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奥酷流媒体视频监控云系统
产品详细介绍   北极星通公司利用智慧云与大数据技术,通过高性能流媒体系统,综合管理系统完成与各家监控系统的对接,使传统的监控系统不再封闭,轻松拓展到基于互联网的应用中。 优势: 1. 提供安全可靠、性能稳定,可扩展的“云监控”解决方案; 2. 兼容主流的监控厂家,如海康、大华、宇视、雄迈、中维、天地伟业、亚安、安讯士、派尔高、三星等设备接入; 3. 支持全终端客户端接入,包括android,ios,pc,Linux等终端设备,支持两微一端接入,支持多种ADSL,电信,移动,联通,卫星等多种网络接入途径; 4. 提供集群化解决方案,支持数万路监控接入,数万并发的多级转发能力; 5. 提供标准API接口,与第三方Web系统,OA系统,CRM,ERP,APP等系统进行对接; 6. 可部署企业内部私有(私有云),一次卖断后期收服务维护费,也可部署在公有云租用给企业使用; 7. 提供软件,嵌入式硬件,应用层支撑,支持物联网设备接入,远程调度,远程处理; 8. 多年行业积累。 技术特色: 1.智能按需从NVR或者网络摄像头取流,节约带宽; 2.适合部署在任意网络环境中,监控点无需公网IP地址; 3.可部署远程云存储中心,本地不做存储,也可以本地继续采用原来NVR或DVR存储方式; 4.可接入联动报警等; 5.可接入智能云,物联网,GPS定位等应用。 系统清单: 序号 名称 型号 数量 备注 1 云控中心 AokuMediaCenter 1套 对各个流媒体服务系统,媒体网关进行管理,提供各种管理策略,集中控制 2 流媒体服务系统 Aoku Media Server 1套 流媒体核心服务器,完成对媒体网关采集到的数据的聚合,并进行集中存储,集中发布等 3 媒体网关 AokuMediaGate N 一般一个NVR配一个媒体网关,最多能接入16个网络摄像头,完成对实时流的转发 4 定制开发 Aoku 1套 针对具体需求,提供二次开发的API接口,定制应用接口,培训安装  
北京北极星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2021-08-23
飞达FD-500系列多媒体学习系统
产品详细介绍  飞达(FD)系列语言学习系统是真正的现代化的系统,按国际标准模块设计,WINDOWS界面下操作方式,具备完善的视频、音频演播系统,多功能的主控录音机和学生跟读机及高性能的多媒体硬件配置,性能稳定,是进行语言培训号教学的理想工具。   标准考试分析器  具有应答分析功能,可将学生的应答做分析,分析的结果显示在显示屏上,并可同时打印出来供分析和找出问题,便于教师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进度。   节目特性功能  根据学生的能力和课堂的目的,节目可按要求设置。  全体学生收听一路教材  学生自由选择教材         教师可对教材进行插话讲解  教师通过音箱进行授课及播放教材  学生可收听、收看视听同步教材   多媒体特性功能  主录音机播放听力教材  计算机播放光盘教材  计算机播放影碟多媒体教材  录像机播放录像带教材  内装A-V转换器,可同时转换音频和视频  学生可监视显示器画面  播放4套节目源  
北京市金北录教育设备有限公司 2021-08-23
北京云中融信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云中融信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简称融云),是安全、可靠的全球互联网通信云服务商,向开发者和企业提供即时通讯和实时音视频通信云服务。iResearch 艾瑞权威数据报告显示,融云即时通讯云市场份额连续多年稳居头位。 融云构建了一张覆盖全球所有国家及地区(共 233 个)的通信云网络,在全球各地设立多个数据中心及数千个加速节点。基于客户业务需求,融云可提供多种部署模式——公有云、私有云、混合云,为全球企业提供稳定的互联网通信云服务。针对企业级用户,融云将业务垂直到各个行业,为社交、直播、金融、交通运输、教育、电商、医疗等多个行业领域推出了针对性解决方案。 融云基于海量业务的技术锤炼,从基础架构到精细化运营,充分体现平台实力;凭借卓越的产品和优质的服务,在开发者规模、行业覆盖率、平台日活跃用户数、日均消息量等方面超越全行业。目前,已有数十万互联网用户及上千家企业级用户通过融云实现了场景化沟通,并从中获益,包括工商银行、中国移动、四川航空、CCTV 微视、中联重科、58 赶集、大河报业、新东方、陆金所、融创地产、IDG、华兴资本、易车网、猪八戒、得到 APP、荔枝、汽车之家、哈啰出行、百姓网、StarMaker、Opera、Elelive。
北京云中融信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2021-12-07
动态交互网络环境下网构软件主体系统信任协商构建方法
