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综合
项目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高活力菊粉内切酶酶制剂生产及其在菊粉
低
聚果糖生产中的应用
菊粉内切酶是能够使菊科植物菊芋或菊苣所含多糖(-键连接的聚果糖)在糖链内部随机降解,生产低聚果糖的生物酶。低聚果糖具有增殖肠道双歧杆菌、排除体内有害物质、增强免疫力、降低胆固醇、预防结肠癌、抗衰老等多种生理功能,作为保健品具有巨大的市场。目前亚洲国家和地区,如中、日、韩、台湾等,都是以蔗糖为原料利用果糖基转移酶合成的(合成法)。产品纯度低、工艺复杂、成本高,需要色谱分离才能得到纯度高的产品。菊芋或菊苣产量高、种植成本低、富含菊糖(-键连接的聚果糖)。
山东大学
2021-04-14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关于召开石油化工
低
碳转型发展论坛的通知
为推进石化行业绿色发展、低碳转型,完善能源科技协同创新机制,助力培养行业所需拔尖创新人才,建立跨领域、跨学科的创新联合体,形成协同攻关合力。经研究,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决定举办石油化工低碳转型发展论坛。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
2023-09-22
研究揭示双加氧酶的
低
复杂度结构域调控DNA氧化去甲基化
该研究揭示了Tet双加氧酶催化活性中心的一个低复杂度结构域(Low complexity domain,LCD)介导该家族蛋白的酶活负调控,阐述了LCD保护卵母细胞甲基化组免受过度氧化的重要作用,显示DNA甲基化谱式的正常建立对于哺乳动物发育至关重要。
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
2024-01-08
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运营期建筑节能
低
碳控制方法及系统
本发明涉及自适应控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运营期建筑节能低碳控制方法及系统,包括以下步骤:收集并分析房间使用情况和光照强度,得到活动类型识别结果。本发明中,基于对房间使用情况和光照强度的实时分析,识别不同区域的使用模式,并结合自然光变化和室内活动需求,动态计算所需照明强度和色温调整参数,实现对照明环境的精准匹配。通过实时监测照明设备的调整状态,结合房间使用模式的变化,建立动态反馈机制,对照明偏差进行自适应修正,避免能源浪费。强化学习的引入使通风策略能够通过历史数据和实时反馈不断优化,实现个性化的空气质量管理,而非基于固定阈值执行单一调节。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1-12
餐厨和果蔬垃圾
高效
厌氧消化生产沼气技术
餐饮业每天要产生大量的餐厨垃圾,除一部分用于饲料外,其他很大部分被丢弃处理。此外,在市场上,水果和蔬菜在包装、运输和销售的过程中也产生了大量的果蔬垃圾,不但造成了浪费,同时也对环境造成污染。 北京化工大学开发了餐厨和果蔬垃圾高效厌氧消化生产沼气技术。生产沼气可用于发电、供热,或经提纯后制取车用燃料,也可加压罐装成沼气罐后,替代液化石油气气罐,作为家庭用燃气。因其价格低廉、制取简便、原材料易得,且为可循环利用资源,成为代替价格日益飞涨的石油和天然气的能源之一。技术指标:1、干物质消化率大于50%;2、产气率大于300m3/吨(干料);3、反应器容积产气率大于1.0 m3/(m3·天);4、沼气提纯后,甲烷含量大于95%,达到车用天然气的水平;5、沼渣达到有机肥料的相关标准,可作为生物有机肥料使用。 应用范围:1、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厂;2、小区生活垃圾集中处理站;3、果蔬收集、集散地和加工场等。市场分析:北京市政府及部分地方政府已明文规定:“餐厨垃圾必须经过安全有效的处理,不能直接加工成畜禽饲料”。此外,果蔬收集、集散地和加工场也会产生大量的果蔬废弃物等。厌氧沼气技术可把这些有机垃圾转化成沼气、电力、车用燃料等,不但可以解决环境问题,还可以产生大量清洁能源和实现废弃物的高值利用。因其,本技术具有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效益分析:建设日产1万立方米的发酵系统,总投资大约在800万元左右,每年获经济效益500~600万元,同时社会效益显著。
北京化工大学
2021-02-01
低成本制备
高效
硅薄膜太阳电池关键技术研发
