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环己胺二环己胺生产近零排放
环己胺二环己胺生产近零排放技术2012年获江苏省科技厅产学研前瞻资助,2011年获南京市科技局资助。苯胺加氢为环己胺,尾气为H2与NH3混合气,该技术利用吸收-吸附联合分离技术分离循环氢气中的氨,提高苯胺转化率的同时实现气相零排放。将NH3从尾气中有效地分离,可获得高纯度H2用于再生产,分离的NH3以氨水的形式用于硫酸铵等肥料工业生产。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1-12
智能化红茶发酵装置
已有样品/n智能化红茶发酵装置,专利号201420382563.7。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智能化红茶发酵装置,它包括发酵箱体、与发酵箱体连通的加热箱、与加热箱进气口连通的送风电机、与送风电机连通的超声波加湿装置、设置于加热箱上的控制电路、与加热箱出气口连通的抽风电机,加热箱一侧的外壁上设有显示屏、键盘和单片机系统板,加热箱内还设有发酵载物台、温湿度传感器、气压传感器、对流电机和辅助超声波加温装置,温湿度传感器和气压传感器均与单片机系统板连接,对流电机和辅助超声波加温装置均位于发酵载物台的下方,加热
华中农业大学 2021-01-12
豆瓣后发酵智能设备开发
豆瓣后发酵大多采取开放式发酵 , 翻、晒等重要工艺环节都以人工操作为主, 腔晒场地占用面积大 , 产品质量
西华大学 2021-04-14
发酵法生产D-核糖
D-核糖是一种具有重要生理生化功能的五碳糖,是生物体内遗传物质如核苷酸、ATP、NAD、NADP、FAD和维生素的组成部分,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应用于食品医药领域,可用来合成核黄素、抗病毒和抗癌药物。本课题采用微生物发酵生产D-核糖,通过多年工艺优化,在15L罐中可达到产物浓度91.5 g/ L,转化率0.67mol/ mol,生产强度1.68 g/L/h。 本项目的主要创新和技术优势在于:(1)生产强度高;(2)转化率高,生产成本低;(3)副产物少,提取方便。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4-13
发酵法生产丁二酸
丁二酸,又称琥珀酸,是工业上一种重要的 C4 平台化合物,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表面活性剂、清洁剂、绿色溶剂、生物可降解塑料等领域。微生物发酵方法将来自可再生生物质(如淀粉、纤维素)的还原糖转化为丁二酸,减少化学品对石化原料的依赖,生产过程环境友好,且还能够固定 CO2,缓解大气中的温室效应。本技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厌氧发酵丁二酸生产菌株,以葡萄糖或多种非粮食原料如秸秆、玉米芯等为原料厌氧发酵丁二酸。 创新要点 选育得到自主知识产权的微生物菌种;以廉价的玉米、木薯、糖蜜、菊芋、秸秆、酒糟等为原料,厌氧发酵生产丁二酸, 以及棉纤床发酵工艺。 
江南大学 2021-04-11
双温双控发酵系统
在生物工程,特别是发酵工程及其研究、试验中,发酵罐是所需的主要设备,而发酵罐又经常需要对温度进行控制。虽然在多数情况下,之类发酵罐的温度可允许有一定范围波动,但超过一定限度就会破坏正常发酵所需生化条件,导致发酵速度降低甚至发酵过程终止而工艺失败。另外,有些发酵过程需要对温度上、下限分别进行控制,或者对同一种物料同时施以不同温度,这时,现行的发酵工艺或发酵罐系统就不再适用。特别是在一些实验研究中,合适的发酵温度不一定已知,这就需要进行实验摸索,这就需要一种可以高效支持这类发酵温度摸索的设备。这种设备应该使得发酵罐内温度在较宽的范围可调节,在高温临界点及时降温,并能在多给定值下保持稳定,这对于具有单向(温度升高方向)性特点的温度控制而言,是个难以通过的瓶颈。另外,固态基质上微生物的发酵涉及控温、传质、空气等多个方面,由于基质的不可动性,在常规的发酵罐中,给实际操作带来许多困难,尤其是难于实现连续发酵中产物的分离。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可以设计组合发酵系统,借助发酵体系中溶液的流动使固定生物体系中的温度、传质和通气得到控制,并可连续补料、和实现产物的在线分离。这就需要研发一种多温度多路控制的组合发酵系统。 本项目的有益效果是:一种可以高效支持发酵温度摸索的设备。它使得发酵罐内温度在较宽的范围可调节,并能在多给定值下保持稳定,并克服了温度控制单向性的特点。当高温罐温度达到高温限时,能快速降温;当低温罐达到低温限时,能快速升温。系统以紧凑、简洁的结构实现了双温双控,其控制系统结构简单,易于调整。整体易于批量生产;系统维护、维修简便易行。 授权专利: 双温双控组合发酵系统 2014105989037 双温双控组合发酵系统 2014205989307
江南大学 2021-04-13
京津冀通勤圈轨道交通接驳空间优化途径与措施研究
针对京津冀中长途通勤的多条线路,展开基础实地调研及问卷调研,并对一手数据进行收集分析,多层次地分析各种影响因子的效用;以此为基础,建立京津冀中长途重点线路通勤特征基本数据信息模型库,并完成出行特征分析研究报告;结合上述数据,探索中长途交通成因与影响机制研究、空间结构与形态特征及演变规律研究,为区域规划优化途径与控制性提供指导意见。 创新要点: 1. 针对东京首都通勤圈为代表的国际成熟通勤圈案例进行调研分析,以京津冀多条通勤线路实地及问卷调研为基础,完成出行特征分析研究报告; 2.针对轨交通勤与区域协同、产业分布与城市空间等提出中长途轨道通勤交通内外接驳区域规划与设计的控制性策略建议; 3.从换乘优化和多目的出行链整合两个方面提出京津冀一体化北京下中长途通勤接驳空间节点优化的策略与措施。
