大学 2021-04-10
抗感染功能蛋白质的应用
抗感染功能蛋白质的发现与应用由山东大学微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谷立川教授团队研发,主要成果为:1. 抗铜绿假单胞菌功能蛋白质PslG,纳摩尔浓度可以降解>80%生物被膜并使其耐药性降低一个数量级。2. 抗龋齿功能蛋白,龋齿发病率>40%,全球累计20亿人收到影响。化学杀菌药物副作用太大,甚至会火上浇油。抗龋齿蛋白质第一次可以实现精准破坏压菌斑而不影响人体正常菌群。3. 抗生殖道感染功能蛋白质,与抗生素治疗相比,特异性攻击病原菌,对人体正常菌群没有任何不良影响。
山东大学 2021-04-10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6 17 18
  • ...
  • 734 735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