南开大学 1978 年在国内率先开展非晶硅材料及其电池的研究,该技术获得天津市技术发明二等奖。自“六五”至“九五”期间,连续 4个五年国家科技攻关计划,获科技部重点攻关和天津市科委的支持,经过 20 余年潜心研发,硅基薄膜太阳电池性能跻身世界先进行列。于 2003 实现非晶硅电池产业化。 2000 年始,在国内率先开展新一代硅薄膜电池的研究。2007 年,该成果实现技术转移生产。 2009 年,研制成功我国首套基于自主专利技术的、衬底面积0.79m2、线列式 5 室连续 VHF-PECVD 系统及相应中试生产线及其组件制造技术。成为国际上为数不多可开展大面积新一代硅基薄膜太阳 电池研究的单位。 2011 年,开发出年产能 2 兆瓦、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我国首条年产能 2 兆瓦的非晶硅/非晶硅锗/微晶硅叠层电池生产线及其组件生产技术。生产出的太阳电池组件效率达 9.59%,将新一代硅薄膜电池技术推向产业化。
南开大学
2021-02-01
低成本制备
高效
硅薄膜太阳电池关键技术研发
南开大学 1978 年在国内率先开展非晶硅材料及其电池的研究,该技术获得天津市技术发明二等奖。自“六五”至“九五”期间,连续 4 个五年国家科技攻关计划,获科技部重点攻关和天津市科委的支持, 经过 20 余年潜心研发,硅基薄膜太阳电池性能跻身世界先进行列。 于 2003 实现非晶硅电池产业化。 2000 年始,在国内率先开展新一代硅薄膜电池的研究。2007 年, 该成果实现技术转移生产。 2009 年,研制成功我国首套基于自主专利技术的、衬底面积 0.79m2、线列式 5 室连续 VHF-PECVD 系统及相应中试生产线及其 组件制造技术。成为国际上为数不多可开展大面积新一代硅基薄膜太 阳电池研究的单位。 2011 年,开发出年产能 2 兆瓦、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我国首条 年产能 2 兆瓦的非晶硅/非晶硅锗/微晶硅叠层电池生产线及其组件生 产技术。生产出的太阳电池组件效率达 9.59%,将新一代硅薄膜电池 技术推向产业化。
南开大学
2021-04-11
一种宽光束、可调送粉角的
高效
半导体装置
本发明属于激光表面改性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宽光束、可调送粉角的快速高效半导体激光熔覆装置,包括半导体激光器(1)、光束整形与菲涅尔聚焦系统(2)、可调宽光带送粉头(3)、送粉器(6)、高速机床(5)、六轴联动机器人(4)及中央控制系统(9),光束整形与菲涅尔聚焦系统(2)用于将激光整形并聚焦成宽光带激光;可调宽光带送粉头(3)用于向待处理的大型轴型工件表面输送粉末及宽光带激光;工件直径大于1000mm,长度不低于10m。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0
危岩体
高效
治理及非接触式高精度变形监测研究
本项目实施过程中利用三维激光扫描仪对重庆市江津区四面山镇凤四路(K16+090-K16+100)段危岩体的变形进行监测,得到监测期内危岩体的位移变化规律,通过对海量点云图的数据处理,研究了该危岩体的失稳规律,从而提出了一种危岩体失稳预判模型,为准确预报危岩体坍塌事故提供了依据。与此同时,利用激光测距技术及自主研制的岩体倾角测试系统对危岩体的变形位移近一步进行了监测,所得结果印证了三维激光扫描仪所得数据的准确性。在获得危岩体变形统计参数的基础上,考虑到现场实际情况及理论研究的严谨性,对危岩体所在区域的水系分布状况进行了钻孔探测,同时利用现场原位测试系统结合室内三轴试验,得到了危岩体所在区域各岩性岩体的物理力学参数,在获得原岩应力分布状况后,于室内开展了危岩体的锚固治理效果数值模拟研究,通过研究确定了锚固治理的最佳方案,并于现场进行施工。最后,利用RSMZ4FD智能动测仪对锚固治理效果进行了检测,同时通过提出的迷糊评价方法对治理后的危岩体稳定性进行了整体性评价,结果表明,本次危岩体治理效果理想。
重庆大学
2021-04-10
一种针对时变结构的瞬态能量响应
高效
预示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针对时变结构的瞬态能量响应高效预示方法,基于时变结构的能量密度控制方程,结合时变结构各子系统在不同频带内的时变内损耗因子和子系统间的时变耦合损耗因子,建立时变结构各子系统的瞬态能量控制方程,给定初始边界参数,采用四阶?五阶Runge?Kutta算法计算得到时变结构各子系统的瞬态能量响应。本发明发现了能量密度控制方程中内损耗因子引起的功率流动项,对空间体积积分后建立了时变结构各子系统的能量控制方程,从而将能量分析方法推广到了时变结构的动力学响应分析,拓展了目前能量分析方法的研究范围。同时,相比于传统的离散化方法,本发明采用能量的方法建立结构各子系统的能量控制方程,显著提高了计算分析的效率。
东南大学
2021-04-11
首页
上一页
1
2
...
92
93
94
...
117
118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