本专利提出一种动态交互网络环境下网构软件主体系统信任协商构建方法,软件主体根据自己的信任信息建立信任关系,避免了使用证书交换导致信任协商变得复杂繁琐;不需要合作的主体每次交互都重新建立信任关系,软件主体之间不断的信息交互使每个软件主体逐步拥有全局的信任信息。每个软件主体都拥有自己的信任信息,即信任度与合作度,需要合作的两个主体根据合作的方向选择对应的信任度和合作度(契合度)建立信任关系;信任关系建立的成功与否需要与参考值比较,该参考值是按照系统中主体拥有平均信任信息时契合度的计算值;当契合度大于该参考值时建立信任关系,该方法避免了使用证书所带来的麻烦,使得信任关系的建立变得更加简单和清晰。
东南大学 2021-04-13
新型自复位抗震结构体系
新型自复位抗震结构体系(包括自复位框架、墙及拉索结构),使结构具备了较好的复位能力和耗能能力,在强震作用下能够避免或显著减少结构的残余变形、损伤和震后经济损失。基于地震韧性设计理念,将后张无粘结预应力技术和摩擦耗能技术相结合,发明了一组新型自复位抗震结构体系。其中,后张无粘结预应力筋和附加的摩擦耗能件分别给结构提供了复位能力和耗能能力。本项目发明的新型自复位抗震结构体系主要用于具有高性能设计目标的新建建筑以及既有建筑结构的抗震加固或性能提升,还可以应用于桥梁工程等领域,以及减震阻尼器、自复位桥墩等产品的开发。
东南大学 2021-04-11
煤系高岭土合成SiAlON体系材料
煤系高岭土合成SiAlON体系材料是以煤系高岭岩(主要化学成分是二氧化硅、三氧化二铝以及残存的碳)为主要原料,采用多种介质(碳、金属粉、氮化物等)协同还原-氮化的方法合成高性能SiAlON体系耐火材料的一种技术,其基本工艺过程是:将煤系高岭土与少量添加介质均匀混合,添加有机粘结剂混合后压制初始强度成型,在高温下通入氮气还原氮化合成SiAlON耐火材料。目前,我国已成为耐火材料的生产大国,耐火材料市场巨大,故合理利用煤炭工业废弃物、实现资源高效利用对于环境保护、实现煤炭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课题的特点是:一方面原料丰富、价格低廉、合成工艺非常简单,有利于大型工业化生产, 可以高效、清洁、充分利用煤系高岭岩矿的有价值成分,是制备高温耐火材料的又一个新途径;另一方面可以明显降低我国耐火材料原料紧张的压力,提高耐火材料质量。本课题在多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下,在该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开发方面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工作,创造了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配方、新工艺,拥有4项国家发明专利,并分别获得了教育部二等奖、中国冶金科学技术奖二等奖等多项奖项。 可用于合成低成本、高性能、高附加值的氮氧化物复合材料。其应用领域包括:高炉炉腰、炉腹和下部炉身耐火材料,新一代高炉复合炉衬陶瓷杯,钢包透气砖,水平连铸防裂环,连铸浸入式水口防堵塞材料热电偶套管,喷射冶金炉喷涂料等。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4-13
企业信息分类编码体系
企业信息分类编码体系可以全面地指导企业进行信息分类编码体系的 建设和实施。该体系由8种模型构成,通过各模型的应用可以帮助企业对 信息资源进行合理规划,并形成企业基础数据源标准和信息分类编码标 准,指导企业建立规范化的信息编码体系组织管理结构并形成相应的编 码管理规范;建立在对柔性编码分类方案的基础上,开发了可自定义编 码子系统的可重构柔性信息编码管理系统,实现了对编码全生命周期的 管理和编码标准体系的动态维护;通过标准数据格式的转换,实现了信 息编
西北工业大学 2021-04-14
体系结构建模工具
本项目主要研究基于 UPDM 的装备体系结构建模特征,研究与开发装备需求分析与体系结构建模工具,支持体系结构建模框架设计和体系结构建模方法,为装备需求分析和体系结构论证提供技术支持。 项目关键技术:流程动态配置、UPDM 框架实现、元模型及数据模板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22-10-24
CL建筑保温结构体系施工
山东巨能兴业新型材料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2021-09-01
一种自适应复合热力融冰配合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适应复合热力融冰配合方法,采用负荷转移融冰法、直流电流融冰法、吸收辐 射型涂料融冰法三种方法自适应配合从而达到最优融冰效果;包括以下步骤:步骤 1:确定融冰配合方 案的初始配置参数;步骤 2:根据触发条件和上述配置参数进行自适应融冰方法的分配设置。本发明的 自适应的覆冰配合方法,通过动态调整融冰需求判决标准提高了控制?的范围。能够有效利用各种融冰 方法的融冰效果,减少浪费,抑制融冰手段直接的均比。 
武汉大学 2021-04-14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6 7 8
  • ...
  • 568 569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