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基于多模态融合模型的平板显示视觉舒适度预测方法、系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与人机交互交叉领域,提供基于多模态融合模型的平板显示视觉舒适度预测方法、系统,其中方法包括:步骤一、采集原始图像集,针对每一原始图像,运用生成对抗网络模型将输入的随机序列转换为增强素材,再将增强素材和原始图像按预设比例融合,获得若干新图像;步骤二、采集生理特征和物理特征,获得训练样本;步骤三、基于堆叠集成框架训练多模态融合模型;步骤四、输入测试数据,获得视觉舒适度预测结果。本发明旨在解决平板显示视觉舒适度预测领域高质量标注样本稀缺、单一模态分析耦合关系缺失、场景适配性差的问题。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1-12
结核分枝杆菌融合蛋白EAMMH、其构建、表达和纯化方法及其应用
本发明成功将EAMM蛋白和抗原HspX在基因水平进行融合构建了新的融合蛋白EAMMH,并将该不带标签的融合蛋白成功进行表达和纯化。EAMMH融合蛋白以可溶形式表达,明显改善了EAMM以包涵体进行表达的状况。此外,EAMMH蛋白融合了结核分枝杆菌主要的生长期抗原和休眠期抗原,并可诱导较强的针对各期抗原的特异性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应答。
兰州大学 2021-01-12
东北大学与华为共建“智能基座”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基地
多年来东北大学与华为公司在人才、科研、教学、竞赛等方面保持着紧密合作。 6月29日,东北大学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在主楼824室举行教育部—华为“智能基座”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基地签约仪式。东北大学副校长王建华教授,华为云副总裁、华为云全球Marketing与销售服务部总裁、东北大学校友石冀琳出席签约仪式。东北大学团委、教务处、人事处、对外联络与合作处等职能部门和相关学院负责人以及参与智能基座课程优化的部分教师代表,华为北京研究所、辽宁代表处、2012实验室、计算产品线的专家参加签约仪式。 王建华代表学校致辞,对石冀琳一行的来访表示热烈欢迎。王建华表示,教育部—华为“智能基座”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基地项目由未来技术学院承担,项目的签约落地必将进一步深化双方在信息技术领域的全方位合作,构筑更为紧密、可持续发展的合作机制与人才培养模式,合作培养更多适应国家战略、产业需求、未来发展的创新型人才。 王建华对于基地的建设提出了三点希望,一是学校要和一流企业共同瞄准未来技术难题,以育人为本,推动多学科、产学研多方位的融合,培养社会人才;二是在协同育人的基础上,以华为科技精神和东大信息学科作为纽带,探索在学术研究、企业价值等方面进行更加深入的切合双方特点的合作机制;三是基地建设要着眼于交叉化、全球化、未来化,希望双方以“智能基座”基地为育人基石,面向全球、着眼未来,建设具有突出特色的“智能基座”育人基地,推动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新发展。 石冀琳表示,多年来东北大学与华为公司在人才、科研、教学、竞赛等方面保持着紧密合作。双方合作建设了“未来技术学院”,共同探索面向未来技术、未来科技所需要的专业人才的培养之路。“智能基座”是教育部高教司与华为共同设立的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基地项目,首期覆盖东北大学在内的全国72所信息领域领先高校,将华为在华为云、鲲鹏、昇腾等技术领域知识与高校信息类专业课程相结合,为新计算产业创新培养新生力量。 东北大学未来技术学院院长付俊与华为辽宁代表处云与计算总经理王伟签署合作协议。王建华与石冀琳为“智能基座”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基地揭牌。石冀琳和王伟为云与计算先锋教师和云与计算培训的教师代表颁发了聘书和奖牌。 会上,未来技术学院汇报了“智能基座”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基地的建设情况,华为公司计算产品线高校科研及人才发展部汇报了2021年“智能基座”工作计划。 据悉,教育部—华为“智能基座”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基地是东北大学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在共建未来技术学院战略合作协议下深化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双方将聚焦鲲鹏、昇腾及华为云等技术领域,首批联合开展22门共建课程,融入华为鲲鹏、昇腾、华为云的知识体系,并在未来技术学院Hero奇点俱乐部、学生创新创业、课外实习实践等方面开展紧密合作,为培养引领未来技术发展的创新型人才注入新动能。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2022-08-11
降压型单电感双输出支路开关变换器的控制方法及控制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降压型单电感双输出开关变换器的控制方法及控制装置。本发明的控制方法通过调整控制选通信号序列中的高电平时钟周期数和低电平时钟周期数,可高效实时地调整第一输出支路与第二输出支路的功率比,使两输出支路的输出功率分配更合理。本发明的降压型单电感双输出开关变换器实现对第一输出支路和第二输出支路的输出功率动态分配,使得在优先满足负载供电的前提下,依然能保证对电池充电,而这两部分的功率的总和能够控制在一个较稳定的范围内,相比现有技术,即使输入额定功率较小,也可满足第一输出支路负载的正常工作。