北京交通大学 2021-04-13
水利枢纽厂坝隔(导)墙流激振动与结构优化研究
成果的背景及主要用途:导墙或隔水墙这种轻型薄壁结构受到脉动压力的交变作用,导致结构物疲劳破坏和强烈振动的危险性,是一个现实的问题,应引起水工结构设计人员的充分重视,也是水利工程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天津大学1996 年至 2000 年先后开展了中国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委托的“三峡水利枢纽厂坝隔(导)墙泄洪振动的水弹性模型实验研究”(编号:ZT-96(1)-7)和“三峡工程厂坝隔(左导)墙的优化研究”(CT-98-22-5)的科研项目;2002 年至 2003开展了中国水电顾问集团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委托的“向家坝水电站消力池底板和导(隔)墙结构水弹性模型试验研究”项目;2004 开展了“三峡导墙振动的原型观测研究”。通过这些项目的研究工作,对导墙结构的流激振动和结构优化开展了系统的实验研究、理论分析和原型观测,提出的创新性成果在工程中得到应用,取得了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技术原理与工艺流程简介:对于导墙结构流激振动响应往往是其结构设计的控制条件,其结构的安全和结构优化设计与流激振动响应关系密切。但由于泄洪振动的复杂性,即激振源、脉动荷载时空相关和流固耦联效应的复杂性,通过单纯的水力模拟和数值计算难以正确确定导墙流激振动的响应。而采用泄洪激振的水弹性实验模拟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水弹性模型是对“结构——水体——地基——动荷载”四位一体的流固振动系统的模拟,它可以同时满足“动荷载”输人系统相似和结构系统动力响应相似,即满足水力学条件和结构动力学条件相似。通过水弹性模拟实验研究导墙结构流激振动的一般规律,建立相应的理论计算模型,开展原型观测,提出导墙结构安全评价的指标以及安全监测、健康振动的理论分析方法,并通过原型观测来验证。技术水平及专利与获奖情况:该项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应用前景分析及效益预测:针对三峡工程导墙从水流条件和结构静动力条件两个方面来进行三峡工程导墙泄洪振动及优化研究,研究成果已在工程建设中得到应用、实施,节省投资约 4000 万元,效益明显。 开展了向家坝水电站消力池导(隔)墙结构水弹性模型研究,优化了两个导(隔)墙体型。该研究成果对向家坝导(隔)墙的泄洪振动响应及其整体稳定性提供了科学的评价依据,为工程建设提供了一个强有力关键的技术支撑,相关成果已被设计采用。结合导墙结构原型观测,应用提出导墙流激振动的反分析方法,可为导墙安全运行监测和健康诊断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平台,这种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对其他泄洪消能建筑物的安全监测和健康诊断、实时预警都有广泛的应用前景。该成果的理论方法也可推广到溢洪道边墙的流激振动和安全监测。 应用领域:水利水电工程设计和运行管理。 合作方式及条件:技术服务。
天津大学 2021-04-11
虚拟化环境下基于群调度的同步优化调度系统和调度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虚拟化环境下基于群调度的同步优化调度系 统,包括 VCPU 初始映射模块、Credit 分发模块、VCPU 调度模块、 Credit 消耗模块、以及 Credit 历史统计模块。VCPU 初始映射模块负责 将 VCPU 映射到 PCPU 的运行队列。Credit 分发模块根据权重将 S 个 时间片分发个各个 VM 的个 VCPU。VCPU 调度模块负责在每个时间 片将某个 VCPU 调度到当前 PCPU 运行,它根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基于可达性和可达强度的公交线路网络优化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可达性和可达强度的公交线路网络优化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获取公交线路网络优化基础数据并将该公交线路网络作为初始公交线路网络,计算初始公交线路网络目标函数值,利用遗传算法计算得到最优公交线路网络。本发明可以在满足原有的出行需求服务基础上提高线网可达性,实现可达强度与出行强度匹配最大化,使公交运营成本最小化,节约公交资源。
西南交通大学 2016-10-14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32 33 34
  • ...
  • 585 586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