浙江大学 2021-04-11
一种高速公路隧道群照明系统控制系统和控制方法
成果描述: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速公路隧道群照明系统控制系统和控制方法,该系统包括设置在各个基本控制单元里相邻下游隧道进口端和相邻上游隧道出口端的照明灯具、车辆检测计、洞外亮度检测仪和模糊逻辑控制模块,将交通流参数Q?V作为模糊逻辑控制模块的第一个输入参数,将洞外亮度L作为模糊逻辑控制模块的第二个输入参数,模糊逻辑控制模块内预设相邻隧道间距D作为第三个输入参数,经过模糊逻辑控制模块内预设的逻辑进行推理后输出照明强度等级R,通过该照明强度等级R控制相邻上游隧道出口照明和相邻下游隧道入口照明;本发明的照明控制系统和方法充分考虑了隧道群相邻隧道间距对照明控制的影响,既节省了隧道照明的电力消耗,又获得了更佳的照明效果。市场前景分析: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领域。与同类成果相比的优势分析:技术先进,性价比较高。
西南交通大学 2021-04-10
一种高速公路隧道群照明系统控制系统和控制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速公路隧道群照明系统控制系统和控制方法,该系统包括设置在各个基本控制单元里相邻下游隧道进口端和相邻上游隧道出口端的照明灯具、车辆检测计、洞外亮度检测仪和模糊逻辑控制模块,将交通流参数Q?V作为模糊逻辑控制模块的第一个输入参数,将洞外亮度L作为模糊逻辑控制模块的第二个输入参数,模糊逻辑控制模块内预设相邻隧道间距D作为第三个输入参数,经过模糊逻辑控制模块内预设的逻辑进行推理后输出照明强度等级R,通过该照明强度等级R控制相邻上游隧道出口照明和相邻下游隧道入口照明;本发明的照明控制系统和方法充分考虑了隧道群相邻隧道间距对照明控制的影响,既节省了隧道照明的电力消耗,又获得了更佳的照明效果。
西南交通大学 2018-09-18
一体化集中空气处理系统的控制装置及控制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集中空气处理系统的控制装置,包括:多个变频器,其分别与多个风机连接,用于控制对应风机的转动频率以对生成风量大小进行调节;多个执行器,其分别与多个风阀以及表冷器水阀连接,用于控制各风阀和水阀以完成对输送或排出风量大小的调节;多个传感器,其分别设置在多个风管上以及表冷器的冷冻水管上,用于采集温度以及室内 CO2 浓度;控制器,其对传感器数据进行处理,从而生成信号以控制各变频器和执行器对各风机、风阀和水阀进行调节,完成送风和回风与新风和排风的协调,实现室内空气处理。本发明利用温湿度及二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PLC可编程控制实验室,可编程控制实训桌
产品详细介绍 详细内容可登录本公司网站(www.ogsysb.com/plc.html)查看或拨打0571-86267868进行咨询。杭州欧格实验设备有限公司,欢迎您的致电!  PLC可编程实验室设备适合高职院校、职业学校的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机电技术应用、电气运行与控制、电气技术应用、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等专业和非机电类专业的《可编程控制器技术》、《电气及PLC控制技术》、《PLC及其应用》的实训教学。也适合技工学校、职业培训学校、职教中心、鉴定站的PLC实操、技能鉴定考核。   
杭州欧格实验设备有限公司 2021-08-23
新冠肺炎疫情控制策略研究
南开大学统计与数据科学学院黄森忠教授团队在新冠肺炎疫情控制策略研究中不断取得进展。该研究通过梳理新冠肺炎疫情发生的核心时间线脉络,分析新冠肺炎的流行病学参数,并将其与SARS(非典型肺炎)和MERS(中东呼吸综合征)比较,经过建模分析,最终对新冠肺炎疫情控制的拐点、流行时间跨度、最终规模及复工风险等作出评估预测。  新冠肺炎每日新增治愈人数与新增确诊人数比值随时间变化的时序图 该工作基于传播动力学及普适SEIR模型进行建模,通过“南开大学智英健康数据研究中心”开发的程序EpiSIX,实时跟踪国家卫健委及各地卫健委自2019年12月12日以来发布的确诊病例数据,对新冠肺炎疫情的流行趋势进行研判,对疾控策略的效率进行评估,并将相应建议提供给疾控方参考。 该研究团队从2020年1月30日持续发布疫情传播预测(至2月29日每3天发布一次,共11期;从3月3日起每5天发布一次,共3期),并根据疫情变化,及时调整预测评价指标及预测目标(如疫情最后规模及“没有本地新增病例”的事实终结时间点)。该研究项目由南开大学新型冠状病毒应急科研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予以支持,并得到了教育部、国家卫健委等的支持指导。研究成果已在线发表于《中国科学:数学》。
南开大学 2021-04-10
锅炉闭环燃烧优化控制系统
锅炉燃烧优化是电厂节能减排的重要手段。本系统综合运用在线支持向量机动态建模技术、约束非线性优化技术、经济预测控制技术,通过控制氧量定值、燃烬风门开度、二次风门开度和给煤量偏置等变量,实现了对锅炉效率和SCR入口NOx浓度的闭环优化控制,同时能够减小再热汽温调节偏差。本系统采用数据驱动的方法,具有以下突出优点:(1)实现了闭环燃烧优化控制,无需人工干预;(2)通过模型自动更新可以有效消除负荷和煤种变化对优化效果的影响;(3)同时适用于稳态工况和动态变负荷情况下的燃烧优化。现场应用结果表明,该系统可以在保证锅炉效率的情况下,使SCR入口NOx浓度下降30~50mg/m3。
东南大学 2021-04-1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31 32 33
  • ...
  • 164